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野钓实用妙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野钓的优越性

(一)野钓是积极的健身运动

人是高级动物,动物就得动,动是为了健康。健康对人而言永远是最宝贵的,是占首位的。一位名人说:“人生在世,最高的境界是真善美,最佳的心境是知足,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其实还可以用一串数字来说明健康的重要性,这个数字是“10000……”,“1”代表人的健康,后边的若干个“0”代表人所获得的财富、权力、金钱……“1”若存在,后边的一切都属于你,若“1”不存在了,后边所有的东西对你来说就都没有了意义。这个比喻确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事实也是如此。人的一切皆附于体,没有身体了,失去生命了,什么都不是你的了。因此说,健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值得珍惜的。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使人青春永驻、健康长寿呢?这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钓鱼,虽不是使人们健康的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但是它对身体健康的确大有益处。

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而营养过于丰富,致使不少人身体肥胖,于是富贵病越来越多,发病的人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成为侵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的主要杀手。而其根本原因,往往在于缺乏适当的锻炼和户外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既是名言,也富含哲理。运动能使人体增加氧气,能使各个细胞充满活力,能够加快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而钓鱼是一种体力活动,从准备渔具、配制饵料,到出发、行走到目的地,无论是乘车还是骑车,最后都得步行到钓点,有时还得爬山跨涧,上坡下坎。钓鱼时,要扬竿、收竿,一会儿站,一会儿坐,有时还得与上钩的鱼“较劲”——遛鱼,鱼在水中游,人在岸上跟,这样一天的活动量比不钓鱼的白领阶层1个星期甚至1个月的活动量都大。在钓鱼过程中,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处于运动之中。

钓鱼活动不同于枯燥的步行、打拳、练操,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浓厚的趣味及吸引力,是一种高级游戏。

医学科学家指出,16岁以上的人每周至少应有3次体育活动,每次活动不得少于30分钟。还建议,每个人应掌握3~5种锻炼方法。钓鱼活动的活动量大,又因为钓具简单易备,不受场地的限制,老人、小孩、妇女皆可参加。“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在我国的古代,钓鱼活动就已经十分普及了。

钓鱼活动也是一种气功锻炼法。

钓鱼活动既是动功,也有静功。钓鱼的环境要求寂静无声,钓鱼人最忌讳说话谈笑。人到了垂钓点,投饵下钩后就是静坐,全神贯注,屏声敛气,意念集中于眼、脑,杂念俱退。静坐在空气新鲜、风景如画的山林田野之中的水域岸边,确实是一种静的气功锻炼。并且这种锻炼的兴趣之浓、时间之长,是单纯的练气功难以相比的。“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正是钓鱼者入神垂钓的生动写照。

我国著名医学古书《黄帝内经》中,把“积精全神”视为养生首选之法。强调,只有精神安静,才能心安体健。钓鱼时由于全神集中于水中的浮漂,此时的神经完全处于平缓的、静的状态,神经细胞排除了噪声和刺激性的纷扰,使大脑抑制了兴奋,得到了正常活动。大脑是指挥全身各个器官的“司令部”,大脑健康有序地工作使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时人就感到格外轻松舒适。如果能够经常保持这种状态,人体的免疫力就会大大增强,尤其对神经系统会有特别好的调节作用。

老年人若能坚持钓鱼,可以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计划经济形势下一切由政府包办的事减少了,如今的市场经济让社会充满了活力。有活力就有竞争,有压力,有动力,人们感到精神并不轻松。居住在城市的人生活空间狭小,道路上尘土飞扬,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无处不在,使得空气、水质受到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使人总感到心胸不开阔,浑身疲乏。而到野外钓鱼,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洁净如洗的蓝天,满目青翠的原野,鸟儿啁啾,春风拂面,阳光和煦,杜鹃花似火,油菜花清香,麦苗儿碧绿,真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垂钓在青山碧水之间,岸边杨柳依依,水中倒映着翠竹,微风起处波光粼粼,蝉儿低吟,蜻蜓绕水,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特别是浮漂沉沉浮浮,像个调皮的小孩子,待浮漂忽地一下没入水中时,垂钓者则全神贯注,异常兴奋,霎时挥竿,只觉竿梢沉甸甸的弯成弓状,随之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带着水珠飞到垂钓人的手中。钓鱼人将鱼儿放进鱼护后,鱼护里就有了扑簌簌的响声,其欢悦的心情难以名状。若钓着大鱼,鱼在水中时隐时现,摇头摆尾,激起浪花,周围的钓友围了上来,有的帮你拿抄网,有的为你助阵,那种全身心的快乐、自豪令人久久难忘。

