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竞争力要潜力
经过35年的开发和建设,十堰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汽车产业作为基本的稳定力量,使全市经济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总量和效益水平。随着主导企业合资项目的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以及高速公路,水电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兴建,十堰将作为焦点之地而引起商家关注,“热钱”也将会大量跟进。应该说十堰蕴藏着巨大商机。同时,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十堰的产业形态单一,各项结构比例不优,并且环境条件差、城乡二元经济突出等等。加上东风总部外迁、加坝淹没搬迁等已经或即将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都会对本地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本地大规模开发的冲突,也都严峻地考验着本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大局。鉴于经济存量的特殊性,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的历史性改变,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已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性选择。但在十堰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哪些问题关乎根本呢?
一、十堰经济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从宏观大环境上看,目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建设过热,煤电油运紧张,持续发展问题较多,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还有待建立和推行。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体制的缺损,金融与经济脱节,像西部开发、县域经济、老工业基地改造、三农、生态建设、中小企业、就业等等,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热点和新“瓶颈”。而十堰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也只能比照着这些进行研究,或者只是简单地增增减减呢?本文认为,作为大市场的参与者和竞争体,各地虽处于同一个政策背景,并且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发展条件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相去甚远,对政策的感应度也大不相同。就是说,现今突出存在的地区差别问题,已经大到能够淹没基本政策理论和经济规律的地步。相同的发展政策,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我们要认真研究十堰自己的“商情”,制定有本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举措。就十堰经济现状来说,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是区域经济地位问题,二是主导产业稳固及城区综合实力问题,三是县域经济营销机制问题,四是政绩观及发展环境的“软竞争力”问题。
(一)区域经济地位问题——边缘化
十堰有被边缘化危险。世界市场格局是立体的,并富于层次感,我国处于“白热化”竞争局面的、由众多后起国家大众工业消费品生产国所组成的第五个层次。中国加入WTO后,虽然竞争秩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但弱势格局不会变化很大。目前国内突出表现的是地区差别问题。并且差距还将继续扩大。长江三角洲将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课题组,最近对未来二十年的中国区域发展作出了十大趋势预言,第一条就是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并扩大。研究表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形成。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将反过来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在近期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从地缘上看,十堰远离热点地区,地貌特征犹如西部并与之接壤,却又享受不到西部开发政策。不仅如此,与省城武汉的关联度也低于其他省辖市。当然,湖北省的区域特点本身也不明显。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湖北省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特别是收入水平竟下滑到国内二十几位,始终崛不起来。十堰城区综合实力也在相对下降。湖北省年初提出,要以武汉、襄樊、宜昌为骨架,搞城市战略,要在中部率先崛起。而武汉市在发展规划研究时,竟感到自己孤零零的,提出要研究“1+8”战略,意通过产业联动,将周边城市纳入麾下,众星捧月。并请省委省政府主持,借国家级智囊参与,搞一个特大工程。我们十堰在这些形式上都联系不大。以前提出过“Y”型战略,但近些年交通条件还不能有效改善,主动权也不在地方政府。可见,作为“三线”建设形成的城市,肯定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如果从水源区保护角度考虑,我们在区域功能划分上,可能也不是一个乐观的结果。十堰能有今天,是从产业分工上得到优势的。我们虽然是三线城市,但汽车产业能够转为民用,附加值也很高,我们发了多年汽车财。只在这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的立市之本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强力反弹,成为其他城市调整和争抢的对象。
