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总论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其中涉及的新名词、概念较多,学习时以理解记忆为主。本章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分值一般约6分。本章的考查重点是会计基本假设、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基本假设这一知识点要重点掌握,这对学习后面的内容至关重要;而对会计特征和基本职能,只需理解记忆即可。
本章考纲知识体系一览表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熟悉)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有时可能会涉及判断题,本节考查重点是会计的概念、特征和目标,尤其是会计的基本特征属于常考内容,而会计对象这一知识点有时也会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学习建议:理解记忆本节内容,着重掌握会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熟悉会计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为了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使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会计的概念一般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专家课堂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进行特别说明时,本书内容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由此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会计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具有如下5个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制定的信息。会计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体系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转化为货币的会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关的经济决策。
3.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实物和货币3种计量单位,其中,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计算结果一般无法直接进行汇总和分析;而货币计量则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对计量结果进行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从而,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2)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计算方法。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3种。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例题·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答案】×
【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1.会计的产生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等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但是,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把收入、支付日期和数量等信息记载下来,生产尚未社会化,独立的会计职能并未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的核算内容也逐渐拓展、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此时,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由专门人员从事的特殊的独立职能。
2.会计的发展
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可将其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3个阶段。
(1)古代会计。古代会计阶段是从会计产生到15世纪末以前,这是会计发展史上最漫长的一段时期。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希腊等都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在我国,大约在西周前后,便初步形成了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并形成以文字叙述方式的“单式记账法”。
(2)近代会计。近代会计最大的标志就是复式记账法理论的产生和运用以及“簿记论”的问世。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以及比例概要》一书中的“簿记论”详细阐述了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以及试算表的编制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作者卢卡·帕乔利也被誉为“会计之父”。1853年,英国在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至此,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
(3)现代会计。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促成了会计准则的系统研究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不仅奠定了现代会计法制体系和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促进了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决策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资金运动是客观的,它是资金的形态变化和位置移动。
一般情况下,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资金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3个基本环节,由于各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经济活动、资金运动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会计的具体对象也就不尽相同。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的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资金运动过程示意
1.资金的投入
任何单位的成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债权人权益,即负债。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获取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意味着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不断循环与周转。下面分别介绍这3个阶段中资金的运动情况。
(1)供应过程。企业利用投入的资金,根据制订的生产经营计划进行采购,如建造或购置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购买办公用品等,为生产产品作充分的物资准备,这就是供应过程。
(2)生产过程。生产工人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同时,企业还会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要开支,这就是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企业将生产的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在取得销售收入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必要的销售费用,如包装、运输、广告等,这就是销售过程。
通过对上述资金运动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所有者和债权人投入资金后,资金就要伴随着生产经营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其表现为资金形态的依次转变,即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个过程就称为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则称为资金的周转。
3.资金的退出
资金的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上述资金运动的3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偿还、税金上缴和利润分配等;没有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也就不会有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在现代公司制下,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
为了准确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的使用,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信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也要及时或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和使用资金的情况。因此,会计目标的根本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作出经济决策。
2.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等。
会计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是否继续投资、发放贷款、收回贷款等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熟悉)
考情分析:本节的考查概率较大,其中,会计的基本职能属于重要考点,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和判断题为主。
学习建议:理解记忆本节内容,着重掌握会计基本职能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7个具体方法之间的联系,比较会计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的区别。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以及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为会计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或称特定对象)的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的3个环节的含义如下。
(1)确认。确认是指运用特定的会计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否进行会计处理。简而言之,就是对某一交易或事项进行定性的过程。
(2)计量。计量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已确认的某一交易或事项确定其金额的会计程序。
(3)报告。报告是指在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提供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核算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
图1-2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 )。
A.确认
B.审核
C.计量
D.报告
【答案】B
【解析】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它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1)真实性审查。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合,不得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3)合理性审查。合理性审查是指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和经营管理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专家课堂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其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会计核算资料、检查遵纪守法情况、考核经营业绩、确定经营目标以及调整预定计划等内容。通过会计监督不仅能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促使企业改善经济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种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才能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如果没有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反之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那么会计核算也就毫无意义了。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预测经济前景
预测经济前景是指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定性或定量地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预测,以此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
参与经济决策是指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运用定量或定性分析法,对备选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3.评价经营业绩
评价经营业绩是指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从而作出公平、客观和真实的综合评判。
【2013年真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职能的是( )。
A.评价经营业绩
B.会计核算
C.预测经济前景
D.参与经济决策
【答案】ABCD
【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的基本职能,选项A、C、D属于会计的拓展职能,4个选项均属于会计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主要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7种方法构成。
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法,确保账簿记录的各种数据正确、完整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由经办人或对方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确认无误后再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
2.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企业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在会计制度中事先确定会计科目,然后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核算的要求,逐步开设相应的账户,分门别类地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
3.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全面且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它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
4.登记会计账簿
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用来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为依据,将经济业务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账簿记录所提供的各种核算资料,是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应计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查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反映各项费用是超支还是节约,据以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货币资金、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的账存数与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管理,保证财产的完整,并能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审核的会计账簿和有关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各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定期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各种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上述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如图1-3所示。
图1-3 会计核算方法间的关系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可按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核算内容进行划分。
