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总论是对会计的综合概述,包括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会计准则体系5个内容,它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本章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分值一般为4~6分,并且以基本概念为主的考题较多。
本章题型、估计题量和主要考点一览表
本章知识结构一览表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考点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基础性概念知识,在考试中考查的概率较小,但作为本门课程的基础,考生也应该理解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考点精讲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特征包括5个:①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③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④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⑤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典型例题
【例题1·单选题】会计是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015年)
A.货币
B.数量
C.实物量
D.劳动量
【解析】根据会计的概念可知,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会计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B.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C.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D.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解析】本题所有选项均属于会计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答案】ABCD
考点2 会计的对象及目标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了解性内容,一般以单选题、多选题或判断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作一般了解即可。
考点精讲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即会计对象。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运用)和资金退出3个基本环节,其中资金循环与周转是资金运动的核心。
误区提醒
会计对象不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是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可概括为:①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②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环节不包括( )。(2015年)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增值
【解析】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运用)、资金退出3个基本环节。
【答案】D
本节考点回顾与总结一览表
真题演练
1.【判断题】会计是以商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013年)
2.【单选题】 会计的目标主要体现为( )。(2013年)
A.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
B.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C.管理活动观与信息系统观
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
3.【判断题】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2013年)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考点3 会计的职能
考点分析
本考点的考查形式较为单一,题干中一般会出现类似“会计的职能包括”“体现了会计的( )职能”的描述。
考点精讲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
(1)基本职能。会计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拓展职能。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典型例题
【例题1·判断题】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会计监督职能。( )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内容是会计的核算职能,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答案】×
【例题2·单选题】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以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称为( )。
A.会计分析
B.会计反映
C.会计监督
D.会计预测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内容为会计的监督职能,即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答案】C
考点4 会计核算方法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了解性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构成及会计循环的环节即可正确答题。
考点精讲
(1)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主要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7种方法构成。
(2)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典型例题
【例题·多选题】下列内容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设置账户
B.登记账簿
C.财产清查
D.会计管理
【解析】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ABC
本节考点回顾与总结一览表
真题演练
1.【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2013年)
A.反映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2015年)
A.设置会计科目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 )。(2012年)
A.确认
B.审核
C.计量
D.记录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考点5 会计基本假设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本节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考试的热门考点,通常会让考生选择题干的描述属于哪一项会计基本假设。
考点精讲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需注意,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等同的概念,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一种时间上的界定。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名师解读
会计分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正是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人民币是企业的记账本位币。
典型例题
【例题1·判断题】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充分手段。( )(2012年)
【解析】题干是对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含义及作用的正确描述。
【答案】√
【例题2·单选题】会计核算主要是以( )作为计量单位。(2012年)
A.劳动
B.价格
C.实物
D.货币
【解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信息。
【答案】D
【例题3·多选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
A.独资企业
B.企业的销售部门
C.分公司
D.子公司
【解析】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没有必然的关系,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其中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答案】ABCD
考点6 会计基础
考点分析
本考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虽然单独出现在考题中的概率较小,但相关知识的应用都会涉及本考点的知识。
考点精讲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
名师解读
(1)权责发生制中,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中,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当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或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当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典型例题
【例题1·多选题】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是否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
B.在权责发生制下,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而应当作为上月的收入
C.在收付实现制下,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
D.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
【解析】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在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在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上月的收入。
【答案】AB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2014年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①本月预付全年水电费3600元;②本月购入办公用品2000元,款项尚未支付;③计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5000元。按照权责发生制,该企业本月应确认费用( )元。
A.10600
B.8600
C.7300
D.5300
【解析】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该企业本月应确认的费用=3600÷12+2000+5000=7300(元)。
【答案】C
本节考点回顾与总结一览表
真题演练
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2015年)
A.销售部门
B.分公司
C.母公司
D.企业集团
2.【判断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013年)
3.【单选题】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 )的基本会计假设。(2015年)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持续经营
4.【单选题】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确认收益、计提折旧、按权责发生制建立会计程序和选择会计方法等,都是以( )为基础。(2012年)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权责发生制假设
D.会计分期假设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考点7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了解性内容,一般不会单独出题,其可能与财务报告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考点精讲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典型例题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有( )。
A.管理层
B.投资者
C.债权人
D.监督部门
【解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答案】ABCD
考点8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考点分析
本考点是考试的常考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每一项具体要求都可以作为出题点,考生应注意理解与区分不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精讲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
典型例题
【例题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要求企业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及时性
B.谨慎性
C.可靠性
D.实质重于形式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答案】B
【例题2·判断题】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
【解析】“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属于相关性的要求。
【答案】×
本节考点回顾与总结一览表
真题演练
1.【单选题】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2015年)
A.相关性
B.及时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2.【单选题】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2014年)
A.可比性
B.重要性
C.可理解性
D.实质得于形式
3.【单选题】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信息,这符合( )的要求。(2013年)
A.可比性
B.重要性
C.可靠性
D.相关性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考点9 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基础性了解内容,考试中一般不会单独出题,若有涉及,一般会与具体会计准则相结合进行考查。
考点精讲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典型例题
【例题·多选题】我国已颁的会计准则有( )。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小企业会计准则》
D.《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解析】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答案】BCD
考点10 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考点分析
本考点属于了解性内容,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较小,考生对各类会计准则的构成及适用范围作一般了解即可。
考点精讲
1.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2.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典型例题
【例题·判断题】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按照要求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
【解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
【答案】√
本节考点回顾与总结一览表
真题演练
1.【判断题】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2013年)
2.【判断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针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确定的。( )(2013年)
第六节 本章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会计的一般对象在企业中的表现为( )。
A.各种经济业务
B.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业务
C.会计要素
D.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业务的( )方面进行核算。
A.生产经营活动
B.数量
C.实物量
D.价值量
3.( )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编制财务报表
C.复式记账
D.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4.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实地盘存制
D.会计分期
5.某企业2014年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①本月预付全年水电费3600元;②本月购入办公用品2000元,款项尚未支付;③计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5000元。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确认费用( )元。
A.10600
B.3600
C.7300
D.5300
(二)多选题
1.资金退出包括( )。
A.上交税金
B.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C.偿还债务
D.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2.以下有关会计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
B.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C.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D.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的分公司
3.以下对会计分期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
4.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B.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C.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
D.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5.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三)判断题
1.会计只有核算和监督两个职能。( )
2.公司员工李常明将其私人花园的修建费列入所在公司的账户上进行核算,这明显违反了会计基本假设中的会计主体假设。( )
3.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4.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另有规定的经济业务或事项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
5.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第七节 真题演练及综合练习答案与解析
一、真题演练答案速查表
二、本章综合练习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
2.B【解析】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业务的数量即金额方面进行核算。
3.A【解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4.A【解析】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5.B【解析】根据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只有①支付的费用属于本月费用。
(二)多选题
1.ABCD【解析】资金的退出主要包括偿还债务、上交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2.ABCD【解析】所有选项均符合题意。
3.ABC【解析】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的时间上的划分。
4.BCD【解析】选项A错误,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其余选项均正确。
5.BCD【解析】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选项A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
(三)判断题
1.×【解析】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不是唯一职能。
2.√【解析】李某私人花园的修理费不属于其所在公司的会计核算范围,李某的做法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的规定。题目表述正确。
3.× 【解析】产生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出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
4.√【解析】事业单位的一般业务应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其经济业务或事项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题目表述正确。
5.×【解析】企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