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19—20世纪,俄国)
贵族“鞋匠”托尔斯泰
俄国大画家列宾画过一幅油画:在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一位头戴白帽、长髯飘拂的老人,正亲自驾马犁田呢。
托尔斯泰在耕田
这位老人就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1828—1910)。他下地犁田并不是摆摆样子。中年以后,他坚持自己担水劈柴、下田劳作,还学会了做靴子呢。他缝制的牛皮靴,连老靴匠看了都赞叹不止。
这事儿放在别人身上,也许并不新鲜。可托尔斯泰本人出身贵族,是世袭伯爵,家里有的是奴仆,他干吗要自讨苦吃呢?这还要从托尔斯泰的童年说起。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在离莫斯科二百公里的亚斯纳亚·波里亚纳庄园。他家是名门望族,父亲尼古拉伯爵是个退役中校,母亲是位公爵家的千金。
然而托尔斯泰一岁半时母亲就去世了,九岁时父亲也死了。几个孩子成了富有的孤儿。他的姑母——一位远在喀山的贵妇人,成了他们的监护人。他们也因此搬到喀山去住。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从小上学功课很糟。十六岁时,他勉强考进喀山大学,先是学语言,因考试不及格,又改学法律。——这倒不是因为他脑子笨,而是他心不在焉的缘故。
像一般的富家子弟一样,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很感兴趣,今天去赴宴,明天去跳舞,哪儿还有心思念书呢。最终他退了学,回到了亚斯纳亚庄园。
在庄园待了四年,他依然没有固定的生活目标。渐渐地,平静的生活让他厌倦了,二十三岁那年,他跟着大哥尼古拉上了高加索前线,当了一名炮兵军官。他先后参加了讨伐高加索山民以及抵抗英、法、土耳其军队的战斗,打起仗来十分勇敢。
然而不打仗的日子似乎更多。于是他便埋头读书,也练着写一点儿东西。他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便打算写几部小说。先写了《童年》,主人公是个貌不出众的贵族儿童,却有一颗敏感的心,喜欢思考,常常用心灵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一切……
稿子寄给了《现代人》杂志。由于没有把握,托尔斯泰连名字也没署。《现代人》杂志的主编涅克拉索夫读了小说,立刻感觉到:这又是个大手笔!他马上写信给托尔斯泰,主张他用真名发表。
托尔斯泰受到鼓舞,此后又接连写了《少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作品。——这位朝秦暮楚、用心不专的贵族青年,终于在高加索的战火里,骑着战马走上了文坛。
《哥萨克》里有自己
高加索雄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中篇小说《哥萨克》,便是以高加索的哥萨克村庄为背景的。
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荒唐生活,带了仆人到高加索去从军。在哥萨克村庄里,他爱上了俏丽矫健、带着野性的哥萨克姑娘玛丽亚娜。——姑娘其实已经有了未婚夫,小伙儿叫卢卡什卡,是哥萨克中的人尖儿,勇猛剽悍,还因打仗勇敢得过奖章呢。
《哥萨克》插图
接触多了,姑娘也喜欢上了奥列宁。奥列宁爱高加索的一切,打算加入哥萨克籍,就在这儿安家落户了……可突然发生了意外,卢卡什卡作战受了伤,危在旦夕。
姑娘悲痛欲绝,她见奥列宁去找她,便哭喊着:“一个哥萨克被打死了……走开,讨厌的东西!”——奥列宁终于明白了:他永远是外人,无法融入当地的民族中去。他伤感地离开了村子,没人给他送行……
看得出来,奥列宁便是托尔斯泰自己。这个贵族青年厌倦了贵族生活,喜欢大自然的朴素与宁静。小说中描写了高加索终年积雪的群山、时缓时急的河流、苍茫的原野林莽和令人陶醉的民俗民风……自然和谐、返璞归真,日后成了托尔斯泰全力追求的崇高境界。
《哥萨克》是作者离开高加索七年之后发表的。这七年里,他回到彼得堡,结识了一大批文学家。大家对他的才气大加赞赏。有人还半开玩笑地预言:这个小小军官会把我们大家都挤掉的!
