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圣人的定境界
你们是不是真的要修行求证?如果不在真实求证,我认为你们听这个课,是对自己的一个虐待,也是浪费时间;如果真在修证上有追求,要真正实验的,则要特别注意这几段,这是提起大家的注意。
“复有四种,谓四修定。复有五种,谓五圣智三摩地。复有五种,谓圣五支三摩地。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复有金刚喻三摩地。复有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
这是圣人的境界,证得道的三昧。三摩地这个名词,历来习惯性解释为定境界,实际上是一种定慧的境界,说它是定就太笼统了,要注意。现在讲的五种四种,还是归纳起来的定境,都在上次所讲“等持”的范围中。下面再逐条解释这几种定。
“五圣智三摩地”是悟了道的定,有五种,以后会说到,这里只是提纲要。所谓“圣”,是已经悟了道的,到了圣人的境界。悟了道并不是说不修了,悟道以后正好修道,所以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怎么叫修法无益呢?譬如拜佛念经都是修行呀!这些严格地讲,只不过是修加行位的初步。正修行是由戒到定到慧,而定在中心,所以三摩地是定慧之中心。
“圣五支三摩地”,初禅圣五支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三禅也另有五支,这五支就是定境的五个状态。
“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圣正是佛法的正知见,“有因”是说前生已经修过,有根性了,这一生又悟了道,具备了圣人的资格,是这种人所修的定境界。
“复有金刚喻三摩地”,这是十地以上菩萨的境界,是说到了十地菩萨以后,得金刚喻定,是永远颠扑不破的。“喻”是比喻,比喻像金刚一样,破掉了最后一品无明才是成佛。依显教道理,要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最后一品无明是哪一品?最初的就是最后的,这个以后再说。身相是最初要破的,未入定就要先破除身相。譬如你们打起坐来,已经没有身体感觉了,那还是最初的,那连金刚喻定的边缘都还摸不到。
“复有有学无学”定,像你们现在这一支香坐得好,好像自己还蛮用功的样子,那是瞎猫碰到死老鼠,是那个境界来碰你。这是声闻地的有学地的定,还正在学。到了无学地,已经快到小乘阿罗汉境界,就不要再学了,但是还不是果位,还没有证果。还有一种“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算不上定,可是不能说他没有定境,是有定境的。
“等至者,谓五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
有些真成就的人,每一个定境都知道,且都经历过,而且自己要入什么定就入什么定,要入凡夫定,就可以进入凡夫定,就是“等至”。“三摩钵底”是定慧等持。“五现见”是现量境界,“八胜处”(八解脱)乃至大阿罗汉“灭尽定”等的定慧等持。
下面这一篇的内容都是讲这些,这些是属本论“声闻地本地分”当中的三摩呬多地第六项的一部分,本题目要记得。前面所讲的都在“总标”内容内,下面是三摩地第二项“安立”。
什么叫做定境?定是怎么建立的?譬如现在一般人打坐,或守个肚脐,或眼对着光啦,或者注意呼吸,坐在那里当会计,一、二、三……数呼吸,像会计数钱一样,然后数了半天,又掉了,又抓回来,这叫做数息观。或者修身体的气脉啦,或者是念些咒子啦!根本谈不到定。再不然搞气脉,什么河车通了,背部又轰一下,都是在那里搞感觉,浪费时间。不修气脉还好,一修却修了一身病,不是精神旺盛起来,就是什么地方出毛病,可叹又可怜。
在台湾以及其他地区,几十年来,你们统计一下,从大陆来的密宗、道家,当时都是风行一时,不到三年都销声匿迹了。什么大师,什么神仙教主,不是高血压、脑溢血,就是精神分裂,不少都是这样死的。当然我什么都不是,既不是教主,也不是神仙,我只算是一个凡人,所以可以随便乱讲。但是你们要注意,都以为打坐就是修定,打坐只是练习修定的基本,属于必要的阶段而已,连心念都不能清净,还能谈定吗?
