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悠久的栽培历史
我国对茯苓的发现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记载。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上品,指出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患惊邪恐惊,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概括了我国汉代以前使用茯苓治病的途径和范围。我国汉末大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内经》、《难经》、《胎目产药录》、《伤寒论》等名著中多处记述了以茯苓为主配成“五苓散”的作用,指出:“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治”,“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治”。宋朝苏颂在他所著的《集仙方》中列举了许多用茯苓治病的药方和用茯苓制作的保健食品,称之为“辟谷不饥”,可“延年耐老”。此后茯苓饼、茯苓饼干、茯苓粥等茯苓食品,相继得到了普及。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茯苓的产地、形态和各部分的性能、用途以及加工利用等都作了详细论述,指出:“其包根而轻虚者茯神”,“赤茯苓主治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引水”,“茯苓皮主治水肿腹胀,开水道,开腠理”,“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并在自己药园内对茯苓进行人工栽培研究。在清朝传记中,有慈禧太后命名“九资茯苓”的记录,并把用它做成的“茯苓饼”作为保健食品和赏赐王公大臣。
我国茯苓的人工栽培历史也很悠久。1500多年前,我国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人称“山中宰相”,他在《本草经集注》、《陶氏效验方》等著作中就有“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和“茯苓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斫松作之,形多小,虚也不佳”的记载。这说明在15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茯苓形态特征和人工栽培的研究。唐宋时期我国茯苓人工栽培有了新的发展,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其诗作中就有“碧松根下茯苓多”的名句,可见这时我国已掌握了茯苓生长与其营养来源松根之间的关系和栽培茯苓要选松树为营养来源的技术。宋代成书的《癸辛杂识》中则详细记载了唐宋时期种植茯苓的方法,指出种植茯苓要以较小的茯苓作菌种,“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紧束之,使脂液渗入内,然后择地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茯苓”。明清时期,我国茯苓人工栽培又有新的发展和提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这一时期茯苓栽培的方法和技术都作了详细记述。
此外,我国茯苓出口外国的历史很早,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1403—1424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时就将我国茯苓、大黄、甘草等中药材带到了东南亚各国。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和长期战乱的影响,我国茯苓生产有退无进,低迷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茯苓生产的发展极为重视,先后成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产品经销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技术改革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茯苓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和科技两大动力的推动下,我国茯苓生产发展更快,可以说,目前我国的茯苓生产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产业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