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年危难(1966—1976)(7)
她说:“不要以为评《水浒》只是一个文艺评论,同志们,不能那么讲。不是,不单纯是文艺评论,也不单纯是对历史、对当代也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党内有十次路线错误。今后还会有的。敌人会改头换面藏在我们党内。宋江上了梁山,篡夺了领导权。他怎么篡夺的领导权呢?同志们,他是上山以后,马上就把晁盖架空了。怎样架空的呢?他……把一些大官,大的将军、武官、文吏,统统弄到梁山上去,都占据了领导的岗位。这是他的组织路线。”她恶狠狠地叫喊:“我们不仅承认阶级斗争不是熄灭了,而且要看到我们党内有两条路线的激烈的斗争。”
她还说:“党内有温和派,有左派,左派领袖就是鄙人。”
江青此番讲话的要害,是说在《水浒》这本书中,新上梁山的宋江架空了梁山农民起义的首领晁盖。江青的用意一看即知,她讲的宋江,指的就是邓小平。讲宋江架空晁盖,就是说邓小平架空毛泽东。
江青的这个讲话在大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郭凤莲后来回忆说:“我们当时听了,心都跳出来了。这不明明是把矛头对准中央的一部分领导同志吗?”
会议还没开,就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
9月15日上午9时,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昔阳县拖拉机厂新厂房正式开幕。华国锋主持会议,陈永贵致开幕词,江青、姚文元等参加了会议。
由于事先知道邓小平要在开幕式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重要报告,出席会议的3700多位代表怀着急切的心情,想好好聆听邓小平的讲话。当华国锋宣布“现在,请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向大会作重要讲话”的话音刚落,整个会场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尽管邓小平几次摆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但掌声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来愈热烈。不少刚出来工作的老干部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如此热烈、动情的场面使饱受磨难的邓小平也非常激动。面对台下一张张诚挚、热情的面孔,他干脆推开讲稿,开始讲话。
他说,这次会议很重要,可以说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来得最多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涉及的问题,虽然不像1962年七千人大会那样全面,但就实现二十五年的目标来说,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仅次于那次会议,或相当于那次会议。
他进而指出,形势大好,形势逼人。我们可能争取到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加强我们国内的建设,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加强我们的国防。二十五年来,我们做到了粮食刚够吃,这件事情不可小视,由过去旧中国的半饥饿状态达到每人占有粮食600多斤,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在工业方面,我们也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无论在工业、农业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进入世界前列,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这么一个基础。但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因为我们现在尽管有了这个基础,但还很穷、很落后,不管是工业、农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说形势好,有希望,大有希望。但是,我们的头脑要清醒,要鼓干劲儿,不仅路线要正确,而且要政策正确、方法正确。周总理在四届人大讲了毛主席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就是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我们说在形势大好下面,形势逼人。二十五年,从明年起,我们赌了咒,发了誓,要干这么一件伟大的工作,这真正够得上是雄心壮志。我们相信大家能够办到。但是,不要疏忽大意,不要以为轻而易举。
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照我个人的看法,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比较起来,更加费劲的是农业现代化。总之,形势大好,形势要求我们走快一些。二十五年来,总的来说,我们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不能算快。中央要求从现在起,从明年新的五年计划起,速度要比过去快,通过第五个五年计划,在二十年以内,一步一步更要加快。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就是第五个五年计划速度加快了,也不能满足。我们现在全国存在各方面的整顿问题。军队要整顿,是毛主席指示的。这是毛主席提出的纲。毛主席讲过,军队要整顿,地方要整顿。地方就有好多方面嘛。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毛主席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就是整顿。
邓小平的讲话,在广大与会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拥护。邓小平讲话结束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代表干脆站起来高举双手鼓掌不止。
对此,“四人帮”一伙自然是心怀不满。江青是最憋不住的。在邓小平讲话的时候,她就在一旁冷言冷语地多次插话,表示不同意见。
邓小平讲话一开始,江青就无理干扰,寻衅滋事,胡乱插话,引起与会代表的义愤,当然也受到了邓小平的当场反击。
邓小平说:“这次会议很重要,可以说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来得最多的一次重要会议。”
江青插话:“内容不一样。”
邓小平说:“重要性一样。仅次于七千人大会。”
江青说:“相当于。”
全场哗然。
当邓小平讲到部分县、地区粮食产量还不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时,江青插话:“不能那么说,那只是个别的!”
“个别的也是不得了的事呀!”邓小平提高了嗓音严肃地说,“就是个别的也值得很好注意呀!据23个省、市、自治区统计,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农业产值按人口计算平均为124元。最低的贵州,倒数第一,只有六十几块。社员有的还欠债。”
邓小平还没有说完,江青又抢着说:“有些债要取消了。”
邓小平当即指出:“那是政策问题,中央要另行研究。”
邓小平接着说:“四川倒数第二,九十几块,这行吗?”
江青说:“8000万人口。”
邓小平:“9000多万喽!”他故意把“喽”字的发音拖得既高又长。他接着说:“类似四川100元左右的还有好几个省。这是讲产值,还不等于社员收入。社员收入有的很少。这种状况,我们能满意吗?”
