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生产关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生产关系概述

(一)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又称为“经济关系”,这是一种人类在生产、交换物质资料,分配、消费的过程里形成的组织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水平和性质决定的,在这个基础上会有一些生产关系产生,它能促使或者阻碍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由此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属方式;人们组建的生产力,人们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上述两个方式产生的产品如何分配。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已经有的生产关系包含原始社会的关系、奴隶社会的关系、封建社会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关系,还有社会主义的关系这几种常见的形式。

(二)生产关系包含的内容

生产关系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类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互相关系,包含所属生产资料的关系、任何人的关系、产品分发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说在整个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互相关系,既包含生产和分配,也包含交换环节和消费环节产生的关系。

生产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和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关系具体表现为物质的利益,物质的利益是根据生产资料的归属和组织成员在这个关系中占据的位置来表现的。人们开展社会工作,进行活动的动因就是物质利益。人们劳动,根本上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进行阶级斗争,最根本地还是为了物质利益。

(三)生产关系的特性

在不同阶段,生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一样的特性与体现方式。历史社会都是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种生产关系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最为领先的社会关系,在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变为实现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的高级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概念,在唯物主义的体系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跟随意志变化,导致了社会的思想变化,从而形成社会的关系。

(四)生产关系的主要类别

生产关系的类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前提的生产关系。我们运用发生学的方法可以了解生产关系,解密社会经济的内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说明现象开始进入本质的各种原理;辩证的理论是由批判的发生过程形成的。为了生活,人们需要开始生产。生产是社会的生产,既有生产力,也有生产关系,生产历史是自然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社会的关系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这是由于生产力一直在变化。生产力体现为内容,生产关系体现为生产力需要的社会方式。所以,生产关系必须跟对应阶段的生产力能够适应,相互适合,它们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运动中,生产力是一直发展的,等发展到了与生产关系出现矛盾时,以前的生产关系就不再与之相适应,需要变革来适应新的生产力,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来取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劳动的对象、劳动的资料、劳动的人这三方面因素。而生产关系就是人类在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组合而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人类的生产地位、互相关联以及如何分配产品三方面。生产力保证了生产关系,相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也会反作用到生产力上面。这就是唯物观的本质原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著作表明人类的生产有两种关系:第一种是自然的,第二种是社会的。人们能够取得的生产力总量决定了社会的状况。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性质由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决定;生产关系要想变革,需要生产力发展起来去决定。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如果适合生产力,就会促进生产力向前方展,反过来就会阻挠生产力发展。

第三,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它的社会形态就是生产关系,两者的相互作用,就组成了生产方式的莫顿运动。生产力的内容就是生产方式,容易改变。但是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形态方面,相对比较稳固。所以,二者一直按照从不合适到合适的规律去发展、变化,并且一直在循环变化,以此来推进社会的形态不断进化,发生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

(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互相作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互相关联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一开始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引发改革,之后生产关系为了生产力能够发展就需要改革自身,推进生产力不断高速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在不同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表现。生产关系在最开始时跟生产力的情况大致上吻合,能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但当生产力得到大幅发展时,就会与原有的生产关系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会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直到出现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为止。这种生产关系从开始的不适合到变革为适合,在慢慢成为不适合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就会不断把人类社会推进到新的高度。

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规律

(1)基本的规律内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在生产物质的过程中产生的内部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矛盾,会决定产生关系,主要体现在:

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生产力非常活跃,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能够包容一定限度的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但是这种稳定达到极限后,就会被推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只有随之变革才能适应生产力的需求。

生产关系的特征是根据生产力的情况决定的。生产力的物质内容在生产中出现,生产关系就成为社会的表现形式,当生产关系能够跟生产力适应时,生产关系就会根据与生产力的情况建立,并且稳固一段时间,直到不能使用为止。

生产关系还能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在生产力中,不完全是被动的消极因子。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当生产关系比生产力更加先进时,就会加快生产力的提升;二是当生产关系比生产力落后时,就会阻挠生产力的进步。这种是促进的还是阻挠的程度,就决定了生产关系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

(2)规律的展现形式。社会形态不一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就不一样,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和特质。在有阶级的社会,生产资料是私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存在阶级的对抗属性,表现为阶级的斗争和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阶级社会很难解决掉,必须是在社会关系发生变革时才能解决这种矛盾。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这时的生产关系跟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不存在阶级对抗属性,它们相互适合,但有些地方是相互矛盾的。相对来说,适合的地方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发展道路;而不适合的地方,能够在国家的领导下,根据广大人民的意志,调整经济的结构和体制,进行改革,让生产关系不断完善,在这种制度内,就能自我进化,解决矛盾,让生产关系从基础的社会主义不断向高级的共产主义进化。

(3)客观的规律性。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的极限值前,都不会灭亡;对于新的高级的生产关系,必须等生产关系在旧的社会里孕育成熟,否则是不会很快出现的。这种规律的本质就是:第一,不管是旧的生产关系消失,还是新的生产关系出现,还有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和方法都是依据生产力的情况而转移的;第二,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情况,从而阻挠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力最终会冲出生产关系的约束,开辟适合自己的道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作用于生产关系跟生产力之间的这种客观规律。这个规律需要人的活动才能出现,比如在阶级社会就会通过阶级斗争出现。生产关系落后时,剥削阶级总会想方设法维护自身利益,让这种生产关系继续发挥作用,而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阶级就会通过斗争打破这种局面。它们之间不断斗争,进而引发革命,消灭原来的生产关系,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2.生产关系是怎么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

历史证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在生产力发挥出全部潜力之前,这种生产关系肯定不会消灭;只有当生产关系严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时,才不能保持这种生产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必须跟生产力相适合的基本规律。不尊重生产力的需要,墨守成规,守着旧的生产关系不肯变革;或者是不顾生产力的情况,随便改变这种关系,都会出现问题。从这种情况来讲,社会的变革常常是生产工具变化引起的;生产工具的改变会引起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变化;而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当生产力大幅提升时,必然就要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方式常见的元素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是其最具有活力、具有改革性的部分,相对而言,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保守性的特点。根据生产力最初的开展情况,形成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原有的生产开展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革,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然后发展到基本适应,其中基本不适应具有绝对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发展的一个循环促进了社会发展程度的进步,进一步明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适应性,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发展状况明确生产关系改革方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之产生相应的生产关系,并且是以生产力可以提供的发展空间为前提。基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旧生产力相对应的生产关系逐渐老旧,并形成对立关系。当旧生产关系不能满足当前生产力需求时,为满足生产力的进步需求,人们便针对老旧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并形成适应当前发展的生产关系。例如,英国资本主义改革取代封建主义;商鞅变法消除奴隶制度,建立封建主义社会。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是以1640年查理一世执政期间进行的新议会为开端,1688年议会对立者发动宫廷政变,推倒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以新贵族为首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颠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后,1689年出版的《权利法案》在法律层面上制约王权,将制度明确为受议会制约的君主立宪制。从15世纪末开始,直至20世纪初,基于英国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资产阶级快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开展,形成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新贵族,在利益方面与资产阶级共进退,但是斯图亚特王朝在17世纪实行独裁统治,时常损害资产阶级利益,同时宗教独裁思想刺激了阶级矛盾,是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发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中民主对独裁的变革,为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奠定基础。之后的政治局面稳定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使英国在工业方面发展成为世界级强国。

