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初识钢琴
钢琴是最为常见的演奏乐器之一,钢琴富有丰富的旋律变化,演奏者可以根据曲谱来进行演奏,弹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
认识钢琴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安装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
踏板
它是指钢琴下面用脚踩的部分,是钢琴中除琴键外最重要的配件。立式钢琴一般有三个踏板:柔音踏板、消音踏板、延音踏板。
延音踏板
延音踏板也叫右踏板,是英国人布劳马(John Broadwood)于1783年发明的,通常是指钢琴下最右侧的踏板。当延音踏板被踩压时,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振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踩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也就是使所弹到的所有音都延长,所以右踏板被称为延音踏板。
消音踏板
消音踏板也叫中踏板。现代钢琴除了延音踏板及柔音踏板以外,位于中间的一个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即是消音踏板。它有令声音或弦的振动持续下去的作用。但由于消音踏板使用机会少,所以现在的消音踏板的构造和作用都有所改变。大部分现代钢琴的消音踏板被踩下时,一块活动的绒布就会夹在琴槌和琴弦之间,使音量变得极细和模糊、还会变闷。通常只于夜间或清晨弹奏钢琴之时使用,以免惊扰邻居的安宁。
柔音踏板
柔音踏板也叫左踏板,是位于钢琴底部最左侧的踏板。它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在平台式的钢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会立刻向旁推移,使它只敲三弦中之二弦,或二弦中之一弦(如果每一音有三根弦,就只敲到二根弦;如每一音只有一根弦,移动的结果使琴槌较软的部分敲到弦)。它使音量减小,并使声音变得非常清纯、柔和。在直立式的钢琴中,踩下柔音踏板时,所有的琴槌移近琴弦,借以减轻冲力,减少打击的长度与强度,使音量变小。
琴键
整个琴键都是由黑键和白键组合而成,用均质木块切割使琴键的外观十分整齐,所有的白键或黑键都有着平均的大小,并且高度相仿,不会令琴键的外观有起伏不平之感。黑键和白键都是经过严格的重量以及平衡检测,使弹琴的动作达到平滑的效果。
键盘即是演奏钢琴时直接接触的部位,它的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琴键与键盘托。琴键采用木制,其后端与击弦机相接触。键盘的下面是一个木制的托盘,也称键盘架。键盘架上钉有椭圆柱形的销钉,用来调整琴键的松紧,使琴键下沉深度一致。
琴槌
琴槌的外面包着高品质的毛毡或绒布,由于这层“皮肤”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称其为羊毛槌。它本身连着琴键,当琴键被按下时,琴槌便会落在琴弦上并借着琴弦的振动使钢琴发出声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来敲击被调音钉紧扣着的琴弦。最初的钢琴琴槌由裹着皮的木头制成;现代钢琴的琴槌采用了高温加热后压制成形的单片羊毛毡。为了将毛毡制成琴槌,首先在毛毡片的内侧上浆;然后将毛毡包在一根7.26厘米长的木杖上,置于一个长形开槽的铜制模具内,压制成梨形的琴槌。将压制好的毛毡从模具上拿出时,这根木杖也就切削成了琴槌,并被植入琴槌杆。
制音器
制音器是与弦紧贴着,用来阻止弦的振动的装置。例如,当钢琴上的琴键被按下时,钢琴内部的琴槌会打在一条条用铜制造成的琴弦上,借着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
琴胆
琴胆连接着琴键和琴槌,是整部钢琴的灵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响板
响板是位于钢琴内部最后面的一块大金属钢板,它连着调音钉,紧贴着琴弦。当琴弦被引发振动而发出声音时,响板会与声音产生双重共鸣,即将声音透过响板反射以及扩大出来。
琴弦
琴弦就是通过琴槌敲击而发声的,钢琴的声音就是这样产生的。最粗最长的弦发出的声音最浑厚、最能引起共鸣,而比较细较短的琴弦音调较高,且共鸣较小。在钢琴的最低音区只用一根弦对应一个音符,而中间区域为了增加共鸣,用到两根弦;到了高音区则需要三根弦对应一个音符。
外壳
钢琴的外壳作为支架用来安装机械,保护音板、弦列及其他装置;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和价值的象征,一般都选用各种名贵的木材,有的采用雕刻的工艺并镶有各种装饰,精工制作而成。
认识键盘
