韩非子(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快乐小猪也烦恼

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不仅人如此,猪也是这样。眼下就有这样一头快乐小猪,也有了烦心事。

它本来是一头吃今儿不思明儿的主,整天哼哼唧唧地唱着小曲,吃了就睡,醒了就吃,胖嘟嘟的招人喜爱,以至于喂猪的人特别关照它:给它好吃好喝不说,还给它专门开了个单间,不让别的猪兄猪弟猪姐猪妹打扰到它。

不让别的猪打扰到它,可没法不让其他小东西打扰它。这不,就有三只恼猪的虱子正大大咧咧地跨在它脖子上唧唧歪歪地闹个不停,无奈的小猪很纳闷,这是干嘛呢?细细一听,好家伙,八国联军进中国一般,抢地盘呢,就听见小甲说:“这是我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小乙:“猪脖子,我的最爱!”小丙不乐意了:“我的猪脖子!”原来,它们正为谁该独霸猪脖子这块虱家必争之肉争吵呢。

正在它们争得不可开交之际,智慧老虱踱着方步慢吞吞地过来了,一听他们在为这个争论,就鄙夷地从鼻孔哼了一声:“一帮不知死活的蠢材,到什么时候了还争这个?我们马上就完蛋了,知道不!”

一听这话,它们都傻愣愣地张着大嘴,呆在了那里。

“为……为……为什么?”小甲傻乎乎地问。

制作腊八粥的八种原料腊祭的风俗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腊”的意思与“猎”相关,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用狩猎到的禽兽等祭先祖,但时间并不固定。到南北朝时“腊祭”才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有了腊八节,后来又有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

“还能为什么?动动你的木脑壳。知道这头猪为啥待遇与众不同吗?”

小乙不知所以地摇了摇头。

老虱得意地说:“不知道吧?这是主人用来祭祀的猪,不久就要腊祭了,到时候人们会把它杀死,用柴草来烧烤它,这样一来,你们争的地盘还能是你们的吗?到时候,你们都要变成烤乳虱了。”

众虱子一听,顿时面如死灰,忙不迭地问:“老先生,那……依您老之见……该怎么办?”

老虱胸有成竹地说:“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把它啃瘦了,这样,人们就不用它祭祀了,我们也就得救了。”

“高见,高见。”众虱心悦诚服地赞叹。

小猪一听,不由得头皮发麻:我要倒霉了啊!

就在小猪郁闷之际,虱子们却齐心合力、夜以继日地用力吸猪血,咬得猪不能安心地吃,也不能安心地睡,就这样,这只猪很快消瘦了下来。到了祭祀时,主人一看它太瘦了,就选了另一头,这猪暂时幸免一死,自然,那些虱子也就能继续吸猪身上的血了。

可是呢,这头小猪从此再也不快乐了,你想,命虽然保住了,可时时刻刻被虱子咬着能不烦恼吗?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都有可能和竞争对手或者说敌人面临着共同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就像这几只虱子一样。


三虱争讼讼:争辩是非。

三虱食彘彘(zhì):猪。,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奚:为什么。?”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患:担忧。腊:古代祭礼,在夏历十二月杀猪祭祀。茅之燥:用茅草烧。,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嘬(zuō):聚缩嘴唇而吸取。母:母体。这里指猪身。。彘臞臞(qú):瘦。,人乃弗杀。


【博闻馆】

扪虱而谈

东晋将领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的时候,一天一个穿着破旧的读书人前来求见。桓温当时正想招揽人才,听说来了个读书人,自然很高兴地接见了他。

王猛像。王猛(公元325—375),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这人名叫王猛,从小家里很穷,但他喜欢读书,学问很是渊博。当时关中士族看不起他,他也不在乎。有人曾请他做小官,他也不去。后来他就在华阴山隐居了。这次听到桓温打进了关中,特地来求见。

桓温想试试他的才识,便让他分析当时天下形势。

王猛侃侃而谈,一面谈,一面把手伸进衣襟里捉虱子,捉出来就当众挤死。桓温的侍从见了,差一点笑出来。可王猛却旁若无人,照样谈得很起劲儿,而且对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清清楚楚、十分精辟,桓温不由得暗暗佩服。

桓温问:“这次我奉命远征关中,为百姓除害。可是为什么我来到这里,地方豪杰都不来见我呢?”

王猛继续摸着虱子说:“您能够深入敌人腹地,可是长安近在眼前您却不过去,大家不知道您是不是准备收复长安,不知道您心中所想,所以不来见您啊。”

这一番话正说中了桓温的心事。原来,他北伐的目的是想在朝廷树立自己的威信,制服政治上的对手,不急于收复长安也正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样,桓温也就无话可答了。但是他看出王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再三邀请王猛一起南下,还许以高官。可是王猛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东晋朝廷内部矛盾很大,就拒绝了邀请,仍旧回到了他隐居的华阴山。

不过,这一番谈话却让王猛出了名,当然,虱子也跟着沾光成了名虱,后来还据此形成了一个成语“扪(mén:按)虱而谈”,至今人们还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