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支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一个人与村庄的守望

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当他卸任33年后,会怎么样?33年,有多少故事也淡去了,老百姓却仍在津津乐道,一想起还言犹在耳。33年,有多少荣耀也消散了,老百姓却仍在念叨他,一提起他就滔滔不绝。

这位从1959年干到1984年的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朱崇敏,是个地地道道的沂蒙汉子,骨子里流淌着沂蒙人民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血脉。

他从一个最小的原点,抵达了一个人生的巅峰,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东朱团村的上空……

时代跌宕递进之中,老支书朱崇敏走过的路就是一个奇迹。

他生在旧社会,一路穿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高级社、人民公社、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一个人,一个村庄,2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这完全是他的选择与守候。

20世纪70年代,上级要调老支书去当国家干部,相公公社党委书记侯曰田“三顾茅庐”。俩人促膝长谈一夜,思来想去,老支书还是留在了东朱团村。

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就是跟老百姓一起劳动,把脚下的这块地球修好。我只适合在东朱团村这片土地上当村支书,带领群众干点事……”

一生一世,老支书朱崇敏都不肯离开东朱团村。

客观原因是东朱团村的老百姓不愿意让他走,他自己又为了什么呢?

1956年3月1日,朱崇敏入党,是在镰刀铁锤的党旗下立过誓的,当时没见到统一的誓词,他掏心窝子说过:“为了东朱团村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苦、不怕吃亏,永远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不回头。”

共产党员一诺千金,他怎么能一走了之?

在采访中,曾在相公公社任职十年的临沂市老领导侯曰田,在谈到他动员老支书当脱产干部被婉言谢绝时,说:“后来,我才明白他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崇敏他忠于党的理想,把自己完全放在老百姓中间。因为他是穷人出身,有穷人的体会,始终没把穷人忘了,没把可怜人忘了。”

1988年,老支书看电视剧《巍巍昆仑》,看到剧中的毛主席蘸墨挥毫,一笔笔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老支书忽腾一下站起来,热泪盈眶迸出一句:“毛主席啊,您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

老支书一辈子情有独钟的正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是因为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之所以为劳苦大众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就是这样一种逻辑组合,一种血肉组合,使他的政治志向至纯、至坚、至刚。

或许老支书的人民观,与生俱来,是由苦大仇深的出身决定的。

1936年农历6月12日,朱崇敏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

那时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国家穷,村里穷,家中也穷。只有村里家家户户茅草房上的袅袅炊烟,昭示着一片苍茫之中尚有的丝丝生息。

“崇”是家族排序,而“敏”则寓敏捷多智之意。

“崇敏”两个字寄托着父母对他无尽的祝福与希望。

从这一天开始,朱崇敏的一生便与东朱团村凝成了一个血肉整体。

天有不测风云,朱崇敏三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

朱崇敏依稀记得,一个冬天的晚上,父亲躺在冰冷的地上,脸上蒙着一块白布,摇曳的烛光中,母亲伏在桌上哭泣,这是嵌刻在他心灵深处的一个永恒的影像!

这一生,父亲留给朱崇敏清晰的念想,就是曾张开双臂抱过他一次。

父亲走了,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全家陷入困难的泥潭。

在农村,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相依为命,还常常要忍受别人的白眼,甚至欺负,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当时的旧中国正好像月亮已经落下,太阳还没出来,最黑暗的时候,常常是天灾人祸一齐来。那年头,一贫如洗的家庭,再加上劳动力严重缺失、口粮严重不足,生活可想而知。

东朱团村呢,这时候就像一片霜风中的秋叶,瑟瑟发抖。

村外是粗皴的柿子树、花椒树,弯弯曲曲地挣扎着,站在畦头,三三两两,呆呆地相互观望,像畏畏缩缩的老农,风来了,雨来了,默默地承受着。路边站着一棵黑乎乎的木桩,焦炭状的,那是一棵枯死的老柿树,风霜和岁月的尸骸。

当朱崇敏终于挣脱了母亲身上那根又宽又长的布带,双脚踩在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的时候,从蹒跚学步开始,他的足迹便与这块土地难解难分,只不过他和他的母亲当时都无法想象——这块土地对你的每一份恩赐,其实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格外需要你的付岀,付岀艰辛,付岀劳累,付岀血汗,付岀一个人所能付岀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

在朱崇敏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母亲。

母亲手把手地教他做每一件事,更教他怎样做人!

