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点地图
第一节 课程的基础知识(★★)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一词的溯源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的孔颖达为《诗经》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变成了“教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名师提点
考生要了解课程的概念,理解依据不同标准划分的课程的类型及其含义,还要了解课程的内容等基础知识。
(二)广义和狭义上的课程
我国的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一般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的类型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真题链接
目前我国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都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这三门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都具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理论知识,属于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考场点拨】考生要对课程的类型进行理解、识记,搞清各种课程类型的概念、特点等。
(二)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可以把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可以把所有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呈现的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真题链接
1.从课程论的视觉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考场点拨】考生要对课程的类型进行理解、识记,搞清各种课程类型的概念、特点等。
2.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风、校貌、学风、师生关系、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都属于间接呈现的课程形式,都是隐性课程。
【考场点拨】考生要搞清各种课程类型的概念、特点等。
知识拓展
(1)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
(2)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
(3)“隐形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
(4)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现状而言,必修课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主要由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组成。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学校的任务、修业年限等来确定学科和课程的开设。
(2)学科顺序。学科顺序是根据修业年限、学科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学科的开设顺序。
(3)课时分配。课时分配是规定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如学科在一学年的授课时数、每周的授课时数等。
(4)学年编制。学年编制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放假时间等。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规定某门学科课程性质、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的理念、目标及实施建议等几部分上,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阐述的更加详细、明确。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各年级学科的设置、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材纲要和教学计划、教学的基本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设备以及其他应注意的事项等。
(三)教材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如课本、活动册、练习册、故事书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我们常说的教材一般是指教科书。
四、课程的重要作用
课程在人才培养和学习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第二,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第三,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载体之一。
第四,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运用依据。
第二节 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分科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教学。它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主要包括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理论和斯宾塞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真题链接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课程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D
【解析】布鲁纳提出的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一种。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分科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教学。
【考场点拨】考生要了解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其强调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为重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价值取向,体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问题,提升学生改造社会的能力,认为教育应该凸显其改造社会的功能。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四、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多尔。多尔在批判泰勒课程模式是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的产物和典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标准,主要包括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四个标准。
(1)丰富性。多尔认为,学校中传授的主要学术性学科都有它们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词汇和最终词汇,因此每门学科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能创造各种领域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因而它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它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2)循环性。循环性是指对问题的思考要循环往复,它与现代主义观念下的重复迥然不同。重复是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业绩,其框架是封闭式的;而循环性是旨在发展能力,其框架是开放式的。
(3)关联性。关联性是指建构课程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联。
(4)严密性。严密性是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指概念的重新界定是一种有意识的企图,通过讨论自己和别人假设中的细节来创造价值。它的作用在于使改变了的课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义的怪圈。
第三节 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评价等,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包括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这两种课程开发模式的含义、原理、代表人物如下表所示。
真题链接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
A.任务分析模式
B.过程导向
C.工作分析
D.目标导向
【答案】D
【解析】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目标导向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考场点拨】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计划、编订和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判定,评价课程计划的实施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和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课程评价在不同划分依据下的主要类型如下表所示。
(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泰勒针对20世纪初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来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目标评价模式的原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一个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景。
(4)设计呈现目标的方式。
(5)设计获得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确定目标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个模式操作简单,容易见效;强调用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用最初规定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评价,然后通过找出以实际结果和预先的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作为反馈的信息,依据这种反馈信息来完善课程计划。但是,目标评价模式过于关注原先设定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来的。他主张将评价的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他认为课程评价既要描述,也要批判,要关注课程设计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以及实施后的结果,这个结果包括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两个方面。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抛去目标而致力于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的做法,很可能会导致结果是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游离”的目的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模式是不完善的。
3.背景、输入、过程、结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CIPP模式认为,评价应该为课程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为课程的改革提供帮助。CIPP评价模式的步骤、含义、优点及其局限性如下表所示。
4.差距评价模式
差距评价模式是由普罗佛斯提出的。差距模式旨在揭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差距评价模式包括五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
20世纪,我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多年里,我国不仅进行过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而且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也至少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坚持先实验后推广,教育部和各地共同组织实验,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努力为全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施,2002年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开始启动。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
(一)时代背景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常,人们把21 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从20世纪末开始,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显出来,国际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事实上,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是人类自身在科学技术利用时产生的不良后果,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开始对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社会背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这一切都对我国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并带来新的挑战。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7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其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新的知识观认为无论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2)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统一,知识和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④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
⑤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
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五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 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历程如下表所示。
续表
真题链接
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要变革之一是(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主题设置
C.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答案】C
【解析】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考场点拨】课程改革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考生要熟记。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即教育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加快了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的步伐,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名师提点
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考生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应该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等。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三)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培养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培养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们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断深化。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对新型公民的成长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在总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对新型公民的具体要求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
(2)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在于使公民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
(4)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
(5)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6)养成和谐的个性。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功能
课程功能是指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方面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课程功能是考察一个国家、地区或学校课程状况的重要指标。课程功能如何、课程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式。
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有重要意义。
(2)调整课程结构
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了以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为目的的相关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体性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新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课程结构的这种调整,体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精选教学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繁、难、偏、旧”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小学的教学没有主次之分,所有考点皆重点,这导致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将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加关注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的知识技能。
(4)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其核心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这一目标,可以作四个方面的具体理解。第一,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时刻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培养其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促进性、启发性和反馈性等。第二,在“接受”与“探究”这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处理上,要针对过去单纯“接受”的现状,提倡发现式、探究式、研究式学习方式。第三,在“书面获得”和“实践领悟”两个不同的学习途径中,要针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等现象,强调实践是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四,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方面,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做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都围绕着考试运转。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部分,教育需要发挥自己培养人的特殊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实现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完成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意义正在于此。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基础教育的功能被极端地限定在了升学和选拔这一狭小的空间当中,它过多地承担了不应该完全由它承担的重负,而自身的特殊功能却难以发挥。为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一,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观。第二,针对不同对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评价体系。第三,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
(6)改变课程管理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应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能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的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探索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等。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向以学生为本的方向上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教育教学的内容,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满足个性差异,即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新课程改革逐渐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的设置应该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统筹兼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课程的多样化是在坚持统一的基本前提下,明确发展多种多样的教材。但多样化不等同于地方化、数量化,多样化教材必须与差异性、层次性结合在一起,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且个性的发展。
(五)改革管理制度和完善评估体系的趋势
教学管理制度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服务的,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多样性。单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管理制度,适应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均等原则下,按个人的能力、适应性、学习进度来制定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要真正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全面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理所当然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诸方面,升学率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
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学校设置而分别制定和确立标准,实行分类评估、分层评估,使评估对象具有可比性。
最后,应把校内评价与毕业生跟踪调查相结合。学生的质量不仅可通过其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反映出来,而且还可通过升学或就业的学生在学习、生产、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