若是夫妻同钓,全家同钓,更是其乐融融。丈夫钓鱼,儿子拎鱼,夫人烹鱼,全家在一片树阴之下享受丰富的野餐,真比去星级酒店吃山珍海味还有滋味。

野钓,人与人的关系是钓友关系,都是经风吹经太阳晒,都是黑不溜秋的皮肤。一人钓大鱼,大家都高兴。原来不认识的人,三天两头见,就成了钓友。和谐的气氛,平等的相处,使人心胸开阔,流连忘返。

傍晚归家,鱼儿满篓,晚霞映天。到家了,妻子早已准备好饭菜,去洗浴间冲掉一身汗水、一身疲乏,儿女绕膝,妻子相拥,几碟小菜,一瓶啤酒,温馨而充满情调的晚餐令人食欲大增。即使你平日有神经衰弱的毛病,这样的夜晚一定睡得香甜。

马克思说过:“一个美好的心情,要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医学书籍指出:“因精神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占疾病发病率的50%以上。”“一切犯邪者,皆是神失守之故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神合一”。情绪发生变化,必将使人的形体气血也随之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损,恐则气下,思则气结。”这说明,情绪的不同变化会引起气血的相应变化。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的精神失调确能引起肌体变化,如食欲功能障碍等,使整个系统都发生病变。

出外钓鱼,精神放松,心情非常愉快,使人神清目明,身体的各个器官处于既轻松又积极的状态。如果能够经常坚持参加钓鱼活动,对人体的健康肯定会大有好处。特别是对那些患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心悸胸闷、轻度肺结核的人,肯定会更有益处。

野外绿色植物多,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负离子就是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负离子被人吸入后能与体内的血红蛋白及钾、钠、镁等正离子结合,使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氧多,携带的营养物质就多,人就会感到精力充沛,体力增加,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就会旺盛。

(三)有利于钓技提高

钓鱼人钓到一定的水平,就对在池塘钓、养鱼场钓不感兴趣了,因为在这里就是生手也能钓到鱼,鱼的密度大,下钩就中鱼。这些钓场多在近郊,水面小、环境差,钓者拥挤,钓鱼人享受不到大自然的闲情逸致。所以宁愿驾车、骑车远离喧闹的城市,去山野之间,在开阔的青山绿水中施展钓技。

野钓是在江河、水库、湖泊中施钓。这里垂钓环境开阔,地势、水情都较为复杂。就说水库吧,边岸线蜿蜒绵长,既有狭窄的水湾,也有波浪翻滚的大水面,有壁陡的水岸,也有深不可测的水潭。以何处作为钓点,需要有一定的施钓经验和辨别水情、鱼情的能力。在野外钓鱼,鱼的密度很小,要想钓到鱼,既要有通过观察测试判断水中有何种鱼的经验,也要有根据水情而决定使用何种饵料的能力;野钓中,风向、气象随时会有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水温的变化,水温的变化影响鱼的活动和食欲,它们忽而沉入水底,忽而又游到水的中层,浮到水的上层。此时垂钓,钓鱼人必须以变应变,改变施钓的不同水层,使用不同的诱饵、钓饵。如此种种,对钓鱼人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锻炼。久经野钓的人才能在钓鱼实践中提高钓技水平,丰富经验,甚至是吃一堑,长一智。