(1)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2)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当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工作首先由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开始,然后按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在相关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对账簿记录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实相符;期末,根据账簿记录和其他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这些程序从会计期间的期初开始,至会计期末结束,并在各个会计期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故被称为会计循环。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掌握)
考情分析:本节的内容在考试中所占题量较小,涉及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也可能会出现计算题,让考生计算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下,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和费用。
学习建议:重点对四项基本假设的概念进行理解记忆,因为考题一般不会直接考查概念,而是换另一种说法或方式对考生进行考查。同时,要重点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含义。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4个方面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反之,则不能。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后,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股东的经济交易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就是一个单位,如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医院等,这些个体单位都是独立法人。
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法人)是有区别的。凡是法律主体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由自然人创办的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不能超越范围核算和监督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即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运行,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较长的时期内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企业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就可以假定该固定资产在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此时,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则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需要改用其他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专家课堂
持续经营只是一种假设,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如果有证据表明一个企业已无法履行它应承担的义务,并且连正常的经营活动也无法持续下去,那么,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所规定的各种会计方法和程序也就不再适用,而应当改用其他方法,如破产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是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了向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者、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有关方面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而人为划分的,划分结果即为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2013年真题·单选题】由于( )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准,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出现了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于货币是衡量其他一切有价物价值的共同尺度,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以及支付手段等特点。
对于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决策者而言又很重要,此时,企业可以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在确定了货币计量后,还应明确企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专家课堂
货币计量前提还包括币值不变这一假定,也就是说,货币购买力的波动不予考虑。即假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每一单位货币或同量货币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这样,不同时期取得的不同性质、不同价值的资产或负债就可以分类相加;不同时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也可以相互抵消以确定盈亏。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类。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反之,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凡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在权责发生制下,可以正确反映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正确地将收入和费用相配合,并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财务成果。
(二)收付实现制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在收付实现制下,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当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或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当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例1-1】某企业1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通过银行收到上月货款20000元。
(2)销售产品5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3)用存款预付全年房租36000元。
(4)收到预付的购货款8000元,下月交货。
(5)购入办公用品1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要求: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企业1月份的收入与费用。
【解析】上述经济业务的分析如下。
业务(1),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上月销售商品时已确认该收入,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货款在本月实际收到,故应确认为本月收入。
业务(2),在权责发生制下,销售商品、取得收入的权利已形成,因此应当确认为本月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货款实际收到并已存入银行,故应确认为本月收入。
业务(3),在权责发生制下,预付全年房租应分摊到每月,从本月开始受益,因此应当确认为本月费用3000元(36000÷12);在收付实现制下,按本月实际支付的现金数确认当月费用36000元。
业务(4),在权责发生制下,虽收到预付货款,但尚未交付商品,取得收入的权利还未形成,不应确认为本月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为本月收入。
业务(5),在权责发生制下,支出的费用已经形成,应当确认为本月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未支出现金不应确认为本月费用。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掌握)
考情分析:本节知识点较少,考查形式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其中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重要考点,考生要重点掌握。
学习建议: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着重掌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具体含义如下。
(1)投资者。投资者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他们通常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投资者往往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决策。
(2)债权人。企业债权人通常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判断企业能否按约支付所欠货款。
(3)企业管理者。管理者需要借助会计信息等相关信息来管理企业,并对企业进行控制和作出财务决策。
(4)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相关活动(主要是经济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以及国民经济统计。
(5)社会公众。社会公众通过会计信息可以了解所在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变动的情况、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可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包括编制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要完整、不随意遗漏或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
(3)财务会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是客观中立的。如果会计报告是为了达到事先设定好的结果,通过列示相关会计信息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设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具备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去研究这些会计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又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则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按规定或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不过,有关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大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特殊情况下除外,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固定资产的所有者仍属于出租人,但由于租赁期占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并且租赁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归承租人所有,所以,按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要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由于会计信息的错报或省略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要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例如,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高估负债或费用,或是低估资产或收益,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从而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对使用者的决定产生误导。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包括:
(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凭证或交据。
(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或计量,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时限,及时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作出决策。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B.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不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C.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
D.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答案】BCD
【解析】可比性要求企业:(1)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2)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故选项A说法错误。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了解)
考情分析:本节的内容很少,出题的概率也很低,即便出现,考题一般都很简单。
学习建议:全面了解本节内容,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公布时间要着重了解。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一)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制定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解释的依据。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内容。
(1)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
(3)基本准则坚持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基本准则建立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5)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六大要素,同时,对相关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6)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概念、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应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等信息。
(二)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就具体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的规定,它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报告类准则3类。
1.一般业务准则
一般业务准则主要是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的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特殊业务准则
特殊业务准则可分为各行业共有的特殊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前者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后者如适用于石油企业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等。
3.报告类准则
报告类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列报等。
(三)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制定的,用以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它包括会计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两部分。
知识链接
财政部于2006年月10月30日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四)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主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作出相关解释。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例题·判断题】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按照要求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
【答案】√
【解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1)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费用)5大类。
(2)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3)要求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另有规定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则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六节 自测练习
运行配套光盘,在主界面中单击“《会计基础》练习与模拟考场”按钮,再单击“同步练习”按钮进入【同步练习】板块,选择【第一章】,再选择【单选题】等题型下面的练习题,便可进行无纸化自测练习答题并查看其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