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戎马一生,明初第一功臣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死后被追封“中山王”。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开国勋臣。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兵士,22岁的徐达听到消息,毅然仗剑从军,投奔到朱元璋部下,开始了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派兵遣将。徐达与诸将听命,各自挥师进发,直抵牛渚矶。常遇春奉命为先锋,先登上岸,徐达等率军一拥而上。在经过一阵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之后,元兵不支,溃败逃窜,徐达等占领了牛渚、采石。沿江一带的元兵望风而降。
◆ 徐达墓遗址
朱元璋根据当时的形势,及时提出继续进攻周围州县的计划,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下令砍断渡船缆绳,把船推到江中,顺流漂下。众军士一见大惊,朱元璋趁机说道:“成大事者不规小利。此去太平甚近,舍此不取,将奚为?”士兵们只好听命。他们吃饱饭,就从观渡(采石附近)向太平进发,经太平桥直抵城下。纵兵急攻,守城元军抵御不住,守将完者不花等弃城而逃,万户纳哈出等被俘。
翌年三月,徐达为先锋,率水陆军士并进。至江宁镇,攻破陈兆先营垒,陈兆先以所部投降,得兵3.6万余人。十月后,再攻集庆,大败元兵于蒋山(今南京钟山)。元御史大夫福寿督兵出城接战,被徐达等击败。明军乘胜攻城,冯胜率陈兆先部降兵奋勇先登,终于攻破城门,打进城内。福寿战死,蛮子海牙逃奔张士诚,水军元帅康茂才率军民50余万降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陈友谅建造高数丈的巨舰,纠集号称60万人的大军,倾巢而出,进围南昌。南昌守军浴血奋战,为朱元璋从容调兵遣将,准备与陈友谅决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七月初六,徐达回师救援南昌。朱元璋在龙江(今江苏南京兴中门外)誓师,亲率大军20万进击陈友谅。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率大军到来,遂解南昌之围,东出鄱阳湖返战。这是一场关系到双方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史称“鄱阳湖之战”。作为主攻部队,徐达率军先行,首先与陈友谅相遇于康郎山(今江西南昌康山),两军依湖对阵。陈友谅人多势众,舰船高大,气势汹汹。徐达毫无惧色,身先诸将冒死闯阵,其部下将士大受鼓舞,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冲杀。徐达部一举击败陈友谅前锋,斩杀1500余人,缴获巨舰一艘,初战告捷。接着俞通海等乘风发射火炮,焚毁敌船20余艘,烧死、溺死很多敌军。徐达在敌阵中奋力拼杀,连续酣战。大火从敌船上烧到徐达的战船上,他一面指挥士兵扑火,一面继续与陈军格斗,越战越勇,并指挥战船在敌阵中节节推进。双方在康郎山鏖战整整一天,湖水被血染成了红色,天空也被炮火硝烟遮蔽得暗淡昏黑。明军在徐达率领下,殊死搏战,最终击退陈友谅的进攻。
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十二日,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0万讨伐张士诚。徐达利用反间计制胜,使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完全陷入孤立。破城之日,徐达严格约束部下,立下军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随后,徐达率军入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很受平江老百姓的欢迎。徐达论功被封信国公。
◆ 朱元璋
洪武十七年(1384)闰十月,徐达在北平病重,次年病逝,赐葬钟山,配享太庙。
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爱写对子,他不但自己写,还让家家户户都写。据说家家户户贴春联,就是朱元璋时期开始的。他凭着皇帝之尊提倡,这对推广、普及对联,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朱元璋亲手写了不少对联,送给大臣们。他送给徐达的一副对联就挺有名。这副对联是: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