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艺编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当前的中国广播节目如果按节目形态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新闻、社教、文艺三个大类别。通常来看,新闻节目主要体现的是广播的喉舌功能、咨询和资讯传达的功能;广播的社会教育类节目主要体现的是传统中国管理者一直强化的社会性教育功能;而中国的广播文艺娱乐某种程度上也有《诗经》那种“行人采风,以正王听”《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周朝派“行人”称呼的专使农闲时采集各地民谣,由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以了解民情。此外,《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的功能。广播文艺娱乐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新举措倡导下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以及为反映当下社会积极向上的现实态度和生活而制作与播放的歌曲、戏剧、影视剧、广播剧及小品、相声、晚会等文艺类节目。新世纪以来,随着广播行业整体观念的调整,“娱乐化”、“商品化”逐步渗入并极大地影响着节目的制作。文艺节目在整个广播内容构成中占很大的比重,当下很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常提“新闻立台”的口号,整体看其节目内容构成,其实多数更可以称之为“文艺立台”。这既是当下广播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所在,同时也可看作是广播文艺节目发展的一个机遇。

一、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1.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与界定

广播文艺节目的概念是个泛称,简单的概括就是利用广播电台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的一切文学、艺术内容和艺术形态的节目样式。相对客观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概念界定就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并运用艺术审美思维,对之加以广播化的再创作的节目单元。而广播文艺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并运用艺术审美思维,对之加以广播化的再创作,最终以广播文艺的节目单元形态播出的一种构成方式和展现手段。

举凡当下各个电台不同频率的广播文艺节目,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继承创新、再次创新的多次重复过程,而不仅仅是对社会上和原艺术创作作品的照搬。广播文艺的艺术感染力,有些是节目中所选用的原创作品本身所含有的,而更多的则是通过广播化的再度创作而产生的。显然,广播文艺节目编辑不能只停留在对社会文艺进行简单的编排处理,同时还要做这种广播化的深加工与再创作,追求更高的创作目标。这个目标的重要标志是以情感人,广播文艺创作的这一追求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是传播的主体,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文化通过声音的形式得以传播,不管是什么人,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与文化接触,电波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如今,随着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更多新兴的现代传播媒体出现,广播也在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调整。比如,借用网络广播、智能手机的数字广播客户端等方式拓展传播维度,利用灵活自由的主持风格和节目呈现形式,强化与听众的互动及其感受性愉悦等。另外,在定位听众群的思路和观念上有新的调整,如在某个时间点位倾向车载广播,以汽车驾驶者为核心目标。

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为大众提供文化欣赏和休闲娱乐服务,亦属大众文化的范畴。有人认为,广播文艺是以大众口味制作文艺节目,是低层次的文化消费。这种观点虽有偏颇,但阐释了广播文艺的群众性、社会性,广播文艺正是作为大众传媒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从一开始的从属于广播媒体的新闻性,逐渐拉开距离,成为一种引导大众娱乐的力量,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鲜活多样的形式,赢得大众的喜爱,并且承载了寓教于乐的社会责任。正是这种大众文化的传播理念,使广播文艺铺就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有了在现代广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日渐以其娱乐性在人们的消遣生活中成为一个主流媒介。

2.当代广播文艺节目的特点

广播文艺的内容丰富,形态多元,就节目形态而言,主要包括歌曲、音乐、戏剧、广播剧、影视剧剪辑录音、相声、小品、曲艺、小说及各种形式的文艺晚会等等。广播文艺节目具有一般性文艺节目的共性,也具有独特的个性。把握广播文艺节目的个性,认识其规律和特点,是做好广播文艺节目的重要条件。

①广播文艺节目的时代性特点。广播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广播文艺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相比,文化的传播更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和时代性。因为广播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人们通过被动接受广播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人们的社会实践环境不断变化前进,对广播文艺的需求也必然不断变化发展。也就是说,广播文艺的受众市场在变化,广播文艺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无不体现着时代的风格,适应着大众不断增长、变化的精神文化需要。

纵观目前各个电台的广播文艺节目,反映时代的主旋律是广播文艺的主题。实践充分地证明:与时代同步,与生活相融,是广播的生机活力之源。在建国初期,广播是主流强势媒体,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之一,那时是广播文艺的鼎盛时期。广播电台大量播放的是反映建设新中国、讴歌革命传统精神的歌曲、戏剧;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行的“改革开放”,给广播文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大量制作、播出反映改革开放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文艺节目,其中包括外国文艺的内容;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广播文艺的现代、时尚、多元的趋势增强,内容更加丰富,节目更加生动鲜活,充分体现着时代前进的脉动,集中反映着当代人的文艺审美、价值观念和欣赏情趣。比如,山东广播文艺频道的曲艺栏目《欢乐剧场》,以生动鲜活地反映当代人民群众生活的相声小品笑话为主打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典型现象为内容,以博得听众会心一笑为目的,诙谐幽默,充满哲理,赢得了广泛欢迎。山东广播第六频道的《戏剧大舞台》节目,每天精心策划编排中老年听众欢迎的京剧、吕剧、豫剧等戏曲,精彩纷呈,信息量大,给听众制造了精美的精神文化产品。此外,新创办的山东广播音乐频道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受众的欣赏规律和特点,把频道的受众定位在18~45岁的青年群体,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大量国内外的现代、时尚、休闲、浪漫的流行歌曲,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受众市场也越来越大。

