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选钓点“四字”法
打仗要有作战方案,而在设计作战方案之前,首先要侦察敌情,然后布置兵力,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钓鱼与打仗有类似之处。钓鱼人首先必须了解鱼的有关信息,此处的水中是否有鱼,鱼大多在哪片水域,然后再去投诱饵,投钓钩。若判断失误,在无鱼的水域施钓,必将钓而无获。正确的判断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纯天然的水域施钓,更需要侦察鱼情。
这里介绍作者总结的“四字”优选钓点方法,供钓友们参考。
这四个字是:问,闻,巡,观。也可以用“用嘴,用鼻,用腿,用眼”8个字来帮助记忆。
(一)问
问就是与人通过语言的交流,询问出一些具体的、真实的与垂钓有关的情况。
询问是一种熟悉钓场、了解情况的手段。若到一个从未去过的生疏钓场,首要的工作就是获得一些钓鱼信息。为了节省时间,向当地老乡询问一些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钓鱼是大有益处的。
询问的话题很多,如附近的塘、堰干涸过没有?人们都爱在哪几个塘口钓鱼?水中多是什么鱼?什么天气钓鱼效果好?钓上来的鱼怎么收费?是论斤过秤还是按人按天收费?以后多去几次,对该地的钓鱼环境就十分熟悉,知道哪口塘的什么鱼多,什么风向下哪个钓位出鱼多。为了方便,也可以将钓鱼竿就放在乡下农民家里,看天气预报觉得气温、风向对路,第二天就直奔该地,钓鱼的收获就可想而知了。不但钓到了鱼,而且加深了与农民的感情,心情自然格外舒畅。
若找妇女、小孩、老人询问情况,往往比找年轻人效果好。因为老年人、妇女、小孩(尤其是小孩)往往提供的情况可靠、准确。这也是询问的一个窍门。
(二)闻
闻,就是用鼻子闻,闻水中散发出的气味。有些钓者每到一处水域,习惯站在塘埂边向水域作深呼吸状,边走边嗅闻,这也是一种了解鱼情的方法。用鼻子嗅闻水中散发出的鱼腥味,通过鱼腥味的有无或浓淡来了解该处水域中是否有鱼以及鱼的密度情况。这种嗅闻法确实可以帮助钓者了解垂钓场的鱼情。因为,鱼的密度高,散发出的鱼腥味自然浓烈,反之,则无鱼腥味。
不过,由于气温、水温的原因以及季节的关系,水中的鱼腥味并不一定能散发出来,若未散发出来,垂钓者自然闻不到。鱼腥味浓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如夏季的早晨7~9时,10时以后起了风,鱼腥味会很淡了。在冬季,到水塘边是很难闻到鱼腥味的。大水面即使鱼的密度较高,也不会有很浓的鱼腥味。
(三)巡
巡,就是巡走。不要一到水边就匆忙投饵,投钩,而要多走走,多转转,然后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选准钓点。尤其是在江河、溪流、水库、湖泊中钓鱼,更要勤于用腿,因为这些地方边岸线很长,地形复杂,水流有急有缓,水面有宽有窄,有些地方是宽阔的水湾,有些地方是狭窄的水道。水中有的地方很深,有些地方很浅,有的地方甚至断流无水。水中的植物分布情况也有差别,有些地方还是悬崖峭壁。
钓位是指钓者在岸上所处位置。选钓点应该与选钓位相结合,钓点好,但岸上状况不好,也不宜在此处设钓位。有的是堤岸高,与水面落差大,钓钩投不远,即使钓到了鱼,但遛鱼、取钩都不方便,还容易出现跑鱼、折竿的现象。有些地方岸上是很好的钓位,宽敞、平坦,无荆棘杂草,与水的落差也不大,但水中是浅滩,此处不会有大鱼游来,也不宜设为钓位。
所以,必须多走多比较,然后再决定取舍,优选出钓点、钓位。
(四)观
在这四个字中,观字最为重要,就是要多看,多观察。
有经验的钓鱼高手,若是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新钓场,是不会匆匆忙忙抛投诱饵定钓点的,而是沿着水岸走走看看,一会儿近看,一会儿远眺,还会用钓竿在水中测试。我们把这种做法叫作多观察。
多观察很有必要,因为有多种因素影响钓鱼效果,既有岸边的因素,又有水中的因素。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比较,才能选出适合垂钓的钓点。
观察些什么呢?首先是大的自然环境,其次是岸边的小环境,其三是岸边生长的植物,还有水面状况和水质(水的颜色)情况。
现在逐一阐述。
1.大的自然环境
(1)水域四周是否有高山遮挡。处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塘、堰,四周都有山,有的一面环山,有的三面环山。由于有高山遮挡,阳光照射水面的时间短,风也吹不到水面,这里的水温较无山遮挡的水域要低,又因为处在峡谷中,水深,这样的水域中鱼类生长速度慢。也是出于缺少阳光照射的原因,水生植物、小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生长也缓慢,因此鱼缺乏食料,自然影响鱼的成长。在这样的水域中生长的鱼很瘦且鱼少,不宜垂钓。
