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自曝其短,我并非专职的作家,只是在金融行业工作至今,从小鲜肉奋斗到大叔,懂得一些粗浅的金融知识和还算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已。所以当编辑问我要不要写本书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本着“人要有自知之明”的想法,下意识地就要婉拒。但是转念一想,能有一个机会,利用文字与很多这辈子都不能谋面的读者交流,也未尝不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写这本书,我尝试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从金融行业内的角度为不具备金融行业经验的读者传递信息。我接触过不少的投资者,深知他们的困惑。但是我发现很多投资者面临的困惑对于金融行业内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只是一些常识而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缺乏基本的金融学常识。于是我尝试把二者结合起来,向读者传授金融知识的同时让读者了解金融市场上各个行业的运作,这样一来,读者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见真章。
除了尝试新的视角,本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对各种金融工具的介绍非常翔实。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开放,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投资工具。这些投资工具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投资理财的内容,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对于这些金融产品缺乏了解。这是一种矛盾,比如上证50ETF期权,这是一个风险可控而又有机会为投资者创造高收益的工具,但是了解的人极少,更不用说熟练使用了。于是我不吝笔墨,尽量为读者多介绍一些必要的金融工具。学会这些知识就可以丰富自己的投资工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和股票上。
除了了解必要的知识,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还会面临一些人性本身的缺点而带来的阻碍。最典型的莫过于“想赚怕亏”了。当“想赚”的念头占据上风时,投资者可能会忽视风险;当“怕亏”的念头占据上风时,往往又会错失机会,举棋不定,着实让人沮丧。当然,这一方面也是因为缺少必要知识,不了解行业内幕,另一方面也是情绪左右思维的典型表现,尤其是在金融实盘交易的过程中,这种心态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都说赚钱的关键是“低买高卖”,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理性的“低买高卖”和情绪化的“低买高卖”,其结果天差地别。理性的“低买高卖”是建立在风险控制和胜率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情绪化的“低买高卖”是投资者在内心中想捡便宜和不想买涨价商品的一种潜意识的反映。这就是人的本性,但是这种本性却使我们在交易中往往逆势而行,许多投资者在股市当中“抄底抄到半山腰”,这种血淋淋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在本书中也写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就是希望投资者能够转变思想,不要总是当被割的韭菜,尽早成为一名专业的投资者和精明的理财高手。
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解金融学常识,第二部分介绍各类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虽然整个金融学科的内容庞杂,但是对于投资理财而言,真正所需并不多,我提炼了9个金融学常识,涵盖了资产价格、市场运作和经济周期三个领域。读者如果掌握了这9个金融学常识,就能系统且客观地了解金融市场和价格波动的特性。本书的第二部分属于实务性的章节,介绍了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基金、银行理财等)、外汇、黄金、房地产、艺术品等各个领域的市场运作和投资实务。这一部分的内容既有基础知识,又有投资技巧和分析方法。我相信这一部分有很多投资者迫切需要了解的干货。在第4章里,我为读者介绍了一种家庭理财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任何资产水平的家庭,简单而且实用,我的目的是让投资者能够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家庭理财计划,而不仅限于碎片化的省钱技巧。本书的最后一章,我把它定义为福利性的章节,不过我认为这一章的重要性要胜过其他章。因为在投资领域,知识固然重要,但思维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我见过很多聪明的投资者,有些人甚至有着让人望而生畏的学历,但是他们在投资领域却屡屡碰壁,这就是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的缘故。所以我在这一章记述了投资者常见的思维误区,以及应该怎样去思考才能战胜市场、战胜自身。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顺序阅读,也不妨先从第4章开始看起。如果是有一定投资经验的读者,则不妨先读一下本书的最后一章。但是无论如何,这都不影响你的阅读体验。本书尽量不采用晦涩复杂的专业术语,即使涉及,也都会做出解释;我尽量不照本宣科,而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表达专业的知识。所以本书适合任何水平的读者,这也是本书的写作目的,因为投资理财是每个家庭的必需,与金融知识水平无关。希望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读者也能够领会投资理财的奥妙。
但是笔者的水平毕竟有限,而我也只能在工作之余从事写作,所以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希望读者能够宽容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