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现状的评价

1.对养殖方式的评价

目前,我国河蟹养殖的方式较多样化,有中小型湖泊的增养殖、小型湖泊的投饵养殖、大中型湖泊的围拦养殖、池塘主养和配养、水库养殖和河沟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纵观以上养殖方式,湖泊养殖占主导地位。因为湖泊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湖泊中有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有充足的氧气,有较好的水质等,因而养出的商品蟹个体生长快,质量上乘,即个体大、颜色正、背青腹银。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池塘养蟹,总体来说发展速度不快,普及面不宽,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较高,如需要建设防逃设施和投饲等,养殖出的商品蟹个体大小不均,200克/只以上大个体蟹很少见,多数在100克/只左右,蟹体的质量不如湖泊蟹。对于池塘养蟹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是三个1/3,即1/3的养殖单位(户)盈利,1/3的保本,1/3的亏损。水库养蟹,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北、安徽、浙江等省的中小型水库,如天津市的团泊洼水库,1989—1992年共放苗种13769.50千克,共产蟹56542.80千克,产值199.10万元。目前的水库养蟹仍处在人工放流为主的阶段。

制约养蟹发展的一大因素是蟹种市场混乱,价格高昂。由于天然蟹种资源不景气,人工培育蟹种的工作应运而生,这顺应了市场上对蟹种大量需求的形势,理当大面积进行。然而,尽管培育蟹种的试验研究进行了10年左右,但一些主要的技术问题仍没得到完全解决,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蟹种培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这个问题将在以后详细介绍。

2.对科研工作的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起,河蟹的研究已受到一定的重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期间的成果首推天然海水和人工半咸水河蟹繁殖育苗工作的突破,它打破了完全依赖天然蟹苗的格局。

然而,综观近20年的河蟹科研工作,可以说成绩较大,问题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科研落后于生产,科研成果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河蟹生产的需要,如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难点有蟹种培育中的个体差异较大问题、成活率和回捕率低的问题、控制蟹种性早熟问题、池塘养蟹中的最佳水质和水温条件问题、人工饲料的配方问题、河蟹对营养的需求问题以及蟹病的防治、河蟹种质提纯复壮、养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由于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开展的时间尚不长,而生产的发展又相当快,这就给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