中国历史上,秦孝公在位期间立志发动政治改革,招贤纳士,进而发动商鞅变法。魏国商鞅进入秦国后,凭借“废弃井田,重视农业发展,奖励立功将军,并统一度量制度,建立县制”等方面的变法求新思想获得秦孝公重用,并任命为左庶长。商鞅先后发动两次变法,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350年,发动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商鞅变法进一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军队战斗水平,为秦国国力发展奠定基础。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后,在经济方面,废除原有的生产关系,改变了农田阡陌的现象,使土地成为封建地主私有财产,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生产关系性质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生产关系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呈现一对一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为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并奠定客观基础。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实际发展状况具有复杂反作用。一般而言,生产关系是随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但是在一部分情况下,现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对其产生阻碍作用;原有生产关系一般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但经过相应改革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促进局部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基于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当人们刻意改革生产关系,并超越现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揠苗助长的改革会阻碍其发展。在某些状况下,生产关系突出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质变和量变完成生产关系改革。量变是指生产关系局部改变,例如汉高祖时期采取的休养生息策略。质变是指生产关系的全面改革,例如日本开展的明治维新运动。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通过战争推翻秦王朝,建立西汉王朝。王朝成立之初,国家萧条,经济衰落,为恢复经济发展,巩固新建政权,必须通过制度改革适应相应生产力。西汉初期,汉高祖采取“黄老之学”思想和“休养生息”政策巩固政权,以免步入秦朝后尘。“黄老之学”思想指的是采取皇帝、老子等提出的统领国家的思想。“休养生息”政策开始于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指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其意思是在遵循自然客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不随便做,不做无根据的事。为开展“休养生息”策略,在经济方面采取“轻徭薄赋”措施,减轻服役,削减纳税;在刑罚方面采取“宽刑慎罚”,谨慎地根据条例进行处罚,或者减轻处罚。西汉王朝建立开始直到汉武帝期间,该巩固国家政权策略经历70余年,在经济复苏,社会安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对内“削藩”、对外“攘匈”等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协助。尽管成果卓有成效,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汉武帝开展经济变革,为国家上层社会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由此可知,西汉王朝成立之初,“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在国家政权巩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经济政策在西汉以后,也得到了许多王朝的效仿,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并卓有成效。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文明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国内开展明治维新运动,这是一场全国性的,并且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改革。明治维新运动以1868年明治天皇上位并建立新政府为开端,政府开始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具有现代特色的政治改革,并实行君主立宪制;为促进经济发展,开展“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推动工业化进程;为促进思想进步,开展“文明开化”政策,效仿欧美国家生活方式,进行教育改革等措施。就日本国内而言,明治维新运动作为日本工业发展的开始,使日本成为当时世界霸主之一,但此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萌芽的开始,加快了日本侵略战争的进程,给周边国家以及整个亚洲带来严重的损失。在明治维新运动期间,日本政府结合国家发展现状,分别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等方面采取改革手段,并废弃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在日本国内的发展,建立资本主义国家。这次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颁布“五条誓约”和“维新政体书”。日本明治维新在1868年4月建立新政府,确定其“五条誓约”的政治纲领,体现出明治政府要坚定地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并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效仿学习。其次,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的新政府在“戊辰战争”中取得全方位的胜利,并获得优势,在1869年7月对隶属的236个藩进行统一处置,废除番邦,同样是针对另外14个尚未统一的藩。此次措施将藩主身份降低为藩知事,同时取消其对所属领土和人民的所有权。废藩置县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封建割据,是明治政府维新运动中开展的一次彻底的改革,也是明治政府成为日本中央集权的政府,另外在根本上消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再次,消除封建主权、废除武士特权。在日本社会中武士具有特殊的地位及权利,在此次整治改革过程中被废除。具有比较高级地位的上层武士从此可以领取比较高的“金禄公债”,其身份成为地主或资本家,另外身份较低的武者,主要从事小商品交易或者其他职业,甚至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最后,开展土地变革。在改变封建土地归属权的时候,废除其私有制,同时明治政府还着手于改变其归属权。日本通过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彻底改变,同时番邦封建领土的主权被全部废除,国家土地被自耕农民和地主合法占有。

三、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

阶级是指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享有不同权利,同时处于不同地位的一些集团组织,这些集团组织在国家法律法规中具有详细明确的不同的生产资料关系,在组织社会生产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对通过劳动所获或者分享支配的社会劳动成果以及财富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阶级是指,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组织,有时特异集团可以享有另外集团的劳动成果。集团之间的差异是指:第一,人们在特定的生产劳动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在社会劳动生产系统中有的人处于独裁的地位,可以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其他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被别人占有,处于被领导剥削的地位。第二,针对社会劳动成果的享有程度不同。一部分人能够独享大量社会劳动成果,其他一部分人只能享有很少一部分生产资料,甚至不享有劳动成果。第三,在组织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部分人虽然自己不生产作业,逼迫别人生产作业,但是享有劳动成果,对生产资料处于支配地位;其他一部分人则被奴役为别人进行生产劳动,不享有劳动成果。第四,享有生产资料的方式和数量不同。一部分人即使不进行生产作业,但是可以拥有大量的劳动成果和社会生产资料;其他一部分人即使付出大量的劳动,但是却拥有少量的劳动成果和社会生产资料。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且不同的阶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其决定性因素是人们对社会生产劳动资料占有的数量及比例的差异,因此各阶级在社会生产组织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统治地位。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地位不同的地主与农民就是明显的例子,地主对土地具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强迫农民为其劳动,并支配其劳动成果;但是由于农民对土地不享有所有权,只能租借地主土地,同时缴纳租金给地主阶级,处于被奴役和压迫的地位。另外,大资本家对场地、设备以及资源等生产资料享有所有权,通过雇佣别人劳动的手段,虽然本身不生产劳动,但是享有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工人本身不具有任何劳动资料,只能通过提供其自身的劳动力以保障自身的生存条件,在劳动过程中被压迫、剥削。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常见的阶级关系有奴隶主压迫奴隶、地主剥削农民、资本家雇佣工人等。从根本上讲,阶级关系是指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利益归属关系,对生产资料享有权利相同或者相似的人组成一个集团整体,但是不同的集团之间所分配的生产资料又有所差异,彼此之间发生争斗,即阶级斗争。正如毛泽东在其著作《实践论》中说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不同的阶级的组成成员不同,同时其劳动生产的手段又有所差异,然后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都是通过劳动生产,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