然而有一阵子,托尔斯泰对文学不那么热心了。他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改善农民的悲惨生活。
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步是要办教育。他动手在自己的庄园开办了一所农民子弟学校,以后又在周围村庄开办了几所,还请来一些大学生当教师。他自己还亲自出国考察教育。——托尔斯泰对教育的兴趣一辈子都没改变。他甚至说过:“跟写作相比,我更喜欢办教育。”
三十四岁那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妻子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名叫索菲亚。托尔斯泰的写作兴趣此时又高涨起来。《战争与和平》这部大书,就是在婚后动笔的。
后来他又完成了另一部长篇《安娜·卡列尼娜》,那时他已年近五十。他的思想,在这以后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觉得有一件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那就是“拯救灵魂”!
他对宗教和道德产生了极大兴趣,觉得官方教会的所作所为离基督教真义相差太远。他整天读啊,想啊,找农民和神父们谈话,还到处做善事。他最终总结出两条准则:一是要在道德上自我完善,二是不以暴力抗恶。
他厌倦贵族生活,决心像平民一样自食其力地活着。于是出现了开头出现的那种场景。
不过没人能理解他,连妻子儿女也觉得他发了疯。官府也千方百计限制他发表文章、演说,宣传他那套跟官府、教会格格不入的观点。
就在托尔斯泰忙着寻求真理、赈济灾民的空当儿里,他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复活》。这书前后写了十年,从六十岁一直写到七十岁。
哲人挥手去,绿杖何处寻
为了打击这位大作家,东正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消息传开,成千上万的人上街游行抗议。外国文学家也纷纷发宣言、打电报,指斥俄国政府和教会。
托尔斯泰八十寿辰那天,世界各地的贺信、贺电潮水似的涌来,鲜花和礼品堆得像座小山。托尔斯泰成了举世公认的文学泰斗啦。
不过托尔斯泰却常常陷于苦恼之中。亲人不理解他,埋怨他,不愿跟他一起过平民化的生活。当他穿着布衣、吃着青菜的时候,身后总有个穿燕尾服的仆人伺候着,这一切都让他受不了。
1910年10月底的一个夜晚,八十二岁的托尔斯泰决定出走。他带了简单的行李,跟一位老友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可就在半路,他着了凉,又转成肺炎,不得不在一个小站下了车。
报纸把这个消息传向俄国、传向世界。无数人向这个小站涌来。然而,托尔斯泰毕竟年纪大了,无法抵御疾病的打击,于11月7日清晨离开了人世。——一颗照耀世界文坛长达半个世纪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
成千上万人为他送葬。他的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里亚纳庄园的林间空地上,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小时候,托尔斯泰常在这里做游戏。据说林中藏着一根绿杖,上面写着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秘诀——然而绿杖始终没有找到。
当人们到林间这位伟人的坟墓凭吊时,一定会想到:在这里长眠的,是一位毕生为了人类幸福而探索不止的人;他的几十卷大作,不正阐述着绿杖上的真理吗?
《战争与和平》:炮声惊动四大家族
就说说《战争与和平》吧,其写作背景是俄法战争。
在19世纪头十几年里,欧洲战火不断。先是俄、英、奥、普结成反法联盟,跟拿破仑作战。而拿破仑没被打倒,反法联盟反倒土崩瓦解。这以后,俄国跟法国订立了和约,赢得了一段和平岁月。
到了1812年,拿破仑亲提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先后在斯摩棱斯克和波罗金诺展开大会战。俄军则主动放弃莫斯科,让拿破仑得到一座空城。
《战争与和平》插图一
时值冬天,天寒地冻,又没有粮草,法军只好狼狈撤退。拿破仑逃出俄国时,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战争与和平》就是以1805年到1820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写成的。
小说集中刻画了俄国上层社会四大家族的一系列人物活动。先说说包尔康斯基公爵这一家吧。老包尔康斯基是一位正直刚强的勋臣,如今退休在家。
他的儿子安德烈公爵年轻英俊,才智过人,性格坚强孤傲,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妻子丽莎怀着身孕,可大战在即,他要到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帐下去当传令官,只好把临产的妻子送到乡下,托老父亲和没出嫁的妹妹玛丽照顾。
另一个家族是罗斯托夫伯爵一家。老伯爵人很好,对待庄园里的农奴也很和善。不过他不善理财,经济走的是下坡路。他的儿子尼古拉是个军官,还没成家。女儿娜塔莎天真纯洁,年纪还小。一家人倒也和和睦睦。
别祖霍夫伯爵则是个大富翁,家里有四万名农奴、几百万财富。不过小说开头时,他已病危。由于他没有正式继承人,所以听到消息后,凡是沾亲带故的,全都涌到他的客厅里,想从遗产里分点儿好处。
然而老头儿一死,遗嘱公布,大伙全都傻了眼:老伯爵早已把私生子彼尔立为嫡子,让他继承了全部家业!
