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甄别人才,培养人才,任用人才
任正非说:“华为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因为年轻,充满生命活力;因为年轻,幼稚病多,缺乏职业化管理。但只要对年轻队伍正确地培养、引导和管理,就会涌现出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
经得住考验的人才会被留用
随手一翻华为领导的内部讲话和宣传材料,感觉字里行间充满激情、鼓舞、号令和诱惑,任正非卓越的口才和煽情能力被公认为是这种企业传统的源泉。
在1997年华为市场部的迎新大会上,市场部老总挥动着双手,无比激动地演说:“市场营销是华为的先锋部队。在沙漠里,在高原上,在繁华的都市,在贫瘠的农村,等着我们的都是困难。我们的责任就是披荆斩棘,用生命、热血去铺筑华为的发展之路。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狭路相逢勇者胜,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市场营销是华为最具机会的部门,已经有2000人的队伍。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让我们去欧洲、进美洲、奋战在非洲!当我们的生命点燃成熊熊大火时,华为已经遍及全球。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今生无怨无悔!”
一篇檄文,像战前动员一般令台下的年轻人热血沸腾,一批新员工就此毅然响应号召,去了当时最艰苦的边远市场。
任正非说:“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有些火烧得短一些,有些火要烧得长一些;有些是‘文火’,有些是‘旺火’。它是华为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价值观,也是华为挑选干部的价值标准。经过千锤百炼的干部是第二次创业的希望,我相信会有许多新老干部担负起华为的重任。我们期待着他们。”
理想与现实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龙永图认为寻找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企业家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基础。企业家若空有理想而没有对现实和环境的认识,那么企业很可能还没成形便已夭折。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企业家,往往会令企业的成长道路布满荆棘。
1987年,留学日本的何鲁敏,谢绝了日本方面的高薪挽留,带着9箱技术资料回到国内。何鲁敏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当时的“海归”非常稀少,他完全可以进入国家科技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但是他选择了创业,“因为我念这么多年的书,一个月只挣62元钱,还不如门口卖茶叶蛋的老太太”。这个创业理由相当稚气,也预示了这个知识分子的创业道路将会有意料之中的曲折。
那时候,中国人均GDP才290美元。何鲁敏却把创业的目光瞄准了空气加湿器。何鲁敏带着一腔热血,头也不回地跳进了这个非常冷门的领域。很快,对做生意过于理想化的何鲁敏遭到了来自市场的当头棒喝。创业之初,何鲁敏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中没有比技术更有用、更值钱的东西了。后来他发现不完全是这样的,技术先进,并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面临实际困难后,何鲁敏才意识到市场经济是复杂而冷酷无情的。
知识分子创业往往太理想化,何鲁敏的创业一路磕磕碰碰,遇到各种倒霉事,好在何鲁敏抗挫折力极强,一路坚持,终于大难不死,取得了成功。
企业家和员工都需要经历一些弯路才能慢慢长大成熟。但是如果何鲁敏在创业之初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紧密一些,也许他所受的挫折不会那么多。柳传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来人:“凡事需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理想主义者,这一点非常可贵,可惜理想主义者往往想法浪漫,觉得一切问题只要按理想率性而为就会得到完美的解决,但现实会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教训得头破血流。何鲁敏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怀理想主义的热情,不抛弃,不放弃,在理想的世界中接受现实的洗礼,最终得到了凤凰涅槃的升华。
不仅高投入培养新人,也要求老员工不断充电
华为除了科研、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之外,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华为每年都要从高校招入一大批毕业生,仅1997年华为招入的应届毕业生就有7000人。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有潜力,但缺乏相应的经验,要达到华为的要求,需要一大笔培训开支,且华为员工受训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增加了资金的投入。员工正式上岗后,华为还为员工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这样的高投入可能短期内无法产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任正非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求是极其强烈的。任正非坚持认为,尽管可能会暂时增加生产成本,但华为聚集优秀人才、提高人才比重的政策是正确的。而这一点,也为许多大学教授所推崇赞赏。有那么几年,对于几所大学相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华为几乎是一锅端。这无形中提高了知识力的价值,提高了专业的价值,也提高了大学教授的待遇,因而许多教授对于任正非心怀感激。
