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国汽车产业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的历史新高度,领跑全球,汽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层次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政府、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科学布局、多措并举,从行业管理、财税扶持、技术创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引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汽车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诸多成绩。

汽车行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深化。一是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发布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评价方法、电动汽车电池、驱动电机等系列国家标准;二是实现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单车限值向“限值+平均”管理的转变,核算公示机制成熟运行;三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规范,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发展进行规范,积极推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的出台,行业管理即将进入新阶段。

财税扶持政策持续推进、提前布局。财政补贴方面,提前发布“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稳定行业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和预期;丰富补贴形式,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较大且市场公平开放的省(区、市),给予充电基础设施奖励;税收优惠方面,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和1.6 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免征或减征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加大消费端的引导力度。财税政策的持续推进,对市场发展和技术升级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一是汽车企业加大在高效发动机、变速器等动力总成及节能技术上投入,先进技术搭载车型范围更广,与合资、进口企业相比,自主企业涡轮增压等技术应用比例提升更快;二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15年当年产量接近38万辆,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上升期,零部件配套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同技术路线、不同技术方案的车型层出不穷,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持续改善但压力仍在。2015年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04 L/100km,相比2014年下降0.18 L/100km,计入新能源汽车后为6.72 L/100km,达到了国家规划提出的6.9 L/100km目标。2016年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管理进入第四阶段,标准中各整备质量段目标值较2015年平均加严超过30%,目标直指2020年5.0 L/100km。企业面临一定的达标压力,未来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协调发展将成为企业油耗达标的关键因素。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补贴依赖症”。2013-2015年,中央财政拨付补贴、奖励资金284.44亿元,地方财政拨付补助资金约200多亿元。新能源汽车扩张既带来日益严峻的财政补贴压力,亟须构建市场化的发展机制替代财政补贴政策,做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动能的切换准备工作。二是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两年,我国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新兴产业的未来,这就要求加强在准入、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全方面、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总体向好,部分问题仍需解决,发展后劲依然强劲。《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坚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在持续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已经建立了较好形势基础,后续发展趋势仍需要细致评估。

为全面展现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本书立足行业、深入企业、细挖产品,围绕政策、技术、市场3个方面,从能源形势、政策引导、燃料消耗量现状、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国外动态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试图从节能环保角度解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为行业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可能还有疏漏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