彼尔是个又高又胖的青年,从小在国外受教育,如今刚刚回国。他笨嘴拙舌,不善应酬,说话行事也不合时宜;加之意志薄弱,整天跟一伙公子哥儿混在一块儿,虚掷光阴。安德烈跟他不错,常常劝他,因为安德烈知道彼尔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还有库尔根公爵一家。这位公爵跟别祖霍夫是远亲。别祖霍夫临危时,他的小算盘打得最响,结果失望也最厉害。——不过他很快就有了新目标。他把彼尔请到自己家里去住,还为他在宫廷里谋了个差使。
库尔根有个女儿叫爱伦,长得挺美,可为人轻浮;彼尔对她并没有好感。后来老库尔根硬是把彼尔和爱伦撮合到了一块儿——他是看上彼尔的百万家私啦。
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是个浪荡公子,最会挥霍胡闹,自己有了妻室,还到处追逐女人。这家子,没一个好人!
战火中的爱恨情仇
1805年,俄法战争打响了。安德烈和尼古拉都上了前线。在奥斯特里茨战役里,法军发起猛攻,俄军兵败如山倒,眼看着军旗也要倒下去了。身为传令官的安德烈跳下战马,举起军旗,高喊着“乌拉”,冲向敌军。俄军这才停止溃退,转而进攻。可是,冲在最前头的安德烈却倒在了田野上……
家里头,安德烈的妻子丽莎正难产,已经昏死过去了。在这以前,谁也不敢把安德烈的死讯告诉她。——可是突然间,一辆马车却把安德烈送了回来:原来他竟没有死!一家人的激动劲儿就别提了。
孩子生下来,丽莎却死了。——仗打败了,自个儿差点儿送了命,妻子又去了,安德烈一下子变得消沉了。
《战争与和平》插图二
心里厌倦战争,可战争偏偏又来了。安德烈不愿再上战场,便胡乱在后方谋了个差使,把心思放在经营庄园上。
彼尔这会儿也在自己的庄园里搞改良试验呢。他已经跟爱伦分了手。原来风流的爱伦婚后又跟彼尔的酒肉朋友朵罗豪夫拉拉扯扯,彼尔忍无可忍,提出决斗。彼尔在决斗中打伤了朵罗豪夫,报了仇。他把财产分一半给爱伦,自己就回到乡下,埋头搞起社会试验,打算改善农奴的生活。然而效果并不怎么好。
后来安德烈结识了罗斯托夫伯爵的女儿娜塔莎,两人渐渐有了好感。安德烈已经盘算着向姑娘求婚了,他的爹爹包尔康斯基公爵却反对这门亲事:一个穷贵族的女儿能有多少陪嫁?没法子,安德烈只好推迟了婚期。——可这样一来,却让阿纳托尔钻了空子。
阿纳托尔就是爱伦的那个风流哥哥。有一回他在戏院里看见美丽的娜塔莎,便缠上了她。天真幼稚的娜塔莎相信了他的甜言蜜语,于是写信给安德烈的妹妹玛丽,要跟安德烈解除婚约。
这会儿安德烈刚好不在国内。就在娜塔莎准备跟阿纳托尔私奔的时候,彼尔及时揭穿了这个浪荡公子的真面目。——娜塔莎自知受了骗,又干了对不起安德烈的事,愧悔交加,差点儿自杀。
安德烈从国外回来,听到这事,咬牙切齿要找阿纳托尔报仇。他一路追踪这个坏家伙,却总是被他甩掉。
后来安德烈再次加入老上司库图佐夫的幕府,准备迎击入侵的法军。——这一回,他终于找到了阿纳托尔,是在战地医院里。安德烈因再度负伤被送到这里来包扎,阿纳托尔就躺在旁边一张病床上,因受伤被锯掉一条腿。
这种时刻,还有什么恩怨不能了结呢?
