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天平:科技产品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T调查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主体报告| 失衡的天平

【楔子】

如何做一支科技的“温度计”?

为了测量全民的“科技体温”, 把脉中国人对科技产品的真实感知,T调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测量大众对科技的“态度”。

大众对科技的感知、评价不仅取材于日常的使用感受,也与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比如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比如手机依赖的问题,所以T调查的第二项任务是测量大众对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我们需要敏感、准确地把握个体的科技感知,并以个体幸福、社会进步的目标去追踪、敦促新科技的发展。于是,每一个微小个体的期待与恐惧在科技的演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T调查的第三项任务是测量大众对科技发展的期待与恐惧。

基于这三项任务,本研究进一步厘清了三项研究问题:

Q1 人们对科技的态度如何?

Q2 大众关注哪些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

Q3 人们对科技发展有什么期待与恐惧?

然而上述研究问题仍然不够明确与清晰。需要辨析、阐明的主要有三点:

1) 调查“科技”,首先需要区别“科学”与“技术”,科学更偏向于解决理论问题,技术则偏向于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是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本研究更关心与大众连接最为紧密的技术,而非科学。

2) 调查“科技”,其次还需要区别“技术”和“产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和安全监控领域的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需要明确的是,本研究中态度调查的对象是信息科技领域的“产品”,而非技术。

3) 但是,互联网“产品”,诸如微信、淘宝、摩拜单车等,产品数量众多,形态不一,直接作为态度测量的对象不甚恰当。本研究将承担相同或相似功能的 “产品”进行归类。信息科技领域的“产品的类型”,是本研究态度调查的对象,如移动支付类、社交网络类等。

此份T调查的主体报告分为上、下两个篇章。

上篇聚焦于“科技×社会”的共性温度,分为对科技的态度、对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对科技发展的期待与恐惧三个部分;下篇聚焦于社会局部的特性温度,包括科技×中老年、科技×少年、科技×小城乡三项局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