(二)城区产业稳固及综合竞争力问题——基础动摇
城市经营层次较低。城市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各区域的竞争,实际是以各中心城市为依托而展开的,城市是一个竞争方阵。城市化程度已经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标签,而其综合竞争力则决定着它的发展预期。所以时下各地都十分注重城市综合实力建设,要对城市进行经营。我市也不例外。但经营城市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宏观上看,经营城市还有更多的工作可做,并不是只对土地这个要素进行经营。要整合地区各种资源要素为综合经营要素,从中提出各大要素的经营方略,促进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不仅世界经济有明显的梯度,在国内各区域间的发展中,产业特色也很突出。就是说,一个城市不是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要遵从于经济总体的合理分工和国家发展政策的有力指导。城市经营者要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培养自己的特色,去作为一个竞争单位,依照国家政策顺势而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切一块蛋糕。该层面的经营水平,是造成各地发展差距的根本所在。
十堰城区基础不稳。我们是汽车城,但汽车这个行业正在重新洗牌,卡车市场格局在急剧调整,配套体系将重新建立。汽车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真正的工业。国内现有24个省将之列为支柱。而十堰是国家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一度引领着国家工业经济的发展,“邯钢经验”就来源于十堰。1996年曾逼迫一汽垂直转产,汽车的概念比城区还早,不仅汽车工业占城市工业主体(80%),而且其他工业基本是因汽车及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就是城区的服务业,也是与之高度相关的。这里是个移民城市,原先国家汽车界唯一的一名学部委员就在我们十堰。由于城区人口控制严格(有中小企业少,老企业少等原因),各项人均指标高,在全国城市综合排名中,曾经占据高位,我们城区的工业、社会事业、人均财政及收入水平都是湖北省最好的,我们的生态环境、人居质量都是比较好的。而城市工龄才短短35年。我们肯定希望这种局面能够保持并不断发展,希望主导企业越大越好。那么此时再问“结构单一”、“三产比例低”、“民营比例低”、“新兴工业比例低”等等这些大众化的提法,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汽车虽然来自计划经济时代,但从来都是买全国卖全国,外向度很高,与国家经济周期的关联度也很高,所以在考虑区域经济拉动时,也不需要照套国家的“三驾马车”。那么,城区产业问题在哪里?我认为有三点最为重要:
一是东风总部搬迁,带来了极大的品牌损失和负面效应。总部搬迁流动是现今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几年前在南方已大规模发生过,是个潮流。东风公司是国家的,我们都希望他适应市场,发达永生。但对于十堰来说,东风几乎就是城市的一切,是城区唯一的名片。35年了,和东风相比,十堰这个名字仍然是山得发冤,土得掉渣。由于主导企业太大,又早于地方政府,所以有个“客大压店”的感觉。城市内部许多方面也是不顺的,比如通讯、城建、网点等,有时连情况互通都很困难,这样如何去提高服务质量呢?实际上配套结构的建立和调整,必须有大企业的参与,大企业的各项要素也应在我市的各类开发中发挥作用。主导企业外迁是市场经济对老体制的反弹。政府与企业是两个概念,应正确理解,积极应对,今后无疑是要大力调整各自为战、自成一体的状态。
现在东风所携带的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下子转到了武汉,竟然让武汉大搞其“总部经济”,新命名了东风大道。而由总部搬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将对城市稳定带来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已有73家老企业拟迁总部或注销,适用人才在流失,有些汽配销售企业也在调整。主导企业甚至从武汉贷款,来大量置换我们地方银行的贷款。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由此带来的系列问题,肯定影响城区社会经济的稳定。
二是原有配套体系趋于瓦解。“中卡”是我们起家的功臣,由于其不经济性而在中国热销几十年,被国外称为奇迹。但近些年来已在不断缩减,年产量已由十年前的近18万辆,下降到不足4万。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调整的重型卡车的生产,则在近三年内增长10倍以上。现在全市的工业总产值比汽车产量高峰时的产值翻了一番还多,汽车工业盈利水平十分可观,但这主要是东风公司的功劳。不论是东风公司迎合了市场的这种变化,还是说东风公司的调整促成了现在的市场格局,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主导公司的胜利,也带来了十堰的发展。问题在于,在十堰高速度、高效益这个平均数的掩盖下,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正处在历史性的裂变和整合之中。市场的大幅度调整,使得原配套体系从主导公司内部的子公司、到所属的集体企业、到省市属骨干配套企业、再到县乡一般性的外围配套企业,出现了严重的松动、脱节现象。