“空前的最伟大的小说”
法军进逼莫斯科,娜塔莎随着家人一道撤退。不久她听说,有辆篷车跟着她家的车队,车里躺着的,正是生命垂危的安德烈。到了夜里,娜塔莎鼓起勇气去看安德烈。——安德烈一点儿也不恨她,还说更爱她了。娜塔莎泪如雨下。从这时起,她再也没离开安德烈,直到安德烈最终闭上眼睛。
彼尔此刻又在哪儿呢?他仍在莫斯科,换了一身农民的装束,怀揣着尖刀,准备去刺杀拿破仑。
拿破仑没找到,他却被法国兵抓了起来。法国人从莫斯科撤退时,把他编在俘虏营里。半道儿上,他又被俄国的游击队解救出来。没想到游击队的指挥官,就是当年跟他决斗的朵罗豪夫……
法国人失败了,卫国战争结束了。此时爱伦已死,彼尔跟娜塔莎结了婚——他早就爱着她呢。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则娶了安德烈的妹妹玛丽。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平的生活显得格外和谐、安宁……
《战争与和平》插图三
《战争与和平》如果只写这四个家族,也便显示不出怎样伟大。可贵的是作者围绕这四个家族的人物活动,展开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六百位。其中既有沙皇、拿破仑、库图佐夫这样的历史真人,也有大量虚构人物。
不过虚构人物,也总是以真人做模特的。罗斯托夫伯爵,就很像托尔斯泰的爷爷;包尔康斯基公爵,又像他的外公。尼古拉的原型是他父亲,安德烈像他的二哥,娜塔莎的原型则是他的妻妹;而彼尔的形象里,更多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有这么多亲人做模特,难怪他笔下的人物都那么有血有肉、真实可亲。
这么多的人物和事件组织到一块儿,可不是件容易事。小说采取多线索齐头并进又主次分明的写法,沿着时间的脉络,把十几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和个人际遇娓娓道来,有条不紊。
读者随着作家的笔,一会儿走进豪华热闹的贵族客厅,一会儿来到宁静的乡间田庄,一会儿又走上硝烟弥漫的大战场……这真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史诗,整整写出了一个时代!
托尔斯泰写这部书,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的。他肯定了贵族优秀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最终是谁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呢?是老百姓!托尔斯泰在描述历史时,越来越看清了这一点。
《战争与和平》这四卷大书一出来,立刻引起巨大轰动。一时之间,俄国和欧洲的作家们交口称誉。有人说,它可以跟《荷马史诗》相媲美。屠格涅夫读这小说时,“高兴得冷一阵热一阵”,读着读着,竟兴奋得喊了起来。法国的福楼拜、英国的高尔斯华绥,都称它是“第一流的作品”“空前的最伟大的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无从逃匿
写《战争与和平》,用去了托尔斯泰六年的时光。书写完了,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吧?托尔斯泰却一刻也闲不住。
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学希腊文,继续办教育,还替闹灾荒的地区募捐……就这么过了两三年,他脑子里又有了一个新题目:写一个上流社会的已婚妇女爱上了别的男人,然而她并非“坏女人”。——这就产生了那部著名长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是大官僚卡列宁的年轻妻子,比丈夫小二十岁。她美得惊人,眼光和笑容里有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青春气息。小说一开头,她从彼得堡来到莫斯科的哥哥家,为的是替哥哥、嫂子调解家庭纠纷。
哥哥、嫂子之间的疙瘩倒是解开了,嫂子的妹妹吉蒂却对安娜产生了妒意。原来吉蒂爱着英俊潇洒的年轻军官渥伦斯基。可自从安娜来后,渥伦斯基在舞会上就总是围着安娜转,把吉蒂冷落在一旁。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一
安娜察觉之后,就提前离开了莫斯科。但在火车上,她意外地发现:渥伦斯基也跟来了。安娜又是惊喜,又是不安。——她也暗暗喜欢上这个年轻军官了。可她是结了婚的人,还有个可爱的儿子,又怎么能再爱别人呢?
渥伦斯基不管这些。在彼得堡,他到各种社交场合追踪安娜,向她表白爱情。安娜也总盼着能见到他。关于他们的流言,很快在彼得堡上流社会传开了。丈夫卡列宁也曾旁敲侧击地问过,安娜当然只能否认啦。
不过真情是最不容易掩饰的。有一回,安娜跟丈夫看赛马,亲眼看着渥伦斯基从马背上跌下来。安娜一下子站了起来,竟忍不住当众哭出声来!
