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国政专辑:八卦狮形掌、形意鸡形拳、武当八仙剑(中华武术大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總序

中華民族,歷來文武并重,“乃武乃文”(《書·大禹謨》)。最初建立國家,都是以武來完成的。周武王於牧野誓師,號令:“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滅掉暴君商紂,立即“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書·武成》)春秋宣公十二年,楚敗晉師於邲,楚子明確地指出:“夫文,止戈爲武。”接着進一步指出:“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也就是“武有七德”的説法。武,不可一日廢,但决不提倡“耀武觀兵。”

古代教學,也是文武并重。《周禮·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其中“射”與“御”,即着眼於培育國防人才。《文獻通考·選舉考·武舉》:“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爲官,名將多出焉。”《事物紀原·學校貢舉部·武舉》:“《唐會要》曰:‘長安三年正月十七日,詔天下諸州,宣教武藝,每年準明經進士,貢舉例送,此武舉之始也。'”漢、唐以後,歷代相沿。雖有起落,并未中止。

當然,今天的武術運動,只是整個體育事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時代的推移,它的作用,應當賦予新的内容。在增强全民體質、提高世界武術運動水平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傳統套路和鍛煉方法;研討修身養性、攻防技擊等有效成果,以之公諸同好,作他山之助。

本叢書基於上述目的,分輯陸續出版。舉凡各門派有代表性之拳、械具鮮明特色者,兼收并蓄,百花齊放,四海一家,無分軒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願八方風動,我武維揚。

《中華武術大觀》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