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耳炎概述
小儿中耳炎是常见的疾病。儿童年小体弱,中耳有胚胎组织残余,缺乏全身和局部免疫力,机体反应性高,因此,发病率较高,下面列出一些统计数字供参考(表4-1)。
表4-1 小儿中耳炎发病率统计
(郭玉德,李迈群调研)
婴幼儿中耳炎多双耳同时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据统计,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达72%,1~4岁的达36%。急性中耳炎很少为原发性者,多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和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表4-2)。
表4-2 传染病时中耳炎之发病率
中耳炎乃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严重性虽不如某些传染病显著,但由于认识不足,诊治不当,往往给病儿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耳聋和颅内并发症等。
中耳炎的分类
关于中耳炎的分类意见很多,为便于了解,兹就国内习惯,介绍如下分类。按起病缓急和临床特点,分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按炎症发展阶段不同,分为卡他性和化脓性两种;最后,根据炎症所在,分为鼓室型(表4-3)和上鼓室型。
图4-3 中耳炎分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特点:① 起病急、发展快、疼痛剧烈、听力损失严重和鼓膜病变明显;② 化脓;③ 全身反应剧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有三个主征:① 耳流脓;② 鼓膜穿孔;③ 重听或耳聋。
卡他性中耳炎(急性、慢性),病情不如前者严重,以耳鸣、耳聋、耳堵塞感为主,多为单侧性,两侧发病者亦不少。卡他性中耳炎,轻者仅见鼓膜内陷;重者可见鼓室积液,行咽鼓管吹张时可听到啰音或水泡音;由于鼓室内纤维性渗出物积存,致鼓室内发生粘连改变,鼓膜内陷,听骨链粘连固定,造成听力障碍,故应早期积极防治。
关于婴幼儿中耳炎及其并发症,后面讨论。
中耳炎的病因学
一、细菌
细菌侵入鼓室,是中耳炎发病的直接原因,但非主要原因,此与儿童的全身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以球菌为主,慢性者以杆菌为主。据统计,球菌中溶血性链球菌达22%~81%,肺炎球菌Ⅲ型达1%~38%,肺炎双球菌3%~13%,葡萄球菌2.3%~20%,杆菌有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放线菌和结核杆菌等。一般多为混合感染。细菌的种类、毒性和其特点具有重大意义。在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中耳营养及其反射活动发生变化时,体内的非致病菌可变成致病菌,引起发炎。显然,在此等情况下,致病因素并不是细菌,而是那些主要的诱因(如受凉、过度疲劳、高热、传染病、慢性消耗病、维生素缺乏、外伤等)。
二、感染途径
1.咽鼓管 绝大部分的感染均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其方式有二:① 鼻咽炎症沿咽鼓管黏膜直接蔓延;② 经管腔直入。因为中耳经咽鼓管和上呼吸道相联系,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正常时,咽鼓管借开闭管口以调节鼓室气压,维持气压平衡。咽鼓管的黏膜纤毛,向鼻咽部运动,以排除鼓室和咽鼓管分泌物,并防止细菌侵入鼓室。通常鼓室清洁无菌。
2.血液和淋巴途径 前者多在重症传染病出疹期见到,后者很少见。
3.逆行感染 指感染自颅腔沿听神经和面神经传入中耳,极罕见。
此外,急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部疾病(如急性鼻炎、化脓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的后果。鼻咽部治疗及手术(如洗鼻、止血和鼻腔填塞等),也常为致病诱因。不当的擤鼻和咽鼓管吹张法,亦有时致病。
婴儿咽鼓管粗大而短直,位置接近水平,鼻咽感染易于侵入中耳。
