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早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出现了代人保管资金并垫付资金的金融机构,而银行业的兴旺发达则是在工业垄断出现、工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形成金融寡头之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政府对银行经营活动极少给以限制,许多商业银行都可以综合经营多种业务,都属全能型银行、综合型银行,也即混业经营。大危机后,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将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归咎于银行的综合性业务经营,据此,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认定商业银行只宜于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并以立法形式将商业银行类型和投资银行类型的业务范围做了明确划分,以严格其间的分工,这被称为分业经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伴随迅速发展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在执行分业管理的国家中,商业银行经营日趋全能化、综合化。

现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公司连接在一起。全能银行和专业化的金融中介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存在谁完全取代谁的问题。就银行来讲,是选择专业化的道路还是走全能化的道路,要视其经验、资源和能力而定。金融当局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督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应该让银行自主选择业务范围。分业还是混业的选择必须考虑市场竞争条件和产权条件。

(一)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

1.“大而不倒”使商业银行的规模日趋扩大

银行资产规模是衡量银行大小最主要、最常用的指标。大银行相对于小银行有许多优势。求大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一种“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对银行而言,规模扩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大银行的资产和资本余额是实力雄厚的表现,它能给社会公众更充分的信心。二是大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较强,银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某些风险能有效地控制住,也有些风险能够彻底避免,从而使其稳定性更强。三是大银行的市场影响力比小银行要大,因而它更容易吸引顾客,更方便去抢占新的市场。在客户分配和市场瓜分上,存在着一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好银行的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客户越愿意与之来往。四是大银行往往能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政府的特别保护,当银行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市场有足够影响力之后,社会各界就会对之给予特别关注,不仅关注它的市场动向,还会关心它的体制变化、人事变化等。当银行影响力达到一定限度时,它既有了不易倒闭的经济实力,又有了不能倒闭的特别必要性。大银行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即使它真的出现什么大问题,政府也会出面挽救它,客户会保护它,其他债权人也会去支持它。

银行求大的途径有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并购是银行业实现扩张的主要方式。内涵式扩大是指通过银行自身力量的积累去求得市场的逐步扩张。外延式扩大是指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进行相对的并购活动。并购是西方银行业实现规模扩张的最主要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可以让银行在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让全球银行业在一周之内重新排定名次。银行业并购的积极意义在于追求大银行的几大优势。除此之外,银行合并还可以收到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效果,因为合并后可能有些重叠的机构要撤并,有些人员要裁减,有些重复的系统要撤销,特别是电脑系统在合并后,则会节省一大笔开支,从而直接增加银行的收益。

2.“无所不为”使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向全能化发展

从西方国家银行业、金融业在其业务经营领域的发展轨迹上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无限制→有限制→放松或取消限制”的过程。全球银行业从400多年前开始起步发展,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其业务范围都是在不断拓宽,业务品种在不断增加,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在向全方位方向发展。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既使西方国家政府认识到了银行体制上的问题,也让银行家们自己醒悟到了其运作中的毛病。于是,国家法律和银行的规章制度都开始界定和缩小银行的业务范围,最明显的是把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开,在它们之间垒起一堵“防火墙”(Fire Wall)。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开经营后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西方银行业开始以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和改头换面的新金融机构形式冲破这种束缚,逐步全方位、全能化地发展银行业务。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有了“金融百货公司”的概念,银行不仅是“万能的垄断者”,还发展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全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专业金融机构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另一方面全能银行的经济周期低谷生存和扩张能力表现得更加明显,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全能银行成为并购的主角,在金融危机中低成本收购了许多专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

3.科技手段的发展使商业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运作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各种国际间商业银行电子网络陆续形成,银行同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家庭联机联网。网络的出现使银行业务运行的速度加快,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网络银行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二是新出现了一批纯粹的网络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开办网络业务,基本上是按如下步骤展开的:一是建立一个门户网站;二是把传统的银行业务逐步搬到网络上去,把传统的用户也引导到网络上,银行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从而吸引新客户;四是利用银行独有的客户优势、网络优势、资金清算系统优势,与其他网络公司和商家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一方面拓展银行的业务系统和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促使银行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成熟。现在,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其中有相当多的银行已开始在网上提供银行业务服务。网络银行得以诞生和发展,并为人们所接受和偏爱,得益于它的四个明显优势,即速度快、成本低、方便、存款利率高。但同时网络银行也存在安全性、现金支付、客户忠诚度及亏损问题。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全面化,银行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介入也更加广泛和深入,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能力。

