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四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理、心理和病理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熟悉剂量、常用量、极量、治疗指数、安全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3.能针对药物和病人的实际情况,为病人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提供指导。
药物作用于机体,对于大多数人可产生预期的药物效应,但是对于具体的病人来说,药物效应可有一定的甚至是明显的差异。由于药物作用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已经讨论的体内过程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外,主要还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工作项目一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确定其性质和药理作用的依据。结构相似的药物,其作用也相似。例如,磺胺类药结构均相似,抗菌作用也相似。但是,某些结构相似的药物,也可引起相反的作用。例如,抗凝血药双香豆素与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结构相似,其作用却相互对抗。
二、药物的剂型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消除,进而影响药效。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以注射吸收较快,内服剂型吸收较慢。注射剂中,溶液剂吸收较混悬剂及油剂快。在口服剂型中,溶液剂较散剂快,散剂较片剂和丸剂快。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疾病类型、病情轻重、治疗方案和用药目的选择适当的剂型。
三、药物的剂量
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即用药量的多少。剂量的大小,是决定药物在体内浓度高低和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剂量的大小与药物作用的强弱成正比,若超过一定的剂量,则由量变导致向质变的方向发展,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巴比妥类药物,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药理作用依次逐渐增强为: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呼吸麻痹直至死亡。因此,临床用药时要注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依据量-效关系,剂量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无效量 是指用药物剂量过小,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不能引起明显的药理作用。
2.最小有效量 是指随着剂量增大至开始出现治疗作用时的剂量。
3.最大治疗量 简称极量,是指随着剂量的增加,出现最大治疗作用。
4.最小中毒量 是指超过极量恰能引起中毒反应的剂量。
5.中毒量与致死量 若剂量加大到发生中毒或死亡,分别称为中毒量或致死量。
6.治疗量 是指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剂量范围。
7.常用量 是指大于最小有效量并小于最大治疗量。临床最为常用,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又不发生不良反应。
8.安全范围 又称治疗作用宽度,通常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这个范围越大则用药越安全,否则容易发生中毒。
量效关系示意图见图1-5。
图1-5 量效关系示意图
9.治疗指数 中毒量与致死量,在临床治疗上没有实用意义,但在药物研究中,用实验动物来测定药物的毒性、有效性、安全性均有意义。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药物毒理学实验中,测定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作为衡量药物毒性大小的指标。LD50越小,表示药物毒性越大,否则,毒性小。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药物学实验中,测定引起半数(50%)实验动物产生效应的剂量。ED50越小,表示药物效价高,作用强,否则,效价低,作用弱。治疗指数(TI)是指LD50与ED50的比值。即TI=LD50/ED50。因此,治疗指数表示药物的安全性,其比值越大,药物越安全。治疗指数愈大,表明LD50与ED50相距愈远,用来衡量临床应用时愈安全。相反,其比值小,治疗指数小,表明LD50与ED50相距很近,很不安全。
工作项目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与体重
通常所称的药物剂量是指成人用药的平均剂量。国家药典规定14岁以下的用药剂量为儿童剂量;14~60岁为成人剂量;60岁以上为老年剂量。这是由于老年人与儿童生理状态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
1.老年人 肝肾功能逐渐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及排泄能力降低,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剂量常为成人的3/4~1/2。例如,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心血管药、利尿药、胰岛素等药的反应比较敏感,应用时要高度重视,应当慎用。
2.小儿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幼儿,组织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能力差,对药物特别敏感。例如,小儿对肝灭活与肾排泄的药物易产生肝肾损伤;对中枢抑制药、利尿药和激素等较敏感。因此,小儿用药剂量应减少,通常根据年龄与体重的计算结果来确定小儿用药剂量。
二、性别
除性激素以外,男性与女性对药物的反应通常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女性的特殊生理期时有明显不同,若应用药物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当慎重。月经期对剧烈泻药、抗凝血药等敏感。妊娠期胎儿对药物的敏感性,在妊娠的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异,若妊娠早期应用性激素、酒精等可致畸形。分娩期要慎用镇痛药和镇静药等。哺乳期对甲硝唑、异烟肼、中效利尿药、口服降糖药及苯巴比妥钠等,均能大量从乳汁排出,对婴儿不安全,应当禁用。
三、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通常在年龄、性别、体重等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药物反应是相似的,但有少数人存在着质和量的差异。
1.量的差异 表现为高敏性和耐受性。
(1)高敏性 是指某些病人对药物特别敏感,即使是用很小剂量的药物能产生较强的效应,甚至毒性反应。例如,有许多聋哑人多是由于小儿时期使用了链霉素,甚至有的仅用一次所致。
