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纳敢谏的君臣
李世民做了皇帝,就是唐太宗。在他当政的二十多年里(627—649),政治开明,国力强盛,百姓过上了安定殷实的生活。因此,人们称这一个时期为“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唐太宗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除了他的雄才大略等因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纳谏。这一点在他的治国经历中非常突出,因而得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的美誉。
什么叫纳谏?就是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尤其要听取批评意见,从中判断优劣是非,然后吸收那些好的意见来制订政策、处理事务。唐太宗能纳谏,是因为他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唐太宗的这个道理,是从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中得到的启发。
勇武善战的唐太宗,非常喜爱收藏一些好的弓箭。在南征北讨的岁月里,收集的好弓箭已有几十张之多。他便以为天下的好弓都收尽了,不会再有更好的。有一天,唐太宗拿出自己收藏的弓箭给造弓箭的工匠师傅们看,心里美滋滋的,似乎想炫耀一番。工匠们一看,便恭恭敬敬地禀告道:“皇上,实不敢相瞒,这些弓箭其实都算不上是好弓。”
“怎么不是好弓?这可都是我四处搜集得来的。”唐太宗问道。
“这些弓的木头取纹都不直,所以虽然很硬,射出去的箭却易歪难直。”说着,那工匠拿出一张他们制造好的弓,呈到唐太宗面前,“请皇上试试这个。”
唐太宗接过来,反复看了看,拉了拉,又搭上箭,射了一下。果然好弓!再看原来那些弓,都觉得不怎么样了。唐太宗这才明白,自己以前鉴别弓箭好坏的方法,并不十分精准,并由此悟出一个非常明显却又十分深刻的道理。有一天,唐太宗与大臣们讨论政事,说话之间,唐太宗就把上面这件事说给大臣们听,最后感慨万分地说:“我是用弓箭打下江山的,却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这么多,我怎么可能都了解呢?你们一定要多提醒我。”
在唐太宗的鼓励下,大臣们都敢于说话了。遇上讨论事情的时候,也都乐意把意见当面提出来。特别是有位名叫魏徵的大臣,总是不断地给唐太宗提意见,而且往往据理力争,丝毫不让。唐太宗对他也特别看重,还常常把他召进宫中,单独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古代的君王,有的明智能干,有的昏庸无能。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魏徵回答说:“明智能干的君王,总能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昏庸无能的君王,却只听得进一两个人的话。吸取大家的意见就能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只听个别人的话,就会闭目塞听,受其蒙骗。这就是好皇帝与坏皇帝的区别。”
唐太宗听了,连连点头。
有个大臣的女儿,才貌双全,皇后建议把她选入宫廷,并且已经登记入册。其实这位姑娘已经与人订婚,有了婆家。但既是选入皇宫,谁还敢说个不字呢。有人就把这事告诉了魏徵。
魏徵急忙进宫拜见唐太宗,劝谏道:“皇上居住的是深宫大院、亭台轩榭,应该想到贫民百姓是否有房住;皇上每天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应该想想贫民百姓能否填饱肚子;皇上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应该想想贫民百姓是否有个家。”
唐太宗说:“你说了这么一通道理,到底想说什么啊?”
魏徵这才把来意挑明,说:“人家的姑娘已许婆家,皇上却要去夺为己有,岂是一个好君王所能做的事呢?”唐太宗连忙认错,自责不已,马上下诏,从嫔妃名册中划掉那位姑娘的名字。
从此以后,唐太宗越来越信任魏徵,而魏徵提的意见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尖锐,有时简直让唐太宗听不下去,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刚刚上朝,魏徵就为一件事与唐太宗辩论起来。君臣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直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气呼呼地真想一声令下,将魏徵赶出宫去。可他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善于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努力按住火气。退朝后回到宫中,唐太宗仍是怒气不消,愤愤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不明白唐太宗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就问:“陛下想杀谁?”
唐太宗嚷道:“杀谁?我要杀魏徵!这个乡巴佬太猖狂了,总是当着大家的面叫我难堪。我这个皇上倒受他摆布了,哼!”
长孙皇后听了,不言不语地走进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皇帝的正规礼服。然后回到唐太宗面前,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把唐太宗给弄糊涂了。只听长孙皇后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魏徵犯颜直谏,刚正不阿,正说明皇上的英明。所以向皇上表示祝贺。”
唐太宗听了这一席话,恍然大悟,心中的怒气一下全没了。从那以后,唐太宗不但不怨恨魏徵,反而常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人家都说魏徵态度暴躁,举止粗鲁,我看那恰恰是他的妩媚可爱的地方呢!”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回顾自己的事业,说:“过去帮我夺取天下的是房玄龄,今天帮我治理天下并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谋划的是魏徵。即使是古代的著名大臣,也不会比他做得更多更好了。”然后,唐太宗向大臣问道:“魏徵与诸葛亮哪一个更有本事?”
有个大臣回答:“诸葛亮的文武全才,不是魏徵好比的。”
唐太宗不以为然,赞道:“魏徵大仁大义,全心辅助我治理天下,想要使我达到古代尧舜的那种治国境界,诸葛亮哪能与魏徵相提并论呢!”
魏徵不管唐太宗生气也好,称赞他也好,还是照样给唐太宗提意见。在短短的十几年里,魏徵给唐太宗提的批评、建议大大小小有二百多件。他之所以敢于直言劝谏,是他摸准了唐太宗有一个最大的恐惧,就是怕亡国。因此,魏徵常常引用隋朝的例子来劝谏唐太宗,唐太宗也知道魏徵是帮助他避免亡国之祸的忠臣,因而能忍气接受劝谏。
公元643年,魏徵得了重病。唐太宗每天都派人去看望他,向他表示问候,希望他还能为自己再提点儿意见。到了病危时,唐太宗亲自来到魏徵病床前,看着魏徵奄奄一息的样子,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就问魏徵:“爱臣还想要些什么?”魏徵缓缓应道:“我是什么也不想了,我只担心国家的前途啊!”唐太宗感慨万千,紧紧握住魏徵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不久,魏徵去世了,唐太宗亲自赶往吊唁(yàn)。在魏徵的灵前,唐太宗想起了魏徵忠君报国、犯颜直谏的件件往事,又伤心地痛哭起来。由于过分伤心,他整整五天没有上朝。唐太宗还颁发诏书,命文武百官都要去吊唁魏徵,参加魏徵的葬礼。
唐太宗为魏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之后,一上朝议事,就对百官慨叹道:“以铜为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戴得是否端正;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如今魏徵去世,就使我少了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了。”
唐太宗忍住悲痛,又继续说道:“前两天,我派人整理魏徵的文稿,发现在一张未写完的纸上有这样几句话,‘天下的人各种各样,有好有坏。任用好人则国泰民安,任用坏人则国败民穷。对于文武百官,总不免喜爱一些人,怨恨一些人。一般说来,对于自己怨恨的人,则往往看不见他的好处。因此,在用人上一定要慎重,不要被自己的感情所迷惑。如果喜爱一个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怨恨一个人却了解他的长处,这样就能去其不足,用其所长,国家就可以治理好了。’魏徵的话说得多好啊!用这些话来对照自己,我就担心会出现这种过失。从此以后,你们大家都要向魏徵学习,见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就记下来告诉我,使我少出差错过失。”
大臣们都十分感动,向这位善于纳谏的皇帝投出了敬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