等引地——入定需领引
“云何安立,谓唯此等,名等引地”,为什么佛法讲必须要修定?定叫三摩地,在逻辑的理论上,所谓安立,是如何建立这个定。上面所讲的这些,叫做修定的“等引地”,平等引导的意思。譬如一个轮船进港的时候,要领港的技士前来开这条船,因每个港口码头的形势不同,所以要领港的引进。当我们要进入定的境界时,也需要引领,非走这一条路不可,没有第二条可走,这就是“等引地”。
“非于欲界心一境性”,但是我们大家都还在欲界中,欲界最重视饮食男女,所谓你爱我,我爱你,爱呀,情呀!我在大学里讲课时,有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什么叫做爱的哲学?我说:什么是爱?那是荷尔蒙作怪,爱是自私主义,我爱你就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都是因为一个“我”。我为什么会产生爱呢?是身上荷尔蒙在作怪。当一个人病得要死,荷尔蒙都衰退了,他还爱不爱?欲界不只男女之欲,一切好看、好听、好吃、喜欢的,都是欲。
要想得定,“非于欲界”,不是在欲界能得定的,必须跳开了欲界,要“心一境性”才能得定。你们自己衡量一下,看自己有没有跳出欲界;不要认为自己在这里学佛,或者已经出家,就是跳出欲界了。不要做梦了,欲界哪有那么容易跳出来啊!看到一个苹果带香蕉味的,口水直流,食欲就来了,这就是欲界。看到床,心想躺一下一定舒服的,是触的欲界来了。环境不好,空气不流通呀!这个也是欲,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欲。要等到好空气才能打坐,那叫什么定?鬼定!不要自欺欺人了。故“非于欲界心一境性”,定不是这样的,要“皈依法,离欲尊”,所以得定者,不是在欲界里头心一境性。
“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由于这些定的关系,心中是无悔又欢喜的。你们打起坐来有没有后悔呀?有没有后悔出家,后悔到这里来听课?今天做一点事后悔,明天做一点事后悔,做人做事随时在后悔中,在错误中,就是“悔”。你们打坐有没有“欢喜”?有没有喜欢?欢喜与喜欢有差别,中文要搞清楚。喜欢打坐是好偷懒,因为别的事可以不做了;欢喜是打起坐来,心境上有无比的快乐。人到了欢喜境界,看到仇人都是欢喜慈悲的,只有慈祥、爱护,这叫欢喜心。你们打坐有“安乐”吗?双腿又麻又痛,身体上不舒服,随时后悔、不欢喜、不安乐。如果心理上没有真正达到“无悔”、“欢喜”、“安乐”的境界,就说已经引发了定境,那是在做梦,不管修哪一宗都修不成的。为什么心理上没有这个境界呢?因为你福德智慧资粮不够,道德行为没有成就。偶然打坐坐得很好,俨然像个修道学佛的人,那都是装模作样。所以定境界是“无悔”、“欢喜”、“安乐”所引发的。
“欲界不尔”,欲界里是不令人欢喜的。你们现在的欲界是喜欢听《瑜伽师地论》,这也是一种欲。外面的跳舞场、歌厅,你去看看,他们外表欢喜得很,实际上一点都不欢喜,不信的话你到欢场去调查一下。
像这里这位法师,他在国外长大,他有经验,越到欢场,人的心境越痛苦,这是欲界。所以欲界里做不到“无悔”、“欢喜”、“安乐”。在欲界认为欢喜高兴的事,都是自欺的心理,没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幸福,只有出离三界,究竟涅槃。所以涅槃是常、乐、我、净,是极乐世界;欲界里不是极乐世界,所以“欲界不尔”,欲界中没有这些境界。
“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在非欲界中,对于道的了解仍不究竟彻底。这样说的话,跳出欲界就成佛了吗?不对。到无色界也不能成佛,因为没有欲的刺激,产生不了正面的智慧,就连在无色界也是不能成佛的。中国人有句话,“生个孩子没有三灾八难”,这句话是从佛学来的,唐朝以后才有的。小三灾是刀兵、瘟疫、水火;大三灾是风灾、水灾、火灾,这是讲物理世界的灾难。至于八难,长寿就是一难,人活得长寿是苦难,尤其老人家活到九十多、一百多岁,儿女子孙也许都不在了,如果没有修道,没有道的话,那比孤儿还苦,所以长寿是一难。生在天道中也是一难,因为太享福了,没有苦的一面来刺激,不会想要修道。所以无色界中也不能成道。
刚才一位同学说他看佛经看不懂,我说我也一样看佛经呀!因为你们没用脑筋,“全无审正观察”,所以看不懂。
初静虑——先消除五种心理
“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
你们研究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心理行为、政治行为、教育、经济、军事,一旦融会贯通,样样就都会懂了。下面再详细解释这几句话。
