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初识张江,是在集智俱乐部2011年4月的一次科学沙龙上。那一次,他讲的题目是“异速生长律”。在北京北三环边儿上一个叫作“叁号会所”的咖啡屋里,不大的空间,满满登登坐了四五十号人,一个下午,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为什么老鼠的心脏跳动得很快,而大象、乌龟的很慢?动物心脏跳动与形体生长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动物的体型、个头儿与它的新陈代谢之间是否服从什么规律?张江博士娓娓道来,从有机体共同遵从的生长规律,谈到复杂生命系统的内在构造,再谈到城市、国家,甚而网络上的虚拟组织所共有的内在生长机制。后来听说,那一天的听众中,还有专门从外地乘飞机来听讲的朋友。
集智俱乐部的网站最初是张江博士在2003年建立的。通过张江本人的日志、博客,你可以深深感受到一位执着于科学理想、沉浸在科学殿堂的青年学者的欢愉和求索。他的文章标签和日志目录展示了他的足迹,从人工智能、系统科学、复杂科学、量子理论、互联网,到科学哲学、计算心理学、生态学,林林总总。这些标签,既是张江自己沉浸其中的见证,也是吸引和凝聚众多青年学者、科学爱好者的磁石——张江的伙伴们有吴令飞、何永振、玉德俊、袁行远、王东等,这个名单还在延长。
只要看一看最近半年俱乐部活动的主题,你会明白这是一群怎样的人:高级认知相关的另类深度学习;石头-剪刀-布中的统计物理;城市的数学模型——他们耐着性子,仔细研读燃起内心激情的前沿课题,他们平等交流,积极探索。他们的口号是:让苹果砸得更猛烈些吧!
最近几年——很难说具体是哪一年,人工智能忽然再次大热。也许是美国科幻大片如《阿凡达》《源代码》《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的推波助澜,也许是TED演讲上大量涌现的四旋翼无人机、具身性认知机器人勾起人们无限遐想。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几次大的起伏,这一次大热,意蕴完全不同。
大约20年前,我做的研究生论文恰好涉及人工智能。当年使用Prolog语言做命题演算方面的研究。与这一波人工智能热潮相比,我以为基本思想已发生重大变化,或许可以概括为两点:一点是此前的人工智能致力于“打造超越个体智能的机器”,而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则是“具身性”,即探索连接、交互、复杂网络环境下机器智能的生长、人与机器的融合,以及人机生态的演进;另一点则是,此前的人工智能致力于发现“描述智能的牛顿定律”,今天的人工智能则首先致力于理解“人与机器、机器与环境的交互,究竟发生了什么?”,重新理解智能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的认知和行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这个词语多少带有一些旧的、机械决定论思想的影子,用来描绘互联网语境下生机勃勃的新“人工智能”,用来描绘充满异质性、多样性、人机共生的新世界,多少显得力不从心。不过不要紧,词语的陈旧不能阻挡一代又一代探索者重新理解、认识和解读这个世界的脚步。
从《科学的极致:漫谈人工智能》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是青年学者们满怀激情的畅想、孜孜不倦的求索和他们对新世界的描绘、诠释和展望。他们奉献给大家的,是科学思想的激荡和奔涌,是科学信仰的诗意和想象。
这是一群令人崇敬的、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人,这是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这是令人热血沸腾的科学之旅。
感谢作者,能让我先睹为快。草成一篇,是为序。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数字论坛创始成员,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