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成为公司的资本
德鲁克说过:“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知道怎样去学习,就是知道怎样使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别人更快。”为了更好地担当和执行,华为人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走在无数企业的前面。
任正非说:“我们提倡自觉地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你自觉地归纳与总结,就会更快地提升自己。公司的发展,给每个人都创造了均等机会。英雄要赶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为此,任正非特意提到了华为的“市场部集体辞职事件”。
1996年,包括孙亚芳在内的市场部中高层管理人员集体辞职,然后重新竞聘上岗,这就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议的“市场部集体辞职事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华为人自我优化的典型案例。后来,孙亚芳在一年后的讲话中准确地描述了这次大辞职事件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我们将面临更高决策的客户,他们有多年引进项目的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是用国际营销市场这把尺子要求我们的。我们面临的是缺乏现代化指挥作战和产品多元化销售中业务指导的问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领导模式已成为历史。”
显然,华为的集体大辞职不仅是华为人的自我批判,也是华为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自觉、自愿学习的不断进取的过程。后来,任正非也非常赞同市场部的这种学习态度,并号召华为人向市场部学习这种精神。
自我优化是走向成功最基本的要素。很少有人天生具备超凡的能力,真正的成功者都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迫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一步步走向成功。拿破仑·希尔说:“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取新的成功。”
在那些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企业领袖的成功人士中,我们不得不提起“全球第一女CEO”,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莉娜女士。卡莉·费奥莉娜在学校学的是法律专业,按照常人的理解,她本该是一名律师,而不是惠普这样的技术创新型公司的领导者。虽然她还学习过历史和哲学,但是这都不是惠普公司领导人的标准。显然,她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才做到CEO这个位置的。
后来,卡莉·费奥莉娜说过这样两段话:
“不断学习是一个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
“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整个惠普都有鼓励员工学习的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和整个公司的动态,了解业界新的动向。这些小事情,是能保证大家步伐紧跟时代、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好办法。”
因此,我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向卡莉·费奥莉娜及惠普人一样,不断学习,不断地吸取经验,时刻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我们要以谦虚的心态面对生活,认识到学海无涯,永无止境。就像牛顿说的一样:“把自己当作在大海边拾到贝壳的孩子,而真正的大海远远未曾探究。”
1994年,李德(化名)成为华为公司的一员,被安排在交换机装配中粘贴板名条。工作了几天,李德发现自己每天都是机械式重复工作,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工作效率都很低。
李德决定改变这种低效的工作状况,他买了一些关于交换机、排队机的相关知识的书籍,然后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究学习。同时,李德还会主动找到一些熟悉产品的老员工,了解一些产品的知识。最后,他对交换机的每一种配置都相当清楚,粘贴板名条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没过多久,华为无线接入系统(ETS)正式进入了试生产阶段,李德就被安排到ETS车间,负责ETS基站装配工作。由于自己此前对装配工艺不是很了解,李德便主动开始学习总装车间装配工艺文件的设计,每天都会坚持看一点,直到掌握了一整套工艺体系的基础知识。
记得在装配车间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些工作指导图。因为那时候公司装配区还没有配备电脑,只能用手绘制,所以速度很慢而且效果也不好。这一次,李德便充当了“先锋官”,自己花“血本”买了一台电脑,开始自学Auto CAD(一种绘图软件)。后来,他从一个对Auto CAD一窍不通的人,成长为车间里仅有的Auto CAD软件应用专家,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装配区的指导图也得以“改头换面”。
李德这个“软件”之所以得到不断“升级”,并逐渐成为了公司的资本,就在于他身上一直有着自我优化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付诸行动。李德后来也回忆道:“在华为六年,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学习,我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目标,学习的目的就是想将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干活时轻松。”显然,在李德的眼里,成长没有秘诀,只有坚持勤思勤学并学以致用。
社会在进步,当外部世界在日新月异地改变时,每一家企业都希望它的员工能够掌握新的技巧,以便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要跟着时代的大潮流,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就能够进步一点点,我们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