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赏析”
一、动态消息写作概要
动态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的迅速及时的报道,是最常用的消息品种之一。会议消息、预告消息一般都被看作是动态消息。动态消息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所进行的全过程的报道,也称“完成式报道”,西方新闻界称之为“纯新闻”;另一类是对处于变动中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事件的报道,也称“进行式报道”或“连续报道”;再一类是对即将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预告性新闻”。
动态消息以变动着的事物为报道对象,具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变化进程的动态。它最鲜明、最集中地体现了新闻的特征与优势,写作起来更强调时效性。新闻报道要及时迅速,但动态消息在报道时间上应该是“尖兵”,无论在采访、写作、传播还是编辑、印发上,都应争分夺秒,使读者看到的动态消息大部分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消息导语中出现的时间绝大多数不是上月、上周,而应是昨日乃至今天。
动态消息的篇幅应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三五百字,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主题集中,一事一报。新闻最忌“大而全”和“包罗万象”,动态新闻更是如此。它要求抓住一件事、一个侧面来写。通过描写,抓住事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把复杂、抽象的事物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报一件事也不求面面俱到,而要选择其新闻价值最高的部分;必要的背景和议论要有,但要言简意赅,切忌冗长,应具备新闻的“五要素”。
动态消息要精选材料,巧择角度。有些同志认为,动态消息篇幅短小,几百个字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是误解。其实,消息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至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
动态消息的导语要开门见山,切忌套话。导语开头就要接触事实,这是使动态消息简洁明快的一个关键。直叙其事,舍弃细节。一般说来,动态消息不要细节,也极少抒情、议论,只需提供“干货”便可。不需波澜起伏,枝节横生,一般采用一竿子捅到底的结构。
采写动态消息,要求记者善于抓动态,不仅能够从重大事件及活动中抓,而且能透过一些小事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还要善于从各种会议上获得新闻;记者应掌握连续报道的手法,从多侧面、多角度报道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变化、发展,要搞连续报道,要有“下回分解”。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
本报讯(记者瞿凌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6位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同志,从中南海出发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沿途不封路,而是跟着社会车辆过来的。4日,在我市市委会议中心的全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十八大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作辅导报告时,披露了这一细节。
巧的是,就在4日当天,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行不封路不清场,是其中重要一项。昨日,经媒体发布,这“八项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欧阳淞讲述,11月29日,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一起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作为这一展览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之一,他当天上午在展览现场静候参观团队到来。
等待中,欧阳淞等接到中央办公厅电话,称习总书记已从中南海出发。从中南海到国家博物馆,欧阳淞说按感觉,车队大约只要5分钟就到了,可当天10分钟过去了,也没看到车队到达。
后来问了原因,原来一路上,习近平等一行的车队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沿途没有清道。
欧阳淞介绍,通常情况下,在北京行车如果清道封路,一般要留两股道,其中一股道让车队走,另一股道站着维持秩序的警察,“一旦清道封路,交通会变得较拥挤”。
“这虽是一次具体安排,一个小细节,但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集体良好的亲民作风”,欧阳淞4日评价说。事实上,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政坛呈现的不少新气象,已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赏析
从辅导报告中听出的一篇新闻精品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长江日报》2012年12月6日的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一文荣获消息一等奖。这篇作品获此殊荣,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新闻嗅觉灵敏,发现能力非凡。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西方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一个新闻敏感性很强的记者,能够敏锐地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而新闻敏感性较差的记者,面对“矿山”却失之交臂,空手而归。由此看来,提高新闻敏感性是发掘新闻的关键。新闻敏感看似偶然得之,其实是记者在具体工作中长期积累、处处留心的结果,它不会与生俱来,而只能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培养练就。这篇消息成功的关键或基础,首先是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非凡的发现能力。因为当时参加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的还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甚至在京的新闻媒体中,会有一些人早就知道或听说过“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之事,为什么没有人写此新闻呢?在京发生的一条新闻价值很高的时政新闻,竟然被京外的《长江日报》记者抢发,其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发现力在此就一见高下。
