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抉择很难:你知道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吗
“选择焦虑症”是我们这个时代新近流行的病症,小到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大到学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谈什么恋爱,很多事情人们都是看哪个都好又看哪个都不好,怎么都难以下定决心,好不容易选了一个又经常后悔不迭。这就有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选择焦虑症?
1.1.1 拷问自己的最后时刻:逃跑新娘
从外表上看,女人做事情总是犹犹豫豫的,但那只是在买东西或选择穿什么衣服的时候,在面临人生的重大决定时,她们比你想象的要大胆果断。当然,她们在作决定之前也会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但一旦决定了就不会再反悔。
——渡边淳一
茱莉亚·罗伯茨曾经主演了一部电影《逃跑的新娘》,在影片里,她扮演一个老是在婚礼当天逃跑的新娘。无独有偶,《老友记》里的瑞秋,也是在和牙医结婚的当天逃跑了。最奇怪的是,做一个医生夫人一直是瑞秋期待的,她却选择在愿望马上就要实现的日子里临阵脱逃了。谁都知道结婚是一个女人从小就开始憧憬的梦想、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再任性的女人都不会把婚礼当天逃跑看作是儿戏,可是偏偏还是有一些女人选择了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呢?她们结婚前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慢慢反悔,干嘛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事态搞得这么不可收拾呢?
瑞秋刚逃到朋友家的时候也非常懊悔,自认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她为什么会逃跑其实连她自己都感到奇怪,难道做医生夫人、享受医生夫人的高贵地位,住在大房子里,看上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每年都能去度假胜地旅行,不是她从小到大梦寐以求的吗?她跑个什么劲儿呢?懊悔之后,在朋友们的一再追问下,她终于勉强憋出了一个原因:感觉不对劲。虽然说不出具体为什么,但瑞秋和牙医在一起就是感觉哪里不对,既开心不起来,也没有激情,还没结婚她就可以想象得到多年以后老夫老妻波澜不惊的生活。瑞秋原本以为婚姻就应该是这样,可是当她就要步入教堂的那一刹那、一切都将无可更改的时候,她不甘心了,内心忽然发出一个声音让她赶快逃离,甚至在逃跑了之后瑞秋都不敢相信她真的放弃了这桩很理想的婚姻。
瑞秋为什么会等到结婚那日才逃离,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她一直以为和牙医结婚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她应该这么做。在她头脑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既然要过奢侈华贵的生活,就应该嫁给牙医,这就是我真心想要的。即便她一直感觉哪里不对劲,但还是坚持要结婚。可等真的到了结婚现场,木马上就要成舟的时候,再不改变就没机会了,这时内心一直被压抑住的直觉才冒了出来。
瑞秋还算是有勇气的,在最后一刻还能不顾一切,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自己真心想要的。相信很多人在面临结婚或者生活中其他重大抉择的时候,即便是在那一刻自己已经感到了点什么,也不敢听从内心的声音,没有这个勇气做“不应该”做的事。毕竟,我们一直以来习惯的都是以理智来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想法。比如,我想要嫁一个有钱人,我想要一个显赫的地位,我想要孩子上名校。这种早就很明确知道的、也毫不怀疑的认知就在我们的脑海里,很容易被提取出来,和现实混杂在一起,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抉择,而且让我们误以为这就是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反而对真心想要的东西一直搞不明白。那些“内心的声音”,只能偶尔模模糊糊地给我们带来一丝丝解释不清的感觉,不到像结婚、生离死别等的重要关头我们根本提取不出来。瑞秋认为可以共度余生的人,是需要彼此都经历过有激情的爱的,而不是只要能够提供优越生活的牙医就可以了,这是逃婚后很久她才搞懂并且认可的事情。事实上,那个牙医确实不靠谱,瑞秋逃婚倒是作出了真正靠谱的选择。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曾有一个女人来找毕淑敏老师做咨询,她说她为一件拿不定主意的事,已经纠结很长时间了。这个女人工作能力很强,公司给她一次升迁的机会,让她去欧洲开辟一个新市场,这对她的职业生涯来说非常有利,她很想去。如果她不去,别人就会去,放弃可能意味着好多年都不会再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可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唯一的儿子面临小升初,如果接受了这份工作,那就意味着要缺席儿子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怎么办?