华为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为此的付出是巨大的。原因一是中国还未建立起发育良好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不能完全依赖在市场上解决。二是中国的教育还未实现素质教育,毕业的学生上手的能力还很弱,需要培训。三是信息技术更替周期太快,老员工要不断地充电。公司有多少种员工培训中心,我也不清楚。总之员工之间的相互培训,已逐渐形成制度。
所谓人力资本增值大于财务资本增值,一定意义上,可以解释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比例,要超过在公司盈利等方面的投入。在人力资源方面,华为的投入可谓大手笔。
2004年元旦前,广州大学敲定在大学选修课程中设置关于华为产品的相关课程,由华为免费提供价值200万~300万元的产品设备,学生通过选修相应的课程,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华为的通信产品。作为回报条件,毕业时,华为的合作公司可以从中挑选相应的合格者,这是华为培养后备军的一个途径。这样的培训,每个人的成本接近1万元,而这样规模的培训华为每年都要进行成千上万项。据不完全统计,华为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支出就有上亿元之巨。
华为公司员工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培训系统、管理培训系统、技术培训系统、营销培训系统、专业培训系统、生产培训系统。华为培训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教学设备和环境为一体,拥有专、兼职培训教师千余名。建在深圳总部的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含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在内的各类教室110余间,能同时进行2000人的培训。教室的装备和设计满足教师授课、基于技能的培训(Technologies Based Training)、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需要。培训中心还拥有三星级学员宿舍、餐厅、健身房等生活、娱乐、体育设施,为培训学员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条件。
华为员工的主要培训方式为: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上机操作、工程维护实习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广泛采用多媒体CD培训、视频培训、音频培训等教学手段,并逐步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电视网络的远程教学,使学员无论何时何地均可受到华为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
实际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是对管理层进行拔高训练,都是为了打造整个团队的坚实地基。所以,培训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组成地基的一砖一瓦上,即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因此,团队成员的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创新思维等才是企业最终追求的结果。个人赚钱靠脑袋,企业发展靠思路,只有将企业中所有的智慧集中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发展战略,从而引导企业走向辉煌。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15年前的企业现在剩下的还不到3%。李嘉诚说:“昨天成功的经验,会成为今天失败的理由。”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就要锻造出一支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团队。而这种团队的形成势必要依靠知识的浇灌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学习就成为成长的必要前提,不断激发着团队及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如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引领整个企业不断向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迈进。
在松下电器公司的一期人事干部研讨会上,松下讲话并直接发问:“你在拜访客户时,如果对方问你,松下电器是制造什么产品的公司,你们如何回答?”业务部的人事科长恭恭敬敬地回答:“我会这样说:‘松下电器是制造电器产品的公司。’”
“错!像你这样回答是不负责任的!你们整天都在想什么?”松下的训斥声响彻整个会场。参会者都莫名其妙,遭训斥的人事科长更是不明白哪里错了。
松下脸色十分难看,拍着桌子怒火冲天地说:“你们这些人都在人事部门任职,难道不懂得培育人才是你们人事干部最主要的职责吗?如果有人问松下电器是制造什么的,你们就要回答松下电器是培育人才的公司,兼做电器产品!经营的基础是人,对于这一点,我不知说过多少遍。在企业经营上,资金、生产、技术、销售等固然重要,但人是经营的主宰,归根结底人是最重要的。如果不从培育人才开始,那松下电器还有希望吗?”
