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谁人来识病与变——初知变态
此变态与彼变态——何以定义变态
套用村上春树的句式,当我们讨论变态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变态”作为表达强烈情绪的词语使用。当“变态”被用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用到滥时,只要与自己既定观念不符合的事情,就会被冠以“变态”之名。酒蒙子在大街上撒泼,网友一阵评论说他“喝酒喝到变态”,古代男子嗜臭成癖,喜欢把玩、欣赏女子的“三寸金莲”,在现代人的眼光下,这种病态审美无疑是心理大大的变态。当“变态”一词充斥生活,它成了发泄程度弱于粗口的粗口,更成为一切“异常”的代名词。
说到“异常”,还真的和心理学上提到的“变态”有了一点关系。心理学所讲此变态与日常生活中的彼变态并不一致,从范围上说,它没有日常口语中“变态”一词涵盖的范围广阔。英语中“变态”即“Abnormal”,与“Normal”相对,其实就是“正常”与“不正常”,如果把“变态心理”翻译为“不正常心理”,今日也不会有如此之多变态与非变态歧义,不过论骂人的话,“你不正常呀”远远没有“你个死变态”有节奏感和快感。
日常生活中变态之人到处有,变态之事随处可见,举个例子,2017年2月26日,河北大学的学生曝光了在河大校园里游走的变态。爆料人是一个女孩子,下午时分,她在教学楼里上自习,当她去卫生间方便时,看到一位黑衣男子在厕所附近徘徊,等这位女孩子从厕所里出来,看见那名黑衣男子裤子拉链没拉,生殖器暴露在外,见到女孩之后,还一直叫她过来。女孩没见过此等场面,一下子被吓到,匆匆跑回自习室。她叮嘱其他同学不要走到“危险区域”去,之后,她便把这一经历曝光在网上,提醒学校里的其他同学。
如何定义变态?简单来说,极大地偏离了“正常”就可以说成是变态。全面地看,判别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变态,可以从七个方面进行,包括痛苦、适应不良、不合理、不可预知性、少见的和非传统性、观察者不适和违背标准。在心理学上,那位黑衣男子的行为即变态行为、异常行为,属于性心理障碍中的“暴露癖”。
所谓暴露癖就是指在公众场合故意裸露自己隐私部位以达到性快感的行为,比如暴露内衣、乳房,尤其指露出性器官。暴露癖中,男性居多,也有女性。暴露癖往往不具备攻击性,在看到观望者的惊慌失措后,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性满足,这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暴露是其一,被人看到才是关键,而且,仅仅止于被看到就可以,暴露癖通常没有实质性的伤害行为,比如强奸。
针对这类变态行为,“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网友们各有对待举措,有人说,既然他喜欢被人看,不妨走到近处瞧一瞧,成全他的心理期待,或者拿出手机拍下他的脸再好不过;当然,也有彪悍的女汉子建议,应该凑到他跟前讽刺几句。这些对策里有多少意淫的成分不可知,听起来痛快,有多少实用价值呢?毕竟现实中,许多被辣到眼睛的女孩子都是“小白兔”,普遍反应是吓得要死,之后便脚下加速,溜得比兔子还快。其实可以有更理智的解决方法,比如见到暴露癖,对着人群喊“你神经啊,这么恶心”,或者直接威胁:“我打110,让警察来抓你。”暴露狂做贼心虚,通常都会马上逃走。
换个角度说,心理变态者给人带来麻烦、不快或身心不适,他们自身也是痛苦的承受者,毕竟变态行为本身就是不合理、非传统性和违背标准的。2013年,山东胶州出了一个专门对女士内衣下手的小偷。他把偷回家里的女士内衣内裤当作“战利品”,自己穿,还抚摸、嗅闻,穿着女士内衣内裤,站在镜子前自我欣赏,好不陶醉。在他的衣柜里,藏着近千件女人红色的胸罩和内裤,足以办一场“维密秀”了。
在偷女士内衣的“同行”里,还有比这位胶州小伙更甚的。江苏高邮一位已婚男子因为喜欢穿女士内衣内裤,常常潜入别人家里,偷走性感的内衣,他还会顺手牵羊,拿走别人家里比较值钱的化妆品、金器,化妆品他回家送给老婆,女士内衣裤则留给自己,他躲在车库里自己穿,并拍照片发到网上跟人炫耀。为了顺利入室盗窃,他还自学了开锁技术,随着手艺成熟,他开始在高邮市内的辖区流窜作案,直到落入法网。
在变态心理中,这两位男士的行为是恋物癖,属于性心理障碍的一种。恋物癖中男性居多,患者通过接触异性穿戴和使用的服装、饰品来唤起性的兴奋,获得性的满足。由于恋物癖会引发患者不惜用偷窃、抢劫等方法去获取异性的物品,比如内衣、丝袜、手帕等,对社会治安有一定影响。
以上说过,定义变态通常有七个方面的因素,那些因素出现越多,表现得越清晰,越能确定一个人是否变态,或者说距离变态有多远。当然,所有因素中,没有哪一个是必需的,因为现实中的患者可能只是在某一个因素上表现突出,并不一定存在能够包含所有元素的案例。
一个心理变态的人,或者说存在心理障碍的人,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的损害,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行为表现上出现不被社会文化期待的行为,比如造成他人恐惧不适的器官暴露。心理上的异常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生物学原因也可以作为辅助条件,当然,在正常与不正常、变态与非变态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心理变态者有其内在的行为逻辑,心理学研究和心理治疗的目的之一便是找到那个看似不合理的行为逻辑。