“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第一步,初禅静虑定的果得到了,初禅是心一境性,发起了出离心,离开这个欲界,升华了,内心无比的欢喜来了。喜是心理作用,你们打坐心里喜不喜呀?一点都不喜,尤其这里规定打坐时间,初初来的第一个月,你们一定后悔不已,现在慢慢习惯了,当初有没有后悔?(同学有人答:有。)说有是老实话,当初是“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怎么上了这个当啊!所以不但没有喜,还有苦恼,甚至还怨恨。像某教授当年学打坐一样,心想大家真是一批无用的东西,吃饱了盘腿坐在这里。但是当他有一点定境感受的时候,才生出离心,生出了喜悦。这个喜悦不只是打坐的时候才生出来,随时随地心里都是喜悦的,一看这个人的脸,也都是喜悦的。再看社会上的人,都是一脸讨债的面孔,好像欠你多还你少的那个样子;我们一堂人也是一样,一脸讨债相,没有一点喜容。所以真讲学佛,一切日常生活行为,都要注意慈悲喜舍。你们还自称学佛呢!你们脸上的细胞,慈悲喜舍都找不出半分,一望而知,都是没有修持的人。
“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这五种不健全的心理,得了初禅定就可以解脱了。我这样一解释经文就可以看懂了吧!先说欲界所引起的喜,如爱喝酒的人,一看到酒就眉开眼笑,就是“欲所引喜”。
“欲所引忧”,这是心理上的,请问你们想不想发财?(同学答:想。)想就是欲啊!但发不了财,烦死了,这是欲所引起的忧愁。你们想不想学问好?文章写得好,什么学问都懂?(同学答:想。)这也是欲啊!结果你做不到,烦呀!就是“欲所引忧”。
“不善所引喜”,如按摩,按摩与揍人是一样的,人的身体,轻轻拍打,好欢喜,叫做按摩,重了叫做受伤害。如拍小孩子是爱的表现,如果拍打重一点,就不舒服了。我们所喜欢的事都是不善所引的,如香港脚痒了,把它一边捏,越捏越有味道,这是“不善所引喜”。所以哪个是善法、哪个是不善法很难讲。心理学上说,人有被虐待的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人家虐待,这就是“不善所引喜”;相反的就是“不善所引忧”。
“不善所引舍”,恶法所引舍,是碰到万事不如意时,只好丢开了,“唉!我看空了”。这不是看空了,是不善所引起的舍,只好丢下。如果你得意了,你会丢下吗?你会看空吗?你会把头发剃掉吗?恐怕不会吧!这是真话。
这五法都是属于世间的,严格讲都是非善,也是欲界中的普通心理行为。这五法还是原则,真学心理学的,就可以写一部专书,举例找很多资料。这些心理状况要得到初禅才能断除,不得初禅定的人,都在这五法里头转,所以你要深入地了解,观察自己心理行为,这也是戒。但是守戒律有些是压制性的,非究竟的,除非得了初禅定,这些心理行为才可以转得过来。如果这五法解脱不了,不能进入初禅。
“又于五法修习圆满,谓欢、喜、安、乐及三摩地。”因为修习五法,得初禅定,“欢”、“喜”是心理的,“安”、“乐”是生理的,要弄清楚。我们大家活到现在,自己想想看,每天心里欢喜吗?都不欢喜,身体也不安乐。要想使身心欢喜安乐,除非得初禅定。但是得定是“修习圆满”来的,并且要达到三昧境界。如果没有细心观察,一定找了半天五法,看看只有三法,没有五法,所以要仔细观察。
什么是入魔
“欲所引喜者,于妙五欲,若初得时,若已证得,正受用时,或见,或闻,或曾领受,由此诸缘,忆念欢喜。”人在世界上妙的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修定时要注意,打坐修禅定的时候会碰到“欲所引喜”,普通叫做魔障,入魔了,就是走火入魔。武侠小说中就有走火入魔的例子。有一部武侠小说,写浪子回头去修神仙,修到快要成仙时,师父拿境界试验他,结果入魔了,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识种子爆发了。
你们打坐为什么有几天好,几天又不好?像你说,今天坐得很好耶!下一句不要说,我已经知道,你明天就糟得很。其实那正是要进步的一个过程境界,是你自己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本身变成魔障诱惑你。魔境的出现,有时是在刚刚要进入定境时;有时是在已经进入定境界,正在定境中,忽然看见或者忽然听见的一个境界,感觉好舒服,像小时候妈妈抱我一样舒服。然后越想越欢喜,本来是在定中,结果慢慢走入那个欢喜境界,也就是魔境界里了。
