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会计基础理论
第一节 什么是会计
一、认识会计
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需要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种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予以确认、计量、报告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基本意义上的会计。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会计核算方式是中西并存。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并公布了多种统一的会计制度,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在会计法下实施不同的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工作自此纳入法治轨道。
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财政部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之后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并重新修订了《会计法》,以此宣告我国会计工作将逐步按国际惯例进行,这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最近几年,为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并适应会计发展需要,我国陆续修订和新颁布了部分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经过这样漫长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前我们的会计核算工作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下并驾齐驱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是不对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而《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我们的会计核算工作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下并驾齐驱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的概念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发表的文件公告《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指出:“实质地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由于符合了当时社会的观点,并能较好地解释相关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观点成为了美国会计理论中的主流派观点。该观点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的大会上,杨纪琬和阎达五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1983年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

综上所述,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是在逐步发展和深入的,基于以上中西方不同阶段的认识对会计的概念我们作如下表述: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使用专门的方法和流程,对一个单位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和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工作。简言之,会计是一项全面系统核算和反映一个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
三、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的概念界定体现了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由于人们对会计本质有不同认识,所以引申出了不同的会计学科体系。国内外对会计学科的分类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是苏联模式与英美模式。本系列图书结合这两种模式,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内容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