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二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通常要计算土方工程量,根据土方工程量的大小,拟订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外形往往很复杂、不规则,要准确计算土方工程量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又与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计算。

一、基坑与基槽土方量的计算

1.基坑土方量

基坑是指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矩形土体。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如图1.1所示。即

式中,H为基坑深度,m; A1A2为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 A0为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

2.基槽土方量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后,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计算,如图1.2所示。即

式中,V1为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1为第一段的长度,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

式中,V 1, V 2, ⋯, Vn分别为各段土方量,m3

图1.1 基坑土方量计算

图1.2 基槽土方量计算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平整成施工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设计标高是进行场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的依据,合理选择场地设计标高,对减少土方量,提高施工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场地设计标高是全局规划问题,应由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当场地设计标高无设计文件特定要求时,可按场区内“挖填土方量平衡法”经计算确定,并可达到土方量少、费用低、造价合理的效果。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断面法是将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逐段计算,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断面法计算精度较低,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断面不规则的场地。当场地地形较平坦时,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1.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包括以下步骤。

(1)绘制方格网图

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形图(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建筑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方格网。方格边长主要取决于地形变化复杂程度,一般取a=10m、20m、30m、40m等,通常采用20m。方格网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2)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为角点的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为角点的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 m; Hn为角点的设计标高,m; H为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 n为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 ⋯, n)。

(3)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当同一方格的4个角点的施工高度同号时,该方格内的土方则全部为挖方或填方。如果同一方格中一部分角点的施工高度为“+”,而另一部分为“-”,则此方格中的土方一部分为填方,另一部分为挖方,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如图1.4所示。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x1、x2为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为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表示,m;a为方格网的边长,m。

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也可以用图解法确定零点,如图1.5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此法甚为方便,同时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错。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4)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1.12所列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

图1.4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图1.5 零点位置图解法

表1.12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注:① a为方格网的边长,m; bc分别为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 h1h2h3h4分别为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代入,m; ∑h为填方或挖方施工高度总和,用绝对值代入,m; V为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② 本表计算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度而得出的。

(5)边坡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

① 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如图1.6中①~③、⑤~⑦所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l1为三角棱锥体边坡的长度,m; A1为三角棱锥体边坡的端面积,m2

② 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如图1.6中④所示,计算公式为

在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l4为三角棱柱体边坡的长度,m; A1、A2、A0分别为三角棱柱体边坡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

(6)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图1.6 场地边坡平面图

2.断面法

沿场地取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断面,可利用地形图或实际测量定出,将所取的每个断面(包括边坡断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和梯形,如图1.7所示,则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分别为

图1.7 断面法示意图

某一断面面积为

d1=d2=⋯=dn=d,则

Ai=d(h 1+h2+… +hn-1)

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A1, A2, ⋯, Am,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 L2, ⋯, Lm,则所求的土方体积为

用断面法计算土方量,边坡土方量已包括在内。

【例1-1】某建筑施工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如图1.8所示。方格网的边长a=20m,方格网各角点上的标高分别为地面的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该场地为粉质黏土,为了保证填方区和挖方区边坡稳定性,设计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用方格网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图1.8 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图

解:1.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根据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按照公式(1-10)计算得

h1=251.50-251.40=0.10(m)

h2=251.44-251.25=0.19(m)

h3=251.38-250.85=0.53(m)

h4=251.32-250.60=0.72(m)

h5=251.56-251.90=-0.34(m)

h6=251.50-251.60=-0.10(m)

h7=251.44-251.28=0.16(m)

h8=251.38-250.95=0.43(m)

h9=251.62-252.45=-0.83(m)

h10=251.56-252.00=-0.44(m)

h11=251.50-251.70=-0.20(m)

h12=251.46-251.40=0.06(m)

各角点施工高度计算结果标注如图1.9所示。

2.计算零点位置

由图1.9可知,方格网边1-5、2-6、6-7、7-11、11-12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这说明在这些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由式(1-11)求得

1-5线:x1=4.55m;

2-6线:x1=13.10m;

6-7线:x1=7.69m;

7-11线:x1=8.89m;

11-12线:x1=15.38m。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图1.9所示。

图1.9 施工高度及零线位置

3.计算各方格的土方量

方格Ⅲ、Ⅳ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

V(+)=202/4×(0.53+0.72+0.16+0.43)=184(m3

V(-)=202/4×(0.34+0.10+0.83+0.44)=171(m3

方格Ⅰ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20/8×(4.55+13.10)×(0.10+0.19)=12.80(m3

V(-)=20/8×(15.45+6.90)×(0.34+0.10)=24.59(m3

方格Ⅱ、Ⅴ、Ⅵ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V(+)=65.73m3; V(-)=0.88m3; V(+)=2.92m3

V(-)=51.10m3; V(+)=40.89m3; V(-)=5.70m3

方格网总填方量为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m3

方格网总挖方量为

V(-)=171+24.59+0.88+51.10+5.70=253.27(m3

4.边坡土方量计算

如图1.10所示,除④、⑦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由式(1-12)、式(1-13)、式(1-14)计算可得

V(+)=0.003m3

V(+)=V(+)=0.0001m3

V(+)=5.22m3

V(+)=V(+)=0.06m3

V(+)=7.93m3

V(+)=V(+)=0.01m3

V(+)=0.01m3

V(-)=2.03m3

V(-)=V(-)=0.02m3

V(-)=3.18m3

边坡总填方量为

V(+)=0.003+2×0.0001+5.22+2×0.06+7.93+2×0.01+0.01=13.30(m3

边坡总挖方量为

V (-)=2.03+2×0.02+3.18=5.25(m3

图1.10 场地边坡平面图

三、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即可着手土方的调配工作。土方调配,就是对挖土的利用、堆弃和填土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处理。好的土方调配方案,应该使土方的运输量或费用最少,而且施工又方便。

1.土方调配原则

① 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和运距最短。使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最小,即土方运输量或费用最小,降低工程成本。

② 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当工程分期分批施工时,若先期工程有土方余额,应结合后期工程的需求来考虑其利用量与堆放位置,以便就近调配,以避免重复挖运和场地混乱。

③ 应分区与全场相结合。分区土方的余额或欠额的调配,必须考虑全场土方的调配,不可只顾局部平衡而妨碍全局。

④ 尽可能与大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大型建筑物位于填土区时,应将开挖的部分土体予以保留,待基础施工后再进行填土,以避免土方重复挖、填和运输。

⑤ 选择适当的调配方向和运输路线,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进行土方调配,必须依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等,综合考虑上述原则,并经计算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2.土方调配方案的编制

土方调配方案的编制,应根据施工场地地形及地理条件,把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分成若干个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计算每对挖、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然后确定挖方各调配区的土方调配方案。土方调配的最优方案,应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工期短、成本低,而且便于施工。

调配方案确定后,绘制土方调配图,如图1.11所示。在土方调配图上要注明挖填调配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和每对挖填之间的平均运距。图中的土方调配,仅考虑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平衡,W表示挖方,T表示填方。

图1.11 土方调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