不同的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都是生产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既然阶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则阶级关系同样是生产关系通称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既然阶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重要的一部分,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包含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部队、思想、监狱、政权、意识、法律、文化形态,阶级关系必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生产关系是下到简单生产关系,上到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关系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必然充斥摩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阶级战争。

(一)阶级划分

阶级不同的主要判断划分标准是劳动成果的享有关系,然后是在劳动生产中的发挥作用和支配地位,最后是针对劳动成果的分配手段。其中,最前面的是产生因素,后面两个是成果。一般情况下,在封建独裁统治作用下,土地私有制,所有劳动成果无论是直接生产资料或者间接生产资料,均归属于剥削者或者组织者;但是非所有者通常处于被组织或者被剥削地位。但是三者之间存在差异,在很大情况下:生产资料占有者或许不采用雇工或者剥削的手段不能成为剥削者,或者剥削生产资料微乎其微(小资产阶级),非生产资料占有者在很大程度上管理、指挥劳动生产(经理人员)。在此状况下如何明确一个人在阶级现状中的身份?显而易见,生产资料的掌控关系是唯一合理地进行判断阶级划分的标准,三者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关系相统一的现象印证结果与原因的统一关系。将社会层面上的典型核心成员进行划分,通常是指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者生产资料非所有者。三者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生产关系的隔阂表明三者之间的差异性:第一,基于有限的生产资料,阶级划分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表现不明确;第二,第一种阶级划分差异形式是第二种阶级划分差异形式的基础,但并不是其决定性条件。第二种阶级划分差异形式起因于对非生产资料的拥有,尽管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其主流。

1.资产阶级

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资产阶级与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方式或者所有权的确定等方面具有异曲同工的意思。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资产阶级通过压迫劳动者,获取其劳动生产资料,从根本上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彻底对立关系,赚取薪资者当然希望能够获取更高的薪资,但资本家却无限制压迫薪资(即成本)。

在中古时期,资产阶级首次出现在意大利,期间许多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逐渐高于周围乡镇居民,与此同时他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享有较高的政权及影响,逐渐进入统治层面和教堂成员,与平民层面的人们逐渐出现隔阂,渐行渐远。最初的资产阶级是指磨坊归属者,他们的出现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发展为决定政权的统治权。

资产阶级可划分为:

(1)上层资产阶级:组成成员包括最有钱有权的部分人,通常指经商家、贸易者等。

(2)中层资产阶级:具有相对稳定的资产或者收益的群体,相对上层资产阶级而言并不富有。

(3)小资产阶级:拥有一小部分可支配的创业资金,并且或许会雇佣几个劳工为其劳动。因为独立为其所有土地使用权做出投资决定,同时结合自身的劳动及雇佣劳工工作,并且获取自身劳动和投资后的收益,且其收益并非固定,所以也可以将农民看作是小资产阶级。同时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小餐馆、裁缝店、杂货铺、当铺等,其店主均可以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独立投资管理,同时雇佣一部分员工。针对这种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商铺而言,其经营规模经历多年后维持一种现有状态,其经营位置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其经营规模不会发生显著的增加或削弱。但是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很小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经营规模能够发生显著的增加,成为大资产阶级。

(4)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大资产阶级主要有买办和民族之分,同样在发展中国家的大资产阶级也是划分为该两类。买办资产阶级的身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代理人,以倾销的手段,将帝国主义的工业产品以低价销售到发展中国家,很大程度上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产品的创新,同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与制造能力的发展。所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是该资产阶级的存在。基于毛泽东对买办资产阶级的理解,明确“买办资产阶级”的具体定义为:因为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在国内设立了代表其利益的经济钳制部门,以掮客的形式雇佣当地人作为其联系人或者代理人。外国资本家对其提供固定薪资,但是其自身自由受资本家限制。根据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思想,打理其在国内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为其服务。代表外国资本家的利益,在国内进行经济发展活动,并代表其立场,成为外国资本家的附属,但同时代表外国资本家与国内封建独裁者进行交流合作。

2.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起源于拉丁语“proletariat”,其具有“无产者”的意思。起初是指生存于古罗马帝国中没有职业的自由民众,他们没有任何收入,仅依靠国家救济生存,与近现代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具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尽管他们不具有土豪或者奴隶主的身份,但是他们也不受奴隶主压迫;尽管分文没有,本身不参与生产活动,并将生产活动视作耻辱,凭借奴隶主国家的政府救助保障生活,换而言之,他们也是通过剥削奴隶的社会劳动产品进行生存。

近现代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的生存方式与资产阶级具有不同的方式,无产阶级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生存资料,而资产阶级通过资本投资,获取利益而进行生活。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物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中,通过向资本家付出劳动,以获取生活资料,以保证自己生活的这样一部分工人或者收入较低的群体,他们是属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同属于一个国际性的标准,究其原因是在世界的各个国家中任何无产阶级具有相同的利益。在社会中处于无产阶级地位的人数量巨大,通过组织统领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根据马克思提出的想法,他们是人类社会实现其文明理想以及历史重任的中坚力量。

在近代社会中,即大约14、15世纪后,资产阶级进入井喷阶段,许多劳动农工丧失生产资料,例如土地,从此变成无产者,按照拉丁文,他们统称为“proletariat”,但是他们与古罗马帝国的“proletariat”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主要的不同点表现在:他们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不是寄生于社会;他们的身份也是从剥削别人,变成被别人剥削;他们在现有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起着代表性作用,不再为社会发展增加负担。因为本身不具有生产资料,必须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生存资料。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明确其处于社会中被剥削压迫的地位,通常采取“无产者”“无产阶级”等对其描述,同时为了明确通过其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劳动价值以及其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建设者,通常采取“工人阶级”对其描述。

在当时,因为我国工业文明落后,在现代社会中工业无产阶级数量有限,仅在200万左右。这200万工业无产阶级主要从事于铁道、采矿、海外贸易运输、制造等工作,并且一部分人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虽然在近现代社会的中国仅有有限的工业无产阶级,但是他们却能够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同时具有革命性的思想,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失去了土地等生存资料,只能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生存资料,同时还要承受帝国主义、军阀以及地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因此他们具有较高的战斗力。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中做苦力劳动的这样一群人,他们通常是依靠码头货物搬运、拉人力车、挑粪以及清理街道等方式生存,他们除了出卖劳力外没有其他的生存手段,与在经济社会中产业工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位,只是赶不上产业工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挥重大而已。这些苦力工人没有土地、生存资料、更没有投资资本,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生存,与产业工人相比,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地位低下,且工作内容不稳定,这些人同样是生存困苦者,在无产阶级运动中与贫农具有相同地位。