(2)耐受性 是指某些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性特别低,须使用较大剂量才出现药物原有的效应。若病原体对药物耐受性便成为抗药性(或称耐药性)。例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产生耐药性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
2.质的差异 表现为变态反应与特异质反应。
(1)变态反应(在药效学中已讲述)。
(2)特异质反应又称为基因缺陷病。例如,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病人,应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阿司匹林、氯喹、伯氨喹、奎尼丁等药物或食用了蚕豆等,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反应。
四、病理因素
疾病能影响到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能力。例如,低蛋白血症使游离型药物增多,结合型药物减少,药效增强,易发生毒性反应;肝肾功能不全时,药酶活性降低,药物排泄能力减弱,半衰期延长,药效增强。疾病又能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例如,解热镇痛药仅对发热病人的体温下降,对正常人体温则无影响;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耐受数十倍中毒剂量的阿托品而不致中毒等。
五、心理因素
病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诸方面的心理因素,对药物的疗效影响非常大。因此,应用药物时既要重视病人的生理与病理因素,又要重视病人的心理因素。相信某药物的作用,则疗效极佳,甚至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也有一定的药物效应,否则,即使药物有重要的药理作用疗效也不佳。
工作项目三 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一、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不同,有时导致药物作用性质也不同。不同给药途径药物作用的快慢顺序依次排列: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舌下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肛门给药>贴皮给药。有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其作用性质不一样。例如 硫酸镁口服有导泻与利胆的作用;肌肉注射有明显的降压与抗惊厥作用;外敷有消肿止痛与收敛的作用。
二、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
给药时间与次数常需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等情况而定。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时间规定。一般情况,饭前给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给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容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可饭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适宜的给药时间。例如,驱虫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服用、苦味健胃药饭前服用、助消化药饭时服用、催眠药睡前服用、降糖药胰岛素餐前注射等。
大多数口服药物为每天服用3~4次,半衰期短、消除快的药物,给药次数应相应增加,否则,应延长间隔给药时间。对毒性大或消除慢的药物,应规定一日用药量与疗程。对肝功能不全的病人,须适当调整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例如,青霉素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肌肉注射每日2~3次,点滴应大剂量,每日用药1次。若有风湿性疾病,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风湿病,每3周或1个月用1次。一般药物适宜服用时间见表1-6。
表1-6 一般药物适宜的服用时间
三、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一)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又称配伍用药,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使用。一般情况,到医院诊治要联合使用两三种药物。联合用药的结果,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强或者减弱。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解救药物中毒、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等。例如,抗结核病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降低毒性、防止耐药性产生。若仅用一种药物数日会产生耐药性,若两三种药联合应用,3个月至半年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也会减少。
(二)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联合用药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其结果改变了原有的药理效应,或产生协同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重。在临床上,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增强疗效的治疗;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预防或减低不良反应,或解救药物中毒等。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体外混合时,发生物理或化学性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理化性配伍禁忌和药理性配伍禁忌。前者如20%的磺胺嘧啶钠(pH值为8.5~10.5)静脉给药时,不能用5%或10%葡萄糖溶液(pH值为3.5~5)稀释,因易产生沉淀,可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者如应用强心苷期间静脉注射钙剂,易引起心脏严重毒性反应等。
临床上以注射剂之间的配伍变化为多见,其中又以静脉点滴的配伍禁忌更为多见。因此,在向输液瓶内加入其他药物时,首先要考虑到药物是否必须从静脉给药。因为静脉点滴成分复杂,溶液量大,持续时间久,发生配伍变化的可能性大,应尽可能避免。在配制成分复杂的输液时,要注意药物配伍变化等,配制后至少要观察15min,有时药液外观要经3小时才出现变化。因此,在静脉点滴时尤其应该注意配伍禁忌。
思考与练习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何谓剂量?常用量、极量、安全范围和治疗指数有何临床意义?
(模块一编者:万进军 杨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