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狙击步枪TOP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追本溯源:狙击步枪的历史

1.狙击步枪的定义

根据军方或执法部门的定义,狙击步枪通常是指准确度比一般步枪更高射程更远的精密型步枪。狙击步枪不仅仅能杀伤敌方人员,还可以起到普通步枪无法达到的战术作用。例如狙击步枪可以通过对坦克乘员、油箱、潜望镜和通信设备的射击使其丧失战斗力或失去功能;可以通过毁伤关键设备来迟滞敌方的作战行动等。另外,弹药库、油料库、指挥部等薄弱环节也非常容易成为狙击手的高价值战术目标。

为了降低光线对于肉眼的干扰、增加精准度,狙击步枪通常配属专业瞄准镜。狙击步枪往往采用中央式底火弹药,以此满足对于弹药燃烧效率与弹头威力的要求。而凸缘式弹药的凸缘无法承受弹药燃烧爆炸的高压,容易发生弹壳断裂,因此狙击步枪不采用这种弹药。

美国雷明顿公司制造的现代化狙击步枪

美军狙击手小队

2.狙击步枪发展简史

英国殖民印度时期,英国官员或贵族有游猎印度乡间或荒野的习俗。他们在游猎中偶然发现鹬鸟(Snipe)极难以狩猎,射手必须精心伪装埋伏,并凭借极佳的射击技术与精密度较高的步枪方能成功猎取。因此,狙击手(Sniper)一词自“猎鹬者”转化而来,也因此,高精密度的步枪被称之为狙击步枪(Sniper rifle)。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部分南方邦联士兵曾为当时所使用的英国魏渥斯步枪(Whitworth rifle)装上一具3倍瞄准镜,使步枪的射击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说当时还创下了在732米远的距离上的狙杀纪录。相较而言,南北战争时使用的这种狙击步枪更接近于现代狙击步枪的结构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步枪当成世界上第一种狙击步枪。事实上,在南北战争之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方式改装步枪,以用作狙击用途。

尽管各国陆军纷纷开始承认狙击步枪的价值,但是狙击步枪在战场上的使用仍然不普遍,因为当时的战争形势是以面对面的人海战为主,而狙击步枪在当时是需要以瞄准时间来换取射击精度的,并且当时的士兵也没有意识到狙击步枪对敌方主要人员和物资的杀伤和破坏能力,所以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狙击步枪的作用并未得到重视。当时,只有英国正式将狙击步枪编制到部队,因为英国士兵在布尔战争中饱受精通射术的布尔人的打击。

狙击步枪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壕沟战的僵局以后,此时士兵们才渐渐发现狙击步枪能够在壕沟战中发挥不错的效果,因此狙击步枪开始大量地被从军械库里翻出来送到前线。在战争期间,德国狙击手曾对协约国军队构成巨大的威胁。协约国士兵对那些幽灵般出没于战壕中的德国狙击手惊恐万分,将他们称为“看不见的魔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澳大利亚狙击小队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几乎都忽略了狙击步枪和狙击手的作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狙击步枪才被推上了另外一个高峰。苏联军队因为在冬季战争中吃尽了精通射击技术的芬兰士兵的苦头,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认识到了射击技术和步枪射击精度的重要性,开始大量训练具备狙击专长的步兵或特殊任务人员。而此时,沉浸在“闪电战”中的德军根本就不认为有使用狙击手的必要。后来,活跃在东线的苏军狙击手用致命的子弹让德军重新意识到狙击的重要性,只得匆匆大量设立狙击手学校以应付战事。除此之外,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也都出现过专门改装的狙击步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军狙击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狙击步枪已经成为部队的常态性装备,基本上每个班都要配属狙击手一名、狙击步枪一把,而不像以前那样为了任务性需求而进行编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狙击步枪依然保持着手持方式(无脚架),搭配一具2.5倍瞄准镜,但是增加了一般步枪的没有的托腮板以减轻步枪发射时的后坐力,枪机的拉柄也因为瞄准镜的位置关系而被修改,以免干扰枪机动作。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交战双方各国的狙击手数量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狙击手的作用也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加拿大狙击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军女狙击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步兵装甲化,军事力量控制范围和机动能力的较大增强,射手逐渐无法在近距离接近目标或保证袭击行动时的自身安全,普通的狙击步枪也无法对敌人的装甲力量造成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超大口径和远射程的新型狙击步枪开始出现,这就是现在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叫“反器材狙击步枪”。

可以肯定,狙击步枪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对于特种部队和特警部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特警部队也肩负着反恐的重大职责,因此可以预测,狙击步枪在未来将继续得到长足的发展。

美军狙击手在山区执行任务

美国陆军步兵班中的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