在回家的路上,卡列宁冷冷地逼问安娜,安娜哭着说:“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我看见你就受不了,我恨你……”这下子,算是摊了牌啦。
卡列宁怎么办呢?决斗吧,怕不是渥伦斯基的对手;离婚呢,手续麻烦不说,家丑可就传扬出去了。——最后他一跺脚,干脆就这么忍了。自个儿不幸福,也不能让安娜舒心、自在。
是谁杀死了安娜
安娜有心跟渥伦斯基私奔,却又舍不得孩子。渥伦斯基由于生活挥霍,正为经济问题头痛呢,因而也没有带她离开的意思。安娜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一天也不愿跟卡列宁过下去,可渥伦斯基待她似乎已不如从前了。
最可怕的是安娜临产了,孩子是她跟渥伦斯基的。孩子难产,安娜昏迷了三天三夜,发高烧、说胡话……卡列宁忽然可怜起妻子来。他宽恕了安娜,还向渥伦斯基表示和解。渥伦斯基感到屈辱,回家后开枪自杀,却没有死。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二
安娜也终于捡回一条命。家里算是暂时平静了几个月。不过卡列宁越是做出宽宏大量的姿态,安娜就越难受。渥伦斯基身体复原后,本打算远走高飞,可是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卡列宁同意离婚了。渥伦斯基喜出望外,没等法院判决,就带着安娜去了国外。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离婚的最后判决还没下来。安娜想念儿子,跑回家看他,却像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慌慌张张的,连给儿子买的生日礼物也忘记留下。
更让安娜痛苦的是上流社会的态度。有一回,她不听渥伦斯基劝告,独自去剧院看戏。相邻包厢的一位贵妇人,竟像是受了天大的侮辱,戏也不看就拂袖而去。——这一切太可怕了,安娜的精神已经受不了啦。为了爱情,她失掉得太多了,只怕这爱情最终也将失掉。
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弄得渥伦斯基也烦起来,整天往外跑。有一次两人拌了嘴,渥伦斯基拔腿就走。安娜派人捎信儿、打电报,渥伦斯基却迟迟不肯回来。安娜彻底绝望了。她要报复,要让她所爱的人抱憾终生!
此时她正在一个火车站里。当年她第一次见到渥伦斯基时,也是在火车站里。那一回,有个扳道工被火车轧死了,渥伦斯基还慷慨大度地把钱袋赏给了死者的家人。——这么想着的时候,火车开动了,安娜向车轮下猛扑了过去……
美丽的安娜死了!是谁杀死了她?
是传统的规矩和虚伪的道德!这个势力太强大了,压迫也太沉重了。安娜勇敢地向它挑战,然而她一个人势单力薄,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渥伦斯基是个贵族公子哥儿,本来境界不高,完全不能理解安娜那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心。这个悲剧式的结局,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安娜临死时恨恨地说:“这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正是作家本人对社会的宣判啊。
不过安娜还是胜利了。她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又用生命表达了自己最强烈的反抗。——有几个男儿能跟她相比?
《复活》:少爷遇上旧“情人”
接下来的一部长篇大作是《复活》,跟前两部巨著相比,这一部的线索比较简单,主要人物只有两个:三十多岁的贵族地主聂赫留朵夫公爵和妓女卡秋莎。——后者被人诬告毒死了嫖客,此刻正面临审判呢。而审判她时,聂赫留朵夫恰好是陪审团成员。
《复活》插图一
聂公爵在法庭上一见到卡秋莎,不觉大吃一惊。这姑娘他认识,跟他本人还有过瓜葛呢。——卡秋莎本是个女农奴的私生女,三岁时死了娘,女东家收留了她。这女东家正是聂公爵的姑妈。
那年夏天,正在念大学的聂公爵到姑妈家去度假,那是他头一回见到卡秋莎。两人相互爱慕,分手时都挺伤感。
几年以后,聂公爵已经步入官场,他再次到姑妈家去做客,姑娘出落得更漂亮了。而聂公爵也不再是当年的纯朴少年,心里多了一份卑污。他想方设法占有了姑娘,事后塞给她一百卢布,算是她的身价。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去过姑妈家——不想这姑娘今天竟沦落到这步田地。聂公爵觉得心里有愧,休庭后就到狱里去探监。
聂公爵对姑娘说,自己是来求她宽恕的,希望能帮助她,也好赎赎罪。可姑娘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纯情少女了。当年她怀上身孕,被女东家赶出了门,无奈当上了妓女。这么多年,她只觉得世上所有男人全是坏蛋!