“欲所引忧者,于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复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诸缘,多生忧恼。”不修定还好,一修定就想起当年许多事,引起许多烦恼忧愁。想爸爸,想妈妈,想小时候,想当初我如能跟那人结婚,现在也免得在这里打坐,越想越苦恼,然后坐不住了。这都是在你快要入定时呈现出来的。那就是魔障,是你的自心魔自己,是阿赖耶识的种性业力所引发的。
其实你真懂了,世间法做人也是一样,一个做事业的人,当事业快要成功的时候,魔障就来了。就在你最后一分钟,忍得过去就成功了,忍不过去就失败了。所以出世法、世间法都是一样,事情常在要成功的那一刹那间,与学佛一样,那相缠的魔境界就来了。你要看清楚才行,要以大智慧认得清,咔嚓一个劫数就过去了,不然就全垮了。等于你打球、开车、跑步,最后一秒钟过去,失败就失败了,前功尽弃,学佛也是如此,甚至更难。这不是理论,不是光在那里搞佛学,有什么用?这个地方要注意。
因喜因忧而造的恶业
“不善所引喜者,谓如有一与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弥勒菩萨说得多详细呀,每一个心理,每一个修行行为,一点一点都说到了,无比的慈悲,生怕后人不清楚。举个例子,假定有一个人,喜欢、快乐同时来,结果犯了杀生戒,乃至邪见,这就叫做“不善所引喜”。大家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讲两个故事给你们听。
五戒里头有一戒不饮酒,原始佛陀没有规定不喝酒,有一位受戒的居士喝醉了,就偷了隔壁的鸡,用鸡肉下酒,越喝越有味道,更醉了。这时隔壁太太跑来找鸡,这个喝醉的人就把她奸淫了。因酒而犯了戒,杀、盗、淫、妄,都来了,佛因此就制了酒戒。中国道家和密宗不戒酒,但是有个限制,喝醉了才是犯戒,不喝醉不算犯戒。中国文人有些很高明,如郑板桥等,“酒能养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所以一个酒戒可以引犯四个性戒,这就是不善之“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
佛经很难读,也很难懂,佛的很多东西都在戒律中。在戒律里,把结婚叫做“聚头作淫杀”,以现代话来说,公开的淫杀就叫结婚,秘密的偷情叫做犯邪淫戒。公开的奸淫,大家都同意,还盖了图章,大家举杯恭喜,然后杀生,鸡、鸭、鱼、牛、羊、猪都遭了殃,所以佛家叫它“聚头作淫杀”。大家聚在一起犯杀戒、淫戒,然后认为这是人道,这也是“喜乐俱而行杀业”,属不善所引起的喜。看起来这件事是喜事,实际上是极不善之行,这就是佛法。
有些人的思想,认为人超过四十都该死,人死后的埋葬会障碍农业土地之生产,烧成骨灰做肥料比较好等之类的。这也成一种理论,这些则属于“邪见”。
“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一个人有忧又有苦,如为报仇而杀人;历史上也有人吃人的,历史的正面上看不到,反面这种记录太多了。碰到天下大乱或大荒年,父亲老了,自己自杀给家人吃,以维持大家的生命。所以人类社会的正面非常好看;反面一看,人的思想整个会变,很可怕的。中国人有的认为,吃脑补脑,吃腰子补腰子,吃人肉补人体。像我小时候看到,犯人拉出去杀头,有些人怀里揣着馒头,等到犯人砍头,血一冒出来,用馒头一沾就吃下去,据说很补。怎么补法?不知道。古代的小说上也有,这也是“邪见”。
“不善所引舍者,谓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中,由纵舍故,遂造恶业。”
“王”指帝王,“王”亦可作动词。“王等”,指帝王下面的诸侯、诸大臣。他们为了治理国家天下而杀人,舍除了善法,一边杀人,心里很不愿意,是不得已而杀;一边也要看空。做官的有权在手,譬如像军阀,随便杀人。
第一个“尊”字是尊贵,“尊等”这个尊是尊重上面的命令,是动词,尊重的意思。这些人自己不乐于杀业等恶业,但是下面的人造恶业杀了人。当领导的人虽然不忍心杀人,可是看到下面的人为了自己而杀人,觉得大概该杀吧!否则自己的政权就不稳固了,只好叹口气,好吧!你既然这样做了,就算了吧!也不阻止他,因为部下是对他忠心而杀人的。领导人如果不指正他、教育他,也就是放纵自己的部下杀人。
以前有位军阀是土匪出身,他的部下也都是土匪出身,后来投降了官府做军长。他带兵要打仗时,站在前面讲:格老子,现在要打仗了,谁打了败仗就是龟儿子。他的训话那么简单,没有什么主义、什么拥护,大家一听,就去打了。平常部下乱七八糟,没有纪律,又赌钱,叫他大哥,钱赌输了向他要钱,他也会给;但是有时候舍不得,就说:你当军人,我给你一把枪,有枪怎么会没有钱?意思是说,你去抢嘛!他就是这样,放纵部下去造恶业。