曾几何时,网络上流传过一套“变态心理学最经典的问题”,号称“如果你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超过五题一致,那么请直接前往医院就诊,事态紧急,不能耽搁”,都是些什么奇怪的问题呢?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其一,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得了雪盲症,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其二,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其三,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而这个人手里紧抓着半根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答案分别是,第一,他吃的是朋友的肉;第二,妹妹想要再见一次那位帅哥;第三,这个人是由于和朋友乘坐热气球旅行经过沙漠,由于燃料不够要求必须减重,扔了行李箱之类的还不够,还要减重,于是就拿火柴抽签,有整根的和半根的,谁抽到半根的就跳下去,主人公十分不幸中标了。
问题与答案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足以说明定义变态心理的重要元素:不合理、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变态者在中世纪——对变态的早期认识
可以说,人们对正常与不正常的定义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古代被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今日观念之下可能变成了异常;今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古代可能是奇闻异事或者大逆不道。话说,古希腊时期不乏自称“先知”的人,在现代社会,一切自称具有预见未来能力的人都被看成是精神病人。
史前社会,万物有灵的信仰盘踞人们心头,风水雷电都是神灵的化身,有神灵自然有神灵的对立面——邪恶之神。人们对发疯的人最普遍的解释是,人被邪恶的灵魂侵占肉体,控制行为。中世纪时期,人们对生理疾病的理解尚存在许多误解,可以说,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人类长时间处在蒙昧无知的状态里。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世界名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异常人群”的。
荷兰怪才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在1475年画了一幅油画,名为《愚蠢的治疗》,画风诡异,非常讽刺,画中戴着漏斗形帽子的男子正在一名患者头上挖洞,好像要从大脑里取出来什么,另外有一男一女旁观。那个年代,戴漏斗形帽子是江湖骗子的象征,头上顶着书本的妇人则是讽刺她的愚蠢,读书并不能令她摆脱愚昧。这幅画恰好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看法:精神疾病是脑子里长了石头。
1490年,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画了一幅《愚人船》,“愚人船”是流放贫民、罪犯和精神错乱者的工具,这是一种习俗,当时的人们认为,水可以带走病人,也可以净化病人的灵魂,当他们下了船,就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戈雅还有另外一幅画叫《疯人院》,疯人院里住着躁狂症病人、抑郁症病人,还有酗酒成瘾者、丧失记忆和理解力的疯子、轻佻呆傻的疯子,在十八世纪,他们通通被赶进医院,戴上锁链,穿上紧身衣,医生为他们放血,让他们服药,以便恢复正常。
囚禁和接受残酷的治疗方式之外,疯人院还把各类病患当作怪物展出,来人可以在窗户外面观察疯子的日常。通过收费展览,疯人院每年有大笔收益,发展到后期,“疯子”们成了演员,他们要在公开场合跳舞,耍杂技,供人娱乐。在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贵族把参观疯人院的节目表演当作周末消遣,一时成风。
可见,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医生和整个社会都不能分类异常心理,只是笼统地概括为“疯子”,“疯子”则毫无人权,俨然毫无生命的物品,可玩乐可戏谑可虐待。在人们消遣“疯子”的同时,艺术家则开始关注“疯子”们的生存困境。十九世纪,心理异常进入艺术创作范围,画家们开始关注“疯子”的悲伤,文森特·梵·高画出了《绑着绷带的自画像》,他本身便是一位深受精神疾病之苦的疯子。十九世纪末,爱德华·蒙克呐喊出了几个世纪以来不被看见的真相:这世上本不该有疯人院,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个疯人院。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精神病患者的处境无一不悲惨,遭到残酷对待不说,有的人还要被烧死、活埋。在教廷统治时期,精神病人被看作异教徒,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严刑拷打、烧死、勒死、砍头、活埋,不一而足。其中针对女巫的迫害时间最长,最臭名昭著。迫害女巫自然有教廷迫害异教徒倡导“宗教正义性”的目的,但是很多被诬为“女巫”的女子并不是异教徒,而是精神失常者。
十七世纪,美国发生了一起冤案,史称“塞勒姆女巫审判案”。大概情况是这样的: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牧师的女儿伊丽莎白·帕里斯得了一种怪病,她开始放肆地尖叫,痉挛发作,进入精神恍惚的状态,随后,与她交好的七个女孩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当时的医生找不到病理原因,就认为孩子得怪病是因为那里的黑人女奴蒂图巴和另一个女乞丐,还有一个孤僻的从来不去教堂的老妇人。于是,这三个女子被严刑逼供,随着针对女巫的调查不断深入,更多人卷入其中,所有受到牵连者都是女性,而且她们的行为多多少少影响到当时的社会秩序和习俗。在接二连三的搜查、审判中,先后有二十多人去世,另有两百多人被逮捕或监禁。