面对邓小平义正词严的陈述,江青无言以对。
邓小平强调:学大寨,要真学,不要假学,不要半真半假地学。真学,关键在领导。
邓小平还力图打破“左”的帮派用人体系。他向在座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把那些思想好、联系群众、能够带头干、能够艰苦奋斗的人提起来,不管过去是这一派那一派,不管过去犯了点儿什么错误。从省里到地、县、公社、队,层层都要选好人,选好人就有希望。天天空喊学大寨,是没有希望的。
这次农业学大寨的会议,实际上变成了邓小平和“四人帮”直接交锋的战场。会上各讲各的,政治分歧十分明显。全体与会的各级干部,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邓小平的求真务实,江青的无理取闹,给每一位代表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江青干扰邓小平讲话的企图没有得逞,自然不甘心处于下风。
邓小平讲话结束后,江青便不顾会议没有安排她讲话的程序,声称要在会上“讲几句”,并摆出非讲不可的架势。无奈之下,只好让她讲话。
江青拉开她那特有的大嗓门开始讲话。她明知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不来参加会议是中央定的,却借题发挥,胡乱指责各省第一书记不来参加会议是“不重视农业”,“第一书记只来了一个内蒙古的尤太忠”。
邓小平当即指出:“各省市是按中央通知办事,主管农业的书记来了就行。”
接着江青又扯了几句农业问题,然后调子一转,把话题转到了评《水浒》问题上。她说:“现在,中央就有人架空毛主席!”
江青还提出无理要求,要在大会上播放她9月12日的讲话录音。对此要求,没有人理睬。但她并不罢休,会议一结束,她又立即提出要印发她的讲话稿。
对于江青的无理取闹,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华国锋并没有给她正式答复,而是将她的要求报告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得知江青在大寨会议上的表现后,毛泽东十分气愤。他曾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地交代、嘱咐和批评,但江青就是听而不闻,屡犯不改。毛泽东生气地斥责江青的讲话是“放屁,文不对题”。毛泽东指示:“稿子不要发,录音不要放,讲话不要印。”毛泽东的这三个“不要”,又一次支持了邓小平,又一次打击了“四人帮”的嚣张气焰。
华国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拒绝了江青的无理要求,并指示山西省委书记王谦不要在山西播发江青的讲话。
开幕式后,邓小平应陈永贵的邀请到了大寨,午饭后上虎头山看了看,当天回到北京。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这场较量,邓小平占了上风。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也在同“四人帮”的不断斗争中艰难地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75年的整顿
1975年,邓小平开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形势非常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面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根据毛泽东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明确提出了要进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大刀阔斧地对全党和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整顿。
可以说,1975年的整顿,是后来进行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一次大胆尝试。邓小平后来曾经说: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改革也在1975年试验过一段时间,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
1975年的全面整顿,首先是从军队开始的。
1975年1月25日,刚刚就任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在总参谋部的干部大会上作了《军队要整顿》的著名讲话,明确提出军队要进行整顿。他说,目前军队的状况是:从1959年林彪主管军队工作起,特别是在他主管的后期,军队被搞得相当乱,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军队绝大多数同志是不满意这种现状的。他强调,优良传统要恢复,这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责任更大,三个总部本身首先要整顿。”由此拉开了军队全面整顿的序幕。
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军队整顿问题。7月14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由于林彪一伙的破坏,军队存在“肿、散、骄、奢、惰”等严重问题。军队整顿什么?就是上面讲的那五个字。他强调,军队要坚决反对派性,恢复优良传统。他说,有人讲,雷锋叔叔不在了。这很值得注意。军队要听党的指挥,不能散。
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受到全军上下的热烈拥护。会议精神经过短时间贯彻就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的主要成果,一是对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迅速、果断地进行了调整;二是落实了干部政策,有效地稳定和巩固了军队。
在进行军队整顿的同时,邓小平开始思考对各行各业的全面整顿。在此期间,毛泽东发出了三项指示: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安定团结和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毛泽东的三项指示,虽然仍旧强调阶级斗争的理论,但也再次表明了对周恩来和邓小平工作的支持。这三项指示,成为邓小平在全面整顿中高举的旗帜。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后抓的首要工作。1975年2月10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伊始,便由中共中央发出《批转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要求全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首先就要整顿国民经济。而要整顿国民经济,按照当时的状况,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等方面都是问题成堆,积重难返,怎么进行整顿?下决心整顿,就不能只整顿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必须进行全面整顿。当时国民经济的状况是:1974年上半年,不少地区、部门工业生产没有完成计划,钢铁、化肥和一些军工产品也欠账较多。特别是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生产下降,财政收支不平衡,收入减少,支出增加。1974年工农业总产值仅比1973年增长14%。钢和原煤总产量下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不仅如此,江青一伙发起的“批林批孔”运动,还造成了新的政治混乱,许多地区和部门重新出现了动乱的局面,一些企业的领导班子再一次陷入瘫痪,使得经过艰苦努力刚刚趋向稳定的形势又受到破坏。面对这样一个混乱加动乱的烂摊子,整顿从哪里入手呢?
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邓小平从来都是冷静分析,抓住要害,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明确提出:要进行全面整顿,首要的,是要抓住干部问题,也就是班子问题,关键是领导班子。要坚决地同派性作斗争。对那些有野心、争权夺利、耍阴谋诡计的派性分子,必须作坚决的斗争,该批的批,该调的调。在人的问题解决之后,就要恢复所有被破坏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重建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这就是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选择的突破口。
国民经济积累下来的问题千头万绪。而在众多严重问题中,铁路问题尤为突出。因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担当着为国民经济各条战线输送物资的巨大任务,铁路运输的问题不解决,生产部署就会全部被打乱。因此,邓小平认为,只有首先整顿铁路这一突出的薄弱环节,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标确定了,邓小平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