比如地市合并前“小十堰”的地方汽配工业中,东风实业开发公司、东风轮胎厂和工业局系统各占有10亿元产值,三分天下。而如今东风实业开发公司的产值已超过30亿元,而大十堰范围的配套份额却下降到不足10亿元。曾三分天下的地方工业的龙头老大已停产。问题更在于,市场变化还在进行中,且不可逆转(目前的适销车型仍是适应性的,还较单一,要通过合资合作继续调整)。现代汽车生产对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的需求是非常之高的,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已使汽车制造业进入到微利亏损时代。而所谓的汽车工业是轿车,卡车只是一种附带生产。有专家介绍,整个欧州重型卡车社会保有量在50万辆,我国未来几十年也无非达到这个量。作为“重卡”基地之一,十堰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而我市的地方企业,基本是传统的与“中卡”配套的企业,是当年二汽扩能和上马“重卡”时扩散的。或者说,就是从大企业结构调整时淘汰下来的,简易粗笨,只是拣点“馍馍渣儿”、发挥余热而已。随着市场的急剧萎缩,已经养不活原先那么多人了,许多老牌配套企业不得不通过改制,来达到实际上的减人的目的。虽然东风车市场拥有量超过200万辆,通过专用车市场的缓冲,每年还有3万~4万的产量,即每年约有70亿元的配件市场(其中30亿元的份额由社会供给),现状还可以维持几年。但由于这些企业在旧机制下形成的债务、人员包袱过重,对现今的汽车制造水平和配套思路来说,许多存量(设备)已无实际价值,余热将尽。比如从浙江运输到十堰的配件比我们的便宜,以后日本也可能这样。没有利润和积累,企业终究没有出路。现在要拣的是“面包渣儿”、“蛋糕渣儿”。但目前能与重卡配套的企业很少,整个区域与轿车配套的份额也在10%左右。通达公司是最好的市属企业,也是唯一与东风全系列配套的,但其新增配套早就建在外地。十堰地方企业没有随着东风新的增长而增长,面临的改制和配套发展问题,亦不是普通的方法措施所能解决的。
三是城区没有进行有效的产业积聚,与周边县市经济联系不密。区域内汽配以外的工业还很弱小。县域经济发展条件较差,资金十分匮乏,“四大”产业中,电力以外的“三大”,还只是方向和潜力,还没有突破性发展的思路和手段。多年来,许多县乡受到后发市场的冲击和挤压,工业企业已无制可改、无业可调。这些年区域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且分散在各地,缺少大的生产项目,也没有利用中心城市相对较好的要素条件,进行产业培植和带动。十堰的主导产业是“嵌入”式的,是外力促成的,除汽配外,多年来与本地的有机联系没有增加什么。配套企业中,唯一全面跟上调整步伐、并得到很大发展的通达公司,就是靠同龙头企业亲密的合作关系。汽配行业中情况最糟的原“汽配铸”的起死回生,也是靠主导企业的力量。另一方面,凡是与主导厂相悖的项目,如八五时期的“三轻”项目和一些改装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和挤兑。市、企两张皮。他们只记住了本地区的缺点和短处。我们的发展环境与外地相比,有很大差距,所以现在遭遇市场机制的强力反弹,已是在所难免。可见,城区也是孤零零的。
(三)县域经济的市场机制问题——市场融入度低
十堰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表现在对市场的融入度不够。周边县市的持续发展,无疑是要先同市区建立紧密的市场互动关系,大家形成合力,勇闯市场。周边县市都是贫困山区,地表有多种自然资源。多年来大家不遗余力地搞各种开发,但坎坎坷坷,起伏不定,难以取得理想的规模效益。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市场环节,即经营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但实践中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到位,经营层次低下,环境代价高昂,运行惯性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三个层次,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考虑各种作物种多种少;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使农、林、牧、渔有个合适的发展比例;三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但不论怎么调整,都要以赚钱为原则。从前两个层次来分析,因为山场土地面积是固定的,出产并没有太大差别。如果仅从规模上考虑,应该说已基本到位。但从第三个层次来说,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要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缩小农民总量,要依靠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农村自己的能动性不够)。现今除“打工”暂时转移之外,还只能在本土获得发展,方式就是创办“绿色企业”,搞深加工增值。“一主三化”就是总结的这个意思,但严格地说这只是一种形式和设想,因为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不饱和的产品,所以绿色企业的市场存在,最终还是需要经过艰难的寻找和开拓,需要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来挤掉别人,或者利用新思维来发现新市场。所以本地绿色企业的发展,即市场开拓和利益获得,靠的是对市场的把握及经营,与我们拥有多少资源以及基地规模的大小,关系并不直接。要真正同大市场接上轨,把东西买出去才是硬道理。很多沿海省份的中介组织,因为能接到定单,就能够把大葱、食用菌、牲猪等传统生意做大做强。他们本地可能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中西部的所谓资源大省,反而可能都是欠发达地区。有个说法叫“涨三年,跌三年,不涨不跌又三年”,市场机制不解决,有时连资源也“卖难”。而单纯依靠出卖资源,是难以提升产业梯级的。况且传统资源是要受开发限止和保护的。现在对资源规模的认识,已经变得很微妙了。十堰县域开发不仅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还有一个强行参与市场分工的意义,对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调配和控制,有更加特殊的要求。牌子多了,只能是个名称罢了。外地还在设法打我们的旗号,如武当,东风。其实,神农架也是我们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品牌。我们要从营销机制上考虑问题。
