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四册):现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一五、郁达夫不曾“沉沦”

郁达夫的留学生活

郁达夫也是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创造社提倡一种浪漫主义的风格,他们追求个性解放,注重表现自我,认为文学应当忠实于作者“内心的要求”,管他什么“子曰诗云”“三纲五常”! ——他们这种无所畏惧的劲头儿,对旧文化的冲击还真不小呢!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父亲当过塾师和医生,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他们孤儿寡母,免不了要受亲戚、邻人的欺负。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愁苦环境里长大,也因此养成了落落寡合的孤僻性格。

后来,他先后进书塾和学堂读书。论年龄和个子,他是全班最小的,可他的功课却顶拔尖。一年以后,他受到知县的奖励,跳到了高年级。高年级的同学年龄几乎比他大一半哩。

后来,他不满学校的教育,回家自学。他每天早早起床,先读一个钟头外语,然后再读国学典籍:《资治通鉴》啦,《唐宋诗醇》啦……下午则看数理书籍。——两年下来,他觉得自己充实多了。

眼看已是辛亥之后,他的大哥在北京做官,奉命去日本考察司法制度,借着这个机会,郁达夫随大哥去了日本。这是1913年的事。

《郁达夫传》

留学对穷学生来说,是件吃苦的事。为了考取官费学校,他拼命读书,常常读到工厂上班的汽笛拉响,才去睡一会儿。

北风吹起来时,他还只穿着一身夹衣,皮鞋也都“张了嘴”。靠着同乡接济的一件旧军服,他总算熬过了严冬,也终于考进了官费学校。——然而他也因此落下了呼吸道的病根儿,一辈子受煎熬。

郁达夫学的是经济,但他对文学更感兴趣。课余,他读了大量欧洲、日本的文学作品,光是小说,就有一千多种!他尤其喜欢法国的卢梭、俄国的屠格涅夫。以后他跟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了创造社,他也开始试着拿起笔来创作。——有一篇《沉沦》,是他的小说成名作。

一篇《沉沦》刺虚伪

《沉沦》是个短篇小说,写中国青年“他”在日本的经历。——他只有十七八岁,背井离乡来到日本。带他同来的哥哥回国去了,周围都是蔑视“支那人”的日本人。他感到格外孤独,心理不知不觉有些扭曲变形。看到日本男女同学相互打招呼,他也恨得要命,心里只想着:“复仇,复仇!”本来还有几个中国朋友,他也渐渐疏远人家。后来他患了忧郁症。

他考入N市的高等学校,住在一家小旅馆里。夜间推窗一望,周围黑沉沉的,一片荒凉,只有梧桐树叶在风中乱响。孤独、寂寞包围着他,他几乎要哭起来。他的身体,也一天天坏下去,甚至发展到怕见人的程度——尤其怕见女人。

越是怕见,越是想见——大概是由于青春期的缘故吧。旅馆主人有个女儿,笑起来样子很好看。他心里迷恋她,可是当人家给他来送饭、铺床时,他却又窘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有一回,他无意中看见那姑娘在洗澡,他觉得自己犯了大罪,第二天一大早就逃出了旅馆。以后竟搬到山上一座荒园里去住,更加与世隔绝了。

他的忧郁症也更厉害了,跟远在中国的大哥也闹翻了。一次他漫无目的地出游,竟走进一家妓院里,喝得酩酊大醉……

郁达夫信札

这样荒唐了半日,他来到洒满月光的海边。无边的悔恨涌上心头:自己怎么上那种地方去了呢?自己已经变成最下等的人啦!他的心中充满绝望。——他朝西方望去,在那颗最亮的星星下面,就是祖国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看得出,小说带着自叙的性质。郁达夫说过:“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正因为如此,读郁达夫的小说,也总能看见作者的影子。

小说发表出来,有人骂作者“伤感”“颓废”甚至“色情”,其实骂他的人,内心没准比他污秽多啦。郭沫若就说过:郁达夫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这话真是一针见血。

善于做深入的心理剖析,是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点。就拿《沉沦》来说,里面哪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呢,作者以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活动描写,代替了对外部言行的记述。这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沉沦》奠定了郁达夫的文坛地位,人们公推他是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

春风因何令人沉醉

从日本回国后,郁达夫先后在好几个地方教过书,其中包括北京大学。1926年,他还同郭沫若一起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从1923年到1927年,他又写了不少小说,以《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最有名。在内容和风格上,这两篇小说与前一时期的作品又有不同。