不识一个字的母亲常常教诲儿子:人穷不要紧,家穷村穷都不要紧。今天穷,或许明天后天就会好起来的。今年穷,明年后年会好起来的。主要是看到自己穷,承认自己穷,却要穷得有志气!不要怕吃苦、不要怕付岀、不要怕吃亏。一个男人,认准了一个事一个理,就要不顾一切地去闯、去干,去流血流汗……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

其实,老支书直到现在还是打心眼里承认: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母亲——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所以,哪怕在生产队的年代,哪怕饿得头晕眼花,也没有偷过一个玉米棒子或者一个地瓜。

渐渐地,朱崇敏懂事了。别人都有父亲,唯独自己没有。

看着小伙伴们跟着父亲撒娇的样子,他多么想有自己的父亲啊。

早晨的时候,父亲会给自己洗脸;天冷了,可以和父亲同榻而眠;肚子饿了,父亲就会端来娘做的热气腾腾的面糊糊,还会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朱崇敏哭了,呜呜地哭了,哭得满村的大树小树们都摇头叹息。

过年的时候,大伯带着他到家坟烧纸,他懂事地跪在父亲的坟前,又趴在父亲的坟头。回来的时候,看到一阵风跟随着自己旋转,那是父亲吗?那是父亲在呼唤儿子吗?

晚上,煤油灯光摇曳中,朱崇敏依稀又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微笑着,张开双臂来拥抱他。

恍惚间,又看不清楚了,只是一个迷迷茫茫的身影。还是看不清,朱崇敏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朱崇敏还有两个姐姐,都是英年早逝,这给母亲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由于母亲常年操劳,积劳成疾,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犯病,只能靠喝酒来缓解。一旦断了酒,心口就疼得难以忍受。每次朱崇敏去板泉、韩村、夏庄等地方赶集,到集上卖完麻、席夹子(斗笠),他都不会忘了给母亲打一两斤酒,买上一块锅饼。回来的路上,他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想着兜里的锅饼,馋得流口水,还得把口水咽回去,也不舍得吃上一口。

那个时候的冬天,比现在的冬天要冷得多,没有什么可以取暖。

懂事孝顺的朱崇敏每天晚上要先上床给年迈的奶奶暖被窝,用双手给奶奶暖小脚。奶奶经常教育他,要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贪不占……

1947年,孟良崮战役在沂蒙山打响。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途径东朱团村时,朱崇敏看到一群说话“呜呜丫丫”的国民党兵在村里抢东西。“那群人见什么就抢什么,鸡鸭鹅,还有猪,老百姓要是反抗,他们就打。他们把村里的树都给砍了,弄成栅栏,阻挡解放军部队。看着他们那么嚣张,我恨得牙根痒痒,真想揍他们。可是我啥武器也没有,年龄又小,暗暗下决心,得找机会收拾他们!”

不久,朱崇敏加入了儿童团,担任村儿童团团长。

那时,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送信、查路条等。

有一次,朱崇敏带着团员在路边查路条时,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男子支支吾吾,引起了众人怀疑。小团员们七手八脚在自行车的车兜里搜出了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以及一些军用电话线后,又从其口袋里翻出了一枚古铜钱和一面小镜子,这些都是敌人接头用的联络标志。经过进一步审问,弄清楚对方确实是国民党特务。

幸亏,朱崇敏这个儿童团团长机智勇敢,抓住了坏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很有道理。

因为在甜水里长大的孩子永远都不知道苦的滋味,没受过苦的人,心灵自然就受不到震撼,他就不会更深一层的感知事物,更清醒地思索未来的出路。那时的朱崇敏似乎已经很成熟了,因为已经经历了过多的风雨,他幼小的心灵开始思考家庭的出路。