②广播文艺节目的大众贴近性特点。大众之所以喜欢广播,其中原因之一是广播承载着把高雅的文艺大众化的作用和使命。无论多么高雅的歌曲、戏剧等等,通过无线电波送入千家万户、送达无数听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块园地。广播的这种娱乐功能成为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喜好和实际精神需求的极大优势和特点。

广播文艺节目要体现贴近性,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必须根据听众的喜好去制作节目,必须遵循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趣味制作节目。人类的审美理念和情趣与物质条件的优劣呈现一种明确的互动关系。正如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所论,文化趣味和阶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高雅文化趣味是文化理想的状态;“中产阶级趣味”(middlebrow)是矫揉造作的生活心态;下层文化趣味是由实用主义态度决定和支配的。转引自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6—37.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尤其是文化艺术的需要必然提高。

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国的广播文艺节目发展看,文艺广播中的音乐频率(道)的市场空间在近年来正在逐步地扩大,并且有愈来愈繁荣的趋势。根据美国广播电视协会美国广播电视协会(NAB)是代表美国所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网络公司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有8300家会员,以一个声音向美国国会、白宫和最高法院表达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利益,权利和发展方向。同时为其所有会员提供政策法规、最新技术和管理、国际事务和发展趋势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服务,并提供教育培训项目和基金会的专项活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ing,简称NAB)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截至2012年全国总共为13817家电台,其中,新闻、谈话电台1761家,老年电台816家,体育电台391家,而音乐电台9000多家。音乐电台又细分为很多门类,其中乡村音乐电台最多,为2134家;成人抒情、热门成人抒情、轻柔成人抒情、城市成人抒情四种电台共计1577家;摇滚、现代摇滚、古典摇滚、另类摇滚电台共有1172家;节奏蓝调、成人节奏蓝调、老年节奏蓝调电台共有287家。各种音乐电台有不同的运作方式,有设主持人的,也有不设主持人的。在美国,几乎每个宾馆的房间里不仅有电视,也有广播收音机,打开后既有新闻,也有大量音乐节目。美国2001年以来广告总投入的1500亿美金中,广播就占到了将近10%左右份额。美国广播如此发达的前提,一是因为美国有2亿多辆汽车,开车同时收听广播的人多;二是因为美国人酷爱音乐,以及美国的音乐产业极其发达。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艺广播节目发展也借鉴欧美国家的市场化路径,逐步总结出自己的特点和思路。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作为目前中国唯一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其在中国拥有的听众人数超过7亿,是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藏语广播、维吾尔语广播、娱乐广播、香港之声等14套无线广播节目,全天累计播音278小时。以广播为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开展新媒体业务,丰富各类传媒形式,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广播音频网站“中国广播网”、“中国民族广播网”、“你好,台湾网”、网络电台“银河台”,开办了4套数字广播节目、2套数字电视频道——《幸福购物》和《家庭健康》、1套手机电视频道——央广视讯及3套手机广播节目。此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主办了《中国广播》杂志、《音乐之声》杂志、《中国广播报》等平面媒体,设有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等机构。中央台下设的全资公司——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依托中央台可经营性节目资源,积极面向市场,央广总公司围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进的制播分离等工作,先后成立了8家分、子公司,并已获得多家金融机构的资金授信,已经成为中国广播产业开发的重要标志。数据及资料来源于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

广播文艺节目的前景是无限美好的。广播人必须紧紧跟上现代化的脚步,紧紧跟上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升的步伐,积极创办各种形式的广播文艺节目,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北京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音乐频道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其它各个地方广播文艺电台,如浙江、江苏、上海,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河南、山东等广播音乐频道也效仿北京、中央台,逐步设立和实践着一个个的全新音乐频率,音乐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而且发展的势头良好。实践证明,只要从听众的情趣与喜好的实际出发,从听众接受并有兴趣去消费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与运营就会走出新的道路,走向更宽广的市场。

二、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类型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但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富与穷的指标是人均GDP,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是日本的1/10,与美国人均GDP相差更多,中国还是“穷国”。,宏观地看,大的环境和时代都在发生着变化,广播文艺因应现实的变化也在不断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各个电台已经陆续制作、推出了深受欢迎的,并且内容独特而又具有新鲜感的一些新节目形态。随着广播文艺节目制作观念和视野的不断变化、拓展,当前的广播文艺节目出现类型分化、类型融合渗透的发展倾向。比如调动文艺中的多种形式重新组合,形成了戏曲中有文学,文学中有音乐,音乐中有新闻的一些新类型。

1.传统的广播文学类型

广播文艺中的文学节目类型,是广播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如文学评价、重要文学动态的报道等等,由文字变成语言化、声音化、广播化的节目形态。