《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一个贫病交加的知识分子跟一个烟厂女工的友谊。小说中的“我”贫病交加,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住在一间狭窄黑暗的小阁楼里——那至多只能算是个过道:每当我的邻居、住在里间的年轻女子进出时,我总得起身让路。

除了几本旧书,一领棉袍,我真可谓一无所有。因为有病,脑子也总是昏昏沉沉的,常常对书枯坐,什么也写不出来。那个年轻女工最初对我抱有戒心,后来却变作同情。她发了工资,买来面包和香蕉请我同吃。——做工挣来的钱,可是分分角角都带着血汗啊。

没过多久,女工对我又起了疑心,有时还话里话外劝我改邪归正!原来这一切都是误会:春天到了,正是神经衰弱症发作的季节。我晚上睡不着,只好整夜到外面乱走。姑娘竟误认为我昼伏夜出,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根据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改编的淮剧《半纸春光》海报

不过这样一运动,倒睡得香、吃得多了,脑筋也恢复了。于是写了几篇小说投到杂志社,居然换回几块钱稿费来。钱不多,买了件单衫换上,又索性买了些巧克力、鸡蛋糕,回来同女工分享。当我们一同吃着巧克力的时候,误会才消除!

在小说结尾,生活仍旧没有希望。可是读者已能感受到年轻女工的影响:她自己够可怜的,然而却富于同情心,在贫困的环境里,不改她那正直、纯洁的本性。作者几乎没有细描她的相貌,然而读者却能感觉出她的美来,那是一种人格的美、精神的美!

“薄奠”背后有厚谊

在另一篇小说《薄奠》里,“我”与劳动者的距离似乎拉得更近了。——篇中写的是我跟洋车夫的一段因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坐上了一辆洋车。拉车的是个五十岁上下、脊背弯曲的车夫。凑巧的是,他跟我住在同一条胡同里。

车夫为人老实、平和,给他车钱,他会说:“您带着吧,我们是街坊,还拿钱么?”常坐他的车才知道,他只有四十二岁,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他诉苦说,物价一个劲儿涨,车场的老板又克扣得厉害……

一次我路过他家门口,听见平日那么和气的车夫,竟跟老婆大吵起来。进屋去劝,知道他是怪老婆瞎花钱,把他好不容易攒下的三块钱买了布。他说,天热了,我们穷人光着脊梁又有什么要紧?——他有他的计划:想着买辆属于自己的车,好避开车行的盘剥。

我口袋里没带钱,便悄悄把一块银表放在桌子上。可是第二天,他找上门来,问我是不是丢了表……

夏天一场大雨之后,我意外听说:洋车夫在南下洼淹死了——也许竟是投河自尽吧?看着他一家人痛不欲生的样子,我很想帮他们一把。可他老婆不要钱,只是说:车夫生前唯一的愿望是有一辆自己的车子,这心愿到死也没实现……于是我到冥衣铺定做了一辆纸糊的洋车,预备在他的坟前烧掉。

去上坟的那天,街上的人好奇地看着这一行人,我却只想冲那些红男绿女以及汽车里的贵人大骂:“猪狗!畜生!你们看什么?我的朋友,这可怜的拉车者,是为你们所逼死的呀!你们还看什么?”

在小说中,作者已经从审视内心的痛苦,转变为愤恨世道的不公。他同情劳动者,诚心诚意想帮助他们。他称车夫为“我的朋友”。有一回,他听车夫感叹生活的艰辛,心中生出“真想跳下车来,同他抱头痛哭一场”的念头,“但是我着在身上的一件竹布长衫,和盘在脑里的一堆规矩,把我的真率的情感缚住了”。——看得出,这种对矛盾心理的刻画以及真实情感的流露,仍是“郁达夫式”的。

郁达夫墨迹

生活中的郁达夫一度心情消沉,跑到杭州过起隐居生活。然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曾到日本本土进行反战宣传,还参加了国内的抗日宣传活动。

此后他的家庭发生变故,他只身一人去了南洋。在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时期,他营救了不少华侨和当地人,并了解了不少敌人的侵略内幕。1945年日本投降时,为了掩盖罪行,郁达夫被日本宪兵逮捕,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的荒野中。——那一年他还不到五十岁!后来他被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他的家乡还为他建起纪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