开发山区资源的机制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开发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机制问题。许多有光明前景的开发项目,可能因为机制缺损而市场失灵,(没有机制、没有法人、没有现金流、没有信用体系)要搞四项建设(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信用结构)。通俗讲,就是“机制+法人+项目”。比如我们要吃鸡蛋这个产品,就要有母鸡这个机构,就要有人去选育具有优质高产的品种。但机制的建立,是要政策环境的,并要政府部门来组织协调,共同培养市场。不论什么项目,只要进市场,就要遵从这个规律。这是成功地区和成功项目所证明的。机制建设是第一位的。建立机制要依托城区,要与银行合作,要进行多方面的共建。当然,政府首先不能缺位,要进行大力协调。例如多年招不来商的水电,忽然一下就签完了,里边有没有问题要问一问呢?黄姜的教训是什么?应该及时探讨。往往都是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最后由别人来摘桃子。
(四)发展环境问题——不利于企业家的运作(反增长极情况)
一个地方要成为增长极,最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一个企业家群体和一些效益好、能扩散的企业;二是这些企业及效益成了规模;三是环境好,能够充分提供生产发展要素。但是我们的现状与之要求有一定差距。大企业与本地的联系在松懈,在市场经济之初,本地企业还大量被大城市所“磁吸”。实际上,各地的发展几乎都是通过政策引导的,各地的差距主要还体现在观念上,而这又是身在其中的本地人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政策“感应度”较差。由于各地基础条件和思想观念差别太大,对于同一个政策,在不同区域的认知程度和执行效果大不相同。世上原本没有政策,因为有了先发地区的勇敢创造,然后被总结才成政策。政策并不是铁律,各地要取其本意。生搬硬套,只限于模仿,就会很快把市场做烂。国家宏观政策,是从大处着眼,是个普遍性要求,是个“平均数”,各地对之的“感应度”是不同的。况且真正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走在政策前面,靠自己的独特创造。所以对于宏观政策,要首先研究其在本地的“感应度”,是被鼓励还是被抑制。微观层面要研究发展环境适宜与否,要对宏观政策作进一步创新,并不都是“贯彻落实”。真正赚钱的地方和项目,对赚钱的方法是保密的。倒是因想赚更多钱而感到困难重重,而在拼命研究问题,反而给人危机四伏的感觉。贫困地方不知出于一定原因,总在不断发表一套一套似是而非的、自己都不大相信的东西。原来有个说法叫“苏北出经验,苏南出效益”,就是讽刺这个现象。作为地方政府调控部门,不是一个简单的中观层面。区域经济研究,应立足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研究“软竟争力”。出经验更要出效益。
政策先进性不够。对于产品、产业、社会三者来说,现在再问政府该管什么?已经很明了啦。为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应提供具有竟争力的软环境,搞好社会事业建设。WTO规则,主要是限制政府的,刚刚实行的《行政许可法》,也是对政府行为进行界定。所以现在反思一下原先的地方政策很有意义。就是说,应反问一下政策环境如何。如果不适宜企业发展,不仅难以实效招商,本地企业也可能留不住。应该承认,我们地方政策的先进性超不过发达地区,有些还赶不上邻近县市,形式欠完备,有短腿之处。如果机制上有问题,就会出现“落实难,难落实”的情况。我们总是对生产要素过分的关注。比如说到企业经营,常常都会想到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要引进各类人才、筹措发展资金、研发核心技术、大力开拓市场等等,这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思路和提法。较为深层的还有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等系统性问题。严格来说,这都是企业家的事,首先应该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着急上火,依据市场的需要和可能来配置。企业经营者首先不能“缺位”。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靠经营发展理念的持续先进,看有没有企业家的大力作为。如果本地不适应企业的生存,企业家没有经营兴趣,或者压根就没有真正的企业家,那么政府部门关于要素市场的一些调控政策只能是说说而已,显不出效力。招商引资是企业的事,政府只能是牵线搭桥,但企业家少,企业自主发展能动不够,有时辛苦招来的项目,也可能找不到企业法人承担。现今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开拓主要是对市场的“新发现”和依据核心技术进行白热化的竞争。这都需要通过适用人才以及独到的经营理念来完成,所以“人才”已成为时下商家竞争的唯一资源,是企业发展运作的抓手。而人才这种生产要素异常活跃,随市场变化呈高流动性。哪里环境好,出价高,这些“资源”就可能流向那里。如果还停留在对传统资源运作上,比如开挖多少“基地”等,恰恰都是贫困之地,很难做到后来居上。比如我们有些县要搞多少多少茶叶基地,但品牌不响,好茶不多,赚钱不多。我们种茶的目的,目前还不是让每个人都有茶喝嘛!我们要赚钱。政策要大胆地问一下:在我们十堰能赚钱吗?
