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地质地貌
洪湖为河间洼地湖,全新代河流冲积而成,湖底以沙、黏土为主,上层系静水沉积淤泥、腐殖质,表土黏重,下层沙重。大体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由黏土、亚黏土组成,呈黄褐色,质软可塑,按土质透水性划分为半透水层;第二层由粉沙土和极细沙土组成的浅沙层,呈灰色或黄褐色,划为弱透水层;第三层由重黏土组成隔渗层(俗称青岗泥),不透水;第四层由细沙、中沙和小卵石组成的深沙土,为强透水层。
洪湖是典型的碟形湖泊,湖盆平浅,湖岸平直。1839—1958年,水深1.5~2.5米,最大水深4.5米,特殊水域如清水堡南一侧水深6.5米。清末至民国沿湖湿地部分被围垸垦殖,如南岸“六合垸”,北岸“鸭儿垸”,湖泊退缩至宽33千米,长44.6千米,湖岸线总长240千米,岸线发育系数为2.26。1958年围垦土地湖、开挖螺山电排河,螺山至新堤建排水闸后,洪湖鸟瞰形体大致呈三角形体:三角形顶指向西北,三角形高度(即湖泊最大宽度)22.78千米,三角形底边(即湖长)32.45千米,堤岸线总长减至104.5千米,岸线发育系数为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