“塞勒姆女巫审判案”后的许多年,美国没有再发生类似事件,到1992年,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决议,宣布为300年前“塞勒姆女巫审判案”中的所有受害者恢复名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这是“跳舞病”的一种表现,病因是一种寄生于黑麦的真菌“麦角菌”。“塞勒姆女巫审判案”一度是美国的耻辱,也让人们质疑基督教的教义,300年来,美国的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个案例。
异常者一路走来——变态心理学发展
追溯人类对于心理异常的关注,可以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说起。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他从小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四处游历,了解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医学方法。
那个年代,医学带有浓重的宗教迷信色彩,医学和巫术的区别不大,治疗的方法多是念咒文、施魔法、祈祷,这种“医学”哪里能救人命,根本是要人命,病人损失钱财,还会送上性命。希波克拉底看到了心理异常的另外原因——体内四种体液的失衡。他把人体内的液体分为血液、黏液、黄胆、黑胆四种,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因此才有人性情急躁、动作迅猛,有人思维活跃、动作灵敏,有人沉默安静、动作迟缓,有人小心谨慎、优柔寡断。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并不正确,但他把对待疾病的态度从巫术提到医学层面,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一直沿用至今。
中世纪时期人们对待心理异常者、精神病人的态度和手段,上一节已经说清楚,教廷及各地教会迫害“女巫”,与她们是否心理异常或妖言惑众无关,教会的目的是铲除异己,为了基督教的权威可以永远存立;因此,受害者中除了无法辨别的病人,就是无辜的女性,在民智不开的年代,无辜的女人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成了时代牺牲品。那些名副其实的女巫则是异教徒,不信奉上帝,也不信奉撒旦的女性们,她们懂得占星术、医学和魔法,因为她们神秘,拥有知识而且不会轻易被蒙骗,遂成了宗教势力大力迫害的对象。
为了让“一线”负责行动的教徒有理论依据,天主教修士兼宗教裁判官的克拉马与司布伦格在1486年写了一本有关女巫的书——《女巫之锤》,这本书教导人们如何识别巫术,如何对女巫施行酷刑。这本书出版之前,教会毫无章法,漫不经心地清理异教徒;有了这本书,肆无忌惮的清除开始,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教会一直在使用它。历史上,《女巫之锤》成为一本臭名昭著的作品,是那个遥远的野蛮年代存在的证据。
人们对心理异常者态度发生改变的象征性事件是法国精神病医生菲利普·皮内尔释放了关在疯人院里的病人。他认为病人的异常并非来自魔鬼附体,而是情绪障碍所致,遗传和个体敏感都可能让人发病。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他在法国提倡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直到他去世,这一做法还没有在法国全境推行。后来,他的学生埃斯基洛继承了他的事业,在整个法国的许多地方继续这样的改革。
更为系统的研究则从科学心理学诞生开始。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尝试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精确测量和控制来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这是心理学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关键一步。冯特之后,他的学生克雷丕林将心理学实验方法运用于异常行为的研究,并建立了实验室。如果说,皮内尔的变革解放了病人,克雷丕林的变革在于将变态心理的研究进入了严格科学的途径。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克雷丕林成为德国精神病学教授,近代精神医学的奠基人,他对精神医学的贡献,一百多年来无人能出其右。克雷丕林强调神经系统失调是心理异常的关键性问题,他把慢性精神疾病汇总进行了分类,分类里出现了“早发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的旧称)”“躁狂—抑郁性精神错乱”等专业术语。
经过观察,克雷丕林发现,一些病人有时候会有癫痫发作,癫痫一发作,精神病症状即消失,他认为,那是因为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的,大脑的放电通过脑神经传递到躯体,精神病症状便消失了。后来,人们不惜用人为制造癫痫等方式治疗精神病症,于是有了电休克疗法。在发明之初,电休克被看作是时代创举,大受欢迎,电休克疗法沿用多年后,因为它的剑走偏锋,并不能彻底解决精神问题和电休克手术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而被逐渐放弃。