毕淑敏老师等这个女人把利弊分析完了之后就问她:“你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女人想了想说,是做一个贤妻良母。毕老师注意到女人说这个话的时候表情很痛苦,她感到很奇怪,就问为什么说出自己的梦想会是一件痛苦的事?女人说,因为她离婚了,曾经的婚姻很不幸福,她也不打算再结婚了,这就意味着她已经失去做贤妻的机会了,也就是说她的梦想顶多只剩一半可以实现——做一个良母。虽然她看似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梦想,但却忘了眼前纠结的这个难题,不正是要拷问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吗?在毕淑敏老师的帮助下,她再一次仔细地考虑这个梦想是不是她最真实的需要——是事业成功还是做一个好妈妈?只要完成这个抉择,那么重点就很清楚了。最后,她选择留下来陪儿子,放弃了那个大好的工作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其实不是想不清楚利弊,而是想不明白我们真心想要的是什么。
1.1.2 利弊VS意愿加权:小西妈妈的新大衣
我一直以来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不管做了多么明智合理的选择,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无法知道它的对错。到头来我们被允许做的,只是坚信那个选择,尽量不留下后悔而已。
——谏山创,选自《进击的巨人》
据说选择焦虑的起因,是因为现代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可选择的东西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了。真的只是因为商品太多的问题吗?下面我们拿一个女人买大衣的例子试着讨论一下。小西今年新增了一个课外班,上课的地点不方便开车,要骑车去接送,冬天路上会很冷,小西妈妈一直习惯开车,所以没有比较保暖的衣服,因此,她要在冬季来临之前买一件厚一点儿的大衣。她决定买大衣而不买羽绒服的原因是她还要兼顾美观,她的衣橱已经很满了,为了节省空间,她希望一件衣服能兼顾两个功能。进入商场后,小西妈妈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大衣,着实难以抉择,最终她买了一件薄薄紧身的大衣回家了。等回到家以后,小西妈妈发现她很难在寒冬里穿这件大衣接送孩子,只好再次来到商场重新挑选。
我们来分析一下,小西妈妈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按照最初的原则,保暖、美观、节省空间是她的三个需求。保暖最重要,就是因为考虑保暖的需求她才要去买衣服的,如果美观和节省空间更重要的话,她衣橱里的风衣就可以满足她的需要,不需要再买臃肿的大衣。可是她第一次去选择的结果是什么?一件薄薄紧身的大衣,只满足了美观的需求,既不保暖,也不节省空间(因为还得再去买保暖的衣服)。她设计好兼顾各种需求的计划不但没有成功,连最迫切要解决的需求(保暖)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毕竟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了,女人又爱美,一时被干扰了也是有的,可是仔细想想她为什么会被干扰,难道不就是因为:其实小西妈妈最在意的就是美不美。
尽管小西妈妈貌似很理智地定了既要保暖又要兼顾美观和节省空间的原则,但看起来她从一开始就根本没在意自己是否会被冻坏,只要能动人就足够了。在小西妈妈的头脑里,原则是必须的、应该的,而她的心却告诉她,保暖的衣服会显得很臃肿,不够美。所以这个声音其实并没有进入到她的脑海里,她带着这三个需求去了商场,虽然这三个需求是她意识里认为应该一次解决的,但实际上她心里早就一清二楚地知道这个目的不可能达到。最后她选择了听从内心的想法买了件只是美观的大衣回家,这才是她真心想要的。这只是一件衣服,买得不对再买一件就好。如果是一个男人呢?女人们期待他又帅又富,还要很爱自己,等到找了一个喜欢四处留情并没有那么爱自己的男人回家时,她们才开始有点醒悟。如果自己最想要的不是帅和富,而是真心爱自己的人,那么这个时候才醒悟会不会太晚?
我们为何很难抉择?并不是因为没的可选,而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我们因为贪心而“理智地”设置了一大堆选择要素,还为此排出了优先次序,结果却刚好漏掉了最重要的内容。面临抉择的困难,很多时候并不是列一个单子分析利弊就能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利弊不是重点,意愿的加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真实的需要,免不了就会顾此失彼。不真心想做的事情,好处再多也抵不过一个“感觉不对”,即使勉强选了,日后也很可能会后悔。
当你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而又举棋不定时,恭喜你,这正是你了解自己真实想法的最好时机。瑞秋还有上面那个舍工作而选儿子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在最后关头终于发现了内心真正在意的东西。有些人一辈子都搞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苦苦追求了一生的东西可能根本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也只能不清不楚、痛苦了结一生。
就像小西妈妈一样,我们往往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所想,因为我们的想法好像有两套机制:一套浮在表面上,能看得清、读得到,我们认为只要照着做就不会出差错;另一套藏在心里,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但却可能“突然”冒出来引导我们。抉择总是这么难吗?难道只有等到有了不合常理的行为、莫名其妙的选择时,才能反思我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吗?或者即便有了这样的行为和选择,依然有可能想不明白?据说高情商的人就是拥有认识自己的欲望、需求、快乐和悲伤的能力,我们都可以拥有这样的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