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余悸篇(七)
待她再次清醒时,天色已经十分昏暗,但是院里始终寂静无声无息的,她默默的撑起身子却将刚跨步进门的司马懿吓住了。他一手端着药一手不知拿着何物放在床旁的桌子上,他坐在她的床头前,端着药像是要哄她喝下。
那药分明是对付她的,余悸看着那黑乎乎的药心里苦涩不已。她安静的看着他的双眼,想从其中看出点什么,但是漆黑的双眸里除了她不知真假的怜惜之外别无其他。
这让她如何去信他!?
罢了。
她含笑接过碗,拿起勺子缓慢的搅拌着药水,不曾抬眼看他也没有出声询问他。毕竟事实太露骨了她接受不了,至少她可以安慰自己他是不知情的。
冰冷带着刺鼻的药味,她张嘴就要饮完,殊不知司马懿伸手用力的抓住她的手阻止她喝下,他低垂着眼帘,好看的模样模模糊糊的,“余悸,你明明知道这药你喝了会有什么后果,你…”他说不出口。
“会死,可是,这是你给我的药,司马懿。”余悸笑容灿烂的看着司马懿,她的手不由自主扣紧碗边,眼底抹不开的悲凉。
你给我的,就是致我于死地的毒药,我也会很幸福的喝了,因为那是你给我的东西,我信你不会伤我而已。
她终究下不了心去猜疑他,哪怕事实就摆在眼前。
“只是我想不通,你们凡人最为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吗?你这是为何呢?”余悸轻晃碗,那所谓的药溅出几滴在她的手背上,温热的感觉让余悸心里茫然失措。
余悸的话让司马懿愣住了,他未曾解释,但手下意识握紧余悸发凉的手。
余悸吃痛的微微蹙眉,“你在雪灵山的话可是骗我的?”
“别喝了。”司马懿用力的抢过碗,静静的看着余悸的瞳眸,用力砰的一声就摔碎在地上。
看到一向高高在上的他在她面前低着头,余悸含着笑不说话,两人之间无形之中流转着一层薄膜。
他抬头不语却静静地看着她的模样,像似下了什么决心。
她张嘴想要开口,司马懿像没看到似突然将余悸拉去怀里,像是要把她镶入他的骨髓,永不分离一般,他猜到她想说的话。“余悸,雪灵山的话并无半路虚假。你信我,信我会娶你的。”
哪怕违背天下人。
余悸轻笑的点头,又怕他感觉不到,用力的嗯了一声,像似开心的模样抱着司马懿冉的脖子,轻声的说:“我信你。”
余悸轻声说完,抱着司马懿微微闭眼,神色茫然和凄凉。她信他,终究是会信着他的。
雪灵山,她已回不去了。
度者渡生死大海也,佛心平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圆满清净无余涅槃,同渡生死大海,同诸佛所证也。
几日后,举国上下都知司马懿将军拒婚,原本满是受人妒忌羡慕的公主蜀月禾转眼之间成为了全国的笑柄。皇帝大怒,即日宣司马懿冉进宫,以此为借口收了司马懿手里的虎符。
余悸虽为凡人口中的狐狸精,因深居雪灵山不曾有过纷扰,自然不懂得去算计他人。司马懿想到了这点,嘱咐李壬好好照顾余悸,不可让她出将军府,就匆匆奔向皇宫。
这几日恐有巨变啊!李壬抬头看着明媚的天空。
将军,你这又是何苦呢!?
“李壬,你是不是很讨厌我呀,讨厌我也没关系,因为我只喜欢司马懿。”这话看似自言自语但却明白的表达了她的想法,李壬想难怪将军会抗旨。
他看着她小口小口的喝点司马懿临走前端给她的药。那药苦得她直皱眉,只见她右手快速的抓颗蜜枣塞嘴里将苦味压下,眼里都是满足的神态。
李壬握着剑柄面无表情的说:“不讨厌,将军认可的人终究不会错。”
“不讨厌?为何昨晚你要给司马懿施法蛊惑他对我下手?”
李壬厌恶的看了一眼余悸,神色颇为严肃道:“少装可怜样,将军是否被法术蛊惑你心里清楚得很,不必骗自己。”
余悸惊讶的抬头看一副严肃的李壬,愣愣的笑了笑,“也是,你不屑于对付我。”
说完她转身就往院里走去,静静地看着艳阳天。微风拂过,李壬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眉毛不留痕迹的皱起,却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
“但是,我着实好奇。李将军,你为何不回山里而在此?”余悸放慢脚步像似在自言自语,李壬暗了暗眼眸没有吭声,余悸低声笑笑便不再言语。
这时老管家神色慌张的走过来,看了眼余悸俯身在李壬身旁说道:“李副将,公主来访。”
李壬皱紧双眉,公主他见过几次,那可不是什么善茬。他扭头看到余悸紧张的拽着自个的衣袖的模样,不由担忧了,这女子能是公主的对手吗?
只见公主蜀月禾身穿粉金色的绣花罗衫拖地长裙,外披淡橙色轻纱,一头青丝上别精致的珍珠簪子,温婉可人的模样被人拥护走了过来。
“末将参见公主。”李壬单跪在地,剑柄被右手握在右旁,而余悸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没有半点行礼的意思。
“大胆奴婢,见到公主还不行礼。”一旁的太监尖着嗓音,阴阳怪气的训斥余悸。余悸轻轻撇了眼蜀月禾,区区一个公主而已,竟妄想她九尾灵狐行礼!
李壬起身挡在余悸前面,讥笑的说道:“狗东西,将军府的贵客岂可容你诋毁。”
这话呛得那太监脸色发青。
“你…”
“小安子,住口。”蜀月禾出声打断小安子的话,她含笑上前握住余悸的手,仿佛在示好一般唤了声妹妹。
李壬却深知,皇室女子,岂会容忍令自己丢尽面子的其他女子存在,他正想上前,却被余悸眼神阻止了。
余悸浅笑的看着蜀月禾,缓缓的抽出手说“公主说笑了,论年龄,我也是你姐姐才是。”
蜀月禾姣好的面容有些僵硬,但又很快恢复自然,“我听闻懿哥哥拒婚是因为姐姐,因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