怎样培养和提高新闻嗅觉和发现能力呢?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说明记者对自己认为已经“熟悉的人和事”,采用“孩童的眼光”,用纯真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新闻欲,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闻信息都保持着一股激情,从“熟视无睹”中发现独特的新闻素材;同时运用聪明长者的眼光,分析新闻素材的优劣,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从而采写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报道,使新闻具有深刻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匈牙利生理学家森特·乔尔吉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发现就在于看到所有人都看到的事情,但却想到其他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这就是说,观察不仅仅只是看,还要和思考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发现与新闻写作是同一道理。著名作家兼记者刘震云2013年9月6日上午在北大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告诫自己的师弟师妹们说:“在北大,要锻炼自己的眼睛宽度,还要锻炼眼睛的深度,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刘震云多年来从事写作的经验之谈。他的这番话和这篇消息的成功原因之一,应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找出最新由头,强化新闻时效性。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即从时间上说,是新近刚刚发生的事,否则,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失去了报道的意义。因此,时效性历来是对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来说,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新闻时效性,或者说对于一些已经失去最佳报道时机的新闻来说,应该采用什么手法才能弥补新闻时效性方面的不足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办法之一是从最近的变化中找出新闻由头,引出报道。这篇消息在找出最新由头,强化新闻时效性上无疑是很成功的。
从消息中可以看出,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发生在2012年11月29日,记者获知此事的时间是12月4日,事情已经过了5天,作者将新闻由头从4日听辅导报告引出,由近及远,再追述到11月29日,这样便有力地强化了新闻时效性,使消息中的事实由旧变新,不失新鲜感,而且是在众多媒体中独家首发,这完全符合作为新闻精品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是揭示深层意义,扩大舆论影响。一则新闻事件,往往蕴含着两个层面的信息:一是直接的、浅层次的,即对新闻事件的直接记录;二是间接的、深层次的,即事件的本质及影响。对于重大新闻事件来说,仅仅挖掘第一个层面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认识事件的深层次内涵并加以揭示,扩大舆论影向。
这篇消息为了揭示新闻主题的深层意义,扩大舆论影响,在结尾处写道:“‘一旦清道封路,交通会变得较拥挤’。‘这虽是一次具体安排,一个小细节,但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集体良好的亲民作风’,欧阳淞4日评价说。事实上,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政坛呈现的不少新气象,已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文中两句直接引语点出的“亲民作风”及作者点出的“政坛呈现的不少新气象,已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等,都使新闻的主题得到升华,新闻的价值得以提升,影响力大大增强。正如“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材料介绍的:主题重大,凝聚正能量。报道刊发后反响热烈,中央政治新气象广受赞誉。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各大网站在首页重要位置转载。至当日下午4时,近9万网民参与新闻讨论,百度搜索网页达9.05万条,民众普遍赞赏“清风扑面”。次日,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文汇报》等纸媒也纷纷参与转载和评论。人民网发表评论《“不封路”才能顺通“群众路”》,新华社播发分析文章《“不封路”释放何种改革信号》。报道引发持续关注和热议,为推进落实“八项规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2月7日,公安部发文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违反规定清道封路。同日,习近平首次离京赴深圳视察,在深圳沿途均未封路,再次印证了中央领导对“八项规定”的身体力行,“不封路”随后成为各路媒体一段时间内持续报道的热点。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这篇消息全文650字,小中见大,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也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这篇新闻佳作按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田聪明在评选会第一次全体评委会上讲的要“评出范文”的标准来看,也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和提高的空间,那就是消息的标题太长,全题29个字,实在是太长了。题中的内容,有些是属于新闻来源或新闻背景的,完全可以不必在题中交代,这样还可以避免标题与新闻导语的重复。因为长标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息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太长了有的读者不愿看,自然也会使传播效果打点折扣。但瑕不掩瑜,它的获奖还是实至名归,而且,这点瑕疵并不影响它成为新闻精品长存在中国的新闻史上。
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北京军区三九演兵重在端正训练作风一针见血查问题
本报朱日和1月17日电(魏兵 覃照平)21分钟的演练复盘视频,6次被导调组叫停,不符合实战要求的细节被一一“拎出来”现场解剖……1月16日上午,北京军区某炮兵旅召开的冬训总结会,检讨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连续10天,记者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现场观摩3场严寒条件下的实战化演练,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演兵场上的“看点”越来越少,“和平积习”正在被一一破除。
摆出不少问题、总结多条教训,是演练进行得不好吗?不是!数据显示,此次演练填补了我陆军部队冬训的多项空白:规模大、要素全,3个不同兵种的建制旅,22种武器、21种弹药,全部在最低气温-32℃的严寒环境下实现了精确打击,某新型自行火炮、某型新特弹药更是首次在冰天雪地实射检验中打出了好成绩。
打得不错,讲评为何频频“向我开炮”?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魏文豪指出,长期不打仗,让一些官兵慢慢滋生了许多“和平积习”。复盘视频中暴露出的“演练地域,排长还像操场上一样集合队伍下达课目”“对抗演练中,战车‘头顶’彩旗冲锋”等等“和平积习”,藏在部队训练的各个角落,打起仗来要吃大亏!