那时,他晚上陪着母亲打草鞋,织席夹子,白天赶集卖,用来贴补家用。

一天,朱崇敏去重沟赶集卖草鞋,整整一天,六双草鞋,只卖了一双。下午回来的路上,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不一会儿,暴雨中夹着冰雹打了下来。冰雹砸在朱崇敏的脸上火辣辣的疼,待他跑回家中,全身湿透,整个人就像刚从河里捞出来的一样。

还有一次,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朱崇敏步行担着三十斤面,到临沂城东方红电影院那地方去卖。结果,卖了一天也没卖出去,下午只好又原封不动地担着走回来。

这一天下来,朱崇敏连一口饭也没顾上吃。他又冷又饿,嘴上干得起了皮。晚上睡觉时,他发现自己的右肩肿起了一个拳头的大包,轻轻一摸火烧火燎的,疼得睡不着觉。

正是这些艰难,磨砺了朱崇敏吃苦耐劳、积极乐观、敢于挑战困难的性格。

由于朱崇敏的出色表现,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当选为东朱团大队团支部书记,带领青年们和村里贫农一起斗地主分田地,可一些穷人担心变天不敢要地。

年轻的团支部书记朱崇敏跳上高台,怀着一种强烈的抗争心理,为贫穷农民求翻身,为劳苦大众谋利益。他拿着大喇叭带头“倒苦水”。老年人至今记得他的话:“天地,天地,天和地总是相连的。咱们翻身了,天都是穷人的天了,为啥还不敢要地?!”朱崇敏历数村里穷户那些惨死的亲人、悲伤的往事,讲得台下一片哭声,打开了局面。

1959年冬天,朱崇敏毅然挑起了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他曾与村党支部副书记朱时太聊天时,说:“新中国成立前,端着饭碗上街里的饭摊儿,咱们碗里是胡萝卜丝、白萝卜丝、白菜心,地主的小瓯里,搁几片牛肉,香油一拌,明晃晃的,咱们看着啥滋味?现在咱们当村干部了,啥时候都不能搞特殊,一些贫困百姓也是眼巴巴看着的呀。”

朱崇敏自从当了大队干部,便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为了兑现这“三不”,几十年来,他的老伴和五个孩子都安分守己,低调做人。

如果要是犯了错误,老支书训起人可不留情面,一抖落一串儿,让人地缝难钻。

以前每到打稻子时,老支书就会到各个生产队检查。

他若是发现哪个小队的稻子打不干净,这个小队队长必然挨批。他只对村干部不对社员,他怕伤着老百姓:“你罚他,罚苦了还得帮他过日子,村上能得多少利?”即使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揭发过他、批斗过他、诬告过他的人,他总是能宽容相待,不计前嫌,甚至委以重任,提拔有能力的人当了村干部。

听东朱团村的老人讲,那时老支书很有威严,大人小孩都怕他。

尤其村里的小孩,只要一听“崇敏来了”都吓得躲起来。

“崇敏来了”对孩子们来说,好像是听到了“狼来了”一样。这或许就是老支书在孩子们眼中的威严吧!

有一次,大概五六岁的朱崇俊在打麦场玩耍,麦场上到处都是电线、电闸,很不安全。老支书见朱崇俊调皮,便用手晃了晃腰间的一串钥匙,这串钥匙上带着一把小刀。

“这是谁家的小孩,再这样调皮,不听话,我把他小耳朵割下来。”见老支书一脸严肃的表情,朱崇俊可当了真事,吓得一个人藏到玉米秸里不敢出来。

直到天黑了,父母不见朱崇俊,四下寻找,最后在玉米秸里找到了他。

俗语说,“话说三遍如凉水”,但同样的大道理,老支书每次都能讲得像刚出锅一样新鲜滚烫。老支书开会讲话,亲切而又家常,充满辩证法,洋溢着泥土气,衣食住行随口道来,一直讲到人的心坎里。东朱团村近千人的群众大会,通知不过半小时就坐齐了。有时晚开几天,社员还催促“该开会了”。年轻人说,记得小时候,常见大人们去开社员大会,一路上热热闹闹,赶着去听老支书讲话,大伙儿拍巴掌拍得可响了,像看电影听戏一样开心……