她整天借酒浇愁,并学会了对付男人的法子:占他们的便宜。她弄明白聂公爵的来意后,便先向他要了十卢布。聂公爵看得出:这女人在风尘中陷得太深啦!
宽恕仁爱,赎己救人
不过聂公爵还是请律师替姑娘写了状子,拿到狱里让她签字。
聂公爵向姑娘提出:“在上帝面前,我有责任跟你结婚。”不想姑娘听了发起火来,她说:“上帝,什么上帝?当初你记着上帝就好了!……我是个犯人,您是公爵老爷,你上这儿干吗来啦?……你今世利用我寻欢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拯救你的灵魂;走开吧,你这个讨厌的家伙……”说着大哭起来。
姑娘的话,使聂公爵更加看清了自己的罪过。他拿着状子去了彼得堡,利用自己的贵族身份,四处奔走求助,希望能对姑娘的冤案进行复审,可是收效不大。
在那个社会里,有几个官僚是真心替百姓办事的?——就说初审的那几位法官吧,有一位因为到妓院去寻欢作乐,审案前连案卷都没看。另一位刚跟妻子吵了架,只琢磨着回家能不能吃上晚饭。还有一位是病包儿,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胃病。庭长则一心盼着审讯快点儿结束,好去会情妇……卡秋莎的罪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判定了。
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聂公爵决定实践诺言。他回乡处理了产业,就陪卡秋莎踏上了流放的路程。
经过聂公爵通融,卡秋莎被调到政治犯的队伍里,干一点轻活儿。政治犯里有个叫西蒙松的青年真心爱上了卡秋莎。人的尊严又从卡秋莎的内心深处萌生出来。她不愿这么拖累公爵,又爱慕西蒙松的为人,便决定跟西蒙松结合。
《复活》插图二
聂公爵呢,他祝卡秋莎幸福,自己也终于在《福音书》里找到了人生真谛。他醒悟到:“人们在上帝面前都是有罪的。任何人都无权惩罚别人。只有相互宽恕、互怜互爱,才是人类的唯一出路。”聂公爵的认识,其实就是托尔斯泰的认识。不过小说的意义,却不止于此。人们印象更深的,是沙皇统治下官僚的卑劣、司法界的腐败、下层社会的贫困与无望……据说托尔斯泰为了写得更真实,还亲自去访问过狱吏呢。
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官们,可不能让小说就这么跟读者见面。他们把小说底稿一气删了五百多处,其中一章被删得只剩一句话。——沙皇政府对托尔斯泰怕得要命,可碍于他的崇高声望,也不敢轻易动他。
托尔斯泰与中国
托尔斯泰的小说,除了上面介绍的三部长篇,还有不少中短篇。此外还有各种戏剧、故事、随笔、评论、寓言……他的俄文版全集,总共有九十卷呢。
这样一位大作家,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对他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有位美国文学家说得好:“托尔斯泰的作品就像是湖泊那样大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整个人类的生活面貌。”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更妙:“托尔斯泰不是人,他是天神朱庇特!”
托尔斯泰的勤奋也是别人比不了的。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严格,总是反复修改。例如《复活》开头对卡秋莎相貌的描写,就曾修改过二十遍!
托尔斯泰夫妇
托尔斯泰能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豪,还因为他吸取了世界文化的营养。他精通十几种文字,读过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十分浓厚,不但读过德文版的《老子》,对《大学》《中庸》《孟子》《墨子》也都感兴趣。他还写过不少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其实他的“不以暴力抗恶”和“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主张,就是受了中国哲学的启迪呢。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托尔斯泰写了那篇有名的文章《不准杀害!》,痛斥侵略者。后来他还写了《致中国人民书》,只是没能发表。托尔斯泰曾说过:“假如我还年轻,一定要去中国。”可惜说这话才半年,他就与世长辞了。
不过早在大文豪活着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这位伟大作家了。1907年,他的作品被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时至今日,他的作品差不多全都摆上中国的书架啦!——一个人去世了,他的思想仍能给人以启迪,他的艺术仍能被人喜爱,这就叫死而不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