此外,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土地,一部分产业工人没有工作,他们占有很大数量,统称为游民无产者,他们是社会发展中最不安定者。他们在地方秘密组织在一起,如何安排这些人是当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些人英勇善斗,勇敢坚强,具有破坏性与战斗力,安排得当就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萌芽产生。国外的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城市开设造船厂和工厂,他们依靠中国低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压迫中国的劳动者。这样,在中国开办的外商企业里,无产阶级先资产阶级开始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城市先后创办企业,如英国人创办香港阿白丁造船厂,英国人创办上海墨海书馆,美国人创办的澳门花华圣经书房,在这些外国企业中的工人都属于无产阶级,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工业无产者的出现,他们主要来自于破产农民或者从事手工业生产者。然后,无产阶级出现在我国的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矿场,但是无产阶级数量很少,到1894年仅仅10万人左右。非矿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上海、香港等沿海城市或者长三角的通商口岸,其中最多的城市是上海,然后是广州以及周边城市。因为工人阶级主要存在于大城市创办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中,这样有利于对外宣传,并组织工人阶级反抗斗争。无产阶级作为我国生产发展中的中坚代表力量,集中了破产农民以及从事手工业生产者。

进入现代时期,工人阶级翻身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出现,他们掌控了政权,掌握了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代表的是全体劳动者的利益。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劳动生产者,基本上已经没有私有的生产资料,他们凭借薪资生存,但是依照法律,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不能是完全的“无产者”,因为他们变相的是财产的持有者。所以,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出版的宪法和法律,工人阶级不能统称为“无产者”或“无产阶级”。

3.地主和买办阶级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济发展低下,当时中国国内的资产阶级主要包含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其存在和发展状况完全决定于国际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的附庸。当时的地主和买办阶级成为国内过时的生产关系,且最具有反动的性质,对中国当时生产力进步起着阻碍作用。因为当时的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代表的是帝国主义的利益关系,与中国当时的国情严重不符,阻碍了中国革命开展。

4.中产阶级

作为当时发展在中国城乡之间的资产阶级,主要包含民族资产阶级,其对中国制度改革持有矛盾的态度:中产阶级深受外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军阀的双重压迫,需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但当时中国的革命具有无产阶级的特性,国内组织无产阶级民众,受国际无产阶级协助,对于中产阶级本身阶级利益产生威胁,威胁其大资产阶级的欲望,所以对革命性质产生疑虑。鉴于中产阶级在中国政治革命中矛盾的态度,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导,建立政权的手段不符合中国当时国情。

5.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属于另外一个群体,该群体从事于耕作、手工业,另外包含小知识阶层,这个阶层有学生、教师、事务员、律师、商人等。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阶级性较强。其中,从事于耕作业和手工业的群众都是经营的小资产经济。不同的群体在小资产阶级中所处的经济地位有所差异,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小资产阶级的劳动成果都是凭借其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劳动收入除却自给自足以外还有剩余。该部分人渴望财富,但是局限于现实,渴望成为中产阶级。对于小财主所处的令人尊敬的地位具有充分的向往。限于现实,对于官员或者革命充满恐惧。其次,由于小资产阶级与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具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对于中产阶级所持有的阶级思想深信不疑,同样对个性充满疑虑。该部分群体占有小资产阶级小部分,具有右翼思想。最后,生活水平降低,这些人之前可能拥有殷实的家境,但是逐渐降低成为刚刚满足自给自足。

6.半无产阶级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半无产阶级主要由大多数半自耕农、贫苦农民、小手工业经营者、服务员、小商贩组成。其中,半自耕农、贫苦农民生活劳作在农村,且数量众多。大多数半自耕农、贫苦农民、小手工业经营者他们所参与的是很小的社会经济的产品。尽管绝大多数半自耕农、贫苦农民都是半无产阶级群体,但是根据他们的经济发展条件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半自耕农,因为他们需要租借别人土地,同时需要付出定量劳动,或者开展小手工业商品,生活条件相对自耕农要差,一年之内有大约50%时间发生粮食短缺问题。特别是春天和夏天交割时,粮食短缺,必须通过向别人借高利贷手段,或者高价购买他人粮食,相对而言,自耕农无须借助他们,靠天而生,但是生存条件相对贫农而言要优越。原因是贫农本身没有土地,耕种粮食作物后,一年仅仅能够留下收成的一半,甚至不足一半;尽管如此,但是自有部分却可以全部获得。所以,半自耕农的革命积极性相对自耕农要大但是小于贫农。在农村中贫农租借地主土地,其劳动成果受地主压迫剥削。但是贫农也具有不同经济地位,又可看成两部分,有一些贫农有足够的劳动器具和一定数量资金。他们虽然每年收入的农产品仅仅可以获得一半,但是可以通过种植杂粮、捕捉鱼虾、饲养等手段弥补不足,抑或者是通过自己劳作,保障自己生存。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半自耕农而言要苦,但是相对另外一些贫农而言要优越。他们的革命积极性相对自耕农要大但是小于另外一些贫农。另外一些贫农指的是,本身既没有足够的劳动器具,又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肥料,土地欠着租金,交租金以后,剩余微乎其微,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才可以生存。他们在农民阶级中是生活最艰难者,很容易受到革命影响。小手工业者本身拥有简单的生产手段,且相对自由,但是有时也会被强迫付出劳动,他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贫农相差无几,所以被看作是无产阶级。但是鉴于他们养活家庭拥有集中的负担,他们的收入与生活所需又不平等,对生活困苦和失业充满恐慌,与贫农相似。

(二)阶层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人类创造并改造物质资源过程中缔结的人群之间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社会的资源创造是所有人都参与的结果,不可能由个人独自完成。生产关系也是人们在创造资源时,结成的有一定规则的,一定会发生的,只为集体利益服务的关联。存在于这样的关系之中的人类才有能力获得资源,并战胜大自然。参考马克思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中的结论,生产关系的科学定义是指人类关于物质资源的产生、贸易、配置、花费等所有的联系的综合。它的具体形式包含:生产资源是掌握在谁的手中;马克思指出的“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即所有的社会组成部分在其中的重要程度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由以上决定的利益的划分方法。

社会的发展历史长而复杂,从最初的原始制度,成为奴隶和封建制度,到近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到最后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联系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原始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联系基于生产资源为人民大众拥有,其余的社会制度则建立在生产资源私有化的前提下。此三种社会中,阶层联系是最主要的,集中表现为少数群体对多数群体的拥有、使用、压迫。