老支书就是东朱团村老百姓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

在老支书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东朱团村社会治安稳定,人心安定,没有发生过一起犯罪案件。他对全村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各家各户的生活状况、生产状况、经济状况,乃至家庭主要成员脾气秉性都了然于胸,就像一部“活字典”、一张“活地图”。

老支书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四五百户“过电影”。赤脚医生朱孟林说:“村里人信服老支书,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说说。”

朱崇敏,一个朴素的农民,一位可敬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写满人生的传奇。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风雨兼程,老支书无怨无悔,脚踏实地,为东朱团村趟出了一条铿锵有力的康庄大道。正是凭借老支书朱崇敏这个“领头雁”带领全村人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信仰和“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气魄,才使东朱团村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沂蒙最骄傲自豪的农民。

在东朱团村历史上的每一次特立独行,都是一次强刺激,都激发出了新一轮的强大内在动力。从稻改到土地大划方;从盖水塔通自来水到挖大口井;从种红麻到栽桑养蚕;从科学种田到多种经营;从破旧土屋到“四柱青”排房;从架电到农村合作医疗;从兴办乡村企业到大队部旧貌换新颜,从“分田单干”到集体制解散……

东朱团村的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决心展现出集体致富的优越性,展现东朱团村人的荣辱与共。东朱团大队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东朱团大队连年被评为“文明村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老支书曾连续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县劳动模范。老支书说:“组织上让俺担任这职务、那职务,就是让俺为老百姓服务。群众选俺当这代表、那代表,都是让俺真正当好人民的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超前的老支书意识到“无工不富”,决定在发展村办企业上先行一步。当时,上工业项目非常困难,老支书低下头、弯下腰,带领村干部四处跑项目、买设备、求人才。凭着这股闯劲和韧劲,村里相继建成了造纸厂、翻砂厂、玻璃框厂、预制厂、油漆厂、眼镜厂等企业。东朱团村的多种经营,红红火火,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若是从临沂城出发,走上三十里地,就能到东朱团村。在路上,行人的嘴又是很碎的,从中人们不由地会听到一些传说。这些传说是经过沂蒙人口头加工的,开初的时候,你也许根本不在意。渐渐地会有些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飘进你的耳鼓,其中有三个字,会反反复复地在你的耳边出现,这就是“东朱团”。

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你会不断地听到“东朱团”这三个字。

当他们说“东朱团”的时候,那种口吻,那种姿态,必然会引起你的注意。

再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吃惊,会好奇地支起耳朵来……行程中,那话语就像是扯不断的线头,在你的耳畔缠绕着。慢慢,你会觉得有些讶然,会产生一种对“东朱团传说”之谜的疑惑。你不由地会茫然四顾,看一看行人的脸,试图想读出点什么?

可你什么也没有读出来,在沂蒙人的脸上,是猜不出字的。

为什么是东朱团村?因为有老支书朱崇敏。

那时,老支书为世人所知,就是一个沂蒙农民带头人,一个党的基层干部。老支书一辈子珍重这个身份,一辈子尊崇这份价值。

为了探求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帮助农民致富之路,老支书朱崇敏充任了一个义无反顾的先行者。他一眼看到底:“如果农民一直过不上幸福生活,那就是咱共产党没本事!”

老支书一辈子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为民造福为己任,他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树立起了一面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旗帜、一面优秀农村干部的光辉旗帜、一面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先进旗帜。

在老支书的崇高精神中,集中体现了一名党员对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正是源于他的忠诚,老支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光辉业绩。老支书坚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说到底,是对群众觉悟的自信,是对人民力量的自信。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看家本领。

在东朱团村发展道路的长期探索中,老支书在正确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

在党支部会上,老党员们含泪相问:“这么多年,老支书怎么总是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呢?对照对照,原因就是他做的事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