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让对方困扰的问题
读前思考
· 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回答,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愿回答的问题。在很多时候,你的提问会给对方带来不小的困扰。不提让对方感到为难的问题,是询问师的美德。但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原因何在?
不可否认,我们的猎奇欲望比想象得更强烈。只要一有机会,就想了解更多常人难以接触的秘闻轶事。这导致很多朋友在提问时只想着怎样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毫不关心回答者的感受。此中症结主要是缺乏同理心,即共情能力,也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们通常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自动忽略缺乏实感的冷暖痛痒。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问题,难保不会出现“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毛病。共情能力强的人心思细腻,会主动体会对方的感受,从而修正自己的认识,他们在提问之前会注意观察回答者的状态,组织语言时注意照顾对方的心理感受。
其实,回答者最讨厌的不是令自己困扰的问题,而是提问者那种刨根问底的态度。按照正常的问答礼仪,当对方直接或委婉地表示不愿意回答上个问题时,提问者应当放弃继续追问,将对话内容转到另一个话题上。遗憾的是,不少人通常会抱着“问一下又不会少块肉”的心态继续给别人造成困扰,还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合情合理。但是,如果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时,他们就会暴跳如雷。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哪些问题让人困扰。
· 带有指责色彩的问题。例如:
“你是嫌我不够累吗?”
· 质疑人品的问题。例如:
“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 煽动性问题。例如:
“你为什么不马上跟他打一架呢?”
· 充满负能量的问题。例如:
“你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当炮灰呢?”
· 藏有陷阱的问题。例如:
“你什么时候停止欺诈行为的?”(诱导对方默认自己存在欺诈行为)
上述几类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虽然不是绝对不能说出口,但是假如交谈对象不是你的仇敌,也不是你需要批判的反面角色,那就应该避免提出这些问题,免得让人对你生出不必要的怨恨。优秀的询问师无一例外是懂得照顾对方感受的高情商人士。如果能学会不让回答者陷入困境,你就称得上是一位友善而富有教养的提问高手了。
自我检查
阅读下表中的内容,选择你认为符合自身情况的描述,在前面的括号里打钩,每空1分。总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说明你需要改进的细节越多,反之则说明你有较好的询问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