“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他明知道杀人抢人是坏事,但是又不得不纵容部下为他去杀人。打仗的时候,谁不造恶业呀?他并不是不知道这是坏事。譬如有一个地方攻打不下来,领导者就要想办法引发士气,说:你们给我打下来,放你们半个月假。打下来了,司令官要守信用,只好放半个月假,随部下自由了。战场上的人,战争一起,都变成一群野兽一样,所以你们在这里是好人,在这里“南无南无”的;我是“无南”出身的,善法、恶法我都清楚得很。你看做坏事的领导人,他对恶法不清楚吗?他非常清楚,因为形势所逼,这就是“现前领解,非不现前”。
“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他虽然非常清楚这是坏事,但他舍弃善法了,反而给造恶业的人方便。等于有些小心眼的人,有人得罪了他,他要报复不可,就是能瞪人家一眼也好,要使人家生气。你们有没有这种心理?尤其女孩子,男孩子也差不多,只不过变个花样而已。人就有这一种坏心理,尤其是越聪明、越调皮的人,这些花样越多,所以造的业就越重。
“又于诸恶,耽着不断,引发于舍。”“耽着”就是贪恋,明知道是恶法、恶事,但觉得很好玩。“唉!明天再做一次就不干了。”一直有个贪恋。“舍”包括两种,一种是恶事做绝了,一种是不肯放弃恶的习气。
“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对于恶业,哲学理论就来了,认为天下的善恶没有一定,苦与乐是相对的。学哲学最容易搞这一套,说善恶是没有一定标准的,所以做一点恶也没有关系。中庸之道认为非苦非乐,一切皆是感受,所以有时候学问越高的人,做起坏事越大,因为“学则足以济其奸”,他们会找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不善行为。
清净欢喜 安乐轻安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欢”与喜是不同的,是两种心理状况,“欢”是表面化,外发的、发挥性的。一个学佛修定做工夫的人,如何发起“欢”的心境呢?心念里不思善、不思恶,此心在绝对清净的行为里。在资粮地,就是准备修行证果的前沿,要智慧观察自己的心行,随时起心动念,都在不思善也不思恶的境界上。日常生活之间,不做令人后悔的事,所以无悔恨之心。也就是无喜无憎,一天到晚平平静静地生活,没有错误的行为。“慰意适悦”,自己意境上很愉快,由意识上的平安愉悦,引发心理深处的欢喜、快乐,这叫“欢”。
人逢喜事精神爽,中国人讲欢喜境界有四句话: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夏天好久没有雨,突然来了豪雨,大家都欢喜。在外流浪十几年,碰到同乡很欢喜。结婚的时候当然欢喜,功名考上了更欢喜。不过,有人后面加吊脚诗:
久旱逢甘雨——光打雷
他乡遇故知——是冤家
洞房花烛夜——是石女
金榜题名时——是候补
本来是欢喜的,都变成不欢喜了。
“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你们禅堂打坐,在那里又搞气脉,观想又观不起来,都不是“正修习”。“修”是修行,“习”是练习,是要有真正的方便来修习。所谓方便就是方法,没有方法当然不能得定。因为得了方便,又与自己非常相合,就容易得定,修行就上路了,心里头很高兴。八万四千法门,得了一个法门,又得了方便,很欢喜,这是“喜”。
“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你们现在打坐,身体都在粗重难受的境界。工夫到了,身体轻盈了,离了粗重,心里安详,也没有什么杂念,调适得非常舒服,这样叫做“安”,是轻安境界,还不是定。一般人得了轻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常常以为自己得了定,不是的,这只是轻安而已。不过,由此可以入定,得正三昧,所以你们修行先要把教理搞通才来修行。不然打起坐来在睡觉,以为自己得定了,那样他生来世的果报,可能是畜生道的猪。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什么是“乐”?究竟的快乐,由于身心调适好了,离开了粗重,一身轻,坐在那里柔若无骨,身忘了,心中也无妄想杂念了,心理、生理得到了“无损害乐”。你们现在坐起来是有损害苦,腿压得气血不通,不是受了损害吗?身心处处都受损害,所以没有得乐。如果得到“无损害乐”,进而也得了“解脱乐”,解脱了身心障碍烦恼,才叫做得安乐。
“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由于身心都得到了解脱,离开生理上的粗重障碍、心理上的妄念、烦恼,所以得到了真正解脱。得了解脱才成为一个真比丘,一个真正进入声闻地的出家人。