其实,早在创业初期,松下就已经认识到:拥有优秀的人才,事业就能繁荣,反之就会衰败。松下公司重视知识型人才、科研和智力开发。当有人问,松下公司最大的实力是什么?松下幸之助回答:“是经营力,即经营者的能力。”他指出:“掌握了经营关键的人是企业的无价之宝。”所以,松下先生强调在出产品前出人才,在制造产品前先培养人才。为了达到“造人先于造物”的目的,松下开办了在职训练指南,又称为OJT指南,指的是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培训教育。为保证公司全体员工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松下电器在职训练策划人宫木勇编写了《松下电器的在职训练》一书,洋洋洒洒写了10余万字。松下的心血没有白费,他“造人先于造物”的方针让他成为日本经营之神,让松下电器誉满全球。
建立学习型组织,实行“低重心”战略
如今,无论是在国外企业,还是在国内企业,新员工在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培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华为,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任正非曾经说过,刚刚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会面临着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公司所用的实践知识不一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首先是进行培训。华为将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人才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条件,永不停息地致力于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此,华为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任正非多次强调:“华为要培养优秀的科学家、营销专家、管理家,但我们整个培养工作要实行‘低重心’战略。要重视普通员工、普通岗位的培训。要苦练基本功,培养过硬的钳工、电工、厨工、库工,工程师、秘书、计划员、统计员、业务经理……每一个人、每一件工作都有基本功。要把员工‘做实’紧紧抓住不放,否则大好形势就浪费了。员工眼高手低的状况要克服,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在本职工作中有些作为的人。真正像江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向德国人民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
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两个方面。它是发展复杂技术和高难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得以更好应用和发挥的条件。任正非所说的基本功是指员工要有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它是员工个人发展和获得提升的基础。在任正非看来,新员工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培训,而老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形势时也必须重新接受培训。练好基本功是注重实干的学习态度,任正非反对员工不切实际,眼高手低,没有练好基本功,就想着做大事,实现大理想的行为。在华为公司,曾经有一名新员工,一进入公司就向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洋洋洒洒,热情洋溢。但任正非在一次大会上说:“这个人如果病了,他很可能是精神病,应该送去精神病医院;如果他没有病,那么他应该辞职。”任正非不认同那些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就提出远大理想、宏伟计划的行为。
阿姆科公司是一家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在钢铁业逐渐成为“夕阳工业”以后,它的日子开始很不好过,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公司的资金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形下吉姆·威尔走马上任,开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挽救公司。他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非把每个人都拉来战斗不可”。这不是一句宣传性的战斗口号,而是威尔在整治企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的最紧迫问题。
有一次他把心理学家请进公司,派他们到业绩最好的工厂去,请他们找出工厂里实现成功的真正带头人,弄清成绩应归功于谁。结果令他惊奇的是,心理学家们回来竟说:“工厂里没有带头人。”威尔不信:“什么,在我们最赚钱的、为顾客服务最出色的工厂里竟然没有带头人?”心理学家们说:“对,工厂里有我们前所未见的最佳团队。所有的人都在互相合作,每一个人都把功劳归于别人。没有整个团队什么也干不成。”
培养高端人才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很多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所有员工的力量,施行“低重心战略”,让岗位上每一个人都能更多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人才培养的上佳策略。自那以后,威尔对用人有了新的看法,他决定建立一套新的训练制度以鼓励团队行为。“以前我们发现了杰出人才马上把他提拔到公司中心去,使他离开了主流大众,这样做效果并不好。”于是,阿姆科公司设法培养一种新型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不是在那里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个人的才能,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他总是把成绩归功于他的部下,他能了解谁最需要帮助,对需要帮助的人说:“我来帮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帮助。”
在这套新的领导方法实施以后,威尔发现他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把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拉来战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全面的战斗。每个人都在力图把我们的公司抢走,我们努力把公司赢回来,使之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我必须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同我一起投入这场战斗。”
而正是由于他果断地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充分地激发了占企业员工比例大半的中低层员工的能量,他终于成功地把公司的每个人都拉进了与他并肩作战的行列中,公司亏损的局面得到了遏制。不久公司的账面上开始有了新的盈利,且盈利的数额越来越大。
华为找寻的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
华为创建初期,任正非是狼性思维的忠实贯彻者,这一点在他对于机遇的态度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狼知道,要想获得食物,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狩猎,因为猎物不会自己主动跑到身边来。例如,几只狼在搜寻目标时,遇到一群牛。面对这样的猎物,狼会先将牛群赶向山坡一侧的高地,形成包围圏后,再把牛群一冲而散,破坏它们的凝聚力。众牛四处奔逃,很多弱小的个体就会倒在锋利的狼牙之下。对于机会,狼从来都是主动寻找,大胆创造。
华为的创业起步阶段,毫无名气,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地,很多时候客户听到陌生的“华为”的名字会直接掉头走人。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带着他的队伍,以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战略,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自己的产品研发、争取客户群、学习先进管理模式等创造机会,一点点地打开市场、推进科研、完善管理。在取得如今的成就的今天,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团队可以自豪地说,华为走到今天的每一个机遇,都是华为人努力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凭运气得来的。
能够创造机会的优秀人才通常具备这样几种素质。
首先,具有端正、积极的态度。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才会有主动创造机会的意识和信念,一个积极的人才能不畏失败、不指望轻易成功,任何时候都不失去“采取行动”的精神。
其次,想要为自己创造出机会,要具备十分的自知之明。他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专业技能,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所在。这样才能找出适合于自己干的事情,而不是勉强自己去适应工作。
再次,做一行就要精一行,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可忽视。要成为专家,要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才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创造出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机会。
最后,能力再出众的人,也有被埋没才华的可能,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机会的人,一定是善于推销自己的人。要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充分展现在他人面前,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以上并非优秀人才所具备的全部素质,却是不可缺少的素质。等待机遇垂青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从这一大军中争取到机会的有几个?别以为争取机会就是主动的极致,真正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懂得如何通过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为自己创造机会。创造机会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之事,点滴积累、做个有心人,你也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机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因为年轻,所以才大有可为
1996年华为公司员工发展到3100多人,但全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才26岁,其中已经有60%取得了硕士、博士或高级工程师的学位和头衔,许多人已经掌握先进技术并从事电信研究工作达5年以上。正是这些高素质、高学历的青年男女在积极地推动着华为的快速发展。可见,随着公司员工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司人才也越来越年轻化。华为某一员工曾对任正非提出一个问题:“与外国竞争对手相比,华为最大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任正非说:“华为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因为年轻,充满生命活力;因为年轻,幼稚病多,缺乏职业化管理。”因此,任正非认为,年轻有优势也有劣势,但只要对年轻队伍正确地培养、引导和管理,就会涌现出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
在华为,不但有工作7天就被提升为工程师的新人,还有19岁的高级工程师。即使那些较大的科研项目,华为也可以放心大胆地任用年轻人挂帅。在华为,曾经有个年仅25岁的大学毕业生来领导500多人的中央研究部的事例。对于这件事,任正非的态度是:年龄小压不垮,有了毛病,找来提醒一下就改了。正是这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论资排辈,不拘一格,放开手脚大胆任用的用人理念,使得华为内部形成了奋勇向前、极具活力的氛围,给每一个员工都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
任正非有次在员工大会上说:“我们的队伍平均年龄在25岁,刚刚进入成熟期。而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刚好处在老人退役,新人交替的历史时期,刚好会出现三五年的时间缝隙,给了我们突击的机会。我们有没有能力在这个时期确立自己的国际地位,对我们年轻的队伍是一个考验。我们有着年龄优势与国内巨大市场支持的优势,将促进我们在国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这是十分有希望的。”
在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家认为年轻人做事浮躁、不可靠、过于急功近利,于是把年龄作为起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以此来降低用人风险。而事实上,年轻人也有很多长者不具备的优点和特长:他们年轻有朝气、想法新奇独特、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他们敢作敢为、敢打敢拼,且头脑单纯,不工于心计,也不受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因此很有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曾经对职场中青年员工和中年员工身上促成事情成功的一些因素做出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诚实度方面,年龄大一些的员工整体要高于年龄小一些的员工,这也意味着年纪大一些的员工更容易得到老板的信赖。
第二,在做事的态度上面,年龄大一些的员工总体来说更加谨慎、细心,而不像年轻员工那样可能会因为冲动冒险而为公司带来可怕的后果。
第三,年龄大的员工得到的合群度评价也很高,表明他们更乐意和其他员工发展良好关系。不可否认,好的工作氛围对一个组织的和谐运转至关重要。这种对社交的强调同样反映在大龄员工认为保持互相联系很重要上。而众所周知,在当今商界,建立和保持有益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事项方面,年龄大的员工比年轻员工显示出了更强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他们不仅对钱的关注较少,而且对工作的期待现实得多,因此不容易因日常工作缺乏活力和挑战而灰心丧气。所有这些,加上他们对长期稳定的工作感兴趣,意味着年龄大的员工更效忠于自己已有的工作,而不大可能为了追求新的刺激而跳槽。或许正是年龄大的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这种忠诚,在证明他们是更好的雇员方面最有说服力。
第五,在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青年员工要明显优于年龄大的员工。他们更加富有创造性,对于时代的发展更加敏感,虽然可能会因为经验的不足犯一些错误,但仍然是企业创新、紧跟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综合这次调查研究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年轻是弱项,也是强项。年轻人只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吸收学习前辈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仍然能够成为企业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