当心理学进入精神分析时代,弗洛伊德则把异常心理的外在因素放置一旁,重视患者的内心冲突和动机,深入到前人从未涉及的领域中——人的潜意识里。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无意识领域的心理冲突才是心理变态的重要起因,人的内在矛盾冲突或情绪紊乱使得精神疾病发生。作为处在心理深层、包含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的潜意识,因为人类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约束,受到排斥和压抑,但是它没有被消灭,而是以心理冲突和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把性作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期,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性诉求,比如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如果性需要没有获得满足,人格发展阶段迟滞,则会出现不同的人格问题。神经症与精神病无不与人格发展固定在某一个性欲水平有关。中国家庭最难解的问题就是婆媳关系问题,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这是俄狄浦斯情结与反相俄狄浦斯情结在作祟,对婆婆和媳妇来说,因为无法摆脱“恨母亲,爱恋父亲”这一压抑的情结,原生家庭中的角色被代入新生家庭,钩心斗角,鸡犬不宁——这是后话。
与精神分析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对异常心理的解释,当然,也伴随一定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对象上,精神分析理论主要针对神经症,如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和歇斯底里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如自由联想、解释梦境、解决阻抗和移情等,每个星期进行固定时间的会谈治疗,治疗周期长达两三年;行为主义则惯用放松训练疗法、代币制疗法、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等。
时间走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社区精神卫生运动,即精神病人走出精神病院,在社区中维持正常生活。这一运动导致许多硬件设施较差、服务素质不高的精神病院被关闭,大量精神病人从医院回到社区,不再被当作社会特殊群体对待。
这个运动的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法案的施行,不少问题暴露出来,如并非所有社区都有能力接收从精神病院回到普通人当中的病人,社会上对“精神病”的恐惧、憎恶态度也不能像通过一项法案那样短时间内解决,在社区之外,精神病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触犯法律的案例增多。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整个心理学学科快速发展,变态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跟上了时代的潮流,针对异常心理,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医生渐渐从医学模式转入心理学模式、社会文化模式、生物心理模式等,用以人为本的治疗态度处置各类异常心理。
心理学家这样想——经典的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诞生之初,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记录了一个经典的运用谈话治疗的案例——安娜·O。起初,安娜·O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初见时,她只有21岁,因为被各种奇怪的症状困扰着,寻求布洛伊尔的帮助。那一年是1880年。
安娜·O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说来话长。安娜·O的症状首次出现在亲爱的父亲患病之后的一个月,一开始,她身体虚弱、贫血、厌食、咳嗽,每到下午便疲惫不堪,傍晚时分进入类似睡眠状态,而后则表现得高度兴奋。后来,她开始出现内斜视且卧床不起,由于一系列的机能紊乱,安娜·O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卧床期。
安娜·O是精神分析发展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的病例,相应地,由于那个时代神经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了解有限,只有一些助眠药物和法国夏可的催眠术能用于治疗实践,布洛伊尔在对待安娜·O时,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他运用了谈话的方法,以耐心观察、翔实记录、催眠宣泄的方法治疗,开创了治疗癔症的新方法。
当然,谈话疗法被运用之初——布洛伊尔称其为“谈疗法”(Talking Cure)或者“清扫烟囱”,治疗效果有限,安娜·O断断续续地接受治疗,她的症状时好时坏,并没有彻底治愈,对于她的病因,布洛伊尔也没有寻得正解。在症状集中爆发的高峰期,安娜·O一天之内只有短暂的时间可以保持正常,其他时间里,她不是表现出身体痉挛,就是陷入困顿状态。在痉挛发作的同时,安娜·O的言语功能也出现问题,她变得不能说话,她本人表现出表达的欲望,语言能力却受到了抑制。