生产联系的出发点是生产资源的归属问题。特定的生产资源的归属方式,主导着人们在生产里面扮演的角色和联系,决定相应的贸易联系和利益分属问题。生产资源的个人归属必然引发劳动人民在商场里面处于弱势,没有发言权,导致所有的成果和劳动都是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构成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产资源的归属人可以侵占生产活动中由劳动人民造就的剩余利益,也就是说享有大多数的成果,反观劳动人民仅仅可以得到刚刚满足他们生存需要的很小一部分成果的配置方式。但是生产资源归属人民的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另一番景象,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是被人欺凌的对象,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相互之间是合作共赢的联系方式,决定了社会主义下的产品配置体制,并使得广大人民获益的社会主义分配体制。

四、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

(一)分配的概念

分配的含义主要有:第一,有特定的规章制度分(东西),如配置劳动成果。第二,安置、划分,如高效布置劳动人员。第三,在经济学上,生产资源分发到劳动者及花费资源分到人手中的过程就是分配。

由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提到,分配关系,指的就是符合生产历史发展的特定的社会制度状态,还有劳动者符合他们生产回收程序中的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以状态和制度决定。上文的生产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体现就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属性,分配关系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的观点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他谈及,我们在考量分配方式过程中,往往以薪水、利益和租金这些方面为标准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事实上,产品应该由资本和回报两方面组成。薪水只是回报的一方面,只有用资本的状态与劳动人民处于对立面,之后回报才得以出现,就是劳动人民的薪水。

(二)分配的目的

分配不是为了分配而分配,它是在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生产进而分配的,包含在大社会的再生产中实现。但是社会的再生产的最后环节是消费,它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标与最终愿望。所以,消费促进了分配。

(三)分配的方式

分配方法的意义在于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生产方法决定分配方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产品生产的运作下是一起的。所以,要将生产和生活按它们的需求进行分配;生产资料根据商品生产方式的原因由独立商品生产者所得,产品当然也是归他所有。在留足自己所需之后,将剩下的生产资料拿到商场上进行交换;生产资料由于在资本生产方式下,它们归资本家所得,工人则不具备拥有的条件。生活资料则全部由市场进行分配。

1.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一个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之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是一个先决条件。当社会总产品产生必要的扣除后,根据员工自身产生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消费品的分配,多劳多得。如果没有进行工作就没有工作补偿,否定了平均主义和剥削,可以根据按劳分配的形式获得工资和奖金。

按劳分配是主要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次要的分配,这是中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根据主要的分布位置的性能有:首先,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比例的分配工作,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下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分配制度,它由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基本上反映了劳动力等因素,管理、资本、技术和土地,参与收入分配。根据劳动力为主体的分配反映了劳动是最重要的元素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实现的,并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共同存在的分配制度。

(1)生产手段确定资源配置形式,劳动成果所有制体现资源配置结构。现有的所有制结构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地位,有机结合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保证其持续长时间的发展。确定资源配置中以按劳分配为核心,配合多种分配方式。

(2)公有制实现形式确定了资源配置形式的多样化。基于资源配置形式主要包含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手段,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必然产生多种分配方式。

(3)市场经济体系保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采取市场经济体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开展形式,对多种生产条件进行特定的市场评价,并且根据生产要素的贡献针对其所有者予以报酬。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于其统一分配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以及消除货币与商品的关系,马克思就该种类型社会,提出按劳分配的假定。社会主义的初步确定使其不能在全社会中全面实现公有制,同时通过多种分配形式进行分配。针对按劳分配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形式中确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许多异同点,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主义体制发展的起步阶段中,按劳分配是其最主要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体制下根本的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多种资源配置形式。

(2)劳动与消费品并存的思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公有制企业通常采用自主经营的手段,并且管理者做到自负盈亏,相互贯穿多种经济发展手段及利益收入。所以,不同的通过按照拉动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不能在现阶段内公有制经济的条件下形成一致的模式。劳动者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影响自己本身的收入,自身收入还受到企业发展的影响。

(3)劳动者个人工作时间不能作为衡量按劳分配的标准,唯有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凭借商品价值衡量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劳动不能仅仅通过劳动者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进行确定,劳动者唯有可以以所在企业为单位体现创造的社会劳动,但是企业劳动所能够创造的价值仅仅是局部的成果,而整个社会的劳动成果唯有以市场内商品交换的形式确定。

(4)商品货币形式保证按劳分配的正常运行。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劳动券的形式按照劳动进行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唯有凭借商品货币的形式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流程是劳动者通过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获取一定薪资,通过货币在商品市场满足个人生活需求。因此,按劳分配的资源配置形式受到市场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商品价格及供求量。

2.按生产要素分配

通过确定生产资料的归属权进行资源配置,主要包含:根据生产要素归属,以主人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用于分配的资料是通过生产创造劳动价值;以用于生产的物品自身属性为指标进行分配。所以,生产因素的所属权是按照生产因素分配的内在根据,它的标准与直接表现在生产因素的质量、数量还有贡献度的大小上。我们常说的生产因素大致上包含:技术、管理、劳动、资本等。

社会中,如何去分配的方式与分配的性质是关联在一起分不开的。封建社会里,地主拥有土地,他们出租土地时,无论是按照劳役收地租还是按照自然经济的方式收地租,还是通过市场积极的形式收地租,通过钱财地租的方式收获地租,全部是因为土地在地主手里,所以地主拥有土地的分配方式,可以按照生产要素去分配,是封建性质的。不管是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还是通过自然经济的方式,都不能够更改分配的形式和特质。就像马克思说过的那样:“非劳动者通过资本还有地产的方式掌握着物质的产生条件,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自己本身作为生产条件,只能提供劳动力。”这种形式的分配方式,造成了分配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同样造成了带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此种分配方式是资本主义的,本身就有着资本主义的性质,也必然就是资本主义的分配,必须按照资本主义的性质去分配。分配的性质包括在分配方式中,分配的形式里有着分配的性质。当说到一个引子决定分配的形式时,另一个引子就决定着它的性质,这样就把方式和性质分开了。从方法上来说,方式和性质是不并列的一种关系。而因素的配置和资源的分配,也不是一种并列的联系。

(四)分配关系

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就掌握了分配关系的内容。在生产要素属于社会共有的制度中,生产要素是属于集体的,所以产出的产物也是属于集体的。但是,因为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还有一些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即便都是一样的公有制制度的社会,生产的产品也有着很大不一样的分配方式。

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资料归剥削阶级,他们霸占了所有权,可以不劳动就获得收获,无偿占有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劳动人民因为没有或者有很少的所有权,始终处于被压迫的位置,辛苦劳动的成果,被剥削阶级掠夺,难以保障生活的延续。

