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政策解读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当前,信息化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网络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要积极顺应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牢牢抓住信息化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延伸、渗透和融合,促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方位
关键是要清醒认识三个转折点:一是人类社会已经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在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不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其将对传统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产业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也将从过去以集中、层级为主要特征转变为分散和合作的基本形态。二是“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开始转变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全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正在加快形成和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引领支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三是现代农业建设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信息化成为农业机械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制高点,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从以上三个转折点可以看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互联网+”现代农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更为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二、充分肯定“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并多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http://www.cac.gov.cn/2016-04/27/c_1118750352.htm)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制定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在“三农”领域,推进“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时间较短,但发展之快、成效之好出乎人们的意料。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印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农业部编制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全国有28个省份出台了“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合力推进的机制日益完善。二是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宽带中国”战略加速向乡村深入实施,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加快向农村普及,农村智能手机使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6年底,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已经达到9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3.1%,比上一年提升1.5个百分点。三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农村电子商务特别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发展。据监测统计,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额达到22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6%。同时,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已由试点探索进入到全面实施、整省推进的新阶段,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建成运营6.9万个益农信息社,提供公益服务1115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8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8亿元。此外,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农业大数据试点扎实推进,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分享经济在部分地区异军突起。这些都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清醒认识“互联网+”现代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的弱质性在线上同样表现得相当明显,农业信息化依然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全面性上,对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够,没有完全形成统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作的工作思路。二是在基础性上,没有充分认识到“云”“网”“端”是农村互联网新的重大基础设施,更没有看到这个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带来的幂数效应,导致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三是在创新性上,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体系不完善,信息数据共享开放的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包容发展、放松管制的体制尚不健全。四是在特殊性上,存在照抄照搬发展工业化互联网和城市电子商务做法的现象,没有把握农业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偏离了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致使难以有效解决与生产经营和市场的两个对接问题。一些涉农电商平台靠补贴过日子,尚未建立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机制;一些涉农互联网企业没有把农民纳入主体,尚未建立与农民共同分享利益的机制。
四、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各项重点工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作出了进一步部署,现在的关键是抓好落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瞄准谁来种地的问题,瞄准农村社会治理新要求,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贯穿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要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把握农业农村特点,统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切实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基础性工程来抓,特别是遴选出的辽宁、江苏、江西、河南、四川等5个示范省,要确保今年益农信息社建设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吉林、黑龙江、浙江、重庆、贵州等5个示范省要实现40%以上的覆盖率。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要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紧密结合,强化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体系,加大农产品品牌网络营销力度,大力推广甘肃陇南、浙江遂昌、重庆秀山等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做法和经验,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三是深入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和农业大数据试点。这是农业信息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要加大试验、试点力度,力争在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对接产销、实现节本增效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业部今年将集中力量打造农兽药基础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重要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4个平台,同时将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此外,各级农业部门还要大规模、常年性组织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形成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作者系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