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金针,悬壶济世:湖北中医大师张唐法学术经验传承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针灸发展,教育当先

张老认为,我国针灸学术水平和研究发展之所以能够处于国际先进地位,除了与我国针灸人不懈努力、锐意进取有着紧密联系外,同时与我国针灸的教育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加强针灸人才的培养、推动针灸事业的发展是保证我国针灸学后继有人的重要的保障。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武汉市第一批师带徒指导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张老为中医针灸的教育无私奉献。在张老的针灸教育生涯中,不仅秉承着陆瘦燕、杨钧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高尚品德,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学院教育的特色和自身从事针灸教育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针灸人才都有所启迪。而此种对于自学能力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张老则尤为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用的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张老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学习只能通过对知识的自我消化和吸收,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再者学海无涯,针灸典籍浩如烟海,只能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自学能力,能无师自通的人,使他们毕业后能在工作实际中独立进行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正如张老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对于研究是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始终放在首位,足以可见张老的良苦用心。

同时,针灸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现在学院式教育的特色,要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尚有一定难度。为此张老在作为湖北省政协委员期间,积极为针灸的教育建言献策。张老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喻学生是船、教育是帆,好的教育方式不仅具有引导性,更具有时效性和高效性。张老认为,现今学院式的中医教学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状,正所谓学而必习、习而必行,“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为此,张老提出“精医理、通经典、重临床、早师承”的十二字教学方针,为中医学院式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12年起,湖北中医药大学成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主要特色教改实验班,尊崇“理论实践并举,学业身心兼修”的教育方针,不仅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张老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中医学院中的大力推广,对中医传承与发展必将产生新的助推力。

此外,张老对于中医针灸的教育尚有“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百年树人”等教育思想,不仅丰富了针灸教育的内涵,同时对针灸教育提出更多可行性的方式,对现今的针灸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