某装甲旅不预演、不摆练,首轮射击14个目标13中,导调组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全旅给养只按人头、演练天数携带,如果遇上大雪天补给跟不上,多待一天也会饿肚子。某炮兵旅4种火炮对同一目标集火打击,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导调组照样“挑刺”:演练结束,剩余弹药就地打光,倘若返程还有“敌情”,再先进的火炮也是废铁。某炮兵旅摩托化机动刚出营门不久,一位带车的排长就打起瞌睡,当场受到警告处分……
“习主席要求全军‘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我们把一切不适应战场的习气消灭在平时。”该旅所在集团军副军长张晓明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冬练三九,训得不错也要四处“找碴儿”,旨在让部队真正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这比打出“满堂彩”更可贵。
(《解放军报》2013年1月20日一版)
赏析
敢言人所未见,敢论人所未识
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解放军报》2013年1月20日一版上的《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北京军区三九演兵重在端正训练作风,一针见血查问题》一文,由于敢于围绕敏感问题找靶子,敢于围绕普遍关心的问题揭矛盾,敢于破除思维定式抓根本,敢于言人所未见,敢论人所未识,把当前军队建设亟须重视的声音喊了出来,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被评委们一致看好,被评为消息最高奖一等奖。可谓众望所归,名副其实。这篇消息的特点是:
——负面新闻,正面效果。我们常讲“正面宣传”,一般被简单理解为只能说好和不能说坏,只说成绩不说缺点即报喜不报忧。其实,我们未能辩证理解“正面消息”“负面消息”“正面效果”“负面效果”的意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赵启正讲过,其实消息本身不太容易区分正面还是负面,比如交通事故和矿难,但是报道了却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产生正面效果。我们要尽量争取报道的正面效果,是否是正面效果就要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报道要追求正面效果,而实事求是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篇消息若放在陈旧的宣传思维下,只能简单认定为负面新闻,会抹黑军队的形象,不能报道。而消息的作者,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将部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如实展现出来,让群众感受到军队“依法治军”的决心和勇气,反而提高了军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社会反响强烈。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材料介绍,此文刊发后,305家国内新闻媒体保留原题转载;中央电视台4频道和一些地方卫视都根据此文做了专题报道。BBC、《金融时报》、环球中文网、联合早报等境外百余家媒体进行专题解读;百度搜索相关文章达451万条,“和平积习”成为网络热搜词汇,被百度百科收纳为词条。可见,这篇负面新闻收到了正面传播的效果是很大的。
——紧跟形势,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胸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刀阔斧整治训练风气,高度重视战斗力建设,提出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这是对我军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深邃思考。从时代的横坐标来看,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周边热点问题持续升温,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从时代的纵坐标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5年,我国的经济、政治、外交、法治、文化以及国防的军队建设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长期的和平环境,军人的状态易于疲怠,战备之弦易于松懈,思想浮躁、作风懈怠、形式主义等“和平积习”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生成。训练场上的“花架子”“折子戏”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对此麻木不仁、毫无警觉,除了按套路“演戏”,对以实战为标准的训练方法一无所知。
作者紧跟形势,创造性地建构出“和平积习”这一偏正词组,精确地将我军在训风方面的问题概括出来,说出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话。
此外,这篇消息在谋篇布局上也颇具匠心,从第一段开始,或表扬,或批判,或亮点中有瑕疵,或批评中有改进。交替推进,错落有致,抑扬顿挫、一呼一吸,直奔“向和平积习开刀”的主题,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值得称道的。
——深入现场,成就精品。“脚板底下出新闻”是新闻工作的硬道理。大家知道,很多鲜活的、让人经久难忘的新闻报道都来自现场。发生新闻的现场是新闻资源的富矿,是一个记者锻炼成长的大舞台。“脚板底下出新闻”是说新闻工作者要‘下基层’‘跑基层’‘走基层’、入现场。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或是浮在上面冥思苦想、闭门造车炮制出来的。整天跑会,跑机关,编编文件和二手汇报材料,是不可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的。这篇新闻的成功,就得力于作者深入现场写出的新闻佳作。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材料介绍,2013年1月,北京军区组织3个建制旅依托朱日和训练基地开展冬季实战化训练。解放军报军事部刘兴安主任带领编辑记者深入一线现场采访,连续13天与部队同吃同住同走,不设条条框框,现场抓“活鱼”,采访一组现场感强、硝烟味浓的“三九观训”系列报道。《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为最后压轴之作。可见,深入现场成就了这篇新闻佳作。