在最初的原始社会时期,生产水平有限,产品都是平均配置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中,我们能够做到按劳分配,各尽所能;而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高,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需要什么就要什么。社会主义的社会中,政府和企业还有家庭都是采用公有制的,人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可以和谐共存,人民能够当家做主,谁劳动的多,谁就分配的多,这种方式是社会的主流财富配置方式。但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政府和企业都是私有制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剥削关系和被剥削关系,压迫关系和被压迫关系,掠夺关系和被掠夺关系,存在着各种的非平等、非互助、非和谐的分配方式,人民不能当家做主。按照资本和以权谋私的分配方式占据着社会的主流位置,成为大部分组织的财富分配方式,按照分配的方式反而处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

(五)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分配将生产与消费连接起来,成为中间部分。生产与分配有着这样的关系:生产决定着分配,也就是说决定了分配的方法和对象。如果生产没有产品,那也不存在能够分配的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多少数量,决定着能够用来分配的对象有多少数量。社会成员通过哪种方式参加生产,决定了他们通过哪种方式参加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马克思提到,分发的构成全部是根据生产的构成产生的,分发自己是生产产生的物体,不但是对产品来说是这样的,而且只从形式来说,也是这样的。对于产品来说,可以分发的就是产生的结果;对于方式来说,生产的参与形式会对分发的特定方式产生作用,主导了分配的参与形式。

1.分配对生产起到的反作用

分发会对生产产生相反的作用,以此来适配特殊的生产方式的配置方式,促进生产来发展;相反,如果不能适应分配方式,就会或多或少阻碍生产的壮大。

在存在着私有制的有着阶级还在对抗的社会里,分配的关系有着天然的对抗属性。这些剥削阶级依靠自己拥有生产资料就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只是付给劳动者很少的一部分报酬,不劳动就会有收获。劳动人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只能收获非常少的报酬,这种不合理的劳动关系一直在加深着社会生产的矛盾,是不可持续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中,劳动人民翻身做主,是劳动过程中的当家做主的人,劳动人民为了自己和社会的利益在付出,这种分发的联系中不存在剥削和压迫,劳动者不再单单地关系劳动的过程,也会关系社会的发展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分发的方式和生产的过程就不再存在问题。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有时也会出现平均主义的问题,这个是不合理的。因为平均主义就会造成不劳动的人也能无偿分享劳动人民的果实,这种分配的方式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会对劳动人民的积极性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让他们丧失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但这种小问题不是阶级对抗,是可以通过原则和方法进行规避的。

2.生产决定分配

通常我们主要从配置的过程和结果理解生产要素配置,首先是资源的分配形式,它主要阐述了详细配置过程中的关键原因;其次是资源拥有权的支配,它主要阐述了配置属性中的重要原因。从生产要素拥有构成表明了资源配置的属性,也是资源拥有者获得相应回报权的有力证明。此外生产要素分配形式影响着配置的形式,表明资源拥有者能够获得多少相应回报的可能性。

之前通过分析研究表明劳动不可以成为交换的商品,而劳动力却拥有商品属性。所以劳动力作为商品或者初始的生产原料,同样和其他的生产原料会有该原料归属权和使用权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一书中,提到劳动力和其他的生产原料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同样的位置。资本的拥有者将其作为劳动的一种生产原料投入生产,工人也在生产中以自己为单位投入自己所拥有的劳动力作为生产原料参与生产,因此拥有生产原料成了资本家,而依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从中获得回报的主体就是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中工人对劳动力的拥有权和资产阶级对生产原料所有权的地位是对等的。当然拥有劳动力不一定注定是工人阶级,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家,同样生产原料也不是注定就是资本家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资源再次配置形成的。

从初始的奴隶制社会到现在的工业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力的拥有权也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劳动力参与生产所产生的价值要么高于当时社会的平均水平,从中取得丰厚的报酬;要么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低于当时社会的平均生产力而带来损失。在奴隶制社会中由于奴隶也作为一种商品被用来交易,所以不管奴隶创造的价值多少,后果都是由奴隶的拥有者来负责。在工业社会中期,后果由工人来承担,工人不属于商品而劳动力属于商品由工人自己支配。其劳动力出卖得到的回报以薪水的形式反馈给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创造的商品价值越高,取得的报酬也就越多;同样对应的价值越少,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随之减小。但是奴隶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奴隶对自己的劳动力没有拥有的权利,而是被第三方也就是奴隶主所拥有,故他们的劳动力获得的回报也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奴隶主们,他们只参与生产活动,而不参与利益的支配和拥有,而这种社会关系也直接构成了对应的经济关系。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原料和其他原料一样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生产关系,它的性质主要受劳动力拥有权和生产原料拥有权的共同影响。劳动力的出售和收购是生产组织的开始,而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劳动力一定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属性,也影响着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生产关系的本质是劳动力作为商品被用来交易,而这种商品也是一种生产原料,这种原料的所有方式和其他的原料所有方式一起反映出它的商品属性,缺少一个都不能成立。马克思一再指出,奴隶制社会所存在的那种生产关系属性,一方面是因为参与劳动的奴隶们对他们的劳动权利不具有拥有权,另一方面这种权利被奴隶主所拥有,所以这种拥有权就导致了这种生产关系的出现。

(2)人类社会出现就伴随着生产原料拥有权利和劳动力拥有权利一同出现,形成了经济社会中生产关系出现的先决条件和基石。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解释劳动力时阐明,生产的先前条件是资本家在经济市场中购买到出卖的劳动力,通过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创造价值,获得利润。劳动力成为生产原料的一种,配合其他的生产原料共同构成生产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从事生产的人和生产原料划分开来,而从事生产的人是劳动权的拥有人。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解释了奴隶制社会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奴隶和土地一样被他们视为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出卖,一些大的资本通过非法手段掠夺土地和奴隶,把他人的劳动权利占为己有,从而形成了奴隶制社会。与工业社会一样工人拥有自己的劳动力权利,因此出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出现,一部分人享受另一部分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那么不一样的生产关系有何区别呢,主要是由劳动力与生产原料拥有权结合起来加以分辨。生产原料的分配方式不同导致了不一样的生产原料结合形式,而生产原料的特别结合形式和方案,使得社会发展中划分为几个不一样的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时候,生产原料通过劳动力出售和出卖的形式相互结合,主要原因:一是参与生产的人和生产原料互相分割,二是劳动力属于劳动者自己,资本的拥有者想要进行生产必须从他们那里交易劳动力,因为劳动力本身属于商品的一种,而劳动者作为卖家出售了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生产原料的结合形式就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于奴隶主是生产原料的拥有人,也是劳动力的拥有人,作为共同的拥有者这两个结合不需要其他的外力。

劳动力拥有权是辨别生产关系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它是生产原料结合形式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同时也是生产关系出现的重要先决条件和基石,此外由于它与其他原料结合的性质共同影响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也是辨别不同生产关系的另一重点,它与其他生产原料拥有权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最主要的东西。

