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蒲松龄与鹿衔草
历史溯源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传说很久以前,东北的深山密林中群居着野鹿。为此,当地许多好奇的居民都想观鹿逗乐,但人现鹿散,不能如愿。这倒越发激起了人们想了解这群自然生灵的欲望。
有一天,几个居民费心谋划后,擎着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又深又密的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不多一会儿,果然引来了大群野鹿。
但见野鹿雌雄相嬉,有些还相与交配。奇怪的是,居民发现一对野鹿当交配完毕后,雄鹿便会倒“毙”于地。接下来,便有一群雌鹿围扰过来,发出悲鸣嚎叫,即而把头凑在一起,又四散而去。约莫半晌工夫,这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这些雌鹿把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没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眨动眼睛,醒过来了,而且犹如刚从睡梦中醒来,重又神采飞扬,和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窥见此幕的居民颇感惊奇,想看这神草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圆的叶片,香气浓郁,当地生长很多,于是便采些拿回家,臆想人吃了可能也会有药效。后来验证,此药草确有益肾补虚救急之功。可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观鹿的几个居民提议,叫“鹿衔草”吧,就这样定了名。后来又发现此药草还有祛风除湿活血的功效。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鹿衔草》篇,不足百字,载有此事。
中医观点
鹿衔草,又名鹿含草、秦王试剑草、鹿蹄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苦,温,入肝、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以及咯血、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