广播中的文学节目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文学节目囊括广播电台的一切文学性的节目。包括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古典文学、革命故事、民间文学、广播剧、长篇小说连续广播、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文学作品朗诵会、阅读与欣赏、文学评介、文学报道等。狭义的文学节目不包括广播剧、广播小品、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类节目。

2.广播文艺类型

广播文艺类型节目泛指狭义的广播文学节目以外的,如广播剧、广播小品、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类节目。其中,广播剧类型在借鉴和继承了西方各国广播剧创作优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宣传和教育的观念元素,并且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均有反映时代大背景,歌颂或批判社会上各种人、事、物的相关作品。

新世纪以来,中国广播文艺节目逐步出现了类型分化、类型融合渗透的发展倾向。这个类型文艺节目往往融合了突出的地域文化、歌曲小调、地方性音乐、风俗习惯、人情风貌等多元素于一炉,既有广播剧特点,又有文学、音乐等其它文艺形态特点。持续的直播,穿插主持人演绎的情境故事,或者主持人叙述的过程中提到的话语节点适时穿插播放相关音乐、相声、小品或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微信”等传送的感言,已经成为广播文艺类型节目的常态。比如杭州交通广播(交通91.8Hz)以《交通快活人》为代表的多档节目都利用上述方式和手段,收听率和听众认可度都很高,并且2010年《交通快活人》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原创广播电视栏目20佳”称号,是浙江省唯一获此奖项的广播节目。另外,北京新闻广播(FM100.6Hz)的《听说电影》,陕西新闻广播(FM106.6Hz)的《文化三秦》,上海戏剧曲艺广播(频率:AM1197、FM97.2)葛明铭主持的《滑稽王小毛》,北京交通广播(频率:FM103.9)王为主持的《欢乐正前方》等也都有类型分化、类型融合渗透的特点。

此外,针对节庆、周年等特别日子的纪念性专题节目,这种类型融合的广播文艺形态更是比比皆是。譬如2012年春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和美北京人,广播过大年》几乎融合了相声、歌舞、乐曲、流行音乐、小品等各种文艺表演形式,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与参与的听众有各种形式的互动,不仅营造了喜庆气氛,而且也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再如厦门人民广播电台2012年的春节特别节目《欢喜围炉》也利用了闽粤地域的文化习俗“围炉”来串接各种文艺形式,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收听效果。

3.新兴的广播音乐类型(音乐广播)

近年来,音乐类广播经过不断发展蜕变,从频率定位到播出形式、播出内容都更为成熟,而且在收听市场中的表现也能体现出这些变化过程。根据CSMCSM是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的缩写。CSM是CTR市场研究与Kantar Media集团共同建立的合资公司,致力于专业的电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研究,为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传媒行业提供可靠的、不间断的视听调查服务。作为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广告交易“通用货币”的提供者,CSM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网络,覆盖5.9万余户样本家庭及超过19.5万样本人口;其电视收视率调查网络所提供的数据可推及中国内地超过12.5亿和香港地区638万的电视人口;其广播收听率调查的数据则可推及中国超过1.16亿的广播人口。2011年广播调查数据,对全国33城市音乐类广播的整体收听情况、主要听众特征、部分城市音乐广播的广告情况、区域市场音乐类广播的收听表现来看,音乐类广播频率整体竞争力越来越强。在所有收听调查的481个广播频率中,音乐类广播频率占有71个(按频率名称归类),在几乎每个被调查的市场,音乐类频率都是不可或缺的频率。在2011年各类专业频率的整体市场竞争中,音乐类广播频率的收听占据15.65%的市场份额,强于除新闻、交通以外的其它类型广播频率,是广受欢迎的频率类型,拥有较为丰厚的听众基础。

近年来,广播文艺在市场化的发展中营造了新的市场。北京音乐台、中央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中的广播运作规律,他们同社会性的民营公司北京七福公司合作,建立了全新的适应媒体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大量吸纳境外、国际的广播运作模式和节目内容,使广播文艺迅速发展,节目质量和收听率不断攀升,随着广告额度的不断增加,创造了广播新亮点。北京交通台大量吸纳广播文艺节目,使其与交通节目紧密融合,相得益彰,极大地拉动和拓展了交通广播的市场,成为京城受欢迎的主流媒体,年创收达到2亿多元,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创造了广播史上的奇迹。这充分证明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说明了广播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4.衍生变化中广播文艺的新类型

从目前中国广播文艺节目的总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以题材分类的主流倾向,如文艺新闻资讯类节目,音乐类节目,文娱话题访谈类节目,午夜情感类节目,幽默、搞笑类节目,明星生活及演艺活动类节目,文艺娱乐专题类节目,青少年/科教/校园类文娱节目,旅游休闲类节目,曲艺戏剧类节目,以及其它类型的文艺节目等。在这些以题材分类的节目发展过程中,受娱乐观念的影响和商业植入的需要,类型化方式和呈现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衍生和变化。作为广播文艺节目的编导,应该具备开放的节目制作思维观念,以开阔的视野灵活处理多类型融合的节目。当然,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要遵循文艺形态的特点,符合广播传播的特性,决不能为追求单纯的收听率和商业回报,逞一时之快,破坏广播文艺节目的核心内涵与艺术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