鼻和咽常为感染疾病的“门户”,在传染病(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白喉等病)发生过程中,鼻咽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因而易并发急性中耳炎。
4.局部外伤 如机械损伤、火器伤、气浪伤、化学物质损伤等,可损伤鼓膜和鼓室,发生中耳感染。
慢性中耳炎,一般系因急性炎症未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当所致。
中耳炎的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中耳,是引起中耳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而整个炎症的经过和表现,由许多因素(共生菌的状态、机体状态等)决定的。单独强调细菌的作用是不够全面的。
据临床和实验观察,下列诸条件在中耳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病原菌的种类和其生物学特征 前已谈及,中耳炎的病原菌以球菌和杆菌为主。细菌的种类,在婴儿中耳炎的过程和其表现并无决定作用。有些著者认为,黏液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Ⅲ型所致之中耳炎,比较特殊,应名为黏液性中耳炎。但此种中耳炎的特征并非此等细菌所特有;由流感病毒、猩红热病源茵、结核及白喉杆菌等所引起的病变,亦与前者相类似。可见病儿全身状态对炎症过程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2.机体的免疫状态 健康的机体能防御感染,使炎症过程缩短,预后较佳。在严重传染病(猩红热、白喉、肠伤寒等)时,常继发中耳炎。因病情严重,消耗甚大,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对中耳炎症发生不良影响,骨组织易遭破坏,炎症持续,病程拖延,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3.病儿的年龄 中耳黏膜,由鼓室的胶样组织变成。新生儿中耳只有主室;内部充满胶样组织,其中有许多裂隙腔,与咽鼓管、上鼓室和鼓窦相通。胶样组织,反应性很弱,又极不稳定。生后,空气进入中耳,胶样组织迅速消失。待上皮长入后,胶样组织分解吸收过程被阻滞。这时上皮有保护作用。胶样组织约在1岁左右消失。随年龄增长,胶样组织逐渐变硬,在鼓室和鼓窦中形成系带和瘢痕。因此,在炎症过程中妨碍引流,易使急性炎症转成慢性。胶样组织也是细菌繁殖的良好温床,易为感染破坏,因此,乳婴儿的中耳炎发病率较高。
婴幼儿颞骨间的一些骨缝(岩鳞缝、乳鳞缝)和骨质缺损,常是引起一系列特有的并发症(脑膜刺激、骨膜下脓肿等)的有利条件。小儿腺样体肥大,因其机械刺激和病灶作用,亦常为中耳慢性炎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4.乳突结构 乳突气房借鼓窦与鼓室相通。其中气化型乳突,占1/3。新生儿的鼓窦位置较表浅,位于皮质之下,窦大小约与成人相当。常见松质型、硬化型和混合型乳突。松质型约占1/5。其结构似海绵状骨质。乳突所含气房不多,分布在鼓窦附近。硬化型乳突,则不含气房,骨质密实,硬如象牙,故有象牙型乳突之称。松质和气化型同具者,称混合型,比较常见。
在中耳气化过程中可分三个阶段:① 上鼓室及鼓窦形成(生后第1年);② 乳突气房发育(生后第2~3年);③ 在一生中,乳突继续气化。在第二阶段,上皮侵入海绵状组织,骨髓组织被吸收,形成含气小房;与此同时,上皮下层胶样组织逆行变化,最后形成薄嫩的黏膜。如气化不良,则构成松质型;硬化型应作为是气化停滞的结果,此与婴幼儿新陈代谢和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维特马克(Wittmack)则认为,乳突气化停滞与鼓室黏膜素质有关。黏膜素质是黏膜反应的先决条件。黏膜抵抗力在病理过程中,甚至在一生当中起决定作用。因此,他认为,气化异常者,耳病最常见,急性易成慢性,常伴发严重并发症。显然这种黏膜素质的论点是不够全面的。
在发病机制中,小儿全身状态一新陈代谢、营养、咽部淋巴环的变化(腺样体肥大)、鼻呼吸困难、社会生活条件等起主要作用。同样,中耳炎的转归和并发症也并非由黏膜素质决定,而决定于诊断治疗是否及时。