卧床四个月后,安娜·O的身体逐渐恢复,左侧肢体力量恢复,言语抑制消失,斜视也消失了。而后,安娜·O长期卧床的父亲去世,她的症状变得更为强烈,曾经陷入深度昏迷的状态,清醒过来后,她不能识别探访者,认不出她的治疗师布洛伊尔,可是,她却捂着疼痛的肚子,说出了“我要生出布洛伊尔的孩子了”这样的话。如果布洛伊尔消失几天,安娜·O的状况会变得糟糕,表现为拒绝进食、焦虑难耐、在幻觉中见到死人、骷髅等可怕的形象。接受催眠治疗之前,安娜·O白天困顿失神,下午睡觉,晚上神经兴奋,经过催眠治疗,她的这种异于常人的生物节律被催眠状态取代,身体上的痛苦也随着进入催眠状态而消失。
综合安娜·O的生活状态反思这个病例,今日的精神分析者很容易找到她的病因。其一,单调的家庭生活让她常以幻想作为情绪发泄的渠道,构成她出现人格分离的心理基础,这种分离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不属于病态;长久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她的生物节律呈现出陪护护士的习惯,夜里紧张兴奋,下午困顿休息,并且表现出癔症的症状。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安娜·O的真实名字是伯莎·帕彭海姆,当布洛伊尔结束对她的治疗时,她的癔症并没有彻底治愈,因为在长久的谈话治疗中,病人对治疗师产生了移情——这是弗洛伊德的看法,布洛伊尔为了自身清白,回避了这个问题,草草结束了治疗,直到十年后,布洛伊尔才在弗洛伊德的劝说下把他的一些想法写入了二人合著的《癔症研究》当中。
纵观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安娜·O的案例是里程碑,同时是沧海一粟。在整个心理学发展中,人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岂能止步于此。与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正常与否取决于无意识过程的同时,行为主义理论反驳了人的无意识冲突决定行为,相反地,行为主义者更看重强化、惩罚和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正常的或异常的)的影响。
拿嗜赌行为来说,部分奖励就能强化赌博行为,即使是一百次输中的一次赢,也会刺激赌徒继续赌博下去。拿弹子球来说,二战之后,弹子球游戏一度成为日本成年人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直到今日,日本的车站、商业街等人潮聚集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专心致志打弹子球的上班族们。弹子球机是一个长方形的机器,里面有很多小洞,小洞周围设有障碍物,玩家通过操作手柄,设法将弹珠射入小洞,如果射中了关键部位,机器会吐出大量钢珠,这些钢珠可以用来兑换烟酒、玩具、蔬菜、大米等。
弹子球游戏具有赌博的性质,这也是成年人沉迷其中的原因之一。人因为受到短暂的奖励而不断沉迷其中,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却始终不能明白小小弹子球不过是行为强化的一种,如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所说,“……除了换成数值的自尊心,从弹子球机中你几乎一无所得,而失去的却不可胜数”。
话说回来,世界本是一个充满各种强化物的空间,人混迹其中,不得不选择被这种或者那种刺激强化。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外,人因其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能从模仿、观察中学习。一个小孩子因为曾经掉入水塘险些淹死,从此对水塘心生恐惧,每次靠近类似水塘的地方,如泳池、浴缸就会生出焦虑感。其实人还有从他人经验中观察学习的能力,如掉入水塘的是朋友或者兄弟姐妹,一样能够学习到水塘是危险的地方。
同样的道理,人的异常行为也可以从条件反射和观察模仿中学习到。生活在贫民窟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的孩子偏离社会主流成长轨迹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当然,行为主义过度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忽略了人的人格因素,因而备受人本主义者诟病,当一个人表现出粗鲁、暴力行为时,我们可以把它归因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可以归因于人格因素。
当心理学家们逐渐从关注个体转移到关注生活在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将个体作为大环境的一个单元,异常行为的研究也开始从个人的潜意识和成长环境,逐渐涵盖到个人的婚姻、原生家庭、邻居、社区、阶层和社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理论将人际关系、家庭动力和社会大气候作为三个重要的考察标准。人的心理障碍起源于与早期看护者之间相处的经验,类似于弗洛伊德强调的人生早期经验,但是社会学派不强调性、无意识等。家庭结构是一个小型社会结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开始于童年时期与家人相处的经验,一生之中,我们对任何一个他人做出的反应,信任或者不信任,自信还是自卑,亲密或者孤独,往往反映出在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