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五十八)小宝金榜题名
春节过后的农村,顿时冷清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繁忙,为新的开始,为新的希望。也就是从这年开始,越来越少的人做布鞋绣花织毛衣了,那些费时费力的手工活基本没有人干了。何梅今年也开始不做了,家里还有几双布鞋,大宝去了工地上也不会穿了,留给朱爱明和小宝还能够穿几年。地头的麻杆已经两年多没有收割了,也任其自生自灭吧。
大宝虽然笨手笨脚地,但是到了工地上还算适应,毕竟刘建红处处都照顾着他,只做些后勤工作,偶尔和桂花照料一下那些可爱的狗狗们。蓉花和秦同华去了工地,因为不会瓦工,做起了搬砖和泥的重活。工地上的人都是熟人,不是朱家村的就是刘家村的,大家彼此相互照顾,也比较和谐。
小七和何梅在家一心喂养孩子来贵,十分和睦。这对婆媳可以说是朱家村里最和谐的一对,何梅几乎处处都为小七着想,小七也知足,两人相处的更像是母女,几乎没有拌嘴皮的事。这甚至让朱家村的有些婆媳关系不好的人羡慕嫉妒恨。
然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何梅也是每天愁这愁那,虽然儿子大宝已经出去打工挣钱了,二女婿刘建红平时也不断地救济她,小宝面临高考,朱爱新还时不时地买些营养品让人带到学校。就这样,她还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过得捉襟见肘,日子皱巴巴的。日子无论如何艰难,还是总得咬紧牙关过下去。
日子缓缓流动,年复一年。再这样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日子到头。
朱家村还是像往常一样,过完正月,年轻的男女陆续外出打工,村子里又留下老人继续种田地,孩子上学的成群结队上学。
但是还是那句古话说得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小小年纪的孩子在家里已经承担了家庭的部分劳动。上小学或者没上学之前就自己帮着全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饲养家畜,甚至去田地里干农活。他们上学之外,业余活动就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只有极少数孩子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个朱家村年复一年,没有多大变化。
何梅今年唯一担心的就是小宝的高考。不过每次得知小宝的模考成绩,都让她心里格外舒畅。朱家村在春风渐暖的日子里绽开了五彩斑斓的花朵。北边山坡上的杜鹃花开了,在日照的照耀下慢慢渲染开来,掩盖了那片绿,就像镶嵌在天边的一片彩色祥云。每逢天晴的傍晚,何梅总是站在院门口抬头看看山那边,舒心满怀,心里异常宁静。
这天像往常一样,朱家村沉浸在温暖甜蜜的梦乡,何梅劳累了一天,洗漱完毕,睡前习惯性地把前窗窗帘拉了一道缝,便上床很快进入了梦乡。堂屋里的钟刚敲响了一下,突然听见窗户边响起了轻微的声音。
“妈,是我!”外面有一个黑影小声地喊。何梅疑惑地看着窗外,立即在模糊的夜色中认清了仓皇而逃的女婿刘建红。几个月的时间不见,刘建红头发白了一半,神色紧张,她便知道事情不妙,灯也没开,悄悄开了门。刘建红迅速闪了进来,关上了门。他长话短说,把自己最近的遭遇告诉了何梅,然后从口袋掏出一包东西给了她到时转交给桂花,他还想在天亮之前再逃出去。
但是村里没有不透风的墙,村里人很快得知何梅的女婿刘建红出事了。虽说刘建红手下的这些农民工都是十里八村的一些熟人,但是在这些血汗钱都得养活全家老小的本钱,全家都等着这钱日常开销,得知这消息心想这大半年的活白干了,便也不顾及熟人的面子,团团围住了大宝家的院子。
小七和来贵也被吵醒了,在床上不敢出声。何梅急得楼上楼下地来回跑,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从楼上门缝里看见朱爱明带着大黑狗,直奔过来,便拉着刘建红一起跪在门口磕了三个响头,但是村民们还是不依不饶。
朦胧的夜色中,村头吵闹了几个小时,人们终于消耗不动了。刘建红只求大家给他几个月的时间,并一再承诺去城里卖掉别墅也会在年底支付乡亲们的工资,并在每张纸条上按上手印。村民们看着无奈的刘建红,也只好无奈地拿着欠条回去了。
看着村头的人们陆续走开之后,何梅让朱爱明从山后的小路把刘建红送了出去。何梅关上门,告诉小七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不过,她像往常一样,但是心里总是嘀咕着刘建红和桂花,不是把饭煮生了,就是菜里多放了盐。她偶尔敞开院门,遇见过往的人们,只是嘴角微微一动,现出僵硬的笑容来。
