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因为关系好,你就能侵占我的空间吗
无论两个人的关系多么紧密,都要给彼此留出足够的空间,不同的人、不同的亲密程度,都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让交际的对象感到舒心和自在。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一个有关刺猬法则的寓言故事,内容是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两只刺猬想要互相依偎着取暖,刚开始它们之间的距离太近,结果身上的利刺将彼此刺得鲜血淋漓,然后它们调整了各自的姿势,彼此之间保持了恰当的距离,这样一来,它们不但能够温暖对方,也避免了互相伤害的情况出现。这个法则反映的是人与人交往时应当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刺猬法则可以运用于很多领域,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空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将其所思所想和盘托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空间,一旦你跨越了对方的心理距离,那对方非但不会对你产生好感,反而会心生厌恶。
个人空间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它的具体范围由交往双方的关系亲密度及身处的环境来决定。根据交往双方的亲密度,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的区域或距离划分成四种。
1.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有时甚至没有距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密无间”。交往的双方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彼此的表情和眼神,会有肌肤的接触,以至于可以感受到彼此的体温、气息等,体现出交往双方亲密友好的关系。
2.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稍微有些分寸感的距离,很少会有身体上的接触。交往双方的距离最近也要保持在两臂左右才行,只要确保双方能够亲切地握手、友好地交谈就行了。在与熟人交往时,可以保持这样的距离;如果是与陌生人交往,就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距离,以免侵犯了他人的空间,引起对方心理上的不适。
3.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安全距离,反映出交往双方的关系比较正式。通常情况下,在工作场所或是社交场合中,人们交往时都会保持这种距离。在进行面试或者谈判时,这种距离的范围要适当加大一些,常见的情况是双方之间会有一张桌子隔开,这样能够令现场的氛围更显庄重。
4.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在公开演讲时比较常见,就是演说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这种交往空间相对比较开放,一个演说者要面对众多的听众,因此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交流,也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而且,演说者和听众之间并不一定会发生更多的联系,这种距离其实对双方而言都是比较合适的。
可见,交往的距离往往能够体现出交往双方的亲密程度,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给对方适当的空间,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尊重,如此能为成功的社交活动带来更大的帮助,推动双方在交往的路上更进一步。
在普通的交往活动之外,也要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风俗差异。在交往开始之前,一定要对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仅充分表现出你对对方的关注和理解,也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使得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给予你更多的认同。
必须牢记的是,关系再好的双方,即便亲密如夫妻,也都需要各自的空间。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心理世界全部展现在别人面前,这是对隐私的一种需求。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要在交往时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能随意侵占对方的个人空间。否则,一旦对方觉得受到侵犯,就可能发起反击,到那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出现裂痕,想要弥合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