4.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的依赖性日趋加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出现了资产证券化的趋势。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端连接信贷市场,另一端连接资本市场,贯通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成功地把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化资产。资产证券化成为连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桥梁和纽带,成功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资产证券化通过把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差运营模式。同时,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为商业银行引入了“轻资产战略”,实现了轻资产运营,直接推动了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出现。

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成功摆脱了以存款支持贷款的运营模式,资产负债表内90%的贷款资产被表外、被证券化融资,资金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短期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非存款正在成为专业化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化使得专业化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分离,出现了新的资金循环模式,商业银行传统运营模式被打破,网点较少、吸收存款能力较弱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股票、基金、保险等一些可提供较高回报的投资吸引了大量资金从传统的存放银行流向金融市场,迫使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依赖发行各种证券来筹集资金。

5.金融市场国际化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全球化、国际化

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正日趋国际化,商业银行不仅在国内开设营业机构,也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营业。一些大型企业既能从国内进行融资,也能从国外的机构借款;既能发行以所在国家货币标价的证券,也能发行以欧元、美元等标价的证券。社会投资者也开始选择不同国家发行的证券来投资。这就导致了国内金融工具的利率逐渐与国际利率接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国界对金融交易的限制已经越来越淡化。西方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和国际化是通过股东、机构、客户、业务、利润、雇员和管理模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西方的大商业银行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并且都是上市公司,很多银行在上市时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市,而且还在国外市场上市,甚至在好几个国家上市,这些银行的股东分散在全世界各地。同时各商业银行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机构网络作为现实载体,这种分支机构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即代表处、分行、子公司或附属机构、合资企业、空壳分行。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多以前三类为主,但相对而言,西方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数目比设立的代表处少。这样形成的客户必然是全球化的。其主要渠道有四个:一是国内的主要客户到国外设立分公司或贸易发展到国外,西方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其国内客户,而到国外设立机构;二是国外股东自然成为其海外客户;三是通过海外机构拓展当地市场的新客户;四是通过网络吸收更多的海外客户。西方商业银行的业务不仅从业务品种上全方位展开,而且还从地域上全方位展开,特别是其批发业务。正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所以它的直接结果是改变了银行的利润来源结构。在海外机构和海外客户大量增加的同时,商业银行来自于海外的利润也明显增加。同时,西方商业银行的国内机构在国内市场也经营大量的国际业务,因而即使在国内创造的利润中,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国际业务这一渠道而来自于海外市场。所以,由这两个途径所形成的商业银行的海外利润就不断增加,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西方商业银行在其股东、机构、客户、业务和雇员全球化的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运行,必然要求管理模式的全球化。尽管海外机构分散在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差异非常大,客户特点及法律制度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跨国性的银行集团,必须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上求得统一。

6.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及监管得到提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金融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而引人注目的新事物:新技术广泛运用于金融业,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交易和新型的金融服务层出不穷,人们把这些新事物统称为“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及金融制度的创新等。

金融业务创新主要指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资产业务创新、表外业务创新。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存款是负债业务的最主要形式,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是从存款业务开始的。美国在大危机之后通过的《银行法》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颁布条例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实行利率上限管理。在此背景下,银行通过两条途径去吸引客户:一是通过提供多种免费服务来补贴客户;二是通过创造新的账户使客户能够变相收到活期存款的利息或收到比政策规定更高的利息。例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对个人和非营利机构设定的可计息的支票账户,它既可以用于转账清算,又可支付利息,其利息低于储蓄存款利率,该账户迅速流行起来。此后美国商业银行又创立了一种“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规定该账户的最低开户金额和最低存款余额不得低于2500美元,在此前提下,存款利率不受限制,申请人不受限制,签发支票的次数也不受限制,且存款人还能享受每天复利的优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商业银行认识到银行的资金来源只依靠吸收存款是不行的,在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发行债券而“主动负债”筹集资金,如欧洲商业票据、分期付款票据、可转换债券等。资产业务创新主要表现在贷款形式的创新、进军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以及将证券和贷款融为一体等。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当然也不会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有关经营活动。该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相应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在现代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来自表外业务的收入越来越多,不少大银行的此项收入已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与银行业务的主要价格载体——利率和汇率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将银行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即变银行的实际资产和实际负债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甚至使部分项目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彻底消失,如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的使用等。

