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讴歌“创造”的郭沫若
从沫水和若水走来
中国现代文坛上有许多文学社团,如创造社、新月社、文学研究会等。
《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书影
创造社是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属于“五四运动”中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之一。它的成员,都是留日的中国学生,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他的老家在四川乐山沙湾镇,那附近有两条河:一条沫水,一条若水;“沫若”这个笔名,就是由此而来。此外,他的笔名还有鼎堂、石沱、麦克昂等。
郭沫若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是企业家,手腕精明,置下不少产业。母亲出身官宦人家,知书达理,喜好文学。郭沫若说,他后来喜欢上诗歌,跟母亲自幼教他背唐诗,有很大关系哩。
郭沫若从小聪明过人。他五岁上家塾,白天读枯燥的“四书五经”,晚上还要背唐诗,别的孩子都叫苦,他却一点儿不觉得费劲儿。以后他上了小学,在班里年龄最小。平常不见他念书,可是期末总能考第一!年龄大的同学不服气,认为老师偏心眼儿,还为此闹过“学潮”呢!
十五岁时,他到嘉定府中学堂读书,接触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还读了大量翻译小说。他最喜欢英国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就是林纾翻译的司各特的作品《艾凡赫》。书中的浪漫精神给了他很大影响。没事时他还喜欢读《史记》,这为他后来写历史剧,打下了基础。
郭沫若
从学生时代起,郭沫若就显露出反抗的天性:看见学校里的不平事,他常要出面打抱不平,由此得罪了校方,竟被开除。有位老师赏识他的才华,替他写了推荐信,介绍他到成都一所知名中学继续念书。——这叫因祸得福吧。
郭沫若的大哥郭开文思想挺开明,在外面做事,常给弟弟寄些报纸、杂志来看。郭沫若身在家乡,他的心,却早已飞向五洲三大洋啦。中学一毕业,二十一岁的郭沫若就东渡去了日本。——他出国留学,一来有哥哥支持,二来也是为了逃避旧式婚姻,因为在此之前,家里给他说了个毫无感情基础的媳妇。
跟鲁迅一样,郭沫若刚到日本,读的也是医学。他不怕学业艰难,可生活在异国他乡,受人家歧视,令他格外苦闷。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一头扎进书本里,从哲学、文学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他埋头读了《王文成公全书》——那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文集。从这儿,他又奔向庄子和孔子。在领略中国哲学奥妙的同时,他还喜欢上印度的文学和哲学,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很美,他那泛神论的观点,让郭沫若着迷。
他也喜欢德国诗人歌德,歌德那“狂飙突进”的文学风格让他热血沸腾。以后他又迷上美国诗人惠特曼,惠特曼诗歌那自由的形式、奔放的热情,跟郭沫若的气质正相合。郭沫若说:我终于找到喷火口啦!——他说的“喷火”,是指用诗歌抒发他那火热的情感。
我为“女郎”燃到这般模样
郭沫若开始写新诗,是在1916年。他先试着写泰戈尔式的无韵诗,以后又发展成惠特曼的“喷火”式的风格。那正是1919年到1920年间,你们马上就会想到,这正是国内爆发“五四运动”的年代!
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是《女神》,里面收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炉中煤》等诗作。这本诗集比胡适的《尝试集》要晚些,但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新诗到《女神》这儿才真正成了气候!
《女神》中有一首“情诗”: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原来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题为《炉中煤》,借煤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挚爱。那么这位让“我”燃到这般模样的“女郎”是谁?——她就是祖国啊!
郭沫若墨迹
《女神》中还有一首很有分量的长诗《凤凰涅槃》——怎么叫“凤凰涅槃”呢?原来有个神话,说凤凰活到五百岁,便自己叼来香木,自焚而死。而新的生命,就在这火焰中诞生出来,从而获得永生!
有人分析说,诗人所歌颂的“凤凰”,代表着祖国和民族,当她蒙受了五百年“洗不净的污浊”“荡不去的羞辱”时,她需要火的洗礼,并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到那时,世界将是一片新鲜、净朗、华美、芬芳、欢乐、和谐、自由、雄浑……诗人和祖国民族、山川万物都融合在了一起,如同在烈火里获得了新生!