思想观念和政策环境没有竞争力。现在地区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但在本质上是竞争的各地的发展环境,是由一个个调控政策所组成的发展观念。经营理念有缺陷,有资源也卖不出去;理念先进了,有利于经济发展了,没有条件也可以创造出条件来。而生产要素创造不出市场。硬环境当然很重要,但好地方有差企业,差地方也有好企业;好企业能变为差企业,反过来也是如此。我们要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但它只是环境条件之一。我们不是常常抱怨“晚半拍”吗?这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反映出各地思想观念的差距。如不有效解决,只会一步晚,步步晚,成为死结。我们很多人认为本地思想解放不够,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解放不够?哪些部门解放不够呢?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部门习惯等待政策,行动起来总是慢半拍。制定的政策没有特色之处,难以收到实效。问题还在于,遇到宏观调整时,“退却”速度比谁都快,两头都不落好。思想是否解放,政策是否先进管用,不是制定者一相情愿的事情,应由企业家来评判,应放到大环境中比一比。十堰情况特殊,主导企业早就在义无返顾的调整,汽车行业也有自己的规律,地方政府虽然背负不了这个包袱,但创造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区域经济要发展、要进入市场,也不全是靠标新立异和奇思妙想,还是需要实干,就象学习及锻炼身体一样,都知道好,但自觉干的人少。现实中,温州人像老鹰一样,盘旋在十堰上空。他们进军房地产,公交,教育等三产项目,说明三产业有赚钱空间,要引导发展好。而其他行业呢?工业化很好很必要,但发展多少为标准呢?山区搞工业不是与市场潮流相悖吗?我们不是为工业而工业,想工业就工业。经济运行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要尊从经济规律,尊重群众创造。
“正确政绩观”问题。“由于存在“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加上不够科学的考核办法,带来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趋同、环境代价高昂、政令不够畅通等。随着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考核体系的到位,政府行为将更加规范,我们很可能就不再研究某些事情了。体制改革以来最难的投资体制改革政策,最近也出台了,该交给市场的,都要交。职能部门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美国的地区差别也很大,有些山区、农村是很荒凉的(土地轮耕,种的是草),但因人口的高流动性(穷人住在城市里),所以没有谁来背地区差别这个包袱。如果国家要我们强化水源区保护,很可能就不要这么大规模了,只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有限度的高效益的开发。这已不是遥远的事情。温州人来了,就是十堰人。十堰要吸引大量的经营者,或者能通过产业与大企业家联系上。政府要通畅渠道,服务流动。
二、发展政策建议
十堰不会成为“废都”。东风公司合资,是国内汽车业最大最彻底的招商合作项目。十堰基地肯定会有所带动。这里不仅来了资金,重要的是引来了真正的大企业,大企业家;从地理上看,在我们这个广大区域,应该有个较大城市存在,这也是市场的要求,但这与以前有人提出的“处于武汉、郑州、西安、重庆”中心地带的意思不同。没有交通,经济是联系不上的。然而作为一个较大的特色鲜明的区域,有一个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从发展起点上看,县市开发空间比较大(江汉平原还在研究“富饶的贫困”);从方向上看,我们的生态、旅游以及汽车等都是很有前途的。加上城市的开放性以及发展环境的很好改善,十堰有希望成为新的“增长极”,但是这需要极大的付出和艰苦的创造。我们当以“营造发展政策环境,稳固基础产业地位,有效提高城区综合竞争能力,依托市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思想。打好五张牌(东风牌、武当牌、人居牌、调水牌、扶贫牌),达到五个通畅(政策衔接通畅、区域互联通畅、产经体系通畅、旅游线路通畅、交通干线通畅)。本文重点提示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充分挖掘政策潜能
1.建立“学习型”政府
政府安排经济要按法制框架、WTO框架和成员国协议来进行。要尽快完成公务人员“补课”任务。既要与时俱进,更要超前思维。环境潜力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素质上。在时下流行“学习型企业”的时候,政府应首先成为“学习型政府”,大力提高和考核各职能部门的学习力,精干队伍,建立开明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完善城市规划,美化城市形象
