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十二时辰养生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肝经治病防病要穴

穴位介绍及功能主治

肝有维持全身气机畅达、宣泄情志及藏血的重要功能,经常对肝经上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养肝健体的作用。

1 大敦

取穴:该穴位于指指外侧趾甲角约0.1寸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疝气、遗尿、经闭、崩漏、阴挺、癫痫等。

2.行间

取穴:该穴位于足背侧,第1趾和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分际处的凹陷中。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中风等。

3.太冲

取穴:该穴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等。

4 中封

取穴:该穴位于足背侧,在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5.蠡沟

取穴: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功效:按摩此穴对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挺、阴痒、小腹疼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等有良好功效。

6.中都

取穴: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功效:按摩此穴对于治疗胁痛、疝气、腹胀、泄泻、小腹疼痛、崩漏、恶露不尽等有良好功效。

7.膝关

取穴: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功效:按摩此穴可疏通关节、散风祛湿,缓解治疗痛风、风湿、髌骨软化症、髌上滑囊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8.曲泉

取穴:该穴位于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月经不调、经痛、产后腹痛、遗精、白带、阴挺、阴痒、阳萎、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等。

中医问答

深夜加班的时间过多损害了肝,怎么办呢?

想要保护好肝,就要多休息,戒酒,不乱吃药。有两个穴位供参考:太冲穴、太溪穴。如果有时间可在酉时安神定志一会儿,按揉涌泉、太溪穴,或是做十趾抓地动作,同时做赤龙绞海、叩齿、鼓漱、吞津等动作。要是感觉不适,应该去相关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9.阴包

取穴:该穴位于大腿内侧,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骶髂关节炎等。

10 足五里

取穴:该穴位于大腿内侧,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功效:按摩此穴具有固化脾土、除湿降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腹胀痛、阴挺、睾丸肿痛、小便闭塞不通、嗜卧、四肢倦怠、颈疬等。

11 阴廉

取穴:该穴位于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功效:按摩此穴具有收引水湿的功效,对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下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等有良好功效。

12.急脉

取穴:该穴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前正中线旁开2.5寸,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少腹痛、阴挺、阴茎痛、股内侧痛等。

13.章门

取穴:该穴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呕吐、胸胁痛、神疲肢倦、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等。

14.期门

取穴:该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胸胁胀痛、呕吐、呃逆、乳痈、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