横扫千军笔如椽
以后郭沫若又翻译了歌德的《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新的诗集《星空》也问世了。不久他又跟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创立了创造社,这是1921年的事。
1923年,郭沫若带着妻儿回到了祖国,此时他离开祖国已经十年啦。这段时间,他继续创作,写了不少诗歌、小说和戏剧。之后他又离开上海到了广州,在广东大学任文科学长。鲁迅也应聘到这儿来教书,这还是郭沫若的提议呢。
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这是赠给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签名本
北伐战争擂起战鼓,郭沫若放下诗笔,换上军装,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他再次东渡日本。——这一去,又是十年。
在这十年里,郭沫若潜心研究中国历史及甲骨文、金文,写出不少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他对古代诸子学术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因革也做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著作。日后他发表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作品,全都是在此时打下的基础。——眼下我们的许多历史学概念,如中国殷商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始于春秋时期,便都是由郭沫若最早提出来的。
郭沫若是1937年回国的。卢沟桥响起了侵略的炮声,他又怎能留在敌国呢?他毅然撇下妻儿,只身回到上海,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来。——他的妻子是位日本女子,名叫安娜。早在1916年,他俩就已恋爱结婚,那正是他创作《女神》的时代。
1941年郭沫若五十岁寿诞,朋友送他一支“如椽大笔”
国共联合抗日时期,郭沫若先在武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同一年,又随机关撤到重庆,担任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他的工作,就是领导文化界进行抗日宣传。——鲁迅去世后,郭沫若成了文化界众望所归的旗手。
1941年,郭沫若五十岁生日时,重庆、成都、延安、香港等城市都举行了庆祝活动。他从事文学创作,到这时也已有二十五年。朋友们送他一杆比人还要高、碗口粗细的大笔,用一句古话形容,这叫“如椽大笔”。——郭沫若的确是革命阵营的大手笔啊!
舞台慷慨《雷电颂》
郭沫若还写过不少小说和戏剧。他的《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三个短篇,带有自传的性质。
另外,像《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洪波曲》等,也都带有自传性质,在记录作家的生活历程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不过成就更高的是他的历史剧。作于1949年以前的有《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五六本。
就说说《屈原》吧。这是部五幕话剧,不用说,写的是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戏一开头,屈原在自家橘园里朗诵《橘颂》,那是屈原为弟子宋玉而作。他教育宋玉要学习橘树的气节,内心要清白,植根要牢固,秉性要坚贞。大难临头时,不苟且、不迁就,生得光明、死得磊落!——这是屈原的自况,也是作者的自白。
秦王派了使臣张仪离间楚齐联盟,又勾结楚王妃子南后,设计陷害屈原。最后,连弟子宋玉也背叛了他,他的身边只剩下侍女兼学生婵娟啦。可屈原一片痴心不改,一次在郢都东门遇上楚王、南后、张仪一伙,他上前痛斥张仪,还责怪楚王昏聩误国!楚王大怒,把屈原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
殿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屈原朗诵了那首激昂慷慨的《雷电颂》: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南后一伙还不肯放过屈原,派人给他送来毒酒。就在屈原端起酒杯的一刻,婵娟赶来,替老师饮下了这杯毒酒!美丽的婵娟,就这样倒在屈原的怀抱里……
卫士们被南后的阴险狠毒激怒了,他们杀死南后的爪牙,救出屈原。屈原决定遵从民众的意愿,前往汉北,跟人民一起继续抗秦。——大幕在《橘颂》的余音中缓缓落下。
郭沫若撰写这个剧本,当然不是什么“发思古之幽情”。时当1942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中国大地,这跟当年楚国所面临的危局何其相似!郭沫若正是要以此剧提醒国人,要警惕迫害忠良的势力,万众一心,克敌制胜!
郭沫若是诗人,他的话剧也有着诗一样的风格。剧中的人物口吐珠玑,说着诗一般的语言,整部话剧就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史诗呀!——剧中那首《雷电颂》激昂澎湃、豪迈悲壮,从中还能听出诗人在《女神》中倾泻过的激情!
郭沫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可能是工作太忙的缘故,此后他的文学创作不如以前了。虽然出了一些诗集,像《新华颂》《百花齐放》《潮汐集》等等,影响都远不如早年的《女神》。不过他写的几个剧本,如《蔡文姬》《武则天》,以新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给人以新的启迪,获得较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