高起点高水平完成区域的CI设计,不要老说我们是“山区”,外地就是以此贬低我们。我们是个公园生态城市。山水相连,空间很大。看城市名称要不要换个更有价值的?城市空间如何调整?城市形象如何更有特色一些?城市的产业更有竞争力一些?以及如何通过汽车、旅游、生态等产业特色,与主流经济建立联系,参与分工等等。整合行政事业资源,成立城市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研究院,引进生态环保、旅游方面的策划营销专才。
3.大做政策文章,充分挖掘政策潜力
眼下在我市发生的经济事件,都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历史性、特殊性。期间蕴涵的利益与弊端,不是站在我们这个角度所能理解和把握的。比如东风总部外迁带来的剥离辅体以及财政问题,老工业基地调整及城市产业稳定问题,移民搬迁及与受水区利益补偿问题,秦巴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联动问题,贫苦山区扶贫开发及区域交通条件改善问题,都将考验我们的政策水平和发展智慧。项目是老大难问题,本文也没有提什么项目。因为项目在观念上,不解决观念问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项目。我市的情况是十分特殊的,那么,我们能想出什么高招、制定出什么特殊的政策呢?目前我们是“哀兵”,但哀兵必胜,哀兵牌也可以打。要亲商敬商,招商助商,在全社会倡导“商业文化”。
(二)稳固传统汽车产业,强化城区支撑地位
服务东风是第一要务。招商先招东风公司这个最大的商。“大企业小政府”的概念在本地有特定含义,调整更困难一些。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政企共建”只是一种过度,政企应全面建立畅通和睦的互动机制。所有政府部门,都要出新招、实招,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特别要为龙头企业服好务,提供独一无二的特色服务。比如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政府部门交流挂职等,全面参与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广泛渗透到市域经济发展。要不惜一切代价,留住他们的新规划项目。工业园区不能喧宾夺主,所有新开发土地,都要先提供给东风,甚至可以把整个城市经济交给东风。部门要深刻检讨以往的不足,坚决不能动摇为东风服务的宗旨。
依托主导企业这个平台进行配套体系建设。主导企业高度关联着汽配行业,大力影响着其它产业的发展,关系着区域经济的综合协调问题,也决定着本地与大市场的通联。企业不在于市不市属,而是跟着谁发展、用什么机制发展问题。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协调部门,从区域经济角度,研究汽车产业及大企业对本地其它产业及经济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彻底放弃原配套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大力改革和整合存量资产,高举东风牌。大力营造东风老家的气氛,建立汽车文化。
突出城区在要素流动中的积聚作用。在大城市“磁吸”我们的同时,我们对周边地区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在大力稳定基础产业的同时,顺应产业流动潮流,积极吸收符合本地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入驻。也要关注周边人员向城区的流动。率先打破区域限制,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将郧县长岭和武当山城区规划为一个整体。
(三)完善市场进入机制,有效开发生态资源
建立高层次的市场营销机构。根据国际贸易原则及对各区域的发展扶持政策,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市场保护机制的建立。推进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组成市场联合体,协同运作。利用政府对市场的维护作用,建议国家对本地的市场进行确立和保护,不论从生态建设、城市稳定还是扶贫开发,作为一个“政府项目”来推进。大力培植强有力的中介营销组织,解决市场短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本地不能自主发展的问题。生态是有价的,但是需要努力挖掘。而十堰的生态富于更加广泛的独特的意义,有效开发则需要更大智慧。
大打武当牌。我们要大力提升经营观念,重新表述开发目标。大打特打我们独一无二的武当品牌,把生态、扶贫、调水的概念都融合到武当这个品牌上,并广泛涵盖本地特色资源,如旅游、医药、绿色有机食品等等。大力提高品牌营销水平,充分挖掘生态开发潜力。由于水源区原因,我们要高举环保大旗,引进“循环经济”概念,即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综合利用各项资源;发展环保产业,提供技术保证。
(作者:王心磷 十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