当代的金融创新不仅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模式,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打破了金融活动的国界限制,形成了放松管制的强大压力,而且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金融危机此起彼伏。从1997年开始至今余波未平。亚洲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多年来积累的巨额不良债权是促成危机发生的主要根源。随着各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信贷资产风险防范也从简单到复杂,各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方法也各具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由于各家银行经营思想和管理素质的差异,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具体方式也不尽相同。其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二是合理界定风险类型,提高风险预测水平;三是灵活运用各种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手段,如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和自担风险等。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促使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直接消化不良贷款;利用国家的经济政策,逐步消化不良贷款。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竞争格局一直处于迅速的发展变革之中。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形成、市场化竞争的兴起、经营管理方式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则主要是由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所推动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的资金流、客户流和信息流已发生跨国界的流动,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性市场。为应对加入WTO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正加快调整发展的步伐,银行业在整体上正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1.中国商业银行的全球布局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初期是以国有银行为参照系,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经营特色,与国有银行相比,在体制、机制、文化、理念和管理诸方面都形成了一定优势。然而,当融进国际竞争的大潮后,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不得不承认,差距还非常之大。若希望在与外资银行的较量中不落下风,并在国内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按照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规范,对自身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进行有计划的全面改造并实施全球布局。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五项。一是吸引外资入股。从外资的角度看,他们进入中国市场,靠设立分支机构是一种缓慢而高成本的发展策略,而通过参股国内商业银行,利用现有的网络、员工和客户群体,可以很快实现盈利,并且投入少,也容易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和支持;国内股份制银行的包袱轻,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客户资源优良,与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基本吻合,双方合作,可以减少中资银行的竞争对手,降低竞争程度,尽快融入中国市场。二是经营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三是实施“引进来、送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工程,如聘请国际知名的银行专家担任独立董事、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有国外金融从业经验的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将员工选派国外学习深造,以及接受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化大银行的技术援助及项目辅导等。四是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敢于主动进入国际市场。五是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国外银行业的相互代理业务,与国外银行建立战略同盟关系等。

2.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演变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组建方式。一是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母公司本身有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作为母公司的称为银行控股公司。二是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主要是进行投资管理和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本身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营。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概念最早在美国《1998年金融服务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中正式确定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未来美国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框架,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金融体系由分业转向混业。此后,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例如,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纯粹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模式。

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经历过由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的演变。由于混业带来的问题,我国至今依然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分业经营对于稳定金融形势、化解金融风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金融创新,降低了银行盈利能力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使之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放弃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之后,国内要求混业经营的呼声也一再高涨。但无论从目前金融业的资质,还是从金融监管水平看,至少在短时间内,尚不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匆忙推行混业经营很可能重蹈“一放就乱”的覆辙,只能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采取一种渐变策略。当前,普遍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可行的折衷形式。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提出要走“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子,其最基本的目标有三个:一是实现范围经济效益,拓宽银行盈利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银行竞争力;三是利用控股公司“资本放大器”的功能,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允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并成为主导性的金融组织形式。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由来已久,既有“中信模式”“光大模式”,也有实业资本参股金融业的“山东电力模式”,但这还不是规范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将会采取一种更规范的形式。

3.以购并实现商业银行低成本扩张

银行业发展不外乎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两种形式。要实现跨跃式发展,购并重组乃是捷径之一。实践证明,世界上绝大部分“超级银行”都是通过资本运作和购并重组发展起来的。我国银行业以往的购并重组许多是行政型购并,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的,有的甚至是“拉郎配”,效果不理想。直到2000年国家允许股份制银行收购城市信用社后,才开始出现真正市场化的收购行为。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确定的股份制银行改革发展与监管目标中,提出鼓励包括股份制银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按市场原则,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和业务联合等多种途径发展壮大。至此,银行购并的政策障碍才得以清除。与行政型购并不同的是,市场化购并是经济主体之间的自愿行为,必须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公平公正、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因此它往往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究竟是选择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还是选择购并的方式实现外延扩张,这要因行、因时、因对象而宜,也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策的依据则是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看哪一个更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哪一个的成本收益比较高。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要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购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可以预期,未来的金融机构购并将频率更快、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形式更多,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购业绩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购并城市商业银行有可能成为最普遍的形式。这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不大,资金、技术、地域等因素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迫切需要与机制更新、实力更强的股份制银行合作。而且,其规模大小也与股份制银行的购买能力相吻合,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它们有可能成为股份制银行未来购并对象的首选。二是跨行业收购,即由以股份制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收购、兼并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是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合并。银行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迅速壮大规模,股份制银行之间有可能也基于共同目的走到一起,这样一夜之间就会实现规模的成倍扩张,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在购并形式上也将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如全资现金收购、控股收购、股权互换等。而收购重组后,可根据情况采取成立子公司、控股银行、分支机构以及在同城市设有机构时的吸收整编等多种灵活的形式。