3.生产要素支配与社会的资源配置

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拥有情况,进行合理的生产要素分配,然而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是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分配社会经济资源,通常情况下常用的分配方式有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以及计划经济,综合以上手段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与生产要素的分配具有截然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社会阶级对应的分配方式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和封建社会,尽管对应不同的社会经济,但是都属于自然经济资源分配形式。两种不同阶级社会的资源分配方式具有明显区别,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但是同样采取市场经济方式对生产资料进行分配。不能混淆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源的配置方式,该错误容易导致问题的混乱。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源的配置具有本质的区别,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基础,而生产资源配置则仅局限于经济状况发展。其中经济发展过程的基础决定经济状况发展。但是分配仅局限于经济状况发展层面。利用经济状况发展状况与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具有不科学的性质。

4.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

为实现生产过程与人们彼此再生产过程关系,根据历史规律,确定一种特殊社会相处形式——分配关系。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息息相关。为适应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在鼓励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生产关系与历史性质息息相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不同的生产关系有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分配形式,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制度,按照各阶段的生产力,明确分配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力创造劳动价值,支付劳动力薪资,剩余劳动产品以利息、租金的形式分割,被资本家占有。这种社会制度,在根本上形成雇佣劳动力、资本家和地主阶级。

(1)利润和生产价格。

①剩余价值转化。商品生产中包含固定成本和浮动成本两部分,即为该商品的生产成本,而商品本身所拥有的价值要多于其生产成本,而多余的部分称之为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也成了制造者争夺之物,也是资本主义从中获益的本质,也是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动力来源。它对商品投入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制造商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立于不败之地的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和未参与消耗中的固定部分都在为商品生产出力,发挥热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只是其形式发生改变,而实质上是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剩余,只是换个方式隐藏在利润中。

②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索取剩余价值,将其索取程度通过剩余价值率来表示,它和利润率在本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投入的总成本的比例,也是剩余价值率存在的一种体现,它主要用来表达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增长程度,根据定义可知它的值不会超过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控制:如果生产环境中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那么利润率变化将会与剩余价值率同步变化,与资本组成反向变化,与资金运转周期的快慢同步变化,与固定投入节俭状态同步变化。

③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生产过程中由于各单位拥有的资本以及其运转速度不一,导致获得各异的利润率。市场具有逐利性,为了获得更多物质财富再投入再生产,各单位以高利润率为追逐的目标,通过资本的运作将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单位转入高的单位期望获得更多财富,由于资本投入变动这就导致了单位规模发生缩减,进一步通过生产影响市场产品的价格和需求,这个过程利润率从高低不一逐渐趋于某一平均值称之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单位互相逐利斗争的结果,也等于所有的剩余价值和所有的资本累计之间的比值,按照这个比值投入多少资本以可以得到相应的利润,其本质上是剩余价值通过单位互相斗争发生改变,此消彼长二次调配后的结果。首先是该利润率对应的所有资本量与整体社会总量比值的大小影响平均利润率大小,其次是各个单位本身所能实现的利润率。所以平均利润率是生产利润由于斗争逐渐趋于均化的过程,不是每一个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利润里进行数值上的单一叠加平均的过程。

综上所述,固定的资本量按照平均利润率这个比值可以获得定量利润,实质上是将劳动者的付出以总的预付资本相代替,但是众所周知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离不开工人的劳动付出,将全部功劳归投入资本所有也是资本剥削的另一体现。

④商品价值变向为生产价格。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商品价格为生产价格,也是商品价值在市场中的体现,生产价格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投入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另一部分是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平均利润。它与商品的价值含义不同,一是根据定义可知它与资本有直接联系而与工人生产劳动存在间接的关系。二是在大小上不一致,对于资本运行好的生产单位,其对成本控制以及生产效率高,使得生产价格往往要多于产品本身价值;而对于资本运行不佳的生产机构来说,其对成本控制不当和效率低下,使得生产价格通常小于商品价值。虽然上述二者存在不同的地方,但不是价格和价值互相分离,而是价格围绕着价值发生变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理解,首先价格由投入和利润两部分组成,都是产品价值的体现,价值决定价格,是不同生产单位根据拥有的资本量多少不一样,使得剩余价值发生分配的一个过程;其次,从整体方面来说,产品所形成的所有价格总和和它所有的价值总和是相等的;最后,商品价格发生浮动,其本质上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导致了生产该商品需要的投入和效率提升,从而导致了成本的降低。

在定额资本得到定额的利润和产品价值规律之间出现互相冲突时,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而价格学说更是从深层次角度对其进一步解读。两种学说都肯定了在价值的基石上出现了产品的平均利润,它与价值规律并未冲突的正常体现,是价值从另外一个方面的显现。利润是社会生产劳动和资本运营的结果,将利润作为资本再次投入生产扩大规模,积累更多物质财富。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和供需关系反过来调整生产,产品价格作为生产调整和分配的核心力量由资本和利润构成,这样才能使不同的生产单位做出相应的生产计划安排,所以利润不是市场变动所引起的,而是由产品自己决定。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利益冲突即剩余价值分配不均衡,二者互为对立面,难以调和。劳动者从事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受所属的资本组织掠夺外,还要受相关行业部门的索取;索取程度除了受本生产机构的利润水平影响外,还与整个行业的索取程度有关联。

⑤工资。通过出让劳动力获得薪资,而劳动也成了获得薪水的先前条件,其实质是以劳动力为商品的商品价格或者是商品价值。只不过是价值转化的方式不同,涵盖两个意思,一是它只是一种表象,二是它是事物浮于表面衍生出另外一种现象。这里需指出劳动与劳动力二者的区别,劳动是通过劳动力实现的过程,而劳动力是能从事生产组织的能力。由于劳动存在价值方法判定,而它所含有的价值是由它自己决定的,价值无法确定、不能估定,所以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得到交换;产品在交换前应该就实际存在和单独存在的才能被交换,但是劳动在从事生产活动开始和当中没有出现,只有开始从事生产活动才出现,这时候其属于雇佣者,而不能作为商品来自己交换;假如我们将劳动视为产品那么在自由市场环境下服从等价交换,那么有多少劳动就取得了多少价值,就不会有价值剩余和剩余价值相互冲突,假如生产过程中存在剩余价值,那么劳动付出和回报不是一对一的,没有等额交换,所有的证据表明劳动不属于商品可以用于交换。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力的含义,才能更加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薪资制度。

日常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劳动才会获得报酬,就等于给劳动定好价格出售,但是事实上资本家交易的是劳动者拥有的劳动力,而工资也是对劳动力标定的价值。工人通过劳动这种形式将劳动力转变为新的商品可以用于交换,然后出卖给资本家,其劳动力所产生的价值会大于它自身的价值,造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获取,可是劳动是一个过程,而自己不存在价值。