通过前面钢琴的构造的介绍我们知道,键盘就是由一组组的黑键和白键组成的。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整个键盘是由多少键组成的,白键有多少,黑键又有多少。键盘上一共有88个键,其中52个是白键,36个是黑键。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的组合规律和每个键的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键盘的组合是这样的:两个黑键对应着三个白键,接着是三个黑键对应着四个白键......如此重复着。
两个黑键对应的白键从左至右分别是:C、D、E,而三个黑键所对应的白键则是:F、G、A、B。
键盘的分组
八度中的各个组
键盘上的黑键中有两个是挨在一块儿但和其他黑键分开的。从键盘的最左边开始,向右逐次同时按下这两个黑键。
这两个黑键连接了三个白键,C、D和E。从键盘的最左边开始,依次按下所有的C键,C位于这两个黑键中第一个黑键的左边。
然后按下所有的D键,D是夹在两个黑键之间的那个键。最后按下所有的E键,E是位于两个黑键中第二个黑键右边的那个键。
两个黑键的组合
先找到键盘第一组三个黑键。然后向右逐次按下这组的三个黑键。
这三个黑键连接了四个白键,它们分别对应F、G、A和B。同样地,我们先弹奏白键,按下所有的F键(三个黑键中左边第一个白键),G是F右边的白键,A在G的右边,B则在A的右边。
三个黑键的组合
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组成钢琴八度的八个音符:C、D、E、F、G、A、B和高八度C(一个八度包含八个音符,所以每当你弹奏一个C,再上行弹一个C或者下行弹一个C时,你分别弹的是一个高八度和一个低八度)。
中央C
在这88个琴键当中,如果没有一个音作为参照的话,在这么多的琴键中就会产生混乱,因此需要有一个中心音来作参照,这个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央C”。中央C在哪里?中央C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从钢琴的两端同时数,数到最中间的这个组(小字一组)的C,就是中央C。
中央C
分组区分音名
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区别开来呢?方法就是分组。人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高三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组。
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
乐音的范围的音乐术语叫作音域。人声的音域大约是:女声由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a,男声由大字组的F到小字一组的a。那么,你的音域有多宽呢?有机会时不妨在钢琴上试一试。从你能唱出来的最低的那个音起,到最高的那个音止,这个范围就是你的音域。
弹奏钢琴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
弹钢琴要有正确的姿势。要以最轻松的状态坐着,以肩、臂、肘、腕自然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奏。
对于初学者来说,钢琴弹奏的正确姿势还是有其要求的。它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势、脚支点、手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自如。琴凳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对于弹奏都有密切的关联。只有协调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取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由于成人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同(实际少年儿童也一样),要适应一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调整坐凳的不同高度。因此,坐凳高度也是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错误的坐姿
离琴太近太远,背没有挺直,身体太过僵硬、紧张、松懈等都是错误的坐姿。琴凳坐得过少,如坐在边缘处,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将导致身体失去重心调节的灵活性,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
弹奏钢琴的手型
正确的手型
