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馆小史
天文馆是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普及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社会教育和配合学校教学的重要机构。天文馆是通往宇宙的窗口,它是宇宙的剧场,是科学之宫,是社会的大学,也是天文爱好者的乐园。
自1923年第一台天象仪在德国耶拿蔡司厂诞生,1925年第一座拥有天象仪设备的天象厅设施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落成以来,天文馆事业已经走过了90余年的历程。
经过1926~1939年的初建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期以及随后的恢复期,世界各国的天文馆迎来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后的长足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阿波罗”飞船登月前后,在欧美和日本等地,天文馆得到空前的发展,不仅大型馆在许多城市出现,而且中小型天文馆的发展尤为惊人。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而这也深刻影响着天文馆的表演手段和形式。
目前天文馆已经完成了由光学向数字化的转化,并进入了完全数字化的时代。但是,传统的光学天象仪并没有消失,在表演星空的真实方面,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备和表演方式多元化,这就是当前世界天文馆的现状。
天象仪和天文馆在英文中是同一个单词planetarium。这个词最初用来称呼一种能展示行星运动的机械模型——行星仪,现在用来指一种光学投影仪器,它把恒星、行星、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文现象投影到半球状天幕,为人们演示星空。安置天象仪的屋子,甚至整个建筑和机构,也叫planetarium。在中文中,则分别译作天象仪、天象厅和天文馆。由此可见天象仪和天象厅在天文馆中处于“心脏”的位置。
今天的天文馆、天象仪和天象厅,已经远不是当年的概念所能表达的。大体上说,天文馆的“心脏”经历了机械模拟·光学投影式天象仪——天象厅、太空型天象仪——太空剧场和数字天象仪——数字宇宙剧场3个发展阶段。
哑铃型的天象仪构成了天文馆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