通过劳动付出劳动力就会产生价值,这些价值中的一部分和劳动者自己获得的劳动报酬是等价的,还有一部分是劳动力剩余所形成的价值,没有对劳动者付出报酬,归资本家所有,但是资本主义工资都已视为所有的劳动均是有偿的。

(2)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价值理论体现在生产实践的各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又由于土地条件不同形成级差地租,还有土地使用和占有需付出的绝对地租,资本主义土地租金就是土地生产带来的剩余价值体现。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地地理位置的不同,其肥沃程度和生产条件也不同,而出现优质土地和条件差的土地,在使用同样的资本生产时,优质土地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条件较差的土地获得相对较小的利润,其剩余价值是通过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等方式呈现出来,市场中以条件较差土地的获得农产品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出售,这样优质土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空间,投资者竞相对优质土地加大投资,获得的利润需要支付给土地的拥有者,而投资者获得的是投资过程中产生农产品的市场平均价值。形成这一局面的是土地生产管理权力的垄断造成的,资本的拥有者在优质土地从事生产获得大量利润,将利润投入生产即购买或租用更多土地,形成资本高度积累,其地位难以撼动为这种情况的延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级差地租赋存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土地自身属性存在区别,加入同样的资本而取得的利润比值不同,如土地优劣、所处地理位置便利条件等产生第一种级差地租;二是同样条件的土地,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效率发生了改变,而导致利润空间出现改变产生的级差地租。另外一种地租是对土地所有权产生的地租,不管任何投资者只要占有或利用土地均必须向土地的所有者支付一定的租金,其等同于购买土地的使用权。形成这一状况的本质原因是工业生产结构中由于缺少土地,要从事生产必须租赁土地,在生产中将农产品在市场中按一定的价格交换获得巨大利润,将一部分利润转让给土地所有者形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本质是对土地拥有的绝对所有权,在生产过程中不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赋予土地使用权利,不能流向资本循环过程,造成该生产活动不能完全将剩余价值平均。那么绝对地租的来源是什么呢?其实它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共同制造的价值,去掉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的巨额剩余价值,然后这部剩余价值被投资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侧面反映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式剥削。

土地不仅仅可以用于从事农产品生产,同样可以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厂房建设、矿产资源回采利用等以土地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也要付出土地租赁或使用权购买的租金。其本质和农业地租相同,都是投资者和土地拥有者共同分享巨额利润,剥削工人阶级产生的剩余价值。其租金分类也包含有级差地租、拥有地租,以及绝对地租。与农业地租不同的是矿山地租与土地的优劣性质关系不大,其租金的多少取决于该土地下是否含有可以供开采利用的矿物资源,以及矿物资源的储量和品位高低,土地拥有者在该租金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故地租究其根本是对剩余价值占有的状态,土地拥有权利并不能直接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土地价值。而对土地的拥有权也是在从事生产过程中资本大量积累,并购土地改变生产关系,而其拥有权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石。

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

一个阶段历史时期内其生产力所含有的全部生产关系我们称之为该社会这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经济基础的基本含义:第一,其本质是进行了制度化后的社会关系,是该历史时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确立成为基础经济制;第二,所谓的经济体制其实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应的管理和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现实表现。经济体制的好坏直接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假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稳固与否,所以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基本设施、相关组织以及社会制度能否存在的基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逐渐进步,起初的社会形态消失,我们通常认为上层建筑主要有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以及基础设施、社会团体这两方面组成。将律法、教育、思想品德、文化等称作社会观念的上层建筑。将国家机构如法院、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执法机构、学校、军队等团体和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基本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称作政治上层建筑。两个上层建筑互相联系又存在区别,首先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形成了为该统治者所用的政治上层建筑,代表的是同志阶级的利益;其次社会观念往往受该阶段所处的政治上层建筑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主要由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在现实中处于主要地位,它是国家执政权力的关键所在。围绕着经济基础这块基石建立国家军队、立法、司法和检察机构,各单位和部门,各律法制度等组成政治上层建筑。而受经济基础影响下形成包含科学、艺术、思想、文学、媒体介质、宗教等,构成思想上层建筑。

(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二者的联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形成的形态由下覆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着,是其在政治领域的缩影。

(2)该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受控于主要生产关系,所以必定在上层建筑中也起到主要作用,从而体现上层建筑的性质。

(3)由于二者联系十分紧密,所以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对应的上层建筑也会随之变迁。

由于形成的上层建筑中不同机构间联系宽松,变化不一,有的快有的较慢,有的开始早有的开始晚,导致其中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差异显现出来,并且彼此摩擦,互相争斗。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形成的目的是有利于本身经济基础的发展,从中获得益处。

(1)在取向上不断排斥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事物,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极力发展和稳固自己的经济基石。

(2)一般通过思维、律法、经济等方式来操控,取得更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3)其作用后果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繁荣,二是抑制经济发展,不同制度取得的成效不同。

(三)阶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相辅相成,经济基础的属性及关系成为其上层建筑的属性和关系,反过来上层建筑又为其经济基石而奋斗,其互相直接的争斗和联系也是为了经济基础建设,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含有经济基础的特点。同样经济基础会对其对应的上层建筑起积极作用或者妨碍作用,反过来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石的发展起到阻碍或刺激作用。当上层建筑存在形式难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或者不利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甚至对经济发展起到妨碍作用时,那么上层建筑的改革将势在必行,成为焦点和亟待消除的难题。再反过来,当经济基础得到发展,目前的上层建筑制度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状况,需要对上层的制度做出改善。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使国内经济蓬勃发展,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经济基础改变,而国家公有制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现不适应,那么经济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事实证明改革后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上层的阶级关系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此时的上层阶级关系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经济基础在生产关系方面受阻时,生产力得不到大力发展,就要改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而这个工程则需要人们通过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的各种宣扬工作,在人群之间形成社会意识形态来实现。同样,改变经济基础关系减小其对生产力的抑制作用,在改变的过程中通过革命产生新的意识形态来实现。现实活动体现着不同阶级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争斗,其本质上就是生产、科学和阶段的斗争。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包含和相互依存。社会发展建造更多实际价值,而价值创造多少受生产力控制,生产力的大小又被生产关系影响,而生产关系的总和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是阶级关系的本质,所以阶级斗争其实都是为了更好的生产关系。在对剩余的财富分配过程中出现阶级强烈的斗争关系,剩余财富的分配也是基础经济关系斗争的体现,而基础经济关系又与阶级斗争息息相关。分析、厘清上层建筑关系,能为今后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指明方向,指出根本点和出发点,建立更好的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遇到二者出现矛盾的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治措施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