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在国外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相关技术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可以说,智慧物流是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2.3.1 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1.国外智慧物流发展状况
近年来,智慧物流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Catepillar开发的CLS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它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来评价不同的仓储、库存、客户服务和仓库管理策略对成本的影响。世界最大的自动控制阀门生产商Fisher在应用CLS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后,销售额增加了70%,从仓库运出的货物量增加了44%,库存周转率提高了将近25%,而且其客户对Fisher的满意度在许多服务指标上都有增加。Fisher认为这些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的使用。
日本在集成化物流规划设计仿真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以前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AIS研究所研发的RalC系列三维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RalC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日本,包括冷冻食品仓储、通信产品销售配送、制药和化工行业的企业物流等都有RalC的应用,并且产生了相当好的效益。此外,日本东芝公司的SCP(Supply Chain Planner)物流仿真软件也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洲的智慧物流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提高欧洲各国之间频繁的物流活动效率,欧盟组织之间采取了一系列协调政策与措施,大力促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共享化和通用化。如:由全欧铁路系统及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在未来20年内,努力建立欧洲统一的铁路体系,实现欧洲铁路信号等铁路运输关键系统的互用”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体现。另外,为了优化整个欧盟地区的物流资源,使之实现资源共享,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空运集团(European Air Group),由七个成员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组成,并拟在荷兰的Eindhoven空军基地建立了空运联合协调中心(Air Transport Coordination Cell),该中心的职责是规划并协调空中运输支持、紧急事件处理、空中加油机、重要人物运输和医疗抢救等任务。
2.国内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智慧物流的概念已经被我国运输、仓储及生产、销售企业所广泛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
(1)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系统。目前,在医药领域、农业领域、制造领域,产品追溯体系都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等巨大作用。比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粤港合作供港蔬菜智能追溯系统,通过安全的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供港蔬菜进行溯源,实现了对供港蔬菜从种植、用药、采摘、检验、运输、加工到出口申报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可快速、准确地确认供港蔬菜的来源和合法性,加快了查验速度和通关效率,提高了查验的准确性。
(2)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在物流过程中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并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系统。目前,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可视管理网络还未实现,但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比如一些物流公司或企业建立了GPS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一些公司建立了食品冷链的车辆定位与食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
(3)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比如一些自动化物流中心,已经实现了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自动化的输送分拣等。这样,物流中心信息与制造业ERP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整个物流作业系统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4)智慧物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智慧供应链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中和企业间构建的,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目前,中国许多实业仍然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社会化程度不高,所以形成了物流需求不足,特别是增值物流服务不足的局面。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所有实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杀手锏,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
3.智慧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物流起步较晚,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物流企业智慧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标准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落后,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1)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智慧物流业涉及商务、交通、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业务管理涉及发改委、交通部、工信部等。目前,我国智慧物流业管理体制尚不能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造成我国智慧物流建设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智慧物流管理责任不清晰,急需建立协调多部门资源的智慧物流专业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种资源,确保智慧物流建设的顺利开展。
(2)物流企业智慧化程度低。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物流系统。但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地区分布不均,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管理混乱,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无法优化,难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特别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显得很吃力,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管理层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引进了相关智慧物流技术,配套基础设备也跟不上,导致企业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3)物流信息标准体系不健全。智慧物流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标准化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中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导致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很不完善,物流信息化业务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无法满足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很多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遵循各自制定的规范,导致企业间、平台间、组织间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影响了物流行业管理与电子商务发展。
(4)信息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平台。目前,条形码、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不理想,企业物流设备落后,缺乏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追踪系统,与国外的智慧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信息技术缺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物流云平台使用较少,缺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平台、数据开发平台的使用,手机移动定位技术和手机物流移动服务终端产品使用较少。
(5)缺乏物流专业人才。随着物流业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缺口至少有30万人,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一线岗位技能人才和既懂物流管理业务,又懂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相关技术知识,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和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仅占22.7%,现有物流管理人才中能真正满足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的不到1/10。大中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培养智慧物流合格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2.3.2 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
智慧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柔性化和社会化,即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慧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慧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智慧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
1.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慧物流的典型特征,它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智能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将不仅仅限于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道路的选择、自动跟踪的控制、自动分拣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等问题,而是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
2.一体化
智慧物流既包括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物流活动,也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全部物流活动等。智慧物流的一体化是指智慧物流活动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以智慧物流管理为核心,将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诸环节集合成一体化系统,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
3.柔性化
柔性化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即真正地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物流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按照客户的需要提供高度可靠的、特殊的、额外的服务,满足“以顾客为中心”服务内容不断增多的需求。
4.社会化
随着物流设施的国际化、物流技术的全球化和物流服务的全面化,物流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为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一个社会化的智慧物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