4.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风险管理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包含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银行业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计量处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承担的风险应该严格限制在自身资本能够承担的范围内,即“有多大的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当银行遭遇风险损失时,首先被吃掉的是拨备,其次是银行资本,损失越大消耗的银行资本越多。商业的最高原则是不做亏本的生意,资本的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了股东权益对风险损失的敏感度,这在客观上为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了一种约束机制,有助于增强储户对银行的信心、稳定银行体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CSFB)的前总裁维特(Allen Wheat)有一句名言:“我们从不承担未经计量的风险”,这句话道出了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上活跃的银行,对风险的计量从未像今天这样受重视,风险计量不仅广泛用于资本分配、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也广泛用于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提供的风险报告以及向股东和市场提供的信息披露。风险计量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风险的透明度,也促成了银行管理的可视化。

5.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账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重要和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金融市场创新之一,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面貌,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包含两个层次:一级证券化即普通意义上的证券市场;二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以此融通资金。作为商业银行,应看到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二级证券化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金融资产的二级证券化,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突破传统意义上只对公司资产实行证券化的限制,创新发展个人资产证券化业务。

6.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正常化

资本金不足是制约股份制银行快速扩张的最大“瓶颈”,它使银行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不仅设立分支机构遇到困难,正常业务发展也受到影响,受监管政策约束,甚至不得不萎缩资产业务,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目前只有两个:一是增资扩股,其数量有限,且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二是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正常的资本补充渠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银行股在任何发达的股票市场都占很大比重,成为稳定股市、提升股市品质的重要因素,是标准的蓝筹股。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热不断升温。

但上市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非任何一家股份制银行都符合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前,必须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不良贷款问题、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问题、资本金充足率问题、三年连续盈利问题、与自办实体脱钩问题、股东关联贷款的清理问题、风险集中度问题,等等。上市公司必须实行“五级分类”标准,并按监管要求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上市的过程也是整改的过程,越过上市“门槛”,既是迫使自己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的过程。除国内A股市场外,一些股份制银行还把眼光盯在国外上市上,明确提出要在纽约、伦敦等地上市的目标。海外上市不仅可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克服国内市场容量太小的缺陷,而且股东的国际化,也有利于巩固其在海外的客户基础,把银行全面推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作用很大。同时,海外上市标准更严、要求更高,将强制股份制银行与国际接轨,对推动银行改革意义重大。除了两个市场上市外,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还将被允许通过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同时,禁止职工持股的限制也有突破。因为只有鼓励员工持股,才能更有利于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捆在一起,与此相关的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才能得以大行其道。

基本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能够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这种功能被称为( )。

A.信用中介功能

B.支付中介功能

C.信用创造功能

D.金融服务功能

2.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的银行属于( )。

A.股份制银行

B.国有制银行

C.私人银行

D.以上均不是

3.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的银行是以下哪一家银行( )。

A.英国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丽如银行

D.东方银行

4.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合法性

5.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

A.单元制银行

B.分支行制银行

C.银行控股公司

D.连锁银行

6.我国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元。

A.10亿

B.1亿

C.5000万

D.100万

二、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 )。

A.金融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E.实施代理监督

2.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是( )。

A.自发形成的

B.外国金融机构带进来的

C.从高利贷银行转变的

D.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的

3.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 )。

A.决策机构

B.监督机构

C.执行机构

D.管理机构

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规模适度性

5.自1994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它们是( )。

A.深圳发展银行

B.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判断题

1.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是无限制的。( )

2.流动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 )

3.单一银行制有利于资金的调配,能有效地利用资金,分散贷款风险。( )

4.现代商业银行都是股份制的金融企业。( )

5.在中国目前条件下,私人不能办银行,但可以入股银行。(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商业银行?为什么说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什么?

3.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4.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5.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6.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