整个手部呈半圆形,即整个手臂下垂时手部的自然姿势。
手心像握着一个球,手掌应自然下垂、弯曲。
手背是整个手部的最高点,好像“屋顶”,要特别注意,不得塌陷。
双手的四指五指要“站”正,五个手指要松开。
①手指第一关节;②手指第二关节;③手指第三关节(掌关节);
④拇指第一关节;⑤拇指第二关节(拇指掌关节)。
错误的手型
手指的位置
88琴键的钢琴上有7组完整的键,每组键又有12个音,最中间的是右手的位置。弹奏时要注意每个手指的正确位置摆放。最主要还是要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和手指的力度,要沉下心来练习手指。
左手的位置
弹奏时,左手手指的位置如图所示。
C:小拇指(标记“小”)
D:无名指(标记“无”)
E:中指(标记“中”)
F:食指(标记“食”)
G:大拇指(标记“大”)
右手的位置
弹奏时,右手手指的位置如图所示。
C:大拇指(标记“大”)
D:食指(标记“食”)
E:中指(标记“中”)
F:无名指(标记“无”)
G:小拇指(标记“小”)
左手弹奏顺序
右手弹奏顺序
指位练习 按音名来弹奏一首练习曲
现在来练习一小段钢琴弹奏,目的是灵活我们的手指。将右手大拇指放在中央C上,按照图片中的音名进行弹奏,注意指法要正确。
触键
手型正确以后,接着就是弹琴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触键的正确部位是指尖(手指绝对不能留指甲),大拇指则是用指头外侧前部触键。一定要注意,手指在轮流触键时,力点的转换要自然,各关节必须自然放松与自然弯曲,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指关节凸起或凹下,更不能使手指僵直,要做到深触键慢练琴。
(1)触键之前
在触键前需要积攒力量来为触键作准备,这是必要的。我们不能过早地作准备,让手长时间留在空中,也不能太急促,以至于准备不足。
(2)触键瞬间
触键的瞬间就是需要迅速地释放力量,没有这种必需的加速力量,琴键是无法加速离开静态位置去撞击琴弦的。
(3)触键之后
钢琴的琴弦在瞬间击弦之后就迅速回到静态位置,因此在触键之后如仍然保持或加强触键时的力度就变得多余。
离键
弹奏完曲目后,手指的离键也很关键。所谓离键不是指指头伸出键盘外,而是在按下一个音后,能够迅速地离开键移向下一个键,从而进行乐曲的弹奏。
(1)离键之前
五指站立,弹奏琴键。离键之前,五指应斜立,保持五指与键盘成45°斜角,五指掌关节要凸出。
(2)离键瞬间
离键中间手指要稍作停歇,使按下的琴键慢慢抬起。注意手指不能过于平扒,应做好支撑,保持拱形,掌关节凸起。
(3)离键之后
离键后,手指依旧要保持好弹奏钢琴的姿势,为移至下一键做好弹奏准备。
练一练 触键练习
钢琴基本指法
穿指
穿指也叫“拇指潜移”,就是大拇指从食指或中指或无名指下面穿过,去弹奏更高音的指法。
穿指的规则
1.只能用大拇指去穿,而且只能穿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不可穿小拇指。另外,大拇指穿食指和大拇指穿中指要比大拇指穿无名指多一些。
2.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白键上时,大拇指在穿指后,不可以落到黑键上。
3.穿指跨度不能太大,要尽量避免穿越从Do到Fa以上的距离。
跨指
跨指也叫“跨越拇指”,就是食指或中指或无名指从大拇指上面越过,去弹奏更低音的指法。
跨指的规则
1.只能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去跨大拇指,不可以跨其他的手指。不能用小拇指跨大拇指。另外,食指和中指跨大拇指的场合要比无名指跨大拇指多一些。
2.如果大拇指在黑键上时,那么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跨指后,不可以落到白键上。
3.跨指跨度不能太大,要尽量避免穿越从Do到Fa以上的距离。
扩指
扩指,又叫手指的伸展,是指把手指横向张开,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要小于触到的两个键盘的音程数的指法。
扩指的规则
1.任何两个指头都可以扩指。大拇指和其他指头的扩指较为常用。
2.白键和黑键都可以括。扩指的时候要保证弹奏的方便。
缩指
缩指也叫手指的收缩,是指把手指横向紧缩,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要大于触到的两个键盘的音程数的指法。
缩指的规则
1.任何两个不相邻的指头都可以缩指。
2.白键和黑键都可以缩。缩指的时候要保证弹奏的方便。
3.缩指是为了合理地安排手在琴上的演奏动作。
钢琴基本奏法
钢琴的基本弹奏法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可归为三种:非连奏、连奏与断奏。
非连奏