(2)有没有活水来源。有些塘是在山中的梯田间,有梯田的山沟叫山冲,塘里的水是从上面的梯田中流进的。塘中有“塘漏”,堵住塘漏,就可以蓄水,拔开塘漏的木桩,就可以往下面的梯田流水。这样的塘有活水流进,塘中一定有鱼。
但是有些塘处在山冲的最上面,这样的塘的水是下雨时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水汇入的。天晴若干天后,塘里的水就会减少,甚至干涸,这样无活水的塘,自然少鱼或无鱼,不宜下钩施钓。
(3)塘埂的高低状况。平原地区的塘无高山遮挡,但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塘埂高于四周,无活水来源,塘中的水是下雨积的水,一旦久旱无雨,塘中就会少水或干涸,这样的塘是无鱼的;二是塘埂低于四周的塘,常常有活水流入,不会缺水,易于鱼的生存和生长,这样的塘适宜钓鱼。
(4)附近是否有公路、铁路。若离公路、铁路太近,过往火车的汽笛声、车轮声,汽车的喇叭声,都会影响钓鱼效果。因为鱼喜安静,怕嘈杂,怕惊吓。好的钓场应远离铁路、公路。
2.岸边的小环境
岸边的小环境包括边岸线的状况,岸边的设施状况,入水、出水等情况。
适宜作钓点的小环境是:
(1)在上游,有小河、溪流的水流入堰中,入水口流速缓慢,又是活水,水流中会夹带有可供鱼食用的饵料,可在入水口的两侧水势较平缓的地方设钓点。
(2)堤岸向水中突出部位前的水域,是鱼游弋觅食的必经之道,将这里作钓点,鱼中钩的概率高。
(3)若岸边有水渠,堤外的水流入堰中、塘里,进水口的两侧也是好钓点。
(4)若岸边搭有木板、石板,板的左右前方均是好钓点。一是因为这里常有人们洗涮,如洗菜、淘米、淘麦,水中会散落许多可供鱼吃的食料,鱼会习惯性地在这里觅食,此处鱼的密度大于其他水域;二是板的前方是鱼游动必经之道,在此钓鱼,所钓的远度比在岸边远。所以这里是好钓点。
(5)一些水域沿岸的堤埂不是笔直的,有时呈拐弯、凹陷状,其凹陷处可作钓点,若水中有水草更好。
堰坝地段,岸边大多长有大树,大树下的水区是好钓点。大树下的水面有时有树阴,此处光线较暗。鱼有怕强光喜阴暗的生活习性,所以此处常是鱼的栖息地。如鲤鱼、鲇鱼多藏于此处,有的甚至藏于大树在水中的根系、树洞中。
(6)小河、小溪流中水面的宽窄并非都一样,水面较窄的地方,鱼不会聚集,只有水面较宽或洄水湾里,水势较平稳又长有水生植物的地方,是鱼栖息、觅食的地方,所以应在此处设钓点。
(7)根据岸边状况选钓点。堰坝周围的地形、生长的植物等状况也会影响到鱼的生活,若近岸处生长有芦苇、水草,该处亦是好的钓点。
(8)鱼塘主经常投放饲料的地方。鱼塘主常常习惯在塘的某一部位向水中投放青草或颗粒饲料,有些塘中常常可以见到用几根竹竿摆成的三角形或四方形,在三角区或四方形中投放青草。可在这些地方设钓点,因为鱼儿习惯于游弋到这里等待主人投放饲料。
(9)猪、牛、羊的窝棚附近。农村人常将猪、牛、羊的窝棚搭建在塘边,其目的是方便让牲畜的粪便流入水中,这些粪便成为鱼的食料。所以,鱼就会聚集在附近,这里便成了鱼窝。在此处设钓点,一定会有较好的收获。
(10)有厕所的地方。在农村,农民有把厕所建在池塘边的习惯,甚至让粪水直接流入塘中,用粪水养鱼。厕所附近,是鱼觅食的场所,可在附近设钓点。
(11)看塘埂状况。野塘由于无人看管,会经常有人来这里捕捞鱼虾。凡是被人捕捞过的塘,塘埂上会堆积许多碎石、杂草、污泥,水中的水生植物也被弄得破败不堪。既然被人捕捞过尤其近期被人捕捞,塘中肯定无鱼了,即使有漏网之鱼,也被吓得躲到塘中央的深水区,或潜藏到杂草乱树枝中。鱼受到惊吓,不可能在近岸处觅食了。若塘埂没这种现象,说明还没人来捕鱼,不妨下钩试钓一下。
有经验的垂钓者通过看塘埂就可以判断出水中是否有鱼。若塘埂是新土,少草或无草,便可断定此塘是新挖的或经过修整的新塘,修塘多半先断水,从塘中取土,从而使塘变得更深,塘埂变得更高。这样的塘往往在修塘后的第三年、第四年才有鱼可钓。
若塘埂的草很深,并有杂树、野花,说明此塘是老塘,可能有鱼。不过,这样的老塘离住家户、村庄很远,水中又没投放树枝、插木桩,塘边没搭草棚,说明此塘无人看管,也就是说没人投放鱼苗,肯定无鱼,有鱼也早被人捕捞光了。
若塘埂上有些地方被踩得很光溜,放有石块,周围丢有烟蒂、废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说明有人在此钓过鱼。若塘埂上有多处这样的地方,说明有多人、多次在这里钓过鱼,从而证明塘中有鱼可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