“海峡光缆1号”开启两岸通信“直航”新时代
本报福州专电(记者李向娟)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通信业务经由第三方的历史宣告结束了。18日,首条横跨台湾海峡、大陆直达台湾本岛的海底光缆——“海峡光缆1号”开通。从此,两岸通信业务无须“绕路”,实现“直航”。
当天下午,“海峡光缆1号”竣工典礼在福州、台北同时举行。通过这条光缆所服务的视讯连线,两地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此前,台湾与大陆的通信业务要从“亚欧光缆”“中美光缆”与“亚太二号”等绕道而行。
“海峡光缆1号”从福州长乐直连台湾淡水,由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台湾远传电信、台湾大哥大、台湾国际缆网、台湾中华电信等两岸业者合建,总投资2500万美元,总长度约270公里,为台湾和大陆间最短路径,且因避开地震带而大幅降低了天灾损害及隐患。
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胡行正说,“海峡光缆1号”共计16芯光纤,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波分复用技术,一期设计容量达6.4T,相当于160万路高清电视信号同时传输。这条光缆将与厦金海缆互为主备份,预计三四月间正式运营。
国台办负责人表示,“海峡光缆1号”的建成,是两岸“三通”的又一重要成果。参与建设的两岸电信业者和台湾交通主管部门官员一致认为,这也是两岸和平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100多年前,清朝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与福建间铺设了海底电缆,但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去年8月21日,厦金光缆建成。这是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但未达台湾本岛。“海峡光缆1号”建成,重启了百多年前两岸通信直达业务。
(《福建日报》2013年1月19日头版)
赏析
一篇短而实的新闻佳作
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福建日报》2013年1月19日一版上的《“海峡光缆1号”开启两岸通信“直航”新时代》(以下简称《光缆1号》)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用最少文字和精练的事实反映重大主题的一篇短而实的新闻佳作。
新闻要短,这是民主的要求。对读者来说是民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新闻事实;对作者来说也是民主,让更多的人来发表新闻,不让少数人垄断,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将新闻写短,好坏一目了然。写长了就把毛病掩盖了,让读者不大容易看出问题来。写消息应像以往打电报、现在发短信一样,在保证稿子质量的前提下,应该是愈短愈好。
消息短不了的原因,主要是:1.采访不深入,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差:发掘不出能说明新闻主题的典型事例,不得不举了很多例子;2.逻辑思维能力差:同一个问题,前面这样写,后面那样写,或者写了正面又写了反面,重复啰唆;3.理论概括能力差:不能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确定主题,常常是下笔千言,不知所云;4.文字概括能力差。本来可以用几个字说明的问题,却添加虚字和其他不相干的字;5.写作习惯不好。写事件,喜欢搞大综合,空话多而事实少;写会议,习惯面面俱到,唯恐漏掉一个议题;写人物,喜欢求全求大,优点、缺点都写上,好似给人作鉴定;写思想,喜欢把自己摆进去,夹杂大量的个人观感和议论,喧宾夺主;写通讯,爱铺陈文字,风花雪月,陈年老账,心理描写,写了许多与主题无关的细节。
《光缆1号》一稿,无疑是避免和克服了上述写不短的原因,全文不足600字,分成7个段落,节奏明快,语言清新,便于读者阅读。据“中国新闻奖”参评申请表介绍,为了写这篇消息,作者作了精心准备,深入采访,广泛查阅两岸通信史的相关资料,研究“海峡光缆1号”开通的时代背景,反复提炼筛选信息之魂及最佳切入点。之后,提前深入长乐光缆铺设点探访,并连线台湾问题专家,多方面挖掘光缆开通背后的重大意义。在开通仪式当天,作者到现场观察,感受“海峡光缆1号”开通的实际效果。通过这条光缆所服务的视讯连接,两岸嘉宾“仿佛在同一个房间”共同见证“海峡光缆1号”开通的历史性时刻。最后,作者从稿件的标题、导语、正文反复推敲,精心写就,而编辑精雕细琢,用心编排此文。此外,作者的同事也在台北现场同步报道“海峡光缆1号”竣工盛况。“海峡光缆1号”开通,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直通,更是两岸民众情感的直通、心灵的相通。
报道刊发后,立即被包括美国侨报在内的海内外10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尤其是新华网、中国网、搜狐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转载后,网友纷纷点赞,为两岸民众津津乐道,取得了较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综观全文,新闻的主题是重大的,立意也是深远的。报道围绕“海峡光缆1号”开通这一重大主题,融入两岸通信史的相关背景,反映“海峡光缆1号”建成开通的划时代意义。每年两岸人员往来近千万人次,同时有上百亿元资金在两岸间流动。这么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伴生了大量的信息流。“海峡光缆1号”开通正当其时,可为两岸民众提供更便捷实惠的通信服务。消息中的内容,既翔实新颖,又凝练简短,真可谓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不愧是一篇短而实的新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