(四)吃鱼好,吃野生鱼更好

鱼肉是最好的肉食。鱼肉含脂肪只有3%左右,并且鱼肉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

一位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教授说:“要多吃鱼,因为吃鱼的姑娘最漂亮,吃鱼的小伙子最健壮,吃鱼的孩子最聪明,吃鱼的民族最兴旺。”这是因为鱼的肌肉是由纤细的单个肌群组织组成,组织结构细腻柔软,鱼肉所含的钙、磷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等比其他肉类高得多,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尤为重要。鱼肉所含的蛋白质在人胃里的消化率可达98%。营养学家认为,如果每星期食用280克鱼肉,可减少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科学家还建议,鱼是健康的食品,从增强国民体质的角度看,吃鱼健脑强身,吃鱼利国利民。例如爱斯基摩人,由于吃鱼多,他们中几乎没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日本人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也很低,其根本原因就是吃鱼肉多,日本国民年人均食鱼量达到了70千克。在荷兰,健康长寿的人多,平均寿命为78岁,也可能是因为荷兰人爱吃鱼。医学家建议,如果有条件,应该多吃鱼,如鲤鱼、鲫鱼、鲢鱼、鳙鱼、带鱼等。但是,绝对不要吃腐烂的、鱼肉离了刺的,以及被污染过的鱼。

野生鱼长期生活在纯天然的水域,鱼苗是野生鱼自己繁殖的,吃的是纯天然食料。这些食料自然没有化工原料的成分,也没有激素、生长素之类的成分。其生活的水质受污染较轻或没有污染。水库、湖泊水面宽,水深,在这些水域生活的鱼活动量大,肌体充满活力,少鱼病。而靠人工饲养的鱼苗是由人工喂养的鱼繁殖的,有先天的人工养鱼的基因,体内的肌肉和各器官已受到化工原料、激素的影响。虽然生长迅速,可是肉质差,有的由于水质过于肥沃,水中溶氧量不足,靠增氧机产生氧气,所以鱼的发育并不健壮,受污染较重。水中鱼的密度很大,鱼活动范围小,没有野生鱼体质好。所以说,野生鱼是鱼中的珍品,自己钓获的鲜鱼自然是最好的食品了。其味道和口感与人工喂养的鱼是有明显不同的。

(五)提高钓技,丰富知识

钓鱼是需要技巧的。技巧的高低,会使钓鱼的收获截然不同。钓鱼高手常常是有鱼可获,甚至满载而归,而新手却常常是“剃光头”,钓而无获。钓鱼无捷径可走,只有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而野钓是学钓鱼的大课堂,野钓中习得的钓鱼技巧,有许多是在养鱼塘钓鱼学不到的。

这是因为,野钓所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水域有大有小,既有小小方塘,也有碧波万顷的水库,有山间小溪,也有滚滚江河;夏季涨水漫过堤岸,冬季落水河床显露。如何在不同的水域垂钓,既有选位的问题,也有如何使用钓具的问题,还有用什么饵料的问题。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一天之中气温变化也很大,有时有风,有时无风,风力、风向的大小也不相同,瞬息万变。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影响鱼的生活,生活环境的改变,鱼的食欲也会改变,生活的水层也会改变。钓鱼人只有懂天时,知地利,识鱼性,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的钓法。

淡水鱼种类繁多,据资料记载,在全世界有淡水鱼6000多种,我国约有800多种,其中纯淡水鱼(排除洄游性鱼种)有700多种,最为常见的、可以钓到的也有近30种。不同的鱼,生活习性、食饵特征、生活的水域各不相同,钓什么鱼就得考虑用什么渔具,用什么鱼饵,怎样选钓位。这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刚开始学钓鱼肯定见得少,实践经验少,只有在野钓的实践中才能逐步体会到钓鱼的要诀,才会积累知识和经验。

所以说,野钓可以帮助钓鱼人丰富知识,不断提高钓技。当然还有能否虚心学习、是否好动脑子的问题。只有虚心好学又勤于实践的人,才会不断走进钓鱼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