修定的初步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这一段你们千万要抄下来,既然学佛出家,这是正修行之路,不管你们修哪一宗,不照这条路修,皆是魔说;照此道修者,名为佛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们:“此为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听到没有?这些话如果是有业障、有魔障的人,就听不进去,或者听不懂,或是失念没有听到。这一段非常重要,下面逐句再加解释。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我讲累了,你们哪位代我讲讲看,讲错了没有关系,当学生谁不错?到了无学地才可以说少错,在有学地是会有错的,何况你们有学地都谈不上。初果罗汉到三果罗汉还是有学地,到了四果大阿罗汉得了灭尽定,才是无学地,所以你们尽管讲,讲错不要紧。
(有几位同学起来讲,讲后老师总结。)
讲不出来的同学更要注意,就可知你们本来就是糊涂,修的什么啊!注意!你们为什么修定不能得定?我平常要你们注意教理,不管修止观、参禅、念佛,或是数息或密宗观想,修定必须以所缘来修。如念佛,这一声佛号就是你修定的所缘。又如修白骨观,从脚趾头白骨观起,这个白点就是所缘。假使修密宗任何本尊的修法,观菩萨像,或观一只手或一只眼,就是所缘。
所谓修定,是意识境界先要有一个所缘,或缘境而修,或缘影而修。虽然有经论上说,六尘缘影都不是,那只是讲见本性的事,不是讲修定做工夫;如果讲做工夫,必须意识上先起一个缘来修。如果基本上错了,一路就全错下去了。譬如你们,有几位是一部分对,一部分不对,因为逻辑因明不清楚,也就是整个理没有清楚之故。所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就是意识的注意力,要定在所缘上。
所以念佛一声,就是意识所缘在这一声佛号上;观想时,意识起修在观想上;看光时,眼根起修,意识配合在光上。在这个所缘境“审正观察”,这个时候是作意修;修行的初步本来就需要作意,作意要使它成功才是。譬如我观想阿弥陀佛的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观白毫眉间光相好,或者观胸部“梵”字“卍”字轮相,只观这一点,注意力于所缘的这个境要“审正”。譬如有些修准提法受过灌顶的人,要你观心月轮,“唵”字就是所缘境,行住坐卧都要在这个所缘的“唵”字上,不要乱,要清明自在,要“审正观察”,心专一在这个境界上,这叫止。
有同学讲所缘者,眼缘于色,耳缘于声。如果仔细观察自己,这只是行为,是作意,但不是修定。譬如观空为所缘时,念念观空,空也是一缘,打起坐来万念丢开,万缘放下,就是观空;永远住在空上,万念不起,这个所缘是在空。但是空也是一个境界,如果万念不起,身心都丢开,连空也丢开,则所缘是在无相,无相也是所缘。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大小乘修法,无一不是所缘境。
再说所缘,缘到什么时候叫做定呢?不昏沉,不散乱,“审正观察”,正思维修,就是思维所缘。心住一缘,专一了,“心一境性”,这才是修定的起点。
你们打起坐来,所缘的是散乱。缘散乱心而修,有没有功德呢?有功德,他生来世好一点的是人中再来,差一点的就变傍生了,所以要正思维修,否则业果是很严重的。所谓种善因而得恶果者,不少的修行中人就这样地误入了歧途。这个于所缘境的修法,包括了显教、密宗的正法修持之路,“以此说者为佛说,非此说者皆是魔说”,大家要注意。
修定与解脱的先后
“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一切的佛经,都是教我们修行之路。世尊释迦牟尼佛,是教我们声闻道中的修行人修到无漏果,无漏果即大阿罗汉。修无漏果的方法,“先说三摩地”,必须先要修定,不修定不叫做修行,也不叫做出家学佛。“后说解脱”,得定以后才谈解脱,定都不能得,解脱个什么?身躯粗重,烦恼皆在,能解脱吗?所以这一段你们必须要抄来,贴在心头,贴在鼻头,这就是真学佛了。
“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佛教育我们的修行之路,大小乘的经典,全部是教我们先修定,得定以后才能得解脱。三摩地定境才是至善,烦恼妄想不起,既不作恶,也不行善,无善无恶是名至善。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这个境界。“善成满力”,善成就圆满了,而对一切烦恼境,此心永远是解脱的。
