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个国家的创新成功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发端于五千年前的犹太文明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列,也是世界上两个主体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之一(另一个是汉儒文明)。不过,与世界上大多数文明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在近两千年里失去了故土和家园,没有固定的主体活动地域,因而流散并渗入世界各地区的文明。正因为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犹太人常常被视为“外来”的甚至“异端”的群体,以至受到客居地主流社会的强烈冲击乃至挤压,还经常遭受敌对势力的打击和摧残。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状况之中,犹太民族居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能不断改造、更新、发展自身,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什么一个在近两千年里流散全球的民族不但能生存下来,还能创造辉煌的历史?这是人们在谈到犹太人和犹太文明时经常要问的问题。笔者以为,内中的原因虽然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因为犹太民族具有超乎寻常的内聚力和生命力,而这种力量来源于犹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犹太文化传统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以犹太教为纽带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家庭为基础、犹太会堂为核心的社团体系。依靠这三大支柱,留散各地的犹太人总是紧紧地抱成一团,世代传承求知重教的传统,善于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仔细研判周围的环境和态势,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提出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独到见解,努力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在近两千年的大流散时期,犹太人中间涌现出许许多多精于思考、研究、创新、发展的能人,如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斯宾诺莎、卡夫卡、海涅、罗斯柴尔德、本·古里安等等。

1948年以色列国的建立,是犹太民族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近2000年里一直寄居他国的犹太人再次获得了民族国家主人的身份,按照当下中国流行的说法,他们是“站起来了”。但是,要使以色列“富起来”“强起来”谈何容易!一是国家仍然处于敌对势力和竞争对手的包围之中,二是缺少能源和水源,国土被大片沙漠覆盖。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以色列的开国元勋本·古里安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离散时期犹太人“质量胜过数量”的精神,以奋斗、开拓、拼搏、创新来建设一个新家园。事实证明,以本·古里安为核心的以色列第一代领导人深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强弱的不仅是人口多少,国土面积大小和自然资源多寡,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在历史上,没有一寸国土资源而流散全球的犹太民族得以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经过坚韧不拔的奋斗最终重建国家,靠的就是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开拓精神;新生的以色列国要发展并振兴,也要靠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正是从这个道理出发,他们在以色列建国之初就确定了科教立国、创新兴国的方针,此后一代又一代以色列领导人也坚持不懈地贯彻实施这一方针,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全球一体化新形势的发展,以色列也从科教立国的初创时期逐渐转向创新兴国、创新强国的高速发展阶段,而民族的安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始终是以色列创新的强劲动力。对此,以色列人具有不分党派的共识:“除了发展别无选择”,“要么创造奇迹,要么走向地狱”。以色列研究创新教育的专家认为,创新就是要不断挑战、改变过时的思维定式,用一种新方式去思考及行动,创新包含三个要素——新的、有价值的、可行的。在创新兴国、强国的征程中,在攻克当代科技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以色列人民表现出罕见的智慧、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书向读者全面展现了以色列创新的成功之路,如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和热能、改造和开发沙漠等。同时,本书也梳理了以色列取得创新成就的一系列经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包容的教育体系、支持创新的法制体系和政府的“后台服务器”作用、优化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业的协作、推动积极活跃的国际创新合作等。从1948年建国至今,以色列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崛起而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近70年里,以色列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上千倍,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万美元,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纵观以色列的发展历程,改变传统思维、推动科技创新在其中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色列的成功之路就是一条创新成功之路。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交往源远流长,始于古代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之时。自那时起,中国成了一度失去祖国的犹太人可以安居乐业的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欧洲那种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反犹主义。特别是近代以来,来华的犹太人形成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首先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数十年里从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来华经商办实业的塞法迪犹太人,其次是19世纪末叶以后数十年里为逃避反犹恶浪、革命和内战来华谋生的俄国犹太人。到1933年后纳粹在欧洲掀起反犹恶浪时,大批犹太难民又来到中国避难,上海一度成为全球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大都市。在中华大地上,许许多多普通的中国人和犹太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更是互伸援手,谱写了中犹友谊的历史篇章。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以后,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繁荣,犹太人来华再次形成高潮,在中国又出现了新的犹太社团和居民群体。同时,许多在华犹太人离开中国后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情结的“中国犹太人”群体,成为推动中犹传统友谊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近年来,创新成为中以关系加速发展的新增长点。2015年,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成立,旨在将以色列的创新精神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2017年3月21日,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立了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是中以创新合作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中以创新合作在推动双边贸易的增长及结构的优化、各层次创新平台的搭建、科技学术合作网络的建立和互动、双方文化传媒机构的交流、特别是中以“一带一路”合作等多个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中国可以从以色列的创新成功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而以色列也希望从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创新强国中获益,中以创新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领域十分宽广,很可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范例。

愿本书能为国人全面了解以色列的创新成功之路、也为进一步促进中以创新合作做出微薄的贡献。

潘光

2017年11月20日

于上海犹太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