非连奏,也可以称作“颗粒性”弹奏。它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所有要求颗粒性声音效果的跑句,训练手指快速弹奏技巧的练习曲,乐曲中的经过句和华彩段,以及展示手指技巧的“无穷动”乐曲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弹奏法来进行演奏。它的声音效果既结实又明亮。
触键要点
非连奏的触键要点可归为四点:
1.触键的指尖要牢固,要具有一定坚硬度。
2.抬起的手指,指尖与琴键具有一定挥动距离。
3.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要具有爆发力。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
4.触键面积要小,使用指尖前端触键,手指的传力要相对集中。
非连奏的指法
抬指
抬指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手指击键的发力部位主要是第三关节(即指掌关节)。
指尖牢靠
指尖的牢靠是指尖弹奏前的准备姿势。如果指尖瘫软,指甲关节因不牢固而凹陷,击键的力就会因手指支撑的软弱而散失,会使声音变得疲软而松散。
连奏
连奏,即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奏法。它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性过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它的声音效果既温柔又柔软。
触键要点
连奏从声音效果到触键方式与非连奏的触键要点相反。它对手指的触键方式的要求不是爆发性的快击挥动,而是训练有素的缓慢触摸触键。要点可归为六点:
1.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不以指尖触键,而以柔软的指面肉垫部位触键。用手指肉垫处触键会形成一种受力的缓冲,这对于钢琴发音的音质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有助于声音的柔润。
2.改变手指触键的高度。触键高度对于手指挥动的速度有积极的意义,是明亮的颗粒性声音的触键方式,连奏不需触键的高度而要求以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
3.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缓慢地触键是创造柔和连奏声音的关键因素。触键速度影响着声音的音质,决定着声音的刚柔与连贯。
4.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式。柔和连贯的连奏需以水平方向的触键方式进行弹奏,水平方向用力方式体现于具体弹奏是一些类似推、挂、摸的触键形态。
5.连奏要求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和寻求重量在指间平稳地流动转移。
6.特别注意,触键后保持上部重力的传导转移,让上部重力从一个音(手指)移向另一个音(手指),使得声音圆润、自然、过渡连贯。
连奏的指法
手指展平与贴键
手指的力量、灵敏度、速度以及基本的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钢琴技巧最重要的环节,而手指的展平与贴键是钢琴演奏基础的基础。
断奏
断奏,即跳音奏法。它的符号是在符头上方或下方用一个小圆点(·)或小尖角(▼)表示。跳音在不同风格和不同音乐特征性的作品中演奏的时值是不一样的。有时半连半跳,有的则要求较短,甚至极短。不同时值的跳音有不同的表现力。
不同时值的跳音,根据音乐特性的需要而具有不同的音响特质,手的不同动作部位演奏的跳音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如:手指跳音、手腕跳音、肘部跳音或大臂的跳音等。短促而富有弹性的跳音,最具有跳音的普遍意义。这样的跳音所演奏出的声音更富有弹性。
触键要点
断奏的种类很多,富于变化的各种跳音会随着学习不同的作品而遇到。这里以常用的、最富特点的断奏来进行要点的讲解。
1.触键快,离键快,触键时间短促。
2.指尖要十分牢靠。可想象如充足气的皮球,饱满而极有弹性。
3.触键面积要最小。
常见断奏的弹奏
1.音符上或下带小圆点。这是最常见的断奏,演奏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2.音符上或下带小三尖角。这种断奏有很多种翻译:短跳音、顿音等,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
3.音符上或下有圆滑线,连线里还有断奏的小圆点。一般称之为半连跳。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不同分类的断奏对触键时间的要求与弹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演奏好断奏,要使用不同的部位进行断奏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