“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佛在欲界中说法,告诉我们,这欲界世间都是有漏之因,六根都在渗漏,有漏当中则是先说解脱。也就是说,方法、方便改变了。佛所说的先解脱,这个解脱是方便,先看空,解脱了世间欲界,解脱后要去修定。光求解脱不修定,他生来世果报是外道,或者是哲学家、思想家、诗人、艺术家。这类人思想学问高,很多人是文学好,像苏东坡的境界: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爪印 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首诗看起来非常解脱,但没有真工夫,所以才有“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趣事。这就是虽有解脱,但没有修定,不得定没有用,只是理解上的解脱,见解对了,定境没有,不能“心一境性”。佛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是因为环境不同,对象不同。
“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便根本三摩地故。”为什么有时候先说解脱呢?是一个方便教育,解脱以后要你们开始来修,也就是先悟到这个理再来修。先是心意识起观,心缘一境的修法,仍是方便方法,是一条过河的船而已。过了河,这个船要丢,但是如果还没有过河,这个船不能先丢。“方便究竟作意”,是说修行起心动念是作意修,不是不作意。
譬如念佛净土法门,为何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心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呢?就是作意修,把意识业力转成那个境界,也就是唯识学讲的“转识”。作意成就了,世间烦恼就能断,断了以后才得到根本的定境界,是根本定,不是方便定。例如《八识规矩颂》中“六转呼为染净依”,就是从第六意识开始修作意,把染污转为净。
自心本定,“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如果理论上知道清净,那是理论,只是知见上的解脱,没有工夫上的解脱。没有得定就不是真清净。所以一般学佛的,不管出家在家,口口谈空,步步行有。虽都讲空,脾气一来,心念就动,这是个什么空啊?一碰到境界,既不能解脱又空不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没有定境界,所以没有用。佛说法就有这些种种的方便,不过重点还是要你修定。
“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佛经教育我们的方法,在修持上,有时候同时说定的境界以及解脱的方法,也就是解脱、三摩地同时。总而言之,佛告诉我们一切修行方法都是方便;“方便究竟作意”的修法,是另起一个意境。譬如修净土,就作意在净土境界上,是你意识造作出来的,天堂、地狱、人间都是意识作意的。以无间断的心,行住坐卧随时在定中,在解脱中,这是得“无间道”。如果入定时才解脱烦恼,不入定时烦恼又来了,也不解脱,这就是有间断。凡是有间歇性的都不是“无间道”,只有昼夜六时,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没有间断,才是在“无间道”的定境里。由于进入这个定境界,烦恼当然得解脱,“俱时有”,定和解脱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佛法修声闻道的正修行之路。
这一段抄起来,至少要背来,能够修到、做到,就可以毕业了;做不到的,虽在这里读,一万年也读不成功。这是我所要求的教育目标。老实讲,我测验你们一个学期,如果做不到,我就不干了,不干就关门大吉。今天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肯干这件事,我就是吹这个牛。所以你们千万要注意,辞亲出家,所为何事?不就是为这个事吗?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要像牛吃草一样,好好反刍几次吧!先听进去,再吐出来慢慢嚼。一切修行之路皆是这个法门,所以你们上座静坐,于所缘审正观察,达到心一境性,就是止观双运。审正观察是观所缘,作意无间是止。一切佛法,禅宗也好,密宗、净土也好,不离止观;乃至成佛之路,成佛之果,也是止观而已,千万注意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