一般来说,气化型乳突,其小房间隔较薄,易遭炎症破坏,常形成骨膜下脓肿:炎症侵犯范围,视气化程度而定,可产生颞骨炎、岩锥炎等。松质型乳突,血液供应丰富,炎症发展较慢,但感染易经血行播散,形成骨炎及骨髓炎。硬化型乳突,炎症表现隐晦,治疗不当,易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5.中耳炎后的病理改变 继急性中耳炎后,常发生鼓膜和鼓室瘢痕粘连。此等病变,系黏膜炎性改变,或炎性渗出物机化所致。愈合的瘢痕可在鼓室内形成间隔,将上下鼓室分开。上鼓室间隙构造复杂,再度感染,引流不畅,易成慢性。
6.咽鼓管、鼻和鼻咽的状态 咽鼓管是中耳感染常见的途径。咽鼓管和鼻咽部感染,在中耳炎发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腺样体肥大、慢性鼻咽炎和慢性咽鼓管炎时,由于咽鼓管功能失调,中耳气压失去平衡,引流障碍,易致中耳发炎妨碍炎症消退。
7.外伤 颅骨及颞骨外伤对中耳炎的发生发展有其一定影响。中耳可经伤口直接感染,或继发感染。乳突内板裂伤和骨折,常引起颅内并发症。
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学说不一,各论中将进一步讨论。
在中耳炎发病机制中,中耳的炎性改变和整个机体间的相互关系,对病程起着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直接为中枢神经系统所左右。实践证明,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在中耳炎及其痊愈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
中耳炎的病理解剖学
中耳急性炎症之病理改变一般为充血、渗出和增殖等。因致病因子、机体反应、炎症阶段不同,表现略有差异。
炎症初期,整个鼓室、咽鼓管、鼓膜和鼓窦以及乳突气房的黏膜,均显充血。同时在鼓室内有性质不同,稠度各异的浆液、黏液、脓液或血性分泌物等积存。有圆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上皮部分脱落。炎症晚期,黏膜充血加剧,有部分出血现。象。黏膜肿胀与炎性水肿和圆细胞浸润有关。增加厚度可达15~30倍之多。进行性的黏膜充血,与血管舒张、充血和毛细血管新生有关。黏膜上皮,因炎性改变可大量脱落,形成小溃疡,如在严重传染病时(猩红热、麻疹、白喉等),鼓室骨壁和听骨链尚可发生坏死,或死骨形成,有时立方上皮变成柱状上皮,上皮变性增厚。与之同时,炎性渗出物的性质也在改变,由浆液性、黏液性渗出物变成脓性,或血脓性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纤维素、脱落上皮、坏死物质和细菌等物质。由于咽鼓管炎性肿胀,管腔变窄,中耳腔渗出物增多,引流不畅,经鼓膜穿刺或自然穿孔,亦不能充分引流。这种机械性堵塞,对于乳突气房影响更甚,常形成多房脓肿。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的最后阶段。往往鼓室和鼓窦的炎症虽已停止,而气房的炎症仍继续发展,鼓膜可能无异常表现,易为临床忽视。如果炎症由黏膜侵及乳突骨质,则为急性乳突炎。易产生其他并发症。
鼓膜改变显著,充血,增厚,表层上皮脱落后,皱褶形成。在流感时形成的中耳炎,鼓膜表层可见血疱,为上皮下层炎性渗出物或出血所形成。鼓膜的正常色泽消失。鼓膜溃烂或因鼓室脓液积蓄,内压增高,常发生鼓膜穿孔。穿孔常见于前下区,呈裂隙状9鼓岬部黏膜高度肿胀或有肉芽形成者,可见穿孔处有乳突状组织脱出。并发于猩红热和麻疹等严重传染病的中耳炎,鼓膜可完全破坏。
中耳炎恢复期,炎症渐消失。鼓膜穿孔边缘逐渐形成瘢痕愈合。如穿孔过大不能自然愈合时,则残留穿孔。愈合期中,肉芽增生过多,鼓膜鼓岬、听骨链间可发生粘连固定,妨碍传音。咽鼓管瘢痕愈合后可发生狭窄或完全闭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黏膜病变轻者充血、肿胀、纤毛功能残存;重者部分上皮坏死,肉芽增生或息肉形成。化生的鳞状上皮,遇有类脂质沉着,可形成胆脂瘤。破坏骨质,损伤水平半规管和乳突骨质,最后常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时,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有程度不等之充血、圆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和萎缩等改变。病变损及传音装置时,则妨碍听力。
(冯岱 郝亚荣 郭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