这样失魂落魄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八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朱家村的小卖部来了小宝班主任的电话,让一家人兴奋得睡不着。第二天天刚亮,小宝便骑车去了镇上高中班主任家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当他骑到村头的时候,朱家村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小宝考上大学啦,而且还是本硕连读的医科大学。
这下子全村又开始沸腾了。村子里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人考上大学了。别的村子有人考过北大清华的,但是朱家村没有,甚至一本的大学生都没有。虽然这个在别人看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对朱家村来说,这却是巨大的荣耀,好像是上空的明星,也会激励着更多的村里孩子考大学,走出另一条天路。
然而此时闷闷不乐的是村长朱前,他的儿子小龙今年也参加高考,连大专也没考上。朱爱明的儿子小宝和朱前的儿子小龙是同时上学,成了同班同学,两人学习成绩一直马马虎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因为农村考上高中的本来就是少数,只怪农村高中招生名额太少,师资力量太薄弱。三个乡镇共有一个高中,一个高中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每间教室里挤满了80到90人,老师也只是抓班级前20名的同学,所以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绝对是凤毛麟角,绝对是天底下最最了不起的事情。这就是城市有城市人的骄傲,乡村人有乡村人的自豪。
小宝对于这个亲戚朱前还是非常感激的,关键的时刻还是能帮上大忙。要不是朱前当初的帮助,他也只能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去外地打工,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
八月中旬,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小宝拿着大学入学通知书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奋力地往回赶,朱爱明和何梅早已站在村口迎接,看到小宝手里的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先是高兴、欣慰、激动,转而又是愁眉苦脸,心想这下子去城里读书,这学费哪里来?何况这医学院还要读七年。
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小宝的班主任就让班上学生填报医学、教师、建筑、通信、金融、计算机等专业。小宝选择了医学,因为他知道医生治病救人,大概源于他父亲朱爱明的生病那年。而且班主任也说了医生将来是赚钱的行业,但是他没管那么多,便填报了医学。
当然,何梅也认为儿子当医生好,家里万一有人生病了,医院里有个熟人要方便很多。但是这几千块的学费还是找谁借吗?小宝看见父母脸上的表情迅速由晴变阴,自己刚才高涨的心情便跟着迅速降温了。一家三口默默地往回走,遇见有人问起小宝考大学的事情,他们直叫“考上没有用,读不起!考上没有用,读不起!”
多数村民们便既羡慕又同情地看着他们,有人还开玩笑地说:“要是别人,考上大学没有用,还是真话。你说你儿子考上大学没有用,就是假话,你老二可是城里人。”一听,朱爱明便无奈地回答:“哎,老二我都借了好多年的钱了,现在老二经济也紧张,再借我开不了口。”
大宝出门打工至今,工钱也一分没到手,刘建红还是到处周转资金,也别指望了。晚上,朱爱明和何梅睡在床上,思前虑后,确实无路可走。桂花连夜从工地上赶回来,将这几年买的首饰拿到街上兑换成两千块。蓉花也挤出了一千块来,但是小宝的学费还有不少缺口。除了猪圈的一头猪还值几百块外,家里就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两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为学费急得团团转,千叮万嘱让桂花和小宝在家看好小七和来贵,然后到了小卖部拨通了朱爱新家的电话。
朱爱新这几年日子并不好过,全家就靠着他一个人每月的工资并没有多余的积蓄。不过朱爱新还是答应拿出一千块生活费,再让小宝去镇里开个贫困证明,去学校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两人这样一听,便心里有了底,急躁的心终于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