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基础设施机遇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产品、电商人”这三把斧,基础设施是地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其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区域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而我们所讲的基础设施,主要由传统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两部分构成,即诸如农村公路、电商园区、物流仓配区、线下体验店以及其他硬件工程商业配套构成的传统基础设施,宽带、网络信息、电商平台/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等互联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是带动农村电商消费增长、升级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移动手机的购买门槛和成本大大地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广大农村消费者对接广阔市场的方式更为便捷。基于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的更迭,为农村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2.5.1 传统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农民消费升级的最大掣肘之一。若有若无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的电视画面,滴水成冰的露天厕所,还有问题不断的饮水、道路、宽带……这些不能言说的“痛点”,既让过年奔袭千里的游子们有些尴尬,也让更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选择逃离家乡。“筷子宽”的农村道路,只是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一个缩影。
而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三五”时期以后,在农村电子商务火热发展的大势之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我国对于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改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农村电商发展首先体现在硬环境的优化上,包含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等方面。
国家在顶层设计上,专门制定《“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农村公路和交通扶贫统计监测制度,并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十个月,全国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新改建规模23.6万公里,其中,交通扶贫规划的1177个县,完成15.9万公里的农村公路新改建目标,预计全年大部分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将超额实现,农村交通这个薄弱环节得到快速改善。
基于大商业环境的变迁,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以及农村消费需求的升级等多元因素,电商物流农村化、本地化的演进进程不断加快,快递物流行业从骨干线路的覆盖,进一步走向支线、毛细血管的覆盖。物流快递毛细体系的建立是2016年发展的一个最大亮点,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德邦为代表的物流公司,正在把毛细体系铺设到农村,让农村村民享有更为普惠的商业服务。
据《2017—2022年中国快递业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完成了8840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实现“乡乡设所”。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村通邮站21.8万个,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比率达到94.2%,基本上可以实现“村村通邮”。截至2016年11月份,我国农村快递网点发展近9.5万个,乡镇网点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邮政快递网点密度明显得到提高,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报告》中内容还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国各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与物流发展模式的成功探索,离不开政府、企业的双向合作,只有两者共同发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县域交通运输、供销、商贸、邮政等部门通过合作,加快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引入或扶持物流、快递企业,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山东、吉林、贵州等地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务合作,探索并推出了“综合运输服务站”“交邮共建”“货运班线”等各具特色的物流发展模式,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电商产业园作为未来县域本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商业基础设施,截至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达1122家,县域电商园区已超过300家。部分电商产业园通过改造传统的过剩房地产,改善配套基础设施,使其变身为电商产业园,如著名的广东岭南电商产业园,它是由一家鞋城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而来的。
交通道路、物流快递、电商园区等也属于商业基础设施投资,在笔者看来,未来,通过将社会资源连接、整合、重新盘活并运营起来,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走向轻资产化、应用化和融合化,这将是基础设施升级和转型创新的方向。
【案例】田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夯实脱贫基础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小县域——田阳县,2016年,县政府组织整合社会资金资源,围绕帮扶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目标,以兵团联合作战、责任承包的方式,实施农村水、电、路、危房改造、网络通讯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攻坚战,促进全县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质量提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乡联络更加顺畅,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脱贫奔康基础不断夯实。
兵团作战,致富道路更通达。投入1.5亿元,采取“兵团联合作战”“老板先行垫资”“监理督查全程跟进”的方式,对全县20户以上的207个自然屯,总计179条,497.5公里的通屯道路实施水泥硬化。由6个县直属部门作为牵头责任单位,分10个区域、24个标段同步开工建设,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全部实现了“年中施工,年底通车”的目标,全县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水泥硬化道路,受益人数达11111户43951人(其中贫困户2757户10103人)。
建设坡洪镇央律村和玉凤镇玉凤村2个基站,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人口达4万人。通过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网络的无空隙覆盖,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直播卫星建设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全县152个行政村1407个自然屯有电视信号覆盖。此外,该县还通过后援单位、帮扶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电视机及接收设备的方式,合计投入192万元,解决了全县2401户无电视机或接收设备的农户“收视难”问题。
企业主管,农民进入信息时代。采取“企业主管、分片负责”的方式,协调电信、移动两家通信运营商,投入205万元对已达标需进一步提升的44个行政村的宽带网络进行提升改造,把农民群众全面带入网络化时代。
完善设施,农村文化阵地更加巩固。按照建设1栋公共服务综合楼、1个篮球场、1个文艺舞台、1个宣传文化栏,组建1支文艺队、1支体育队“六个一”建设标准,投入383万元,补充建设7个乡镇28个行政村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县农村公共服务场所硬件设施,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2.5.2 互联网基础设施下基层
城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这是城乡发展的自然状态,但在外界作用力之下,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为农村带来的一个显著现象:他们人手一部手机,在各种微信群内抢着红包,跟相距甚远的好友视频聊天,打开淘宝APP享受着购物带来的欢愉……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所以我们也理解成,这个由消费者自己购买的手机,其实也可以看作整个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的一部分,与基础运营商投资共同构成了整个基础设施体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人,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增长。
而2016年1—6月的总体统计规模如图2-6所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人,手机上网人群由2015年的90.1%提升到92.5%,移动端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图2-6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来源:CNNIC)
随着移动数据网络以及固定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化,宽带网络的光纤化改造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发展对于各区域、各行业的不断渗透,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将会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如图2-7所示。
图2-7 联网普及率
虽然从2016年12月数据来看,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超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33.1个百分点,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这一方面的发展,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认知的增强,对互联网的使用需求将扩增,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入广大农村市场,农村信息落后的局面也将逐渐得到改善。
未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