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八十五)肩上的担子轻了

今年春节一过,留在朱家村里的人又少了。虽然镇里一再强调开春啤酒厂和拉链厂要开工了,让各村村长做好招工宣传工作。然而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上班,原因还是工资太低了,几百块一个月还有谁去上班?去城里当保姆也要一、二千块钱一个月。出门打工成为越来越多人挣钱的第一选择。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四季轮换,周而复始。

正月二十六,冷冷清清的朱家村忽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阵阵微风中夹杂着湿漉漉的雨水,让人不免有点心烦。原先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何小妹突然带着小女儿朱仙云回村,发迹的刘大峰要用一套别墅、六金六银、十八万八聘金明媒正娶。

这让朱家村像是炸开了窝,老老少少打着雨伞跑过来围观。他们一听到朱仙云的出嫁条件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又欢天喜地。曾经被村里人诅咒的刘大峰此时人人改口喊刘总了。

何梅为这个姨侄女的光荣出嫁感到万分高兴,这总算给曾经在村里抬不起头来的朱仙云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

何梅此时此刻最愁的就是小宝了。小宝即将毕业,她想让小宝回县城去医院工作,好歹还有熟人照顾。不要小看这个芝麻粒大的小县城,在这个工作不包分配的年代,哪怕一个办事员进机关事业单位都要找人托关系。

以前农村人是想着有城镇户口,现在农村人才真正明白进城镇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才是铁饭碗。以前工作包分配的年代,这种铁饭碗是考上中专考上大学的人都可以有,而现在都化作泡影了。于是,近些年来,村里考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地涌向大城市,去那里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大城市工作苦一点累一点,聪明的人踏实地干还是有发展机会的,有望一天后来者居上。小宝想在大城市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何梅不这么想,正月一过,她让蔡兰帮忙照顾来贵,便和朱爱明带着过年女婿刘建红孝敬他们的现金去了城里一趟,朱爱新自然答应帮忙,让他们回来等消息。

两人紧赶慢赶回村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里亮着微弱的灯,蔡兰刚给来贵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上面放着两块骨头肉和一些青菜,来贵坐在桌边吃饭。大黑狗蹲坐在厨房的门槛上直盯着桌上的碗,一听见动静,立马转身跑了出来。

两人进了厨房,匆忙下了面条,便草草下肚。饭后,两人坐在桌子旁,不停地琢磨老二朱爱新到底什么时候能给答复,一周?一个月?

不知不觉,朱家村迎来了春花烂漫的季节,每天何梅和朱爱明都在等待着城里的消息。每次堂屋里电话响起的时候,他们总想着是城里朱爱新电话来了。然而每次都是那么失望地挂上电话。一想到小宝工作还没着落,他们就心急如焚,爱莫能助。他们唯一认识的人就是城里的朱爱新了。然而他们几次电话朱爱新,都没有明确的答复。此时等待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六月的朱家村恢复了往常的忙碌,太阳已经开始炙烤这里的每寸大地,大宝家门前的柳树上知了声声地叫着。这天天色已晚,何梅和朱爱明从地里回来,刚踏进院子大门,就听见堂屋里电话铃响了。何梅慌忙打开门进了屋,便拿起电话得知,原来朱爱新费力地托人在县立医院将小宝工作安排妥当,只要拿到毕业证就可以去上班了。

此时,一直悬在她心头的那块石头就像摇晃的直升飞机安稳着陆了,她心花怒放地放下话筒,此时像个欢快地孩子把消息告诉了朱爱明,朱爱明也一展愁眉说:“幸亏老二啊!”他心里明白,这年代求人找工作,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老二朱爱新肯定花了不少脑筋,跑了不少腿,费了不少口舌,贴了不少钱。

两人正在感恩戴德之时,忽然堂屋里的电话铃又响了。何梅心想肯定桂花想她了,便让朱爱明去厨房做饭,她要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桂花。何梅顺便搬来了一个凳子,坐在电话旁,拿起电话。对方只是喊了一声“妈”,何梅听出小宝的声音,便不容分说地告诉他,工作在县城医院已经找好了。小宝一听便生气:“妈,不是说了不用你操心嘛!我今天上午已经与一家大型医院正式签约了,明天就去上班。”

何梅一听赶紧把朱爱明喊了回来。朱爱明刚跨进厨房门槛,听见喊声便转身回到堂屋,边听何梅说边接过电话劝道:“小宝,工作是人生大事,你可想好了。”

“爸,妈,放心,我早想好了不回可能回去的。”小宝斩钉截铁地回答。

“那好,我和你二叔说。”朱爱明说完,挂上了电话。两人一直叹气,觉得有点对不住朱爱新。不过,朱爱明还是硬着头皮向朱爱新说明了情况,不料朱爱新说,名额空出来刚好给别人,这个时候你们算是帮我一个大忙了。两人听后才如释重负。

自从小宝到医院上班后,何梅和朱爱明觉得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仿佛卸掉了身上的千斤重担。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小宝每年的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了。

不过,转眼间来贵到了入学的年龄。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推行了近十年。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在几年暑假期间扩建了一番,盖起了五层的楼房,教室窗户也换成了玻璃的,墙壁都是雪白干净的,屋顶上安装了节能灯,桌椅都换了一批,再也不用搬凳子上学了,地面也变成了水泥地了,一切都是新的,连黑板也都是新的。教室的左侧还多了几张乒乓球台。教室的右侧还有一间几十平方米的阅览室。

除了学校的花坛和几间教师公寓是老样子外,其余的已经和晓跃上学的时候是大变样了。师资力量也大不同了,大专学历的老师和初高中学历的老师已经是一半对一半了,一个年级有两个教师了。

今年小学部还要来两个大专师范生,据说是考编制考进来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也就六七年时间,连教师的就业也难多了。当教师必须考编制排队上岗。有人得备考一年,有人得备考两年三年,有人等不及便出门打工去了。

和来贵一起上学的还有一恩,何梅本来因为朱北斗偷看小七洗澡的事情,和朱启昭家一直不来往,只是来贵上学,两人又不得不近距离地见面生硬地说了几句话。自从一恩和来贵成了同班同学,每天两人一起去上学,回来一起写作业。何梅又当起了干奶奶,看他衣服破了,便帮他缝补,看他衣服脏了,便帮他换洗。

只是何梅偶尔还想起两个孩子的母亲来,两个姑娘买到村子里的时候还年轻,后来陆续离开了村子,转眼间,两个孩子都长大上学了。他们的母亲也许都有新的生活,何梅再也不用惦记着她们还回不回来了。

何梅